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的名言
时间:2022-05-03 10:1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风艺山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张锋的名言
1.张锋的简介
张 锋
(1975.10~1994.11) 男,共青团员,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兴隆村人。1994年11月6日下午2时许,正在家中劈柴的张锋,忽然听到西南方向的河沟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他立即循声奔向近百米远的河沟边,见落水少女赵凌云正在水中挣扎,便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水中。他抓住落水少女并用力向岸边游去,赵因惊慌挣脱了张锋的右手,又沉入水下。张锋第二次潜入水底将赵托出水面,拖向岸边,赵又一次因挣扎从他手中挣脱。张锋用尽全身气力再次潜入水下将赵顶出水面,推向岸边。终因精疲力竭沉入水底。当村民们闻讯赶来,经过3个多小时把他俩从5米深的水底捞上来时,张锋已经停止了呼吸。1996年7月30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求:关于张锋的事迹
超越自我 无私奉献-《张锋同志事迹报告会》有感
“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导游服务、知识服务、换位思考”多么平常的几个字,多么简单的几句话,然而就是这看似平凡而有平淡的几句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的到,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丰富的内在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短短的几句话,是张锋同志集多年的汗水、心血及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她几十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
听了张锋同志的事迹报告,我非常激动,倍受鼓舞,和张锋同志相比,自己是多么渺小,倍感愧疚。张锋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领导,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交售票员,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始至终地贯彻在自己的每一个实际行动中,把党的关心,人民的温暖和自己的真情送到千千万万得人心中。由张锋同志的先进事迹联想到我们的实际状况,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具体工作和工作成绩,就会发现我们缺的太多,需要的太多,需要做的就更多。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由政府承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我们的服务理念,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及管理方法都有待于提高和完善。和其它养老服务单位相比,我们有资源上的优势,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有几十年的办院经验,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其他养老服务机构无法来比的。如何能借助我们的优势,使我院在我市养老服务行业中成为龙头,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我们过去那种被动服务,不思进取的消极观念,把工作的重点真正投入到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中去,既不能游手好闲,无所对事,也不能一劳永逸,坐吃山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能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要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在院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变消极因变为积极因素,把为老人服务深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把我们的服务理念和服物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和爱心。让“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的观念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
在当今这个优胜劣汰行业进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形式的发展一日千里。别说是止步不前,就是你稍微放慢一下自己的脚步,也必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被别人狠狠的摔在身后。时不待我,人不待我。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奋努力,要向张锋那样去主动服务,延伸服务,超前服务。借用张锋的服务理念创出我们自己的品牌。别人没想到的,我们已做到;别人做到的,我们已做好;别人做好的,我们已到了一个更超前、更高更好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确保我院的养老业务不断拓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民政人,作为福利院的一分子,虽然自己的具体工作不能像一线工作人员那样直面为老人服务,但我一定会以张锋同志为榜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入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去。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可以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为我院的发展添砖加瓦,尽心尽力。我相信,有院党支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发奋图强,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我院也必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明天。
希望你能看完!
3.张锋的简介
你说的是哪个张锋的简介
张 锋
(1975.10~1994.11) 男,共青团员,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兴隆村人。1994年11月6日下午2时许,正在家中劈柴的张锋,忽然听到西南方向的河沟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他立即循声奔向近百米远的河沟边,见落水少女赵凌云正在水中挣扎,便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水中。他抓住落水少女并用力向岸边游去,赵因惊慌挣脱了张锋的右手,又沉入水下。张锋第二次潜入水底将赵托出水面,拖向岸边,赵又一次因挣扎从他手中挣脱。张锋用尽全身气力再次潜入水下将赵顶出水面,推向岸边。终因精疲力竭沉入水底。当村民们闻讯赶来,经过3个多小时把他俩从5米深的水底捞上来时,张锋已经停止了呼吸。1996年7月30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锋教授简介
张锋,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理学学士。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
主攻方向:(1)配位化学-配合物的结构与溶液稳定性。研究生命相关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及其与配合物稳定性的关系,探索配体间的分子识别规律及金属离子的结构效应。(2)生物无机化学-激素分子的结构作用解析。利用金属离子的模板作用模拟研究一些激素分子如甲状腺激素、甾类激素等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结构作用及其与激素生物活性的关系。(3)超分子化学-配合物超分子晶体的制备和结构研究。选择和设计各种受体分子,通过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利用金属离子的模版作用,构筑特殊超分子体系,研究其结构特性。
4.张锋的资料
化石吟作者;张锋.
