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山队口号

时间:2022-04-24 11:4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党史博采 | 评论: 次 | 点击:

老虎山队口号

1. 龙队口号和虎队口号

【口号】:

1.龙队:龙征万里,所向披靡!

2.虎队:风起云涌,虎虎生风!

七雄争霸龙争虎斗:

是以联盟为单位的团体淘汰对抗赛,使用与轩辕会武相同的镜像作战模式,不损兵力、健康度,不占武将状态。另外还有威望奖励。

关于口号:

1. 标语或者口号,是在政治、社会、商业、军事或是宗教等范筹上所使用的一句值得纪念的格言或者宣传句子,主要用作反复表达一个概念或者目标。

2. 标语的种类多不胜数,由书面至颂唱、禅理到通俗亦有。

3. 很多时候它们简单的修辞特色为详情留下很少的想像空间,因此它们多被用作一个统一目的的社会表达,甚于为特定对象而作的映射。

老虎山队口号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文/梅兴无

开国中将姚喆左脸上有一条异常醒目的刀疤,叫人望而生畏且又肃然起敬。因为这条刀疤,战友们赠他“姚一刀”的美誉。“姚一刀”,彰显了他不怕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他率领部队南北征战,屡建功劳,深得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的赏识和器重。

“我就中意你姚喆这一点”

姚喆,原名姚秩章,1906年8月出生于湖南邵阳横塘冲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上过3年多私塾。1925年,他参加了农民协会,先后任乡农会执委、主席。1927年,湖南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屠杀共产党人、农会干部,姚喆遭到通缉,他只身逃到南县。

1928年4月,姚喆在南县考入国民革命军独立5师随营学校。7月22日,独立5师1团在彭德怀的领导下举行平江起义,随营学校师生参加了此次行动。起义部队合编为红军第5军13师,姚喆成为彭德怀麾下的一名红军战士。

12月上旬,姚喆跟随彭德怀上了井冈山,先后任红5军班长、排长、特务连连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以红5军为主成立红3军团,他历任特务团1营营长、1师3团团长、1师参谋长。后部队缩编,他改任红4师10团参谋长。

姚喆一路随彭德怀驰骋沙场,也养成敢于“横刀立马”的战将之风。一次,彭德怀问他:“除了打仗,你还能干啥?”他答:“除了打仗,我什么也干不了!”不苟言笑的彭德怀也乐了:“我就中意你姚喆这一点!”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平江起义宣誓地旧址。

1934年1月中旬,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入闽作战,攻打沙县县城时,红10团担任主攻。姚喆带人用4天半时间挖通了到沙县西门城墙的坑道,在城墙下填满炸药。1月25日晚8点,随着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一个20多米宽的豁口,姚喆带突击连迅速占领豁口,击退守敌。敌新编52师师长卢兴邦抓起机关枪对溃退士兵脚下一阵扫射,大叫:“谁再退,枪毙谁!”

姚喆指挥突击连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打了回去,与后续部队一起冲进县城。由于天黑看不清路,姚喆提着马灯冲锋在前,在巷子的拐角处,一敌兵突然闪出朝他劈头一刀,大刀落在他左脸上,颧骨被砍断,从左太阳穴斜下至左口角拉了一个大口子,他满脸鲜血,轰然倒下。

姚喆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三天才苏醒过来。当他得知红军占领了沙县,歼敌1300余人,欣慰地说:“我这一刀没白挨。”伤口愈合后,他左脸留下一条三寸多长、一指宽的刀疤。自此,“姚一刀”的雅号一直伴随着他,也是他一生的荣光。

因为这一刀,姚喆荣获中革军委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后调任中央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长兼黄安、梅岗两区卫戍司令员。彭德怀同他开玩笑:“挨一刀,换一个司令,值嘛!”姚喆也嬉笑以对:“请首长给我再挨一刀的机会!”

