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不忍分别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2-05-02 23: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小话诗词 | 评论: 次 | 点击:

触景生情不忍分别的唯美句子

1. 触景生情表达伤感的句子

1. 我望帘外,雨逐飞花,零落成泥,只有依稀的香气如故—《甄嬛传》

2.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3. 有些苦痛无法言说,有些做法无可奈何。—《百年孤独》

4. 不知汲莲何处寻,年年岁岁共清尧

5.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

6. 时过境迁,人去楼空.

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8. 人去楼空茶依旧, 时过境迁泪双流.

9.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2. 关于触景生情的语句有哪些

1、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出自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释义:

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归的王孙。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乌儿一声声啼叫,悲凄的声音令人不忍听闻。眼看又到了黄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出自五代牛希济的《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释义: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宋代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释义: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4、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释义: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5、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出自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释义: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3. 长恨歌触景生情的句子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4. 宿建德江中诗人触景生情的句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触景生情的句子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5. 天净沙秋思中触景生情的句子是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6. 谁能给我找几首古诗.要哪种触景生情的.词句婉转优美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江淹在《别赋》择取具有代表性的其中离别场景来描写伤离别的情感,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便是其中一种。这几句中的离别场景是“南浦”。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所谓“南浦”,一般说来,在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这个地区的人们就习惯上称之为南浦。另一种是泛称,水边、岸边、或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南浦。

不管如何,“南浦”作为一个与水相关的地点,然也沾染上了一些与水相关的特性,并且当人们送行送到“南浦”时,便因水的阻隔而不得不停下来,所以“南浦”便成了送别地的代名词。

聚散别离是人生常态,伤离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自江淹在《别赋》中将离别的伤感情愫寄托并融进南浦后,南浦这一与地名有关的词语便蕴含了一份文化内涵,成为文学、诗词作品中的一种意象。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后来的诗人承袭了江淹的这一手法,将离愁别绪的情怀,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上。当“南浦”与唐诗相遇后,唐诗给“南浦”推波助澜,将“南浦”中的离愁别绪与伤感情愫推向了更深远的境界。“南浦”在唐代成了曲调名,唐《教坊记》中有“南浦子”曲。

如王维的《送别》诗写道:“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李白笔下的:“鹦鹉洲横汉阳流,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白居易则用南浦二字作为诗题,写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的名句。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到了宋代,词人又借旧曲,另制新调,南浦又成了词牌名。宋代词人也借南浦来表达离愁别绪。因为南浦表示水边、岸边,人们来到这里的目的,除了临水赏景之外,更多的是在这里送别亲友。

如张元干送别好友时说:“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词人在南浦送别好友,秋风乍起,水波远去,岸边柳树迎来阵阵秋风,使人顿生凉意,但真正使人感到心寒的又岂是这冷风,而是友人的别离。

如柳永在《倾杯》一词中写道:“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词人与妻子在南浦话别,妻子泪眼朦胧,水边小舟停靠,流水潺潺,纤纤素手,数次不忍相离。

柳永笔下呈现了一幅伤离别的图景,整幅图景以南浦为中心徐徐展开,细致地描绘了二人分别时的动作、神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感情表达也更为细腻、真挚。同时,柳永并没有直抒离愁,而是将情思寄托在“南浦”,用铺叙、白描的手法细致缠绵地描述分别时的情景,余下的让读者自己细细品味。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人们与即将远行的友人或亲人之间难舍难分,故而一直送到岸边,路尽了才肯止步。可以说“南浦”意象在词中最广泛被使用的便是它的“送别”之义,其使用频率之高几乎使人一看到“南浦”二字便知是送别之情。

如宋末词人王沂孙的《南浦·春水》中的“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词人在南浦岸边回忆当初与恋人分别时的情景,当他再次来到这里时,只见阵阵绿波、片片残红,却不见昔日红颜的身影。词人触景生情,于是便借“南浦”意象再现了往日情景。短短几句,欲表相思却不直言相思,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同样是在南浦,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南浦”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相思之作《风流子》,原词如下: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开篇词句“木叶亭皋下”,词人为了格律和音韵的要求,“木叶皋亭下”一句采用了倒装句的形式,这个句子正常的语序其实应该是“皋亭木叶下”。如宋代词人蔡伸《水调歌头》的“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柳永《醉蓬莱》一词中也写道“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王寂在《鹧鸪天》一词中也有“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都可作为佐证。