三校名师独家授课教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高级律师 ,中国行政法名嘴、资深司考辅导专家。
张锋教授简介
张锋,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理学学士。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
主攻方向:(1)配位化学-配合物的结构与溶液稳定性。研究生命相关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及其与配合物稳定性的关系,探索配体间的分子识别规律及金属离子的结构效应。(2)生物无机化学-激素分子的结构作用解析。利用金属离子的模板作用模拟研究一些激素分子如甲状腺激素、甾类激素等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结构作用及其与激素生物活性的关系。(3)超分子化学-配合物超分子晶体的制备和结构研究。选择和设计各种受体分子,通过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利用金属离子的模版作用,构筑特殊超分子体系,研究其结构特性。
5.张锋的资料
张锋教授简介 张锋,国家级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
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 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
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
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
6.张锋的个人简介
他不仅热衷于中华传统的书法艺术,且有着不懈地追求。受家庭的影响,他自小就喜欢并练习书法,先后临摹过欧阳询、王羲之等书法名家的碑帖;曾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师承欧阳中石。他从汉隶、唐楷入手,多年临习《九成宫醴泉铭》、《曹全碑》、《礼器碑》、《张猛龙碑》、《兰亭集序》、《王羲之传本墨迹》等。他既研石鼓、钟鼎铭文,又习魏、晋传世碑贴,兼学历代尤其是明、清书画大家的优长。近 年来,他又不断得到书画界著名大师文怀沙、戴泽、葛喦、雷正民、李铎等大师们的亲切指导和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师生间书画交流密切,使他的书画艺术水平突飞猛进。其书法作品常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单位、友人、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广泛收藏。
他对书法,讲求形、神、意的结合,将汉字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艺术技法书写,创造出深厚内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催人求索更高的境界,同时演绎出书者的品质风范与时代脉搏。他的楷书结构严谨、清新俊拔,隶书厚重神凝、气象万千。其书法艺术既不断朝着历史上书法大师前辈们的书道精华迈进,又显露出当代书法名家的用笔之长,风格独异、自成一体。尤其是行楷作品,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呼唤有致、风范宜人。细品其书法,能跨越时空的情思去崇尚和追忆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共识者去面对现实、追求美好理想奋斗不止、奉献不已。
开一的艺术成就与为人处事相得益彰,应验了画字如其人画的经典文化之说。笔者在感悟他的书法艺术的同时,难免对他有遗珠失珍之憾。但欣喜看到的是:我们这个创新创优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机缘成就艺术精品、造就艺术大师,只要海纳百川、积厚薄发,书法——便能翰墨挥毫写春秋。
谈贾宝玉:曹雪芹奠定《红楼梦》“人的意志”,中国第一哲学家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红楼梦·西江月·批宝玉》
吾每常读《红楼梦》,不以贾宝玉为然,甚而痛恶其为“软蛋”,然湘平亦常笑讽余为“假宝玉”,想来,我亦“潦倒不通时务”者也!
书第二回,曹雪芹便借冷子兴之口,介绍荣宁两府,并转述宝玉之言,云:“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便是“混世魔王”贾宝玉的第一句名言了,表达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境界,也可谓贾宝玉的人生信仰。
在《三国演义》里截然相反,诸葛亮在司马懿营前叫战,司马坚守不出,孔明先生竟然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以示侮辱。可见,对中国女性的审美价值观念直至罗贯中,依然是男权文化的附庸而已。
如果营帐内是贾宝玉的话,恐怕他要将孔明视为知己了,非但不会认为是侮辱,而且还会主动休兵罢战。
书第十三回,秦可卿大丧,凤姐也劝宝玉,“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俩儿坐车,岂不好?”