“姚喆同志‘护驾’是有功的”

1934年10月,姚喆随中央红军一同长征,一路上担负着掩护、保卫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首长安全的重任。每天行军打仗,部队十分疲劳,加上大搬家式转移和甬道式队形行军,给安保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但姚喆率部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任务。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此时遵义城刚刚打下,城外国民党军重兵围堵,城内各种反动势力还未及清除,在这种环境中召开这样重要的会议,安全保卫的重要性和难度可想而知。鉴于姚喆一路上的出色表现,姚喆被任命为政治保卫团团长,负责遵义会议的安保工作。

姚喆临危受命,在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的领导下,详细察看开会的地点及会场附近的地形和环境,精心设计警备方案,严密部署兵力和哨位,带领政卫团的官兵们一丝不苟布置警戒,护送首长往返。时任政卫团政委的张南生(开国中将)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政治保卫团的官兵圆满完成了遵义会议的警卫任务,受到了党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并与遵义会议一起载入了历史的史册。”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1937年,毛泽东、朱德与姚喆(后排左六)等合影。

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缩编,政卫团补充到红3军团,姚喆任红3军团4师10团团长。他率部经常担负警戒、掩护任务,过大渡河天险泸定桥时,他率部向打箭炉方向警戒到最后才离开;翻越海拔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时,姚喆带领部队走在最后。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面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姚喆率部保卫党中央一路北上,胜利抵达陕北。

毛泽东曾风趣地评价:“姚喆同志‘护驾’是有功的!”后来组建的中央警卫部队,包括后来著名的8341部队,就是以政治保卫团为老班底,姚喆曾是这支神奇部队的军事主官。

长征到达陕北后,姚喆历任红15军团78师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参加了东征山西阎锡山、西征宁夏马家军等战役。1937年春,为抗战储备人才,他被派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

“让姚喆去大青山扬名吧”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了内蒙古西部,成立了伪蒙疆政权。中共中央为了牵制日军向南进攻,构建陕甘宁、晋西北的战略屏障,间或打通蒙俄国际交通线,于1938年5 月作出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策。6月11日,毛泽东在给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萧克的电报中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须选精干者,领导人须政治军事皆能对付,且能机警耐苦,而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

贺龙、关向应决定由120师358旅715团、师直骑兵营3连、“战动总会”60多名干部,以及太原游击4支队共2300余人,组成大青山支队。选派358旅政委李井泉任司令员兼政委,714团政委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政治部主任都是政工干部,支队参谋长必须在军事上过硬。李井泉建议:“就姚喆同志吧。”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姚喆任120师358旅参谋长,参加了收复晋西北7城等战斗,“姚一刀”的大名也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叫响了。贺龙当即拍板:“要得!就让姚喆去大青山扬名吧!”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1943年,姚喆(左)在大青山阅读农民来信。

1938年7月29日,李井泉、姚喆等率部从山西五寨县出发,挺进大青山。途中,接到120师师部指示,命他们派遣精干力量折返晋西北平鲁县接运过冬皮衣。

当时,日伪军已摸清支队挺进大青山的动向,正沿途围追堵截。杀回马枪去接运皮衣是一项艰巨任务。李井泉、姚喆等商量后决定,由李井泉率主力继续向大青山绥中地区挺进,姚喆率715团1营和骑兵营3连返回平鲁。

途中,姚喆部遭到日军后宫步联队几百人的围堵。姚喆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形,派出两个班分别从两侧迷惑敌人,自己带主力从中间冲杀下去,俘虏了两个日本军官。日本军官不服气地说:“八路的大大的狡猾,战术的不懂!”姚喆义正辞严地说:“懂战术的是强盗,抢别人的土地!不懂战术的打了胜仗,因为这是在中国,我们是共产党!”

