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马相伯
时间:2022-04-23 16:4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趣味爆料Jun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名言马相伯
1. 记录片《大师》观后感600字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未看《大师》前,对马相伯的认识颇少,直到看完这一集后,对这样一位拥有罕见的天赋和勤奋一生的爱国人士心生敬佩和崇敬。
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出生时,英国女王的坚船利炮正隆隆地向这个国家驶来。12岁从江苏丹徒的私塾走出独自一人摸到了上海的徐家汇,受教会学校的经典教育,史家说,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他晓天文、数学,而且学贯中西,精通八国文字,成了一位神父。但1875年,这位出色的中国神父,不堪忍受法国教士的欺负,告别了估计的教会生活。
这一年,中法战争,中国实际上打赢了,但是签订了耻辱的合约。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把两件事情分的很清楚,一是他的信仰,他认为信仰是不能动摇的,可是当面对着当时外国人欺负中国人的现实,包括在教会中,中国的教士和教徒,也收到外国教士的歧视。这迫使他离开了教会。之后他将年富力壮的时期全部贡献给清朝的洋务事业,壮年生涯浪费在了一项失败的事业中。自此以后,他便走上了教育之路。
马相伯有许多创造,比如他办的学校主张文理科并重,主张要打好语言基础,主张必须训练严格的逻辑思维。如今我们提到中国学生的弱点,我们的原创力不够,早在当时马相伯已经发现了。他所设计的课程,所设计的教育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原创力。还有一条是,他认为教育要自主,复旦的校歌中便有这样一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马相伯先生心中忧愤,发表演说,奔走呼吁:“御辱自救,共赴国难,我国民猛醒,我国民亟起”。时人赞为“呼号抗日老青年”。最令我震撼和感动的是当年93岁的他,闻得冯玉祥抗日缺粮,便不惜老弱之身,一只脚坏了让别人扶着他坚持站着写字来义卖筹款,一个“寿”字30元,一副对联50元。就这样,30元,50元,一直写了10万元!他不停地写,劝也劝不了,写到自己实在写不动了,才停下来休息一小会儿,再连这写。
他的一生,他的脚印,好像一直在那里往前走,马相伯就是中国爱国者的典型代表。从年轻时与教会的冲突起,他就始终贯穿着这一条,他的冲突,不是信仰的冲突,而是作为一个中国爱国者应做的选择。
马相伯一生只留下不多的文字,但他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时代。他毁家兴学,生命的最后40年已身无分文。但他培养的大师群星璀璨。他晚年大部分时间,就居住在徐家汇的孤儿院内,但他在中国留下了一个爱国者的无上荣光。马相伯先生逝世。晚号华封老人,近代中国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震旦学院、复旦公学、辅仁大学的创始人。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都为其弟子。马老一生立学,欲振兴中华。晚年曾见国家之境遇而感慨:“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叫醒中国人。”
作为毕业后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马相伯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对待教育事业不顾一切毁家兴学的事迹是值得我深入思考和努力学习的。尽管现今社会是暂且的和平安宁,马先生的许多创造仍然适用。还有,他心中慢慢载着的爱。
去传递他热爱祖国的“爱”,去传递他爱护学生的“爱”,去传递他寻求真知的“爱”。因为爱,所以坚持。在教育之路上先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一座教育的丰碑。
慢慢回味、细细咀嚼他的人生传奇与精神追求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另一方面,在重建兼容并包的中华新文化的道路上,我们大学生必须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健全的心态、坚定的信心,延续大师们对于事业的执着和奋斗。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芒在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阅读大师是一场精神洗礼是一次心灵震撼。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文化的积累。《大师》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
2. 摘录一些名人对大学的界定或者是名人怎样评价大学生活的语录
爱因斯坦这样理解大学: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耶士培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中再三强调:大学必须具有“知识上自由的流”。
蒙罗指出:学术自由之存在,不是为了大学教师的利益,而是为了他服务的社会的福祉,最终则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怀海德说: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
培克把大学描绘为:纯粹学术之圣杯的堡垒,把教师誉为奉事圣职的骑士。
大学不在训练人力(manpower),而在培育“人之独立性”(manhood)。大学教育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的问题。
——赫钦斯,被誉为“20世纪最具人文情怀的大学校长”。1929年起担 任芝加哥大学长期间,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措施
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需要的(needs)。
——弗兰克斯纳,美国著名教育家,1930年创建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杨福家,复旦大学前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首位英国大学华人校长
大学应该抛弃其研究职能,把精力集中到从事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上。
——悉尼?胡克,法兰克福学派著名学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
——詹姆斯?科南特,曾任哈佛大学校长。二战期间,他是组织美国科学的中心人物
