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和服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25 06: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樱汐笔谈 | 评论: 次 | 点击:

描述和服优美句子

1. 形容“和服”的句子有哪些

1. 礼装--女房装束(十二单)

正式的称呼其实是「女房装束」,「十二单」是后来的俗称。最里面穿「小袖」(或称「肌着」),下着「长跨」(日字为「衣」字旁,即宽松的长裤)。

「跨」有分会露出足部的「切跨」和完全盖住足部的「长跨」,穿着十二单时需穿「长跨」,已婚未婚颜色有别,一般说来未婚到生产完第一子之前穿浓色(即深紫色),之后穿绯色(红色)。

再来是「单」。袖子的开口很大,类似现在的和服。

「单」之上是五层衣物,称为「五衣」。这五层衣物的颜色可是大有学问,称为「袭色目」,随着四季推移而有不同浓淡的配色,例如春天的「紫之薄样」、夏天的「红梅之袭」,光听名字就觉得很美吧?

再来是「打衣」,是红染的菱织物,质料会泛着淡淡柔美的紫红色光泽。

打衣之上是「表着」,通常上面有着立体的浮织物,和鲜艳的花纹,非常具有华丽之风。

最上层是「唐衣」,像披风似地套在「表着」上,看起来不像一般委地的和服,只有和服的上半截,是拜见身份高的人时必穿之物。

最后系上「裳」,就是一大片长长拖在后面的那块美丽扇型长布,左右两边各有两条长带子,左右各一条拖在后面,另外两条绕到正面打上一个大大的蝴蝶结。

手上则拿着「绘扇」。重要典礼时要梳成「垂发」,发上戴「额栉」和三根「钗子」。

2. 褂,相当于男性的「衣冠」

次于十二单的正礼装,如中宫(皇后)、女御(次于中宫的妃子)等上级贵族女性们所穿。

比十二单『稍微』简便一些,一样有「小袖」「长跨」「单」「五衣」「表着」,无「唐衣」及「裳」,多一件「褂」(外衣,色彩鲜艳)。

3. 细长

年轻贵族女性的礼装,与十二单的差别在于没有「裳」,「唐衣」改为委地的「细长」,「细长」之名源自于它左右两旁各有两道长长的裾,拖曳在身后,

3. 生绢,相当于男性的「直衣」

日常生活所穿,「生绢」是一种相当轻、细的材质,尤其是夏天贵族女性常穿「小袖」、红色的「长跨」、及生绢制的「单」,较为凉爽舒适。

4. 小褂,相当于男性的「狩衣」

更为轻便,只有「小袖」、「切跨」、「单」和「褂」,有时连「单」都可省略,是最轻松的穿著。

5. 壶装--外出服

衣裾会卷起,衣物才不会拖地,以方便行走,再戴上有及膝薄纱的「市女笠」。

2. 描写东京的句子

东京护城河对岸矗立着一幢标志性建筑,飞檐重阁,白墙黑瓦,精巧的建筑连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一起半掩半映在绿树丛中,加上氤氲萦绕的氛围,使皇宫更显得几分神秘。仿佛整个东京仅存的一丁点文化底蕴都藏进了对岸的树丛里。我回首看看与皇宫一河之隔的帝国剧院及它身后一排排毫无特色而又气度非凡的建筑,怎么也难以把这两种文明联系在一起。我久久地凝视着东京。这座乏味的城市就象一台不停转动的印钞机,正在用一种可怕的方式印制着充满铜钱味的现代文明。而那种古老的文明,无论它享受何等殊荣,也只能蜷缩在金钱之都的旮旯里了。

3、东京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国的首都,东京仅次于纽约、伦敦。和巴黎并列,并称“世界四大城市”,扩张相连的城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巨型都会区。东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著名国际活动场所。市中心的丸之内是东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乐町区的剧场和游乐场所最多,银座区的商业因世界百货总汇而闻名,这三个区是繁华东京的缩影。东京不仅是当代亚洲流行文化的传播中心,亦为世界流行时尚与设计产业重镇。

4、日本的治安是出了名的好,日本的酒店也是非常的干净,他们的地面上找不到一点垃圾,在日本街头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垃圾桶,听日本的导游说,日本人都养成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从来不会乱丢垃圾,在这点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日本发现了它的独特一面,日本有三少,一少是日本的学生近视眼的少,因为他们从小就吃海产品,加上学校也会在保护眼睛方面做足了功夫,二少是街上的警察少,因为日本的治安比较好,加上国民素质较良,一般人驾驶时,都会自觉按照交通法规行驶,在日本街头车辆并不多,日本人懂得节俭环保,他们开的私家车也是以环保节油为主,在这点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5、东京的樱花早已在鲁迅的文章中为大家所熟知。每年3-4月的樱花季节,东京樱花开遍,从上野公园、新宿御苑,到千鸟之渊、隅田公园,无处不是赏樱胜地。在东京的无限繁华中,还流传着古老的日本传统。虽然不像京都那样古朴优雅,却无疑是一座繁华大都市中最难能可贵的风景。东京三大祭至今为民众所衷心流传;相扑、歌舞伎、能剧等传统技艺在东京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 用简单的日语介绍和服

