20字以内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2-04-21 00: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启路文学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20字以内的名人名言
1.20字以内的名言警句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2.20句短名人名言+20字以内感悟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
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
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
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
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
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
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
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
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
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
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
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6、不以一己之利为。
3.超过20个字的名人名言
鲁迅名言
鲁迅名人名言系列
鲁迅——侧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则以公民程度为差。故国民教育,实其本柢。
鲁迅——儿童与国家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国盛衰,有系于此,则欲寻求方术,有所振策,是为研究。
鲁迅——儿童之精神,虽以外物而有殊别: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则为中国国民应有三:德与智与美三者。所以养成之者,则有小学校与社会教育。
鲁迅——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
4.请各位提供一些20字以上的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求知篇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 1、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新工具》 2、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3、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7、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 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10、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1、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1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1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15、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16、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鲁迅全集》 17、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 18、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19、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培根)《培根论说文集》 20、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2、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23、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24、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25、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2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7、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28、书籍是人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29、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雨果) 3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 31、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34、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35、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高尔基) 36、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高尔基论青年》 37。
5.20句短名人名言+20字以内感悟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
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
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
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
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
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
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
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
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21、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
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
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
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4、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6、不以一己之利为。
6.谁能给我找一个20字之内的格言
也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多给几个自己选吧00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00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00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004 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005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006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007 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008 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009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010 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0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12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0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014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015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01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017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018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019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020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021 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022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023 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024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025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026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027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028 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029 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030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031 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032 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033 除了时间,什么也不属于我 034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035 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难 036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037 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038 浪费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039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040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041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042 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043 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044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045 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046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047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048 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049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050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王尔德不足20个字的名言,却将“真诚”看得很透彻,警醒世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遇到的人,都对自己真诚,不虚伪,不做作。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如此,活得真诚,真诚待人。
但,这只是希望而已。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很多希望的事,未必就能如愿。我们都是要步入社会,去跟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见面,我们就知道了,这个社会,这个人世间,并不是你待人真诚,别人会会像你那样待你真诚。
真心未必能换来真心,也只有遇到了对的人,才能彼此不伤害地在一起真诚以待。不然则反之,你越是真诚,别人越是利用你的真诚,欺诈你,压榨你。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活在真诚与不真诚之间,在徘徊,因为在社会上,更多人都学会了一种本领,就是人待我如何,我待人如何,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大多数都是如此。
我们不想欺骗任何人,也不想被任何人欺骗。但当真被人欺骗了,我们又不能不去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自己的欺骗,缓解自己不好的心情,就好比发怒,或是也去欺骗别人。
爱情中,很多人就是如此,自己被人欺骗了,受伤了,他就随便找了一个人,最后把随便找的那个人也狠狠欺骗了,这样的人,是不善良的人,是不真诚,内心丑陋的,一开始他就没有真诚过,就是想气一气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可最后大家都知道,谁也没有气到,浪费的是自己的光阴和不堪的名声!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太真诚则绝对是致命的。——王尔德#王尔德语录#
而王尔德,这句名言,不足20个字,就将“真诚”看得很透,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多少就是如此无奈,不够真诚,活得就虚伪,奸诈,甚至容易欺骗人,那样就会将自己至于不利的一面,容易树敌很多人。
活得太真诚了吧,人人都觉得我好欺负,都来欺负我。如是很多人只能活在真诚与不真诚之间,有自己的底线,我虽然心地善良,但也非善辈,你如果觉得我的善良,好欺负,我就会变得不善良,不真诚。
是啊,做人有底线,是好事。但有些人,活得就没有自己的底线,一味地真诚下去,就会太致命,因为这样的人,活得没有保命心,很多人会利用他的真诚,都来欺骗他,利用他,这样的人,一辈子可能都活不好,因为太真诚的人,身边往往会围着一群伪君子。
这话怎么讲呢?因为这群伪君子很喜欢跟他做朋友,他人老实,好欺负,又傻,谁不喜欢,但这群伪君子,却不会直接去欺负他,而是夸赞他为人好,总是向他借钱,都是有借无还,各种借口说出来,太真诚的人,也相信。说白了,太真诚的人,就是接近傻了。
那么在我们这个年代,该如何去做人?是不够真诚好,还是太真诚好?当然,这两样都是不好的,我们要采取中庸之道,说白了,可以真诚,但真诚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能被人利用自己的真诚,更不能因为真诚让自己利益被人侵犯了。
但做到这一点,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很难的。很多人都是被人伤害,被人欺骗后,就变得不再真诚,而是虚伪。
让人无不怀念孩童那个时代,就不会有这些所谓的欺骗和虚伪,那个时候,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是真诚的,也不会考虑那么多,就算被欺骗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顶多今天心情不好,但明天依旧快乐地玩耍。相反我们长大后,却没有了这样的心胸了。
王尔德不足20个字的名言,却将“真诚”看得很透彻,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