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峰名言

时间:2022-04-23 13: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南都周刊 | 评论: 次 | 点击:

徐浩峰名言

1. 看电影道士下山作文330字

影评一:戏里戏外人世人生 对陈凯歌的偏爱源于对《霸王别姬》的喜欢。

很多人去看《道士下山》的原因是因为对小说本身的喜欢而走进院线去看了这部电影。而我则是因为陈凯歌导演本人而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

陈凯歌导演是一个烙上了民族文化烙印的电影艺术家。起初是暴力美学淋漓尽致的展现,接着是《百花深处》民族化影像的表达,而《道士下山》则用奇幻的影像风格让硬派武侠的瑰丽尽显。

最眩目的那透着古典的美感——灵动的打斗与特效的幻境完美结合。片中每一位武者的招式和功力都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因果走向,再加上场景景色的映衬更加丰富了人物的生命属性。

武学精神是影片一再强调的生命大义,“不离不弃,不嗔不恨”,“人生就是上山下山”。王宝强主演的小道士何安下,经历了下山上山的生死轮回,他见了众生,见了善恶,也见了自己。

何安下其实就是要放下,正如王学圻点化的,唯有放下才能解脱。整部影片就像是一个叫“放”的少年经历的一场奇幻轮回,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执念和恩怨,也拜过了一个接一个武功卓绝的师傅,最终领会了道的真谛。

影片通过旁白的娓娓讲述,即便是完全不懂武学或者不懂东方生命哲学的人,也能够领略片中所讲的道理。 戏里戏外,人世人生。

影片的背景虽在民国,可处世的道理和修行的境界却是放在任何朝代和当下皆准的。所以说,陈导依然在延续他的象征美学,让一个个生命更加符号化,让一段段故事更加传奇化,主角看似是王宝强,实际上他只是这一个个生命和一段段故事的连接体,真正的主角是道。

也许这样一部以华丽的武打场面和简单的说理方式的电影,不仅可以让外国人清楚什么是中国人所讲的道,也可以让身处俗世的中国人,重新审慎自身的文化位置和方向。 好马配好鞍,好戏需好演员。

《道士下山》里王宝强作为谐星,使影片有了喜剧武侠的效果,真正演出最出色的是单独出场的郭富城和张震二人,在他们帅的身上,可以很严肃地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道的精神实体。而范伟、林志玲、元华、房祖名等人,则满足了不同口味观影人群的欲望幻想。

看电影亦如看自己,看人生。电影是一面镜子,打斗的繁花与真理的新芽都只停格在那两个小时的幻象里,接续我们思考的,是当下的断、舍、离,谁能是生活的武者强者?只有像小道士一样,到生活和社会的泥沼中历练一翻,才能找到电影所不能给你的人生答案。

影评二:不忘初心,回归本心 影片以何安下下山后的视角展开了三段故事:林志玲、范伟、吴建豪主演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片颇有喜剧效果的部分。

在此片中道士的戏份仍然很多。 郭富城和房祖名上场后的故事,此片中王宝强戏份逐渐变少,郭富城和元华角色的恩怨很重。

郭富城角色死后张震角色登场。这部分何安下戏份最弱,几乎被张震的复仇主导。

这中间还穿插了王学圻角色的“说理”戏份。 《道士下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三部分故事完全不搭调,不论是手法上还是气氛上。

第一个故事保持了喜剧的色彩,但后两个故事比较严肃。如果说,陈凯歌是想以公路片模式来架构全片,那么第一个故事是道士与情欲,第二、第三个是道士与恩仇。

陈凯歌无疑是想通过小道士下山经历有关情欲与恩仇的世俗世界后明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初衷是什么?何安下迷惑在了林志玲与吴建豪角色的关系中,迷惑在应不应该帮助求子女子的角色中。