姚喆率部迅速摆脱敌人,直奔平鲁,与护送皮大衣的120师警备6团不期而遇。当对方把100多头毛驴驮的1400多件皮大衣交给他们时,姚喆犯难了,100多头毛驴目标这么大,如何通过道道封锁线?他急中生智,下令全体指战员每人穿一件皮大衣,剩下的再用毛驴驮运。

当时正值盛夏,战士们穿单衣都热得汗流浃背,再穿一件皮大衣如何受得了?见战士们脸带难色,姚喆什么也不说,抓起一件皮大衣往身上一套。战士们跟着做,几百件皮大衣全上了身。

姚喆率“皮衣大队”来到平绥铁路附近,日伪军已在铁路沿线设伏,企图截取皮大衣。姚喆命警备6团袭击日伪军老巢红沙坝车站,一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冲天。敌伏兵哪还顾得上抢皮大衣,慌忙回撤保老巢。

姚喆抓住时机,率部越过平绥铁路,一天一夜赶了七八十里路,追上主力,到达大青山绥中地区,与杨植霖、刘洪雄等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

随后,姚喆协助李井泉指挥部队东袭陶林城,北攻乌兰花,设伏蜈蚣坝,挺进绥西,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震动了塞北,绥蒙民众奔走相告:“八路军是真正打日本鬼子的队伍。”许多青年携枪带马来参军,大青山支队不断壮大起来,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在日伪的脊背上。

“八路军唯一的铁的骑兵”

大青山位于绥远省中东部(今内蒙古西部),山峦起伏,村落稀疏,“看山不见山,走山如连川,骑马一蹦子,步行得半天。”大青山的日伪军大都是骑兵和摩托化部队。而大青山支队基本是步兵,机动缓慢,向平原、丘陵地带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李井泉、姚喆痛感在这一地区战斗,非要有骑兵不可。毛泽东和120师同意了大青山支队将步兵改建为骑兵的请求。

解决马源问题是当务之急。姚喆指示部队不能增加农牧民的负担,要从日伪军和土匪手中缴获马匹。驻扎在绥南蛮汗山一带的大青山支队1大队,雪夜奔袭40多公里,端了匪首肖顺义的匪巢,缴获战马100余匹,长短枪70余支。一夜之间,绥南部队由步兵变为骑兵。

绥中的3大队、4大队和支队司令部虽缴获了一批马匹,但远不能满足需要。武川县、三元井一带教会势力大,教堂配备有骑兵武装,一些大户慑于教会势力,不敢为八路军捐献马匹。姚喆亲自向比利时神甫宣传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经过耐心劝说,神甫不再阻止教徒支援抗日,还将教堂的马匹捐献给了八路军。

为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姚喆提出“一边打仗一边建,一边行军一边练”的口号。姚喆主动拜当地马倌和善骑射的蒙汉群众为师,学习驯养方法和乘骑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广大指战员掀起一个比学马术的高潮。姚喆将蒙汉群众乘骑、饲养的经验,总结提炼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脚尖跟蹬,身略前倾,两腿夹紧,屁股坐稳”,“草膘,料劲,水精神”,等等。指战员们对照歌诀,经过刻苦训练,学会了驯养战马的方法;战斗间隙,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展开马上瞄准、马上劈刺和策马追击等训练。大青山支队很快变成一支精悍的骑兵。延安的报纸刊登了大青山支队《步兵一夜变骑兵》的消息。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姚喆指挥大青山骑兵支队同敌人进行了上百次战斗。

大青山支队由此改称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下辖3个骑兵营,李井泉任司令员,姚喆任副司令员。后贺龙、关向应批准将骑兵支队营改为团的建制。

1940年1月,李井泉调回晋西北工作,姚喆接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员。时日军占领重要交通要道,修碉堡,勾结伪、顽军队,进攻八路军。姚喆指挥骑兵支队和地方部队避敌锋芒,钻敌空子,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1940年春,姚喆集中绥西、绥中部队先后歼灭了顽军的3个团,打击了顽固派势力。绥中顽军在陶林一带集中1000多人,扬言要与骑兵支队决战。姚喆亲自带领4个连乘敌不备,夜袭敌军,歼敌两个连,打得敌人溃不成军。