和服(わふく)は、文字(もんじ)通り(とおり)「和」の「服」、すなわち日本(にほん)の衣服(いふく)という意味(いみ)である。この言叶(ことば)は明治(めいじ)时代(じだい)に、西洋(せいよう)の衣服すなわち「洋服」(ようふく)に対して(たいして)日本の衣服を表す(あらわす)语(ご)として生まれた(うまれた)。后述(こうじゅつ)するように「着物」(きもの)という単语(たんご)は本来(ほんらい)衣服(いふく)一般(いっぱん)を意味するため、特に(とくに)暧昧さ(あいまいさ)を避げたい(にげたい)场面(ばめん)においては「和服」という语がよく用いられる(よいられる)。

译文如下:

和服,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和」的「服」,换句话说就是日本的衣服的意思。这种说法是从明治时代开始,为了区别于西洋的衣服「洋服」,而出现的对日本的衣服的称谓。后面所述的「着物」这个单词是平常一般的衣服的称谓,它是为了在特定场合,区别于「和服」这个词而被使用的。

4. 有关或描写樱花的句子(最好是比较优美的,对称的

有关或描写樱花的句子:

1.樱花,如雪,却比雪还要美,樱花,似云,却比云还要纯洁,望着这布满校园的樱花,已深深地陷入了其境,无法自拔,任凭风吹过我的面颊。

2.生长在小石路北面的是红色樱花。一簇簇红樱花,红得像漂染过似的,再有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晨熹微露的朝霞。在小石路南面的是白色的樱花。白樱花洁白如朵朵小白云,又有红色花蕊点缀其中,好象白绸子上嵌着无数颗粉红的宝石,在绿叶的陪衬下,真是美如画卷呀!

3.啊,那就是樱花!我一步并两步跑到樱花树前,抬头仔细观赏着。有的繁花满枝,像粉红色的云霞;有的花谢了,树衩上又抽出片片鲜嫩欲滴的树叶;有的羞羞涩涩,把头埋在花苞里说悄悄话呢!

4.阵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如雨如泪,凄凉而忧伤地飘落下来,好似仙女散花。它的离去,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狠心 就这样,满树的樱花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地开着,开着,直到夏天,它才慢慢凋谢。

5.盛开的樱花一般都是五个瓣,中间有长长的花蕊,花蕊一般都有九到十根,象漂亮的黄豆芽。未开的樱花小宝宝,就象一个个快要爆炸的气球,看起来可爱极了。

6.我们急不可待地跑进樱花树之间,仰头欣赏着一朵朵艳丽的花儿,微风一吹,空中的花瓣像小姑娘一样在翩翩起舞,满天满地都是樱花的花瓣,树叶上也有,枝杈上也有,就像是下了一场樱花雨。

7.春天到了,樱花树的枝条上裹上一层斑斓的色彩。只见花朵小巧玲珑,五六朵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花球,一簇一簇地拥挤在枝头上,舒展着狭长的花瓣和被包裹在其中的花蕊。

8.一阵清风吹来,美丽柔弱的花瓣便轻轻地飘落下来,好像寒冬纷飞的粉红色雪花拂过我的脸庞,惬意极了。我拾起一朵掉落的樱花,仔细端详发现她有四五瓣花瓣,花蕊呈黄色,如同一个娇媚的女子。它的花瓣感觉嫩滑嫩滑的,我生怕把它们捏碎了。

9.放眼望去,许许多多染了色的棉花糖在空中飘浮,那是高大的樱花树上的樱花,走近一点,樱花开得一团团,一簇簇,更象一支支快要溶化了的冰淇淋;更近一点的地方看它,在半空飞舞,还白里透着粉红,就象冬天的雪花化了妆一般美丽。

10.樱花的花瓣由边缘到中心,由淡粉到纯白;粉红的,像婴儿纯真的笑脸,洁白的,似人间白雪。我忍不住轻轻地抚摸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瓣的边缘呈微波状,像是在一片粉红海洋上泛起的朵朵微波,这真正的是花的”海浪“。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传记电影《眩:北斋之女》中有个细节,1822年,一位名叫西博尔德的荷兰商人通过中间人,找到了画师葛饰北斋,请他绘制15幅江户主题的浮世绘画作。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荷兰商人给出的酬金丰厚,条件却只有一个:必须是“兰画”,也就是使用西洋画的呈现手法,至于具体绘制什么内容,或是江户风景,或是艺伎花魁,则由葛饰北斋自由发挥。