诸君皆系大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
——马相伯,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该校校长(监督)
一个大学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书面的记载里,在建筑的实物上,当然是的。但是,它同样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相对而言,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时间是有限的,但它毕竟是存在,而且这个存在更具体,更生动,更动人心魄。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判断一所学校,我看人,不看大学。
——陈丹青,当代艺术家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中国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
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包括愚蠢。
——契河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建一所大学,等于毁掉十所监狱。
——雨果,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他醉酒后题字,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尴尬之下改顺序,成为名言
引言
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于右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是现在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期盼,在民国时就有一位这样的人,他一直坚持和喜欢这书画,不追求名和利,一心为老百姓服务,那个人就是于右任老先生。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但是对他的事迹却不熟悉,于右任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名字如雷贯耳,而他的人生也同样充满了让人觉得传奇的色彩。
于右任的一生成就斐然,他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也很不少,有一次他醉酒后题字,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酒醒过后尴尬之下改了顺序,这句话竟然成为了一句警世名言。有所成绩
于右任出生在清末民初时代,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他的父亲一直在外工作,于右任跟着他伯母长大。于右任在小孩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读书天赋,他在早年间考取了秀才,后来还考取了举人。但是他并不想在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手下工作,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正是因为那首诗,他被朝廷追杀,然后他逃到了上海。
于右任开始去上海的时候在上海的震旦学院读书,他开始跟着马相伯先生学习,因为于右任身上有一股强烈的名族情怀,于是他开始想要创办学校,不出他所料,他创办了几所知名的学校,后来又跟着孙先生学习,后来他一直在政府任职。在政府任职期间,他没有贪恋官场的权势与地位,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也不迷恋钱财,他知道他自己喜欢什么,并且愿意投入一生为其奋斗。出走半生
于右任一辈子不求名利,始终拥有自己的坚持和执着,他从来不巴结其他人,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率性而善良地活着。他不单单在政治和教育擅长,于右任从青年开始就喜欢书法,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一直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就是那样大胆而勇敢,于是他的书法也成为了一股清流。他经常挥挥洒洒地写下然后送给其他人,他的书法不像其他书法家那样难求,他经常为各种店铺些招牌,也同时为那些店铺带来了生意。
因为别人有所要求,于右任就会答应,正是因为这样在于右任身上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一次酒席中,于右任和在座的宾客都喝得非常尽兴,于是有人提出让于右任先生提笔写作,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挥挥洒洒地写了几个大字,不料他却写的是“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等他酒醒过来,他有些许尴尬,但是他随后改成了“随处不可小便”以便缓解他的尴尬,后来这句话也成为了名言,这就是于右任率性的性格。仍是少年
于右任在教育领域有所成就,他创办了很多名校,但是他依旧初心不改,一直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帮助贫困地方修建学校,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在政治领域也有成就,但是他没有想要在官场上有一番事业,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旦人在官场上面,就沉迷在其中了,他保持初心,有所追求,把自己的一身奉献给自己喜欢的书法事业。于右任先生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楷模,尽管他出走半身,但是归来却任是少年,他活出了自己,他身上没有什么亮眼的代名词,他自己的名字就是他的代名词。
于右任先生的世界就是那样真实而简单,他可以因为不喜欢慈禧政权的腐败而放弃了自己的仕途,他也可以不喜欢官场的那种虚伪从而选择自己的书法,他也可以因为别人用了他假的书法继而亲自动笔写了书法送给别人。他所追求的从来都是简单的幸福,越来越多的人说“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得到”,其实我一直对这个说法是不苟同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心气太浮躁了,所以很多时候会忽略我们身边的那些简简单单的小事。
于右任先生却一直注意自己身边的事物,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的变化他也可以知晓,所以我们现在要想于右任先生学习,学习如何静下心来,学习如何脚踏实地的走,慢慢的向前走,一步一步的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表现坚持的名言警句
- 下一篇:让对方看到心疼的句唯美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