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口号
时间:2022-04-21 17:0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南雄口号
1. 南雄的详细资料
面 积: 2361.4平方千米 人 口: 46万人 代 码: 440282 邮 编: 512400 驻 地: 雄州街道 拼 音: Nanxiong Shi 区 号: 0751 车 牌: 粤F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
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人(2006年)。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区。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南雄市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南雄历史悠久,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不变,1996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公里,辖20个镇,31个居委会,221个村委会,人口46万人。
南雄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岭南第一关”——梅关,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不朽诗篇《梅岭三章》也诞生于此;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对岭南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犹存;面积达 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正实施开发、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苍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景色怡人。
南雄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潜力大。现有耕地面积47.1万亩;有林地280万亩,森林覆盖率63.4% ,活立木蓄积量58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6万亩,是广东省毛竹的主要产区之一。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银杏、田七。素有“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有大小河流110条,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6.47万千瓦,可开发量近5万千瓦,尚未开发1.2万千瓦。全市库塘水面1467公顷,蓄水量2.1亿立方米,既可发展养殖业,又可发展库区和山涧旅游业。
有丰富的花岗石和红土资源。全市花岗石蕴藏量达2.6亿立方米,品种有17个之多,市内有多家花岗石板材厂。
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土,是烧制防潮砖、彩釉砖的优质原料。 南雄盆地中部的紫色土壤,富含磷、钾,是发展优质烟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雄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所产烟叶色泽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素负盛名。南雄有300 年的黄烟种植历史,是著名的“中国黄烟之乡”,现被国家烟草公司列为“国际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近年来,加强了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改造建设。
辖区内已形成以G323线、S342线为骨架,以县、乡道为网络的公路体系,G323线纵贯南北,S342线穿越东西,县乡道联接各镇,公路总里程1300多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5.4公里,通往20个镇的公路已铺就水泥路面,镇到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63% ,市辖公路东连京九铁路,西接京广铁路,北通105国道,南接正在建设中的京珠高速公路。 邮电通信已形成城乡一体化,长途业务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电话、数据通讯已全面开通;声讯业务、业务信箱、传真存储转发、因特网、邮政快件等通信业务覆盖全市。
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政府运作,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创新,政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供电设施齐备,电力供应充裕,全市有11万伏变电站二座;建成水电站73座,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每年约有4000万千瓦时电力富余。
水源充裕,供水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有日供水2.5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量5万吨的新自来水厂正在筹建中。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亿多元,市区医院、学校、市场、商场、宾馆、洒家、公园、供水、供电、文化等一批重点服务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善。
市区规模不断扩大,规划达到 23.8 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8万人。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广东省卫生城市。
招商引资已成热潮。南雄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是一方投资的热土。
成立的“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优化了投资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市民和客商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市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诚招天下客,广纳八方财”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招商引资已成为发展南雄经济的主旋律之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经济从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过渡。
工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2002年,全市GDP达23.3亿元,工农业。
2. 南雄是什麽地方
南雄市总面积2361。
4平方公里,辖18个镇,人口46万。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0。
06亿元。地处广东省东北部,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
1996年撤县设市。 南雄名胜古迹众多。
梅关古道称“岭南第一关”。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
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雄姿犹存。“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
南雄有丰富的花岗石和红土资源。特色产业黄烟。
近年来,南雄加强了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改造建设。南雄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是一方投资的热土。
“诚招天下客,广纳八方财”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招商引资已成为发展南雄经济的主旋律之一。南雄市位於大庚岭南麓,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控带群蛮,襟会百粤”,“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市境位於东经113度55分30秒-114度44分38秒,北纬24度56分59秒-25度25分20秒,东连江西省信丰县、东南界全南县、南接龙南县,西南毗始兴县,西邻曲江县,西北隅与仁化县接壤,北界江西大余县。 四周群山环抱,中为丘陵,地理学家称为“南雄盆地”。
东西极限为84公里,南北极限为52公里。全市面积约2361。
4平方公里。 。
3. 南雄都有哪些饮食风俗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客家菜与潮菜、粤菜相比,口味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居住的环境、生活水平和习惯相关。古时候,客家人居山而住,以耕作为生,劳动量大,因此偏重肥腻的菜式,可以为一天的体力消耗提供充分的能量。
而且客家人自古生活清贫,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即使富裕人家也有常食稀饭的习惯,客家人的粥水多米少,有诗形容为“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分。再加上山区的草木众多,客家人烧火不愁柴火,山区环境潮湿、病毒衍生,菜式烧熟一点,可保饮食卫生。
南雄客家人的饮食与东江客家菜系又略有不同,东江菜系偏向“原汁原味,可口可心”,而南雄菜加多了“辣”的元素。这是因为南雄气候偏寒,特别是冬天,几乎年年都有降雪,那么劳动的客家人便要多吃辣椒,是取暖的方法。