何安下本是一个在山上清静寡欲的小道士,但是下山后他寻求一个真正喜欢的女子,也搅进了江湖恩怨之中。 导演本应该用这样的故事来展现最后经历了世俗世界后释然的彻悟,但可怕的是陈凯歌居然选用了王学圻这样一个角色”说理“,这还不够,还非得加上旁白。

若说只有王学圻角色这一部分,还好,旁白就十分多余了。旁白的使用在电影中应当十分慎重,若做到泰伦斯·马力克这种几乎只留旁白的极致,也不错。

但是《道士下山》的旁白像是有个人站在你旁边生往耳朵里灌,这就造成了一种”我拍不出来,直接告诉你好了“的感觉。当然,本片主题确实有些玄妙,拍出来有难度,这是客观原因。

陈凯歌近来一些电影都属于”半部好片“,《梅兰芳》是这样,《赵氏孤儿》也是这样,《搜索》虽不错,但不是陈凯歌的典型风格暂且不提。《道士下山》前半部分也非常精彩,有几次我都觉得又要到一个巅峰了,可惜到结尾完全泄了下去,从最后决战开始,就有敷衍了事之嫌,之前搭构的还不错的架构坍塌了。

尤其是最后几分钟的旁白部分,说教,累赘。不知道陈凯歌为什么近来对结尾的处理都如此失控,或许是因为他都亲身参与到了编剧之中,想说的太多,元素太杂,结果失控。

说了这么多问题,该说说优点了。毕竟我给了“推荐”。

首先是陈凯歌的几个超现实主义片段,十分抢眼。王宝强和房祖名的角色吃完野生动物的心而去抢功德箱这部分无疑是全片最为精彩也最为出色的部分。

首先,野生动物的心,代表“恶”,代表一种放纵,这是与小道士的初衷相违背的。而此次抢功德箱,也是小道士最为放纵的一个举动。

在幻像中,道士看到的皆为邪念,此时林志玲的角色再次。

2. 抽两口不是什么电影台词

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 (2013)导演: 王家卫编剧: 邹静之 / 徐浩峰 / 王家卫主演: 梁朝伟 / 章子怡 / 张震 / 宋慧乔 / 赵本山 /小沈阳 / 王庆祥 / 张晋 / 卢海鹏 / 冯克安 / 刘家勇 / 张智霖 / 金士杰 / 徐锦江 / 刘洵 / 尚铁龙 / 罗莽 / 吴廷烨类型: 剧情 / 动作 / 传记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 日语上映日期: 2015-01-08片长: 111分钟(3D重映) / 125分钟(中国大陆) / 108分钟(美国)又名: 一代宗师3D / 一代宗师终极版IMDb链接: tt1462900。

3. 批判道士下山的作文

影评一:戏里戏外人世人生 对陈凯歌的偏爱源于对《霸王别姬》的喜欢。

很多人去看《道士下山》的原因是因为对小说本身的喜欢而走进院线去看了这部电影。而我则是因为陈凯歌导演本人而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

陈凯歌导演是一个烙上了民族文化烙印的电影艺术家。起初是暴力美学淋漓尽致的展现,接着是《百花深处》民族化影像的表达,而《道士下山》则用奇幻的影像风格让硬派武侠的瑰丽尽显。

最眩目的那透着古典的美感——灵动的打斗与特效的幻境完美结合。片中每一位武者的招式和功力都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质和因果走向,再加上场景景色的映衬更加丰富了人物的生命属性。

武学精神是影片一再强调的生命大义,“不离不弃,不嗔不恨”,“人生就是上山下山”。王宝强主演的小道士何安下,经历了下山上山的生死轮回,他见了众生,见了善恶,也见了自己。

何安下其实就是要放下,正如王学圻点化的,唯有放下才能解脱。整部影片就像是一个叫“放”的少年经历的一场奇幻轮回,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执念和恩怨,也拜过了一个接一个武功卓绝的师傅,最终领会了道的真谛。