“木叶亭皋下”点明了词人所处的地点,“重阳近,又是捣衣秋”点明时间节令,重阳佳节渐近,深秋时节是为羁旅在外的亲人做棉衣御寒的时节了。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子夜吴歌·秋歌》中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在李白的诗中,月光下的一声声捣衣的声音,是妇女们正在为羁旅在外的亲人赶制过冬御寒的衣服时发出的,这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捣衣声是最能引起人内心共鸣的声音,既有家人对出门在外的亲人的牵挂。也有羁旅之人对家人的思念,词人流露出绵绵的思乡思亲之情,这捣衣声牵动着两个人的心,也是全词的感情线索。

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词人在水边的皋亭下,看着片片飘落的黄叶,看着亭外绽放的黄菊,愁绪不禁萦绕心头。词人心中有何忧伤呢?原来词人年华渐老,头发也稀疏起来,他把菊花摘下,簪在头发里,头发稀疏地连菊花也簪不住了,他不由随口说出“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的词句。

词人内心的情感犹如这皋亭之下越积越多的落叶,被一阵凛冽的秋风吹起时,里面融汇了多少个聚合离散的瞬间。暮感的深沉、乡愁的浓烈、离别的哀思的多种复杂的深沉的情思一时间涌上心头。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接下来的“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这三句写景中寄寓了离别相思之意。大意是说:天色已晚,词人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

词人心中既然充满乡愁暮感,所以不仅遥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气缭绕的白苹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白苹”,一种水生植物,因其随波漂流,白苹的植物属性与游子的漂泊之情是何其的相似。

所以在游子眼中,看到白苹,又会勾起心中强烈的离家漂泊的伤感之情来。生命有时候关乎缺失,一段缺失紧接着另一段缺失。那些缺失的部分就像随波逐流、漂泊无依的白苹一样,再多的思念也填不满心中的乡愁。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张耒的故乡在淮阳,所以,遥望楚天,思乡之情便在不言中了,再加以白苹的点染,犹如在楚天蔼蔼的画面上又增添了乡愁的笔墨,这一下子就把词人的乡愁之深烘托出来了。这虽然是写景之笔,但景中寓情,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词人倚靠着皋亭眺望远方,他看到的是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以及横渡南浦的大雁,唯独没有望到故乡。就在这种可望而不及的词义中,词人思念故乡的深情也推进了一层。

这几句写景的词句,词意含蓄,画面完整。“人倚西楼”点出词人登眺之处,交代了词人在南浦的所见,以及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眼前的景物似乎也有了人的感情。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此时,伫立在南浦的词人,脑海里一定唤起了一片片有关离别情怀的联想。不管是亲人离别也好,友人离别也好,恋人离别也好,总之联想起来的是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景为情设,词为情作。接下来词人写道“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大意是说: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这三句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原来词人在南浦边倚楼遥思的人正是天各一方的妻子。

“玉容”二字,是词人对所思之人的容貌描写,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由于两地相隔遥远,词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妻子身边了,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

词人或许真的羡慕南浦上空的白云,因为白云可以带着思念与另一片白云相遇;白云没有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在天际遨游。词人想将寄托着思念的信笺捎给白云,白云飘到故乡的时候,妻子也就会收到自己寄去的信笺。

由于香笺锦字,两处悠悠,碧云已合而佳人未来,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词人于此以铺叙的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愈加显出词人的思念中所包含的无尽深沉的分量。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在这几句中,词人在这里构筑起了想象的世界,他的思绪早已飘到了遥远的故乡,他的脑海里或许已经生成了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

词人想象妻子在风前月下,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她那百无聊赖的愁思。词人将心比心,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叙写妻子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词人的相思之情已经到了极限,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

词作在词人对妻子深婉的思念中,曲终阕尽,余弦更兴。全词哀伤而不哀怨,悠然无尽且又饱满酣畅地表现了词人无限深厚的思念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张耒在南浦写下一首词,缱绻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读来动人心扉

我是小话诗词,好词共赏,佳作共读。张耒的这首《风流子》,抒发了词人羁旅的愁思和对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尾写景,中间穿插议论。秋景自然引发乡愁,悲叹年华渐老;下片移形换位,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结尾的“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两句更是悲苦至极。

张耒笔下的“南浦”,有草,有夕阳,有大雁,却唯独没有妻子的身影,词人欲写对妻子的思念,却先描绘“南浦”之地的景象,人虽不在,却饱含着词人对妻子缱绻的思念之情,这是因为词人将情都注入在了景之中。

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来观照景物,景物必然会沾染上“我”的感情色彩,成为“我”的感情的载体。正如这首词中的“芳草”“夕阳”“大雁”等构成的南浦之景,景物本身并无感情,只不过透过词人的眼来看,便觉得它处处透露着相思之情。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