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名言
时间:2022-04-22 12:1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书院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食物名言
1.有关食物的名言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释义: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2、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释义: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白话译文: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其一》
白话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与食物有关的名言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如果需要改变一种饮食习惯,那么最好对饮食全面重新调整一下。——(英国哲学家)培根
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你应该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ê_又是胃肠的奴隶。(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mdash,心灵鸡汤;—(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朱熹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格言联璧》: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荪多·麦克纳波:节食比绝食更难。饮食适量需要头脑清醒,而滴水不进只需死硬的意志。
饮食勿过量,偏食不足称;戒烟不酗酒,脏俯自宁静
3.形容美食的名句
1、中国菜肴有八大菜系,每一种菜系都有无数的名菜,各有特色,让人垂涎欲滴。读书人作文网小编整理了描写食物美味的优美句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2、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3、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4、小笼汤包不仅看相好,味道也很不错呢。俗话说得好:“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不过我饿管不了那么多,望着那么美味的小笼汤包,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抓起汤包就往嘴里塞,好烫,我捂着嘴巴叫了起来,这次我吸取教训,先轻轻地咬一口皮,顿时,汁儿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里,待我反应过来,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汤包了。
5、妈妈熬的鸡汤,白色的,很香,咸味,很好喝。每次妈妈做鸡汤,我都拿个小勺子喝,喝一口,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
4.有关食物的名言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释义: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2、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释义: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白话译文: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其一》白话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5.不要浪费粮食的名人名言,警句
1、民以食为天。——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
3、高筑墙,广积粮。——清代大臣张廷玉《明史·朱升传》
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
4、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
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5、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食货志》
这几句大意是: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很多而且财物有剩杂,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6、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西汉政论家晁错《论贵粟疏》
这几句大意是:尧禹时代遇到九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七年大旱,而他们的国家却未因水旱灾害而闹饥荒遭毁灭,这是因为他所储藏的粮食多而预先已作了充分准备的缘故。
6.与食物有关的名言有哪些
1. 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2.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3.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4.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品,药品应该是你的食物。——希波克拉底
5. 人生成功的一部分秘诀是,吃下爱吃的东西,然后让食物在肚子里斗争到底。——马克·吐温
6. 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中国谚语
7. 行走时,专心行走。进食时,专心进食。——rashaski
8.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9. 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本杰明·富兰克林
10.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11. 未来的医生不开药,而是鼓励自己的病人关注自己的身体、饮食和疾病的原
因、预防。——爱迪生
12.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3. 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14.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15.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7.关于饮食 名言警句
1、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白话译文: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其一》
白话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 李绅《悯农其二》
白话译文: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可以收获无数粮食。四海之内没有空余的荒地,还有农夫快要饿死的。
4、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白话译文: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 白居易《观刈麦》
白话译文:脸对黄土,背对烈阳,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即使在如此的环境下,人们却竭力苦干,忘记炎热与疲劳,只盼得夏日尽量长一些。
8.关于饮食习惯的名人名言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又是胃肠的奴隶。(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物品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养料不仅分量要有节制,而且质料也要清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文明依赖修养,健康依靠坚持,环境有赖自觉。
9.有关美食的名句
1、任何一种爱,都不比对美食的热爱真切。——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2、这世界如果有更多的人热爱美食与诗歌胜过爱黄金,这世界会是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托尔金 J.R.R.Tolkien
3、只要告诉我你爱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萨瓦林 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4、红酒是瓶装的诗歌。——罗伯特•刘易斯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5、年龄只是一串数字,它完全无关紧要;当然,除非,你是一瓶葡萄酒。——乔安·科林斯(Joan Collins)
6、不需要瑜伽,也不需要冥想,在一座充满音乐的小教堂里,你就可以洗去自己的忧伤,这比拼命为自己挣块面包要好得多。——M. F. K. 费雪(M. F. K. Fisher)
7、我烹饪的时候总是酒不离口,有时,也会往菜里倒一点酒。——WC菲尔德斯(WC Fields)
8、食谱本身并没有灵魂,不过作为厨师,你要想办法给它创造一个灵魂。——托马斯·凯勒(Thomas Keller)
9、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10、对美食感兴趣,但对烹饪不感兴趣,这是很荒谬的。——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
50句经典格言,传承千年的智慧!学一学,增智;思一思,美妙绝伦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译文: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过分苛求就没有同伴了。这句话说明,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过于苛求,就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与别人合作,最终导致自我孤立。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4、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译文: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译文: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译文: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译文: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后人常用这名话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8、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译文: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1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译文: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1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译文: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译文: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1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译文: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这句话强调,讲究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依赖,从而结交下真正的朋友。
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译文: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20、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译文: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2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译文: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这句话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心底无私,自然生活得坦荡;品格低下的人被各种私心牵绊着,就不可能过得轻松愉快。
25、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译文: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2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译文: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2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译文: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3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译文: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3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译文:有羞耻心就接近勇敢了。这句话把羞耻心和勇气联系起来,强调了能够认识到错误,知道羞耻,也是一种勇敢。
3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译文: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译文: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3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译文: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3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译文: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4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译文: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1、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4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文: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4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译文: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用这两句话可以比喻,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译文: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且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不动摇。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4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译文: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4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译文: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49、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译文: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5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