影片通过旁白的娓娓讲述,即便是完全不懂武学或者不懂东方生命哲学的人,也能够领略片中所讲的道理。 戏里戏外,人世人生。

影片的背景虽在民国,可处世的道理和修行的境界却是放在任何朝代和当下皆准的。所以说,陈导依然在延续他的象征美学,让一个个生命更加符号化,让一段段故事更加传奇化,主角看似是王宝强,实际上他只是这一个个生命和一段段故事的连接体,真正的主角是道。

也许这样一部以华丽的武打场面和简单的说理方式的电影,不仅可以让外国人清楚什么是中国人所讲的道,也可以让身处俗世的中国人,重新审慎自身的文化位置和方向。 好马配好鞍,好戏需好演员。

《道士下山》里王宝强作为谐星,使影片有了喜剧武侠的效果,真正演出最出色的是单独出场的郭富城和张震二人,在他们帅的身上,可以很严肃地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道的精神实体。而范伟、林志玲、元华、房祖名等人,则满足了不同口味观影人群的欲望幻想。

看电影亦如看自己,看人生。电影是一面镜子,打斗的繁花与真理的新芽都只停格在那两个小时的幻象里,接续我们思考的,是当下的断、舍、离,谁能是生活的武者强者?只有像小道士一样,到生活和社会的泥沼中历练一翻,才能找到电影所不能给你的人生答案。

影评二:不忘初心,回归本心 影片以何安下下山后的视角展开了三段故事:林志玲、范伟、吴建豪主演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片颇有喜剧效果的部分。

在此片中道士的戏份仍然很多。 郭富城和房祖名上场后的故事,此片中王宝强戏份逐渐变少,郭富城和元华角色的恩怨很重。

郭富城角色死后张震角色登场。这部分何安下戏份最弱,几乎被张震的复仇主导。

这中间还穿插了王学圻角色的“说理”戏份。 《道士下山》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三部分故事完全不搭调,不论是手法上还是气氛上。

第一个故事保持了喜剧的色彩,但后两个故事比较严肃。如果说,陈凯歌是想以公路片模式来架构全片,那么第一个故事是道士与情欲,第二、第三个是道士与恩仇。

陈凯歌无疑是想通过小道士下山经历有关情欲与恩仇的世俗世界后明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 初衷是什么?何安下迷惑在了林志玲与吴建豪角色的关系中,迷惑在应不应该帮助求子女子的角色中。

何安下本是一个在山上清静寡欲的小道士,但是下山后他寻求一个真正喜欢的女子,也搅进了江湖恩怨之中。 导演本应该用这样的故事来展现最后经历了世俗世界后释然的彻悟,但可怕的是陈凯歌居然选用了王学圻这样一个角色”说理“,这还不够,还非得加上旁白。

若说只有王学圻角色这一部分,还好,旁白就十分多余了。旁白的使用在电影中应当十分慎重,若做到泰伦斯·马力克这种几乎只留旁白的极致,也不错。

但是《道士下山》的旁白像是有个人站在你旁边生往耳朵里灌,这就造成了一种”我拍不出来,直接告诉你好了“的感觉。当然,本片主题确实有些玄妙,拍出来有难度,这是客观原因。

陈凯歌近来一些电影都属于”半部好片“,《梅兰芳》是这样,《赵氏孤儿》也是这样,《搜索》虽不错,但不是陈凯歌的典型风格暂且不提。《道士下山》前半部分也非常精彩,有几次我都觉得又要到一个巅峰了,可惜到结尾完全泄了下去,从最后决战开始,就有敷衍了事之嫌,之前搭构的还不错的架构坍塌了。