到1941年,大青山骑兵支队发展到3500余人,根据地建设达到相当规模,大青山和晋西北连起来,形成辽阔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捍卫着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同年5月,姚喆奉命到延安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汇报工作,筹集了一批银元、药品带到经济很困难的延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姚喆一行,充分肯定了几年来大青山抗日斗争的成绩。根据姚喆的请求,中央从中央机关、各学校抽调100多名蒙汉干部随姚喆到大青山开展斗争。

日军为了绞杀大青山骑兵支队,推行“囚笼”政策,四处扎据点,在铁路沿线挖了又深又宽的封锁沟,在大小沟口筑起高高的水泥封锁墙,吹嘘“八路军的骑兵这下根本下不了平川啦!”姚喆率领骑兵支队,发动群众拆除封锁墙,填平封锁沟,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时而在山地丘陵与敌人兜圈子,时而又声东击西迷惑敌人,时而迅速转移避开敌之主力,时而以骑兵快速奔袭薄弱之敌,袭击日军后方,弄得日伪军晕头转向,自顾不暇。日伪军领教了姚喆的厉害,哀叹“大日本皇军在征战中,还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骑兵。”

贺龙、关向应高兴地称赞骑兵支队是“八路军唯一的铁的骑兵”。

“把大青山的斗争坚持到底”

姚喆领导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日军视作眼中钉、肉中刺。1942 年7月,日军调集重兵向大青山发动了大规模“梳篦式扫荡”,推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叶剑英元帅曾评价说,“从全国抗日根据地来说,大青山根据地是最艰苦的!”姚喆根据贺、关的电示,将司令部所属人员编为战斗队,3个骑兵团化整为零,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县、区游击队各自为战,与日军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

为了保存主力,这年8月,大青山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奉命转移到晋西北偏关一带。同时成立塞北军分区,姚喆任司令员,留在大青山坚持战斗。贺、关考虑姚喆的安全,数次致电让他暂回晋西北。姚喆坚定地表示:“我要和同志们在一起战胜敌人,渡过难关。”

1942年10月,日军6000余人突然控制了绥西各山口要道,将绥西党政军人员困在得胜沟一带。危急时刻,姚喆命令分散突围,他率教导队在得胜沟西侧山上阻击日军。他的座骑中弹栽倒,人被摔出3米多远,骑兵游击队长马建功速将自己的马让给姚喆,他与另一战士合骑一马突出重围。

在那最艰难的岁月里,姚喆带着一个骑兵班出没于大青山南北,走遍了所有的游击区,指导各地对敌斗争。有的人不认识姚喆,向战士打听他是谁,战士打趣地回答:“他呀,我们的老伙夫班长。”从此,姚喆“老班长”的雅号又传开了。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姚喆(左二)和曾经在井冈山战斗过的战友。

在零下30多度的隆冬时节,姚喆带领大家搭窝棚、挖窑洞,化冰雪止渴、烧篝火取暖,以莜麦糊、冻土豆、灰菜籽充饥。他穿着老羊皮袄,戴上羊皮帽,像个地道的大青山人,给战士们讲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鼓励大家战胜眼前的困难,说:“只要大青山上还有我们一名战士,就证明大青山还是我们的。”

贺龙、关向应等致电姚喆部:“你们在严寒的气候中日夜不停地行军作战,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绩。今天的困难是胜利前的困难,曙光就在前面!”姚喆回电:“一定把大青山的斗争坚持到底,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决不下山。”

在晋西北部队的策应下,姚喆带领大青山军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1945年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绥蒙军区,姚喆任军区司令员。他奉命率骑兵旅、晋绥27团等部,挺进绥南开展游击战争,并向绥中发展,连战连捷。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姚喆等指挥大青山部队参加绥远战役,配合晋绥军区主力收复了大青山南北广大地区,绥西、绥南、绥中、绥东根据地连接起来,取得了大青山抗战的最后胜利。老战友李井泉曾评价“大青山第一功臣是姚喆”。