对于有“画狂人”之称的葛饰北斋来说,“西洋技法+日本风情”的组合并不算是新鲜事物,在他的一些浮世绘作品中,既有来自欧洲的普鲁士蓝颜料,也会用到西洋绘画中的透视法、几何构图等技巧。因此,他没用多长时间,就画出了其中12幅画作的的底稿,交给工作室的弟子们进行润色加工。荷兰商人对北斋的画作非常满意,连连称赞:“不愧是北斋老师!”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在葛饰北斋所生活的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浮世绘”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受到町人阶层的广泛追捧。人们可以用几碗荞麦面的价格,便宜地买到木版刻印的浮世绘美人图、风景画,来装点自己的宅邸,或者悬挂在商铺剧院、青楼伎馆中,用来招揽更多的客人。有时,它们会以插画的形式,出现在和歌集、小说等出版物中,为原本单调的文字平添几分鲜活。

浮世绘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日本本土,诸如西博尔德等荷兰商人将浮世绘带回欧洲后,许多西方艺术家也为之深深着迷。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莫奈、马奈、德加、罗特列克等人,在购买、收藏浮世绘之余,他们的画作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浮世绘的影子。

梵·高在提到自己的作品《阿尔的卧室》时,就曾感慨道:“构思是多么的简单,所有的阴影和半阴影都被我免除了,一切都是用均匀的纯色画出,就像浮世绘那样。”

从日本到欧洲,从普通市民到艺术家,诞生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魅力,让如此多人倾倒不已?面对主题繁多、风格各异的浮世绘作品,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呢?对于初入门的“浮世绘小白”来说,吴奇嬴所著的《这就是浮世绘:影响世界的东方艺术》,就提供了一个“读懂浮世绘”的绝佳切入口。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在内容结构上,《这就是浮世绘》分成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介绍浮世绘的兴起与发展脉络,其中重点解读了“浮世绘三杰”: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艺术风格与代表作品,并深入阐释了浮世绘与印象派之间的渊源。后一部分为画作欣赏,作者精心选取铃木春信、鸟居清长、溪斋英泉、歌川丰国等浮世绘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为读者呈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浮世绘杰作。

01 从“来世”到“浮世”:属于平民阶层的艺术

所谓“浮世绘”,即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彩色木版画,其核心在于“浮世”二字,它所传递出的是关注当下、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江户时代作家浅井了意对于“浮世”,有过一段精妙的论述,他说:“享受当下,品味月亮、雪、樱花和枫叶,唱歌、喝酒,忘却眼前的烦恼,不去担心即将面对的贫穷,无忧无虑,就像葫芦漂浮在流淌的河水里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浮世。”

与“浮世”相对应的是“来世”,是佛教、神道教等宗教信仰所关注的话题。在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经历了数十年的战国时代,彼时各地大名彼此征伐、战乱不断,平民保全性命尚且不易,能够安稳生活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这时,佛教教义中所描述的来世美好愿景,为在苦难泥潭中挣扎的人们提供了心灵慰藉,佛像画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画作类型。

一代传奇人物德川家康在终结战国乱世之后,开启了260余年以和平为主调的江户时代,人们终于不再为战乱所苦,可以专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都城江户城最繁荣时,人口一度达到百万之众。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多样化的娱乐生活和精神享受,比如到剧院观赏歌舞伎表演、到吉原花柳街与艺伎小酌对弈,或是结伴前往伊势神宫朝圣等等。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在江户时代,人们依据身份不同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社会地位最高的是武士,商人处于鄙视链的底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人阶层积累起不菲的财富,他们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希望用艺术品来装饰自己的店铺、宅邸。只是那些手绘的美人画(即“肉笔浮世绘”)往往价格高昂,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这时,江户城中的画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全新的“商机”,开始制作木刻版印的风俗画。

与孤本的肉笔浮世绘相比,木版刻印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一幅画作可以被复制成十份、数百份、乃至上千份,价格自然就低廉了许多。“浮世绘之祖”菱川师宣着手制作的第一批浮世绘木版画,很快销售一空,日渐增长的浮世绘订单,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画师加入这一行当,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喜多川歌麿等大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进而开启了日本艺术史上的“浮世绘时代”。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正如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尼德兰,新兴的市民阶层取代贵族、神职人员,成为艺术家的赞助人,衍生出以描摹日常生活为主题的荷兰风俗画派,兴起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更是专属于町人阶层的璀璨艺术成果。

02 魅惑花魁、商贩旅人:浮世绘里的众生相

作为一种迎合平民审美趣味的艺术,浮世绘所呈现的场景十分多元,歌舞伎演员、艺伎花魁、贩夫走卒、农人渔夫……都可以成为画面的主角,富士山、日本桥、东海道驿宿、深川木场等风景名胜在四时变幻中的不同姿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有时甚至可以当做“旅游手册”来使用。因此,浮世绘称得上一部德川时代的“平民生活百科全书”,我们可以透过浮世绘画家们的笔触,窥见数百年前的江户风情。