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到凤姐车上。脂批云:“非此一句宝玉必不依,阿凤真好才情。”对宝玉之女性价值观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也可见凤姐才是最懂宝玉的女人。
然诸葛孔明肯定不会这样认为,堂堂男子且能作女儿态?自然更不会休兵,必要忠君报国,死而后已!
但贾宝玉对此更会不以为然了,作为对审美价值观的绝对反面,——“道德价值观”的真正解构,即是他的论“文死谏,武死战”之说。
其主要理由是:“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钓誉,并不知大义。”
其结论是:“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反面春秋的说法。
贾宝玉要表达的是:既然朝廷是“受命于天”,就不会有“昏君”有“刀兵”,就不会要求“文死谏”“武死战”;既然有“昏君”有“刀兵”,要求“文死谏”“武死战”,就可见朝廷不是“受命于天”。
因此,与其为那“不圣不仁”的朝廷去死,倒不如在“女儿国”里徜徉,为这些女儿们去死。
这就不只批判了“文死谏,武死战”这一封建忠义文化的最高道德信条,而且还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讽刺了“君权神授”说。
其实,当曹雪芹说宝玉把世间的男子都比作“浊物”时,个中便已展现了其对封建社会道德观念之极大的不认同。
宝玉说的各种“呆话”,其思想倾向从浅层上说,是对男尊女卑的否定;从深层上说,是对封建宗法思想、制度、伦理价值观念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因为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生存权力结构,即“男权文化”,具体内容即“三纲五常”。女性在这个社会体制里没有独立人格(实际上,男性也无),没有自主权,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四德”。
但是,贾宝玉因“打小就在丫头堆里”,一旦发现了大观园里的少女和女奴们,尤其是黛、晴、探、妙、鸳、琴等这些个性独特,人格魅力十足的女性之后,他的思想、意识、情感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此,他说出了这样的名言:“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而已。”
曹雪芹又借甄宝玉之口云:“这女儿两个字,是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还更尊荣无对的。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
但如钗、袭、湘辈来规谏他“知经济学问”时,他又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对此,贾母认为他是“错投了胎”,警幻仙姑则称之为“意淫”。
这种“意淫”是以“死名死节不如死于为诸丫环充役”为其哲学底蕴的。所以,独得此二字绝妙的贾宝玉,“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我以为,以“尊重”“博爱”“体贴”三个词来解释贾宝玉的“意淫”,而以“尊重”为本,大概是比较切合曹雪芹的原意的。
贾琏的小厮兴儿当着尤二姐、三姐就是这么评说宝玉的:“独他没念过正经学堂,说的话也没人懂,做的事也没人知道,只爱在丫头堆里混闹,也没人敢管,可也不刚柔。”
“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金凤凰”,却“不要人怕”,“只管随便”,着重反映了一种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人平等的进步诉求,实质上也就是人本观念和人权意识,亦即明清之际萌芽的民主与自由的精神。
尤三姐恰是同司棋一样的自由恋爱者,虽然自刎而死,但她也懂宝玉:“他是在女孩子面前怎么都过得去,只是不合外人的式。”
柳湘莲虽为贾宝玉的好朋友,但他不如宝玉。他之所以悔婚,也是骨子里的男权思想在左右他的行为。三姐死后,湘莲出家,亦为最后宝玉绝断红尘埋下伏笔。
贾宝玉还有一句重要的“呆话”,就是他和紫鹃说的:“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形迹,不如再化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
“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化灰化烟”,已几成贾宝玉的口头禅。这是贾宝玉的生死观,也是曹雪芹的哲学观。
曹公《红楼梦》未完成最后定稿,也泪尽而逝,后四十回手稿也散失了。难道不是贾宝玉的言论在客观现实里的照应吗?
