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的名言

时间:2022-04-27 11:5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七台河检察 | 评论: 次 | 点击:

梁衡的名言

1.梁衡的夏感句子赏析

夏感的赏析

1、换词去品。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黄金”换成“金黄”好不好?“黄金”不仅写出了色,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夏的“名贵”。赵老师就这么换了,这一换,孩子们不仅“品”了句,还“品”了“夏”。

2、看修辞的妙处。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3、看句式。“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2613161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

4、看关键词。“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夏天“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如黛色长墙的绿烟。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滋”含有发荣滋长的意思,“凝”是凝结之意。再比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烘烤”、“扑打”、“涌着”这几个词还是可以去玩味玩味的。

发现“大声”、“春与秋之间”、“黄金”这几个关键词

2.梁衡的资料

散文家,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他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渡何处。

有散文集、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散文家.学术论文集、《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壶口瀑布》被选入上海初一第一学期课文、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武侯祠、《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觅渡、觅渡梁衡?》《红毛线、《只求新去处》、渡何处、等、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

《青山不老》被选人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跨越百年的美丽》选人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8课、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夏感与秋思》、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人人皆可为国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夏感》被选入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跨越百年的美丽》、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3.梁衡的散文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激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4.《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中的好句子,越多越好.

朋友是个有心人,网购了一本《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送给我的儿子读。

早就耳闻过这个散文大家,主要是他的那篇《觅渡,觅渡,渡何处?》。“题为文之眼”,这篇文7a64e58685e5aeb931333335333033章的题目内涵很丰富,“觅”字显示了一种非常认真、非常努力、非常执着的态度。

而连用两个“觅渡”更显示和强化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梁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先驱瞿秋白写得荡气回肠,颇有“碧海鲸鱼”的壮美,让人在一声长叹之后,又留下深沉的思考。有一日,去中学检查工作,正遇上一位老师执教这篇文章。

老师的一段精彩教学结语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人的一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如何过渡?人人求索,各有不同。而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我说不清楚。

不过,我却很清楚地知道,人生本来或许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是因为有了我们的自身的存在和我们亲力所做的事情,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生的意义似乎就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事情和它的正确程度。

既然如此,我想,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内涵修养和知识储备并牢记先贤们的伟大与不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之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抉择,并在这个意义上赋予自己的人生所可能赋予的最大价值。

这是一个真诚的人生告诫。好深刻!儿子不怎么喜欢读书,而对于这个《读本》,似乎有点例外。

究其原因,他却说:吸引我的其实不是梁衡的文章,而是文章旁边的那些精到的点评。啊?!顺着儿子的思路,我也发现了《读本》的一些与众不同。

在第二单元“扩展阅读”篇中,从写人、写景、记事、抒情、说理五个板块推介了梁先生的近40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优作。在每个板块的最前面分别作了对应的写作提示及阅读指导,例如关于“抒情”的就有《为文第一要激动》,“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喷发。”

“有激动为真文章,能感到作者想说话,说真话,读者就有新感觉,新启发。”充分强调了创作的真情实感,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都有实在的帮助。

儿子感叹的是那篇《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文中有几处旁注:“杂文式议论,以事引出话题。”“连用史料,说明人要发现自己的价值。”

“反面例子。”“以下更进一层,人要脱俗。”

“本文特点:以事证理。连连用典。

结尾也是用三位名人的话引申开去。”这些点睛之笔,给读者,尤其是中学生很多有益的启示。

原来,这是一本为学生阅读而精心设计的书!我读《读本》,更多地关注了书的第三单元——作品教学研究。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关于教材解读的新理念。

一篇课文可能有十种、百种不同的解读。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如果是科学,便只有一种标准答案。

语文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文学更是一门艺术。而在一切艺术门类中,只有文学是形式和内容是最有机的高度的统一。

研究教材就是解剖这个复杂的有机体。当作者集中精力写作时,他会不自觉地将其修炼所得的全部思想、方法都用上,所谓使出浑身解数。

到底有多少思想、方法产生了多么好的效果,他自己也不大知道。正如一场大的战役,指战员只顾打仗,仗打赢了,成了战史上的经典,后人就来研究。

教材就是案例,教材解读就是围棋上的复盘,从案例中品评效果,还原作者的思路和方法,再用这方法去指导新的创造。作为语文教师,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的一段引语:通过一篇课文学生能学到什么?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其实就是三样东西:语文知识、思想内容和审美。

