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的名言

时间:2022-04-26 08:1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场 | 评论: 次 | 点击:

涵的名言

1. 涵有人生哲理的名句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

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

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

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

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私底下的每一分的努力都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没有失败只有暂时没有成功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涵有人生哲理的名句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

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

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

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

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私底下的每一分的努力都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没有失败只有暂时没有成功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找有“涵”这个字的古诗名句

随流走涵涵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摇忘远近,偃息。出自:《东湖》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苏轼诗词全集 涵涵六合八肱裹涵涵六合八肱裹,类聚化生何可纪。

固然两人阴与阳,大要一个不得已。所从无声亦无臭,所出如彼复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虮。形样度数各有极,体段一一无偏倚。

纇疵痕迹毫发空,可惊可怪复可喜。参如交错天然文,不断去来川上水。

尧舜得之御黄屋,不动脚手万物理。孔颜得之洗其心。

四时收夜。出自:《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年代:宋 作者: 陈普 陈普诗词全集 涵涵鹦鹉卮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醖迟。

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

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

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

包茅齐服楚,奏鼓。出自:《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年代:宋 作者: 胡寅 胡寅诗词全集 碧虚涵沼沼涵虚碧虚涵沼沼涵虚,虚沼员同绝欠余。

夜月丽虚知是影,更谁临沼照蟾蜍。 。

出自:《涵虚沼》 年代:宋 作者: 释惟岳 释惟岳诗词全集 涵浙复涵灞新月长眉清,娟娟照茅舍。坐有我弟俱,因得穷造化。

初叹此个月,涵浙复涵灞。终忆此个月,古夜复今夜。

日月天中行,地下亦双明。天地在太虚,一点如流萍。

水轮载以浮,风轮吹不停。地譬鸡子黄,天乃鸡子清。

天半绕地下,天半出地上。星辰附天旋,昼夜成俯仰。

吾尝挥雷鞭,骑龙日宫前。整顿朝东皇,拜手。

出自:《对月与念六弟谈化作》 年代:宋 作者: 汪莘 汪莘诗词全集 一陂绿水镇涵涵衣冠不但数城南,百世诗书味孔甘。夜半辞金知畏四,璞中有玉刖宁三。

宦情本与秋俱薄,旅梦每惊春未酣。已矣参军谁喜愠,一陂绿水镇涵涵。

。出自:《雅州教授杜君挽诗》 年代:宋 作者: 魏了翁 魏了翁诗词全集 涵虚混太清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出自:《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孟浩然诗词全集 江涵秋影雁初飞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出自:《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杜牧诗词全集 酒涵花影红光溜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

出自:《插花吟》 年代:宋 作者: 邵雍 邵雍诗词全集 嫩荷涵露别江滨捩碧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滨。中山竹叶香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出自:《贡馀秘色茶盏》 年代:唐 作者: 徐寅 徐寅诗词全集 鱼目珠涵白膜浆朱弹星丸灿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踏晓和烟摘,拜捧金盘献越王。 。

出自:《荔枝》 年代:唐 作者: 徐寅 徐寅诗词全集 冰碗轻涵翠缕烟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 出自:《尚书惠蜡面茶》 年代:唐 作者: 徐寅 徐寅诗词全集 氛氲涵翠微晓霁望嵩丘。

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

宛如嬴台曲。故人昔所尚。

幽琴歌断续。变化竟无常。

人琴遂两亡。白云失处所。

梦想暧容光。畴昔疑缘业。

儒道两相妨。前期许幽报。

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

感叹情何一。始忆携手期。

云台与峨眉。达兼济天下。

穷独善其时。诸君推管乐。

之子慕巢夷。奈何苍生望。

卒为。 出自:《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年代:唐 作者: 陈子昂 陈子昂诗词全集 涟漪涵白沙乔木万余株。

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

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

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

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

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

徒思莲叶东。 。

出自:《纳凉》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王维诗词全集 演漾绿蒲涵白芷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出自:《寒食城东即事》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王维诗词全集 歧陌涵余雨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

出自:《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年代:唐 作者: 贺知章 贺知章诗词全集 正江涵秋影雁初。

涵的名言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助读资料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弘一法师一生自律修行,甚重格言教化之功,尊崇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来实现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之修身信条,无论在俗,还是为僧,恒以古圣贤者格言箴语为座右,身体力行,实修精进,以嘉德懿行终成圆满正果。他视格言为挽世风、正道德、救世济民之良药,故每每书录格言广宣流布,诲传僧俗两界,弘法利生,屡教不倦,以此作为成就菩提之修行资粮和通向人生彼岸之舟楫桥梁。

弘一法师曾多次精选古贤大德法语,录成《佩玉编》《晚晴集》《寒笳集》等。《格言别录》则是弘一法师依清金缨《格言联璧》精心修编而成。《格言联璧》与弘一法师因缘殊胜,尝自言,恒学时习,常伴左右。1933年正月,弘一法师在厦门妙释寺作《改过实验谈》之演讲,结合自己五十年来修省改过之经历,从“学、省、改”三个方面和“虚心、慎独、宽厚、吃亏、寡言、不说人过、不文己过、不覆己过、闻谤不辩、不嗔”等十大注意事项引经据典慈悲开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并就学习一法,向听众荐读《格言联璧》:“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1939年弘一法师在永春普济寺为《格言联璧》作题记:“余童年恒览是书,三十以后稍知修养,亦奉为圭臬。今离俗已二十一载,偶披此卷,如饮甘露,深沁心脾,百读不厌也。或疑'齐家’'从政’二门,与出家人不相涉;就整顿常住,训导法眷,任职丛林,方便接引,若取资于此二门,善为变通应用,其所获之利益,正无限也”;早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即以“士当先器识后文艺”“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等《格言联璧》之箴言教诲学生,常言“应使文艺以人传,而不可人以文艺传”,强调人品修养为做人做事之根本。他的学生丰子恺回忆道:“李先生平日致力于演剧、绘画、音乐、文学等文艺修养,同时更致力于'器识’修养。他认为一个文艺家倘没有'器识’,无论技术何等精通熟练,亦不足道”;1917年李叔同给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刘质平去函,从修养、学习、社交、卫生等诸多方面谆谆教导,并随信附上亲笔所书《格言联璧》中其最爱诵读之数则“自己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谦退第一保身法,安详第一处事法,涵容第一待人法,洒脱第一养心法”等箴言以赠,嘱咐刘质平“宜常阅之”“不可忘”。

《格言联璧》按内容共分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类、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言类、悖凶类等共十一类,弘一法师切合当时社会实际和道德精神所需,筛选取舍,有的放矢。舍从政、齐家、摄生三类,并对所选原句文字作增减修改和归类调整,重要处更圈以红点以引关注,言简意赅,语近旨远;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手书录成《格言别录》一卷。

格言别录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慨,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尖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学问类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存养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并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功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功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以和气迎人,则乖湮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生,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沈潜;溪刻当涵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尤,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愚宜厚。处至急之事愚宜缓。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接物类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易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隲处。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行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从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惠吉类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为静。不为外物所实则为虚。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持躬类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比有人以挫之。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处事类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之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汇先贤睿思鸿博,集古圣机智精华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