“美人画”是许多浮世绘画家们最钟爱的主题,“浮世绘三杰”之一的喜多川歌麿就以绘制美人图见长,画中女子多为艺伎、歌舞伎、侍女等,通常身份不高。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日本作家永井荷风称浮世绘是“邪与魅的统一”,美人画正是这一特征的完美体现,画家们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她们华丽的和服,纤细柔顺的眉眼、艳若桃李的嘴唇、丰满白皙的脸颊,无一不散发着和式美人的独特风情。

喜多川歌麿的《侍客图》中,两位艺伎或抚弄三味线,或翩然轻舞,中间的客人似乎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纵情享乐的氛围呼之欲出。这样的场景,不由令人想起井原西鹤在《好色一代男》中对花魁的描述:“客人来了后,先弹琴,又吹笙,继而咏和歌,泡茶,调整时钟,与客人弈棋,帮女孩家梳头,谈古论今,举座为之动容。”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到了19世纪4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导致饥荒不断,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德川幕府着手开展包括抑制奢侈、矫正风俗等内容的“天保改革”,表现歌舞伎、艺伎等享乐场景的美人绘、役者绘等,自然也在“被禁”之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浮世绘画家找到了新的出路:绘制风景画,即“名所绘”,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和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名所江户百景》等作品。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名所绘中,我们可以看到江户时代平民日常生活的动人图景。

鞠子宿驿站旁有一间专门售卖山药汁的小店,往来的旅人经过此地时,可以停下来稍作休憩,买碗山药汁滋润干渴的喉咙,来回奔忙的店铺女主人的身上,还背着一个年幼的孩子。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晨光熹微的日本桥上,早已是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一群小贩穿着草鞋,挑着沉甸甸的鱼虾、蔬菜刚刚下了桥,不远处走过来的一群人,似乎是前来江户参勤交代的某位大名的队列。

日暮时分的林泉寺,樱花开得正浓,前来踏青赏花的人们徜徉在花香之中,又是一番闲适悠然的景象。

03 浮世绘里的“日本趣味”: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只有在长崎的出岛上设立贸易站,允许荷兰商人居留日本开展贸易活动,也因此保留了一个与西方世界交流的窗口。

经由荷兰商人之手,西方的出版物、绘画作品、颜料等被陆续引进日本,浮世绘画家们得以吸收、借鉴来自西方的材料和艺术风格。溪斋英泉的风景画中,就用到了来自欧洲的化学颜料“维尔林蓝”,葛饰北斋的名作《神奈川冲浪里》则使用了普鲁士蓝。透视法、用色彩表现明暗对比等技法,在江户中后期的浮世绘画作中也多有体现。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欧洲,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家们面临全新挑战,来自遥远东方的浮世绘艺术让他们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作画!“日本趣味”“日本主义”在欧洲一时掀起热潮,新生的印象派画家们更是对浮世绘情有独钟。

一开始,印象派画家对浮世绘的喜爱十分直接:把浮世绘作为背景入画,如梵高的《唐吉老爹》《包耳朵的自画像》、莫奈的《穿和服的女人》、马奈的《左拉像》,或者直接临摹,梵·高就曾临摹过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屋铺》《大桥安宅之夕立》等画作,又或者选取用花魁、日本桥等标志性的日本元素作为画面主角。

后来,欧洲艺术家们对浮世绘的理解到了新的境界,浮世绘独特的线条、色彩、构图方式,以及对装饰性而非写实性的重视等特色,被糅合进印象派的画作之中。

梵·高对于明亮的蓝色、黄色的热爱,马奈《吹笛少年》中近乎平面的构图,德加《芭蕾舞女》中对主体形象的裁切,莫奈对于不同季节光线的微妙把握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魅惑花魁,名所胜景:在梵高、莫奈都爱的浮世绘里,遇见江户风情

莫奈对葛饰北斋作品《牡丹与蝶》有过这样的评价:“看看这些在风中摆动的花吧,花瓣都翻卷起来了。这显然不是真实的景象。……他们向我们展示出了不同的构成手法,这是不容置疑的。”浮世绘对于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浮世绘兴起于江户时代勃兴的市民文化之中,到兰学之后逐渐走上衰落之途,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日本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浮世绘画家,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不仅装点了江户庶民的生活,还在无形中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进程。

关于日本浮世绘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果对浮世绘感兴趣,不妨从打开《这就是浮世绘》这本书开始,在光线与色彩、线条与构图中,遇见江户日本,遇见美。

参考资料:

1、吴奇嬴,《这就是浮世绘》

2、潘力,《浮世绘》

3、叶渭渠,《日本绘画》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