“你这把‘姚一刀’还要时刻亮着”

1945年9月,大青山骑兵支队改编为骑兵旅。姚喆率绥蒙军区机关进驻集宁。集宁是绥东重镇,是控制平绥铁路的军事必争之地。

国民党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派新编第31师攻打集宁,并相继占领晋绥边的丰镇、大同、阳高、天镇等地。姚喆奉命进行反击。傅作义收缩兵力于归绥、包头两地,采取“依城野战”战略,与姚喆指挥的部队对峙。

1946年1月13日,傅作义部分别袭击卓资山、集宁、陶林等地。姚喆接到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委李井泉的命令,率部赶到卓资山协助兄弟部队反击,很快将敌击溃,可集宁被傅部占领。1月14日晨,贺、李电令姚喆率骑兵旅和27团、9团等部迅速组织反击,夺回集宁。姚喆率骑兵旅于1月15日下午抵达集宁城外围,连夜组织攻城,他亲率突击队猛冲猛打,于1月16 日上午夺回集宁城。

1946年9月10日晚,傅作义部再次对集宁发起进攻。姚喆指挥部队坚守集宁,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阵地前留下一堆堆敌人尸体。敌又以尸体填壕,亡命死攻,侵占集宁西半城。姚喆坚守在老虎山指挥部,指挥部队鏖战三天三夜,歼灭傅作义部5000 余人。9月12日,中央军委下达撤出集宁的命令。此时,部队已经打红了眼,但姚喆还是含泪下令部队撤离阵地。等所有部队安全转移后,姚喆才最后离开老虎山阵地,撤至丰镇。

1948年7月,绥蒙军区骑兵旅和地方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后改称解放军第8军,姚喆先后任纵队司令员、军长,重新回到彭德怀麾下。9月下旬至12月初,姚喆率部参加察绥战役,先后攻占集宁、陶林、武川、固阳等城镇,歼灭国民党军集宁警备司令部、保安第1、2团等各一部。彭德怀称赞:“‘姚一刀’越来越快了!”

平津战役后,毛泽东作出以渐进方式实现和平解放绥远的“绥远方式”的决策,并带话给姚喆:“和平没有实力不行。要想不动刀子,刀子还得拿着。你这把‘姚一刀’还要时刻亮着!”

姚喆决定先唱“黑脸”,当董其武的独立第7师换防之际,他指挥部队顺势占领了归绥以东15公里的地段,给驻绥远董部施加军事压力。

8341部队的前任主官,开国中将,长征路上毛泽东称他“护驾有功”

◆1958年,姚喆(右三)与叶剑英等人在南京。

毛泽东在西柏坡接到姚喆的报告,与周恩来商量后,果断决策,电令聂(荣臻)薄(一波),部队停止战斗,绥远问题和平解决;并请傅作义通知董其武,此次冲突不会影响和平方针,不要带部队西撤。

6月8日“绥远和平协议”正式签字。中央军委决定由一野8军同绥蒙军区合编为绥远军区,姚喆任司令员。姚喆率军区部队撤到集宁附近,进行军政训练,准备迎接绥远和平解放。

9月19日,董其武等人签署《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绥远宣告和平解放。傅作义任绥远军区司令员,姚喆改任副司令员,与昔日的“对手”坐在一起共商对策,按照党中央“起义部队解放军化,绥远全境解放区化”的方针,改造6万起义部队。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第23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姚喆任副司令员。毛泽东曾对乌兰夫说:“提到内蒙古革命史,不能不提到我的‘小老乡’!”

1951年9月,姚喆奉令与董其武率23兵团赴朝,完成了泰川、院里、南市3个飞机场的兴建任务。1952年秋,姚喆回国,入军事学院学习,后调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11月,姚喆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79年5月27日,姚喆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3岁。1980年5月,姚喆的骨灰被安放在大青山革命公墓,将军英灵与大青山相伴永存。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转自《党史博采》。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