学生为什么学语文,因为语文是基础,是各种学科的基础、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立身的基础。不管做什么,人先得会说话写字。

正如不管什么运动员,田径、球类还是武术,先得会走、会跑。所以学语文,第一是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即掌握语言、文字、文章的规律和技巧。

这些规律通常是体现在一篇课文中。又因文章除形式外必须有内容,学生在学习一篇范文时也就顺便受到了文章内容的教育。

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期,语文虽不是政治课,但这种由课本获得的思想将会影响他的一生,构成了他以后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所以学语文的第二个作用是思想教育。

语言是一种艺术,语文不但教我们怎样正确地表达内容,还教我们怎样更美好地表达。所以学语文的第三个目的是学会审美,掌握美的标准,美的表现规律,怎样去欣赏美文,写作美文。

所以,语文知识、思想内容和审美,这是一篇课文必备的三个要素。的确,语文是美的。

早年,李吉林老师就提出了语文美感性的基本属性,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语文的“美”。“美的语文”至少包含这些元素:教师美的语言引导、课堂美的组织形式、感受文本美的事物或人物、发现文本美的表达方式。

“美的语文”,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完美追求,更是语文课堂的一种应然实践。因为,美无处不在,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所以,这也是一本合适于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阅读的书。

5.梁衡的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

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

《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近年《海思》也被选入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 评赏梁衡的散文《夏感》 《夏感》选自《梁衡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渲泄吧;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

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阙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的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

而他在这篇作品中所创造的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他的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更令人由衷叹服。《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二 《夏感》一开始,作者这样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在这里,朴实得有点稚拙的“一锅冷水”的比喻,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厚发”的拟人,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作者仿佛在进行俯视式扫描一般,寥寥几个镜头,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而“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

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毫无燥乱的踪影。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

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接着,作者摆平视角,镜头下移,好象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在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里,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然后,一阵浮动着的热风,“飘过田野”,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香”。

这一笔点染,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

如果说,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

梁衡的名言

梁衡:不忘初心,勿忘来时

梁衡:不忘初心,勿忘来时

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

有一颗为民牺牲的初心,有一支才华横溢的队伍,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局面,这就是党之初、国之初的样子。我们曾经从这里走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早期领袖,他们是同年生、同年死,只活了36岁,都是红军长征西去之后牺牲的。这就是瞿秋白和方志敏。今年是他们诞辰120周年,已牺牲了84年。

梁衡:不忘初心,勿忘来时

方志敏烈士像

我们现在对全党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共产党建党的初心是什么?建党之初的国情、民情、党情、干情又是什么样子?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我走访了方志敏烈士的出生地、工作地和最后兵败被困、被捕的地方。看了很多资料,接触了很多人,又读了《方志敏全集》,后来发表了《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加深了对建党初心、初情的认识,有几点体会:

第一,共产党为什么闹革命?前几年,有一种说法,当年不应该用暴力方式革命,还讽刺挖苦打土豪的农民暴动。这些人不懂历史,不负责。俗话讲,站着说话不腰痛。不是共产党要用暴力,是农民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暴动。党是顺应潮流,为民请命,争生存,求翻身。《方志敏全集》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中国旧历年关,正是工农劳苦群众最难过的鬼门关。那时正当旧历年关逼近之时,豪绅地主都纷纷向工农群众逼租逼债。起初(农民)还是设词拖延,愈逼愈紧,无法尽着拖延下去,于是各村农民,革命团的群众,每天都有十几班,跑到我跟前来催问:‘什么时候暴动呀,赶快动手,实在忍不住了,要逼死人啊。’总要和他们说很多好话,才能把他们说回家去。等过了几天,他们又来催问:‘为什么还不下命令暴动?’”可见,不是共产党要暴动,是农民推着党走,是形势使然。“于是一个个地宣过誓:斗争到底,永不变心。在红纸名单上,自己的名字下画过押,喝过一杯酒,一组一组的编好组,选出团长、委员,这个村子的农民革命团就算是组织成立了。”这就像毛泽东说的,到处都布满了干柴,所以才会有各地的暴动,才会有后来的秋收起义,上井冈山。1927年4月,瞿秋白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的序言中义正辞严地指出:“农民要这些政权和土地,他们是要动手,一动手自然便要侵犯神圣的绅士先生和私有财产。他们实在‘无分可过’,他们要不过分,便只有死,只有受剥削!”“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追溯初心就是重温党史,重新学习历史唯物主义,重温党怎样顺应历史潮流,领导工农暴动,农村包围城市,直到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成了执政党,有时会忘记“顺应群众要求”这个初心,结果就犯错误。如“大跃进”那样的劳民伤财;如“文革”大搞阶级斗争,偏离经济工作;还有贪污腐败成风等等,这都是忘记初心的恶果。