再者,南雄山区其他三季较为潮湿,易犯风湿骨痛的毛病,多吃辣椒也可达到祛湿的作用,因此南雄菜式多有辣味。 在地理上,南雄比邻湖南,故有“湖南人不怕辣,南雄人怕不辣”之说。
客家小吃也是客家饮食的一大亮点,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因此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比如过年的酿豆腐、清明的野艾糍、端午的蕉叶糍,都是很有客家特色的菜式。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雄有更多的小吃被请上了餐桌,成为如今客家人忆苦思甜的佳肴。
4. 南雄中学的新生
1949年9月24日,南雄解放。
10月,南雄县人民政府派李树华、邓功琳、钟玉铫同志接管省立南雄中学和南雄县立中学,随后两校合并成立南雄县临时联合中学,1950年定名为广东南雄中学。当时第一校长由中共南雄市委县委书记、县长张尚琼兼任,第二校长由县委秘书邓事型兼任,学校日常工作由校务主任(副校长)李树华主持。
当年10月,学校共招收学生288人,其中初中生219人,高中生69人;共有教师30人。高中部设在原省立南雄中学校舍(今南雄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初中部设在县立中学校舍(在今南雄市区繁荣路)。
平时上课和住宿按高、初中分开,集会时则到初中部大礼堂举行。据北江区专员公署1950年《四月份工作报告》称:“省立中学原有韶师、志锐中学、南雄中学、连州中学四间。
解放后,志锐中学、韶师合并为北江临时联合中学(曲江中学在内);省立南雄中学、南雄县立中学合并为南雄临时联合中学;省立连州中学、县立连师、私立燕喜中学合并为连州临时联合中学,故现在得有省校三间,共44班,教职工113人,工友29人,学生1340人”。据此可知,建国后的南雄中学为省立中学。
另据1954年《粤北区各县年报表》称:“学校全称:广东南雄中学。主办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
五十年代初,雄中教师较为缺乏,需到广州聘请教师,北江专署文教处和省教育厅也通过举办短期教师学习班,结业后再分派到雄中任教。当时中学的数、理、化教材采用苏联教科书的中译本,教学方面则以学习凯洛夫的教学法为主,提倡写教案和运用五个教学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1953年至1958年,“思想改造”、“整风”、“反右”等运动频繁,南雄中学部分教师无故受到批斗,有7人错划为右派。1959年,该校搬迁对南雄县城东五里山办学。
1960年,为贯彻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该校改进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当年该校语文教研组评为全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教研组长王朝安出席了省文教群英会。
1962年,南雄师范并入该校。是年,因地质问题,该校课室和宿舍的墙壁不断爆裂,加上缺乏水电,需要搬回原址,但原高中部校舍已作县招待所,只能搬回初中部办学,最后只好把部份课室和宿舍建在初中部植物园内,并堵塞了一段县背街,使校园面积有所扩大。
1964年南雄师范最后一届学生在该校毕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南雄中学也不能幸免。
是年下半年该校开始停课,揪斗所谓的“走资派”和“牛鬼蛇神”,部分师生外出串连和在学校“打派仗”。1969年,南雄县工人宣传队进驻该校,并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又揪斗了一批教师,其中一名教师被迫害致死。
1970年3月,该校一分为三,分别搬到主田、黎口、南亩办校。雄中搬迁后,原校址被工厂、机关等7个单位占用。
1974年9月,南雄县委决定城关镇一中从飞机场(位于全安镇)搬到原雄中校址办学,复办南雄中学。其时共有8个教学班、18名教师和400名学生。
次年11月起,在“学习屯昌,大办农场”的口号下,该校师生停课办农场,大部分时间用在“学工”、“学农”上,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该校只有一名应届毕业生和一名往届毕业生被录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秋,南雄县委、县政府把该校定为重点中学,调县教育局局长李仕仁到该校任校长,调整了领导班子,调进一批优秀教师组成教学骨干,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购置一大批图书、仪器设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1978年高考,该校共有43名学生考上大专院校,因此被首次评为韶关地区的高考先进单位。之后,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到1982年高考,该校考入大、中专院校人数达141人之多,为全韶关地区各县之冠,该校即被评为1982年广东省普通教育系统优秀集体,校长李仕仁代表学校出席了省普教系统先代会。1980年后,该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下,建成两幢教学大楼,新建了3幢教师宿舍大楼,并拥有室外篮球场5个(其中两个是水泥球场),100米跑道一条,室内篮球场两个;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和实验室共有500多平方米,图书馆和阅览室共有200多平方米,藏书2万多册;校园总面积23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较充实,其中有电脑25台,教学演示开出率100%,分组开出率80%。
据1981年省政府文教办公室35号文通知,该校被定为南雄县重点中学。
5. "南雄"是什么地方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
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人(2006年)。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南雄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南雄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岭南第一关”——梅关,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不朽诗篇《梅岭三章》也诞生于此;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对岭南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犹存;面积达 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正实施开发、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苍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景色怡人。
“善美韶关·红色南雄”!南雄城市形象口号发布
国庆前夕,韶关南雄市正式揭晓城市形象口号——“善美韶关·红色南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城市形象口号的发布,是南雄市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征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进一步擦亮苏区南雄红色品牌,提升南雄城市形象。
南雄是一片充满革命精神和蕴藏革命力量的红色热土,是广东省著名革命老区,是韶关市唯一一个原中央苏区县。从1925年开展工农运动开始到1949年,南雄人民革命战争二十四年薪火相传,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南雄领导过革命斗争。丰富的革命斗争史,让南雄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革命资源。今年3月,南雄市被列入国家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目前共有革命旧(遗)址68处。
近年来,南雄市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团结带领49万苏区人民,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南雄市紧紧围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苏区精神,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品牌”目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优势,厚植红色基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保护修复、活化利用红色革命旧(遗)址,加快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持续举办“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着力把南雄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党员干部群众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围绕如何进一步擦亮“红色南雄”品牌,聚焦红色产业、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突出以“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品牌为载体,厚植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推动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精神文化高地示范区,使“红色南雄”成为全省粤东西北文化发展的新空间、新名片。
记者/唐音 潘俊宇 见习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董子龙 董江桥 蔡三朋
【作者】 唐音;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