尤其是最后几分钟的旁白部分,说教,累赘。不知道陈凯歌为什么近来对结尾的处理都如此失控,或许是因为他都亲身参与到了编剧之中,想说的太多,元素太杂,结果失控。

说了这么多问题,该说说优点了。毕竟我给了“推荐”。

首先是陈凯歌的几个超现实主义片段,十分抢眼。王宝强和房祖名的角色吃完野生动物的心而去抢功德箱这部分无疑是全片最为精彩也最为出色的部分。

首先,野生动物的心,代表“恶”,代表一种放纵,这是与小道士的初衷相违背的。而此次抢功德箱,也是小道士最为放纵的一个举动。

在幻像中,道士看到的皆为邪念,此时林志玲的角色再次。

徐浩峰名言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徐皓峰指导演员功夫动作。

文_姬中宪

著有《阑尾》《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等,微信公众号“姬中宪写的”(ID:jiwrite)。

《师父》上映,徐皓峰登堂入室,算是第一次以独立姿态在大众面前亮相。说独立,是因为之前他在《一代宗师》《道士下山》中仍属于被雇佣、被改编;说大众,是因为他虽然小说、电影作品众多,但仍比较小众。这一次自写、自编、自导的《师父》,或许是个转折。

聊徐皓峰,要先聊小说,再聊电影,这是我认识他的顺序,也是他的“下山”之道。

1

关注徐皓峰有些年头了,从一开始的惊为天人,到之后的困惑与放弃,再到后来,借由影视作品重新对他感兴趣,可谓起起伏伏,始乱终不弃。

待看过《师父》——小说和电影两个版本的《师父》后——我初步认定,他将是一位好导演、好编剧、好武指,甚至是一位好的散文家,但终究不是最好的小说家。

这是不是正遂了他的心愿呢?他的野心原本在电影,写小说不过是曲线救国。

但是当初,没电影可拍的徐皓峰,首先是作为武侠小说家吸引到我的。初读《大日坛城》,真叫惊艳、过瘾,所谓“惊为天人”,就是这时期。

有一次我和李健兄说起这事,他说:大概就像我当初刚读金庸时的感觉。

我没大读过金庸。依稀记得,中学男生们在课桌洞里传阅武侠小说时,我正读《红楼梦》《围城》和《巴黎圣母院》。不得不说,这起点还真有些高冷。

所以,当初对徐皓峰惊为天人,可能多少有点少见多怪。这就好比我少年时在北方,不大容易吃到香蕉,成年后到南方,就总把香蕉想得名贵,其实水果摊上一望可知,一堆一堆,是极便宜和家常的水果。

正如很多人读金庸,不是冲着武侠,而是因为爱情;同理,我当初喜欢徐皓峰的小说,也是被别的东西吸引。概括起来,这东西无非四个字:人情世故。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或者像徐皓峰自己在《刀背藏身》自序中写的,他读赵焕亭的武侠小说,看的是“人间厚道”。

《武士会》中有一处细节,说过去青年人与长者同行,要走在长者的左前方,以示敬重,因为老人腿脚不好,走路容易歪倒,左前方据说是歪倒的大概率方向,青年走在这个位置,是为随时接住老人。

这规矩与我的日常经验正相反,今天我如果与一位尊贵长者走路,一定跟在右后方,以免抢了他的风头,所谓亦步亦趋。除非牵马,否则没道理走在人家左前方。徐皓峰这规矩如果真准,倒可以作为今天“防老人假摔指南”——遇见老人过马路,一定要躲开他的左前方。

我想说的是,这规矩或许不那么合理,也早就不合时宜,但是它足够迷人。这样的规矩,在徐皓峰的小说里比比皆是,正是靠着这一套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规范,他建构起了属于他的武林社会关系。

处在这关系中的人,自然就有一种旧时的风范,行事作派,无一处无出处,让我们这些无法无天的现代人叹服。

也因此,徐皓峰多写武林中的中年男人,鲜见少侠,即使有,也为串起一群老男人。因为少年多蔑视规矩,只有中年男人才会处处为规则约束。

如果说金庸小说中多是少年英雄,徐皓峰则专写中年狗熊。同一部《师父》,如果让金庸来写,主角当仁不让是美少年耿良辰,师父陈识也就是个阴险的小配角;同一部《笑傲江湖》,如果换作徐皓峰来写,令狐冲可能就沦为一个棋子,在第二部后半段就死了,岳不群才是笑到最后的主角。

想想也是,大家都去关爱鲜衣怒马,翩翩少年,谁考虑过岳不群的感受?

