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从义的口号
时间:2022-04-21 11:4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司马凉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白马从义的口号
1. 三国演义袁绍是主公吗
袁绍是袁氏的一个比较出色的儿子,别看三国演义上说他优柔寡断,见小利而忘命,做大事而惜身。
但是其实作为土豪势力最强的一位,四世三公之后,袁绍是有手段的,所以他才能够在河北召集到颜良,文丑,张合,高览,蒋义渠,麴义(这个词是念qu yi 当然这个名字不太好,让人想到舍生取义那个),统领先登死士的牛人,击败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白马义从的口号是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麴义的部队比较霸气,口号是先登死士,攻无不克!
白马义从被击溃后,麴义也被赵云砍了,不过有一点指的一提,他的部队是弩箭为主,下马步战也无所谓,但是一般来说麴义都是步战,为了让敌人放松。后来先登就一直不怎么出现,不再那么亮眼。
张合的部队是大戟士,大戟士是重装步兵,全身护的结结实实,一般的弩箭射不穿。
袁绍能够统领这些人,确实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主公。
此外袁术,曹操也一样。
2. 白马义从
据史书记载,白马义从是公孙瓒在与匈奴的作战中,用跟随自己的“善射之士”组建的一支轻骑部队。
由于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常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马义从:“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
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后汉书》:“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至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白马义从是瓒为对付匈奴的轻骑而组建的,在打匈奴的那段时期,白马义从经历了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白马义从是典型的轻骑兵部队,有着强大的机动力和射程优势。史料记载,匈奴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3. 白马义从的兴衰
史料中记载中,胡人是何等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辉煌后就是坠落……在界桥之战中,瓒的白马义从碰到了它的克星——鞠义的八百先登。战局的情况,史料同样有记载——“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白马义从被歼灭,罪魁祸首当为瓒。在那场战斗中,瓒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
1、见敌兵少,便认为对方弱,轻视对方战斗力。
2、不会活用战术,死板的摆了个阵型就往前冲。
3、低级的用轻骑去对弩兵(八百先登属步兵,但袁绍配给麮义千张强弩)正面进攻。
从一个小人物之死,浅析袁绍致命的性格缺陷(一)
公元190年,渤海郡太守袁绍倡议天下,起兵讨伐占据长安,挟持天子的董卓。关东诸侯群起响应,袁绍被尊为盟主,风头一时无两。这场以护国为名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将袁家大公子的威名推向了顶点。
讨伐行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袁绍在这场行动中还是积累了不少人气。虽然袁绍名义上还只是冀州牧韩馥手下的渤海郡太守,但在汝南袁氏家族名望的加持下,袁绍已经具备了和韩馥分庭抗礼的资本。
在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中担任盟主的袁绍风头正劲(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众多“有识之士”纷纷跳巢,投入袁绍帐下。这些人中,有些是光明正大的前来投效,有些则是暗通款曲,通过各种渠道向袁氏表忠心。这些人对袁绍的这般“投怀送抱”,主要还是看中了袁绍的潜力。毕竟在乱世之中,谁都想找一棵大树来依靠。
当然,从创业时期的表现来看,袁绍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袁绍以渤海郡为根本,聚拢豪杰,积蓄力量。按照手下谋士逢纪的计策,袁绍很快就取代韩馥拿下了冀州牧的位置。而在接下来与公孙瓒争夺河北霸权的过程中,大将麴义立下头功。袁绍很顺利地就拿下了冀、幽、青、并河北四州之地,成为天下实力最雄厚的诸侯。
此时,袁绍手下文有逢纪、荀谌、郭图、审配、许攸等一众胸有韬略之谋士,武有麴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颌等能征惯战之将,可谓人才济济。但在与曹操进行双雄争霸的过程中却以败局收场,不能不令人惋惜。
麴义(形象)
袁绍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很显然,最大的锅还应该由袁绍自己来背。别的不说,单从袁绍麾下小人物的遭遇就能看出袁绍的性格存在重大缺陷。性格决定命运,袁绍的失败并非偶然。
前文提到的大将麴义在帮助袁绍取得界桥之战和鲍丘之战胜利后就不复出现在史书中,原因是他被袁绍给杀了。
这麴义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部下。但韩甘于平庸,麴义就无用武之地。一来二去两人就闹僵了。正巧袁绍正在招揽人才,就把麴义收入麾下。麴义在加入袁绍阵营后,得到重用,在界桥之战中以八百刀斧手大破公孙瓒一万“白马义从”外加两万步兵。后续更是帮助袁绍连克公孙瓒,为袁氏攻取幽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白马将军公孙瓒曾是袁绍的劲敌
关于麹义被杀的原因,史书记载只是聊聊数笔——“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史书记载得越简单,越让人怀疑其中暗藏玄机。麴义或许存在居功自傲的成分,但自古“骄兵悍将”,越是能打仗的将军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历史上王翦伐楚的过程中不断遣人回咸阳向嬴政要房子要地;韩信攻下齐地,便想着向刘邦讨要齐王的封爵……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像麴义这样的军旅粗人,辛辛苦苦打了胜仗,所求无非就是一些财富和地位。对待骄兵悍将,君主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不违背重大原则的情况下,尽力满足,以笼络其心。但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任何有关袁绍对麴义大加封赏的记载。在立下大功而得不到应有赏赐的情况下,麴义心中的忿恨是应该得到理解的。
袁绍(剧照)
但很可惜,麴义的主子心胸狭窄,眼中容不下半点“沙子”。据说袁绍在杀麴义之前还召见过他,说明君臣之间并没有撕破脸。反倒是袁绍借着召见麴义的机会,通过卑鄙的手段暗算了这位战功赫赫的部下。
在袁绍看来,麴义是居功自傲,心怀不轨,该杀。但在外人看来,麴义之死却透露了袁绍一个致命的性格缺陷――心胸狭隘、小气,同时也反映出袁绍笼络部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这样的君主,在乱世之中如何能成就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