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竟成名言
时间:2022-04-22 23:1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苇说历史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什么事竟成名言
1.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名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4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 方志敏 4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 萧楚女 4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4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 巴 金 4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 雷 锋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 48、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4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50、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51、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 毛泽东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 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 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 陶行知 5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5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59、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
2. 有关“ 有志者,事竟成”的名言警句
1、她和其他正常人一样各具品性,各怀心志,请不要担心,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有志者,事竟成。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纳
3、没有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持久的努力,你是不可能成功的——马云
4、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坚持,我们学习,我们做正确的事,我们正确地做事——马云
5、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6、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 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
3. 有志者事竟成的名言
将军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后汉书·耿弇列传》)
耿弈收复齐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刘秀赞扬他说:“……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事情终究能够成功。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破釜沉舟
一:成语故事
破釜沉舟
发音 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铁棒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4.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其他名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百子.修身》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问.告子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答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丈夫志四内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容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5. 和有志者事竟成有关的名言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以解决的事情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情担心也没用。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本文来自:经典语录网)。
6. 关于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名人名言
主要是立志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 《鲁迅全集》
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望永远是一种幻影。 —— 吴运铎:《让植根于现实的理想闪闪发光》
你要了解革命是什么吗?称它为进步就是了。你要了解进步是什么吗?管它叫明天就是。明天一往无前地做它的工作,并且从今天就已经开始做了,尽管变幻离奇,它从来不会不到目的。 —— 雨果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变成为现实吧!……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集》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 《鲁迅全集》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 鲁迅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 《鲁迅全集》
我们必须以现实做出发点,我们既不能象孙行者的摇身一变,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翻个筋斗到天空里去,那么我们只有向前干的态度,只有排除万难向前奋斗的一个态度……现实就根本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着许多不满意的,甚至必然是不着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我们既不能逃避现实,就不能逃避这种种,就只有设法来对付这种种;一个人或少数人来对付不够,就只有设法造成集体的力量来对付。 —— 《韬奋文集》
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2346537,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不能贪图好环境,好条件。 —— 《徐特立教育文集》
大海越是布满着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去寻求不朽是一件赏心乐事。 —— 拉美特里:《心灵的自然史》
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远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之中和周围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 ——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 拉封丹:《寓言诗》
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世界上没有任何悬崖,没有任何高塔,是一个有两只脚的人所不能攀登上去的……同样地,在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科学高峰,是人类所不能达到的。 —— 郭敏斯基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 《安格尔论艺术》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鲁迅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7. 与有志者事竟成有关的名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 有志者事竟成是谁说的名言
【典 故】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CA>
关于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被我们误解多年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其实是这位东汉大将
刀叔导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句勉励我们人生的名言再熟悉不过。然而翻开史书,最早的出处其实是在说东汉的耿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相信您对这句名言再熟悉不过,那么您知道这个句名言是谁说的吗?经过一番考证,作者是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但经过仔细考证,有关“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字最早还真不是明代人胡寄垣说的,而是东汉刘秀夸奖耿弇的一句话。
有志者事竟成 跟战国时代没关系
耿弇(公元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这个耿弇,似乎没有白起和常遇春那么有名气,但是论起功劳来却一点也不小。光武帝刘秀在各处征战,统一全国的时候,耿弇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东汉开国有二十八位有名的将领,并称云台二十八将。而耿弇在其中排名第四,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了。
在耿弇帮助东汉东征的诸多战争中,耿弇充分显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在不同的战役中,耿弇灵活运用自己的战术方针,他将自己的必生所学运用到战争实践中,把理论的战术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士兵,洞察战场的每个角落,将胜利握在自己手中。
他采用心理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把敌人耍的团团转,他观察战局,亲自制定克敌战略,每战必胜。耿弇是也一位难得武将,他曾经在自己中箭负伤后,丝毫不自乱阵脚,继续指挥军队手下,齐心作战,不要管自己的安危。展现出了大将风范,是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必须要做到的。
终于耿弇打败敌人。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
天生为了战争而活 比白起更可怕的屠夫
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杀人数量超过白起的人。
白起一战长平之战就杀敌四十余万,不过他打的可不止这一场仗。当然,这几十万人也不是白起亲手杀的。要不然,几十万人排着队站在白起面前伸着脖子,砍都砍不过来。
《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这里的“屠城三百”绝不是每到一个城池就杀三百个人,而是耿弇对三百座城池进行了屠城。耿弇虽然杀人数量多,但后世评价却不高。这是因为他杀的不仅是敌军,还有老百姓。这句话似乎是在夸奖耿弇勇武,但仔细想想真的细思恐极。
功高不震主 比韩信活得明白
韩信被封为楚王之时,大约在30岁左右,耿弇辞去全国大将军的职位之时34岁,论年龄二者相仿,但是耿弇更聪明,比较会来事。在独立征伐齐鲁的时候,耿弇就把自己的兄弟子侄送到刘秀身边表示自己的忠心。在东汉建国后,耿弇掌管天下的兵马大权,却不留恋,毅然交出兵权,在家安养,丝毫没有飞扬跋扈的样子。
功高不震主,耿弇也算是个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