那些江湖上的条条框框,令狐冲可以不管,岳不群不能不管,他内有妻小,外有门派与江湖,心中的理想主义与男盗女娼,说不清哪个更占上风,他不得不掩饰自己、利用别人,不得不去代表“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不得不自宫。

岳不群或徐皓峰要处理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一个武林人物的中年危机。

这样的小说,合该现在这年纪才读。徐皓峰即使穿越到中学男生的课桌洞里,我们也未必能读懂。

但是,也正因为这些“道道”太多,徐皓峰小说中的人物,渐渐地不自由,甚至不真实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大日坛城》前半部惊艳,后面却越来越不靠谱,那些各路高手们,越来越像一群神经质,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逻辑牵引,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想起一出是一出,故作惊人之语、意外之举。徐皓峰忙于给每个人安排一个酷酷的转身背影,忙得连解释都来不及了,情节越来越随意和零碎,人物越来越符号化,酷是酷了,他最喜欢的“人间厚道”,却再难寻到。

到了《道士下山》,这种不靠谱发展到了癫狂的地步,整个小说就是一部小道士奇遇记,各路人马围着他上蹿下跳,几近失控。观众都骂陈凯哥导演的《道士下山》不靠谱,其实,跟徐皓峰的同名小说比起来,电影因为要诉诸视觉,已经比小说靠谱了很多。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一代宗师》是个例外,因为这说到底是王家卫的电影(不靠谱也只是墨镜王式的不靠谱),徐皓峰只是编剧,还是编剧之一。看《一代宗师》时,我几乎能分辨出来,哪句旁白是王家卫写的,哪句对话是徐皓峰写的,两人都如此风格鲜明,又都精于制造金句,直接导致这电影的台词“含金量”超标,片中人物,无论功夫高低,都是嘴炮高手,一开口,都是按名人名言的标准去遣词造句的。

所以到后来,我再读徐皓峰的小说,主要冲着两样东西:信息量+知识点,希望在保证可读性的前提下,收获一些民国掌故与民俗民情。这方面,汪曾琪的小说也有同样功效。

带着这样的心态,我又读了徐皓峰的中篇小说《刀背藏身》与《师父》,这二篇小说因为是中篇,那些魔性的情节来不及发挥,反倒更聚焦和完整,故事性也更强,尤其前者,非常适合改编电影。

最终,却是《师父》先上映了。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2

电影《师父》好看,看得过瘾,尤其最后胡同大战一场,激烈,却不声不响,漂亮,又有一种略显古怪的别致。一群中年男人加老头子,操一堆又笨重又土气的器械,打了很优雅很时尚的一架。

在功夫片里,徐皓峰的这条胡同,大概可以占一席之地了。

廖凡师父,在这部电影的绝大多数动作场面中,都快被他徒弟压下去了,但是师父就是师父,他在最后一战中完全挽回了颜面。

只见他着一袭长衫,在狭窄的胡同里,与天津十九高手一一过招,那场面不像打架,像商量事儿,一个接一个地商量下去。他们有利益纠葛,但不至于你死我活,可以分成两大阵营,但个个又有独立诉求,所以还不能大声声张,当廖凡与其中一个耳鬓厮磨窃窃私语时,其他人自动列在一边排队,甚至还相互谦让,不急不急,你先你先……在一片刀光剑影中,我分明看到了一派和谐。

这大概是另一种“人间厚道”。

而且,徐导并没有安排高手们在下雨的黑夜里打群架,也没说非要等到一个大雪天才出手,那种极端气候下的约架,多少有点虚张声势,想借刮风下雨掩饰功夫不到家。徐皓峰有这个底气,敢让高手们在光天化日下打一架,如此能见度下,一招一势容不得半点马虎,不交待清楚了,这架等于没打。

观众有眼福了,还有什么比吃饱喝足,光天化日下看人打架更过瘾的?