第二,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们坚信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任何困难下,都可以坚持,包括牺牲生命,在所不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方志敏知道自己要死,留下这样的话:“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这两段话都已经成了名言。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直至生命。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判处死刑的第一个副省级贪官胡长清,恰恰出在江西,在方志敏牺牲的地方。

我们要反思一下,当年革命是为民争权。但权力争到了,怎么个别党员干部反而大搞贪污腐败,背叛人民呢?初心一失,万丈深渊。这是一个不能不思考的大问题。我想,初心有两个含义:时刻顺应潮流,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实践上的初心;还有一个更基本的理论上的初心,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说有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是哲学。谁也逃不脱社会发展规律,逃不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老一代共产党人常说,他们参加革命是因为读了社会发展史,学了唯物论。毛泽东在延安认真研究哲学,很恭敬地听艾思奇的哲学课,终于形成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党的指导思想。我们这一代人都曾认真地学习过《矛盾论》《实践论》。现在,社会上不怎么说唯物论、辩证法了。队伍渐行渐远,回望理论的灯塔忽明忽暗,难免忘了初心,这是我们应该猛醒的。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原理,那些最基本的道理。

梁衡:不忘初心,勿忘来时

作者与方志敏的女儿——87岁的方梅在8月23日举行的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全国理论研讨会上。

第三,今天我们纪念老一代革命者,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才华。他们真正是一代精英。当年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国民党方面老爱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才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方志敏从被俘到牺牲一共只有7个月的时间。这7个月当中,他还不断地被转移,被提审,终日戴着沉重的脚镣,却写出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多篇文章,共13万余字。而且在和党失去联系,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还能说服看守他的人,把这些稿子转移出去。这除了他意志坚强外,不能不佩服他的才华:写作才华、宣传才华、做思想工作的才华和独立开辟工作的才华。毛泽东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走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发芽。方志敏这一粒种子,在监狱的水泥地上都能生根发芽。过去说到英雄,经常的概念是抛头颅、洒热血,是董存瑞、刘胡兰。其实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上马杀敌顽,下马草军书,个个是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政治家、文艺家。方志敏16岁时就立志:“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这不关乎革命,是一种更大的人文情怀,革命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方志敏一米八的身材,骑白马,挥短枪,善演讲,当时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特别是那些冲决封建罗网走向社会的女性。你看《方志敏全集》中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公文、信札,都写得文采飞扬。不单是方志敏,瞿秋白有译著500万字,张闻天是第一个把歌德的诗引进中国的人。周恩来在中学时就显露出卓越的话剧才能,1964年,他实际导演了著名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我们都知道歌剧《江姐》,那是主管空军的开国上将刘亚楼亲手抓的空政歌舞团作品。他在莫斯科留学的时候就喜欢歌剧。歌剧《江姐》经过十个月的创作,总是不理想。刘亚楼说:“歌剧《卡门》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主题曲,你们差的就是这个。”这才有了后来的《红梅赞》,传唱至今。这首主题曲也托起了整个歌剧。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请柳亚子吃饭,朱德作陪。柳随手拿出一本纪念册,请他题词。毛泽东当即题了一首集句诗: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集的南北朝谢灵运、薛道衡和宋代苏东坡三个诗人的三句诗。借自然之景准确地传达出革命胜利,即将建国的喜悦之情,却不露一点斧凿之痕。在一旁的朱德接着也题了词。这就是第一代领袖的水平,是党之初、国之初的人才水平,才华多得直往外溢啊。虽然我们今天也搞了不少“人才库”“领军人”,多少个几百几千的“人才方阵”,而看看他们,真是自愧弗如。不用说高级干部,现在的中级干部中有几个这样的多面手?天涯何处无芳草,才华是有的,人才是有的,但不能自封或者他封,一是要到实践中去筛选;二是放宽用人之路,广纳贤才。

今天我们纪念先烈,再回顾一下建党之初,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局面:有一颗为民牺牲的初心,有一支才华横溢的队伍,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局面,这就是党之初、国之初的样子。我们曾经从这里走来!

现在我们说不忘初心,还要不丢初样,更要干出个新样,才对得起先烈。(本文系梁衡在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全国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来源:《南方》杂志2019年第17期)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