过去的武侠片多培养空军,高手们在天上打,老百姓昂着头看。徐皓峰则只派地面部队,打巷战,一架下来,连房顶都不怎么上,“零威亚”,但是接地气,扑腾扑腾,摸爬滚打,弄一身灰,但不见血,不失体面。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我不爱看武侠小说,但我爱看功夫片,动作片。动作,或者说肢体语言,是表达自我与连通世界的一种方式,无须剧情和对白,动作自有美感。我看俄罗斯芭蕾舞团表演的《安娜·卡列尼娜》,通篇不说话不唱歌,只跳舞,一样把三角恋演得丝丝入扣。

看芭蕾舞的最好办法,就是亲自去剧场看一场芭蕾舞,而不是看一个作家对芭蕾动作的描述。这就是为什么我对金庸的武打描写不感冒,更何况他根本就不会打架。

功夫,就是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当年我看李连杰演的黄飞鸿系列,是当艺术体操去看的。作为武术或技击,你可以批评他花拳秀腿,作为艺术体操,我要给他打满分。李连杰,分明就是扎辫子、穿长袍的李宁啊。

徐皓峰的功夫电影当然是反威亚、反飞檐走壁的,但我觉得这不是关键。威亚,吊与不吊,都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最后呈现出的视觉结果,有没有独特的美感,有没有为我们贡献一种新的肢体语言。从这意义上说,《师父》至少开风气之先。

看《师父》最后一场,我热血沸腾,想到的是那些史上著名的同类动作场面,比如泰国的托尼.贾在冬荫功餐厅从一楼打到三楼的那段长镜头,比如韩国的崔岷植手持榔头在过道大战小混混的长镜头,比如美国的乌玛·瑟曼身穿李小龙黄手持日本刀的歌舞伎仃大屠杀,再比如基努·李维斯手持晾衣杆横扫电脑复制人如同清空回收箱一般酣畅淋漓的群架……

如果金庸是令狐冲,徐皓峰就是岳不群

电影《师父》比小说《师父》好看,这是比较少见的电影超过原著的案例,其中原因,是因为这小说恐怕原本就是为电影准备的。不光这小说,收在小说集《刀背藏身》中的那几篇小说,无一例外全为电影而写(还有《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都已被徐拍成电影)。看看后记就更明白了,徐皓峰在这部小说集的后记里几乎不谈小说,专讲电影。

我还是坚定地认为,为影视而作的小说,可能会成就好电影,但不会是好小说。

好在徐皓峰是明白人,他练轻功,他寻访“逝去的武林”,他写武侠小说,甚至去给王家卫当编剧,最终是为了自己拍电影。曲线救国的国,是电影王国。

影像直白,所见即所得。影像不比文字,文字很多时候只是中介,而影像更多时候已是结果。电影《师父》补足了被小说略去的一些枝节,更完整自洽,尤其是补上了片尾的胡同大战,这一战,小说只字未提。

我在想,即使文字矫健如徐皓峰,如果用小说语言来写这场高潮大战,能写成哪样?比得上影像来得痛快吗?

《师父》公映,启用了影帝和明星,有了宣传,有了票房,被一些人谈论,徐皓峰登堂入室,中国电影,从此多了他这一号人物。

徐皓峰就像《师父》中的师父,蛰伏多年,写小说、拍小成本怪片、为大导作嫁衣,都是他派出的一个个“徒弟”。如今,徒弟踢馆成功,徒弟的死活就不那么重要了,师父才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现在,该徐师父登场了。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