贾宝玉也为晴雯伤心落泪,几乎伤心欲绝,也借《芙蓉女儿诔》开始向王夫人打响了准备反抗的“第一枪”。
不过,以晴雯、鸳鸯为代表的贾府女奴的反抗,并不是由于贾府的“为富不仁”,正相反是“富而好礼”。
“仁”与“礼”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贾府对奴才们的基本态度,不是奴役加践踏,而是奴役加保护。
主子一面把奴才看做猫儿狗儿,奴役他们,一面给他们锦衣玉食,还按月发给“月钱”。这是“王道”和“霸道”的共同特点,即“内圣外王”。
“王道”和“霸道”的区别是在于,对这些“猫儿狗儿”的具体态度上:奴役加践踏,是谓“霸道”;奴役加保护,是谓“王道”。
所以贾府对奴隶实施的主要是“王道”,而不是“霸道”。它以所谓“仁义道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用贾政的话来说就是:“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但这丝毫不影响王夫人一巴掌就把金钏送进了井里,这也是晴雯之所以起而反抗的原因溯源,并且“一处不了又一处”,再芳官的加入。
因为,她们朦胧的意识到自己是“人”,不是会说话的“猫儿狗儿”;既然是“人”,就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主权,就应该能够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言行,并且彼此处于平等的地位。
很显然,贾宝玉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整个贾府,也只有他一人这么认为。
王夫人很快就露出了“霸道”的真面目,“抄检大观园”,晴雯、司棋便被赶出大观园,下场皆是惨死。芳官被迫出家为尼。
大观园的“小姐”们更毋庸赘述了,自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之后,一片肃杀凋零,“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可卿的谶语开始应验。“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语)
一曲《葬花吟》,千红一哭;一首《桃花行》,万艳同悲!是故,《红楼梦》的悲剧是女性被毁灭的悲剧,是美被毁灭的悲剧,是“人”被毁灭的大悲剧。
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是必然的,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悲剧也是必然的。因就历史和文化的“退化”趋向来说,后者亦是前者的直接延续。
《红楼梦》对贾宝玉的形象塑造,究其哲学精神是寓“生万物之三”回归之于“一”,它来自于儒释道又跳出儒释道,融入了人本主义的思想而扬弃了“霸王道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之本质上极端利己主义成分。从而,使贾宝玉鲜活的个性与思想,跃然纸上,使之成为“今古未有之第一人”。
曹公序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把辛酸泪”从何而来?不难看出,曹公最终并不愿意让贾宝玉遁入空门,却又不得不让他“悬崖撒手”,可以说,老庄的无为和佛家的色空观亦如伊甸园里的苹果一样,萦绕在曹雪芹的脑海里,这便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大悲苦也!
在三百年前,曹雪芹为他塑造的这个贾宝玉,这个“情不情”的“异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彼人间世界,竟找不到可以为“人”安放的位置和地方!梦阮兄自己,亦同。
这也好比如今身在大城市,心在黄土乡的“打工人”,正因不是“自由人”,故灵魂也无处安放。
如果说耶和华主张的是“神的意志”,尼采主张“权力意志”,叔本华主张“生命意志”,卢梭主张“自由意志”。
那么,曹雪芹主张的就是“人的意志”。且从此打破了主宰中国社会两千余年之“内圣外王”的道德意志。
我之所以不说是儒家或道家的“意志”,并不意味着我贬低或抬高之,仅是它们不足以代表道德意志的内核实质。
且不论西方人信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大抵自文艺复兴之后,至少已完成了“人的觉醒”,我们则尚未达成“人的萌芽”。
曹雪芹也仅仅是打破了道德意志,但是打破后的碎片撒了一地,至今仍然闪耀着。人的意志亦为人首先可以称之为“人”,才能定义和向往之。
人若不能称之为“人”,则只是动物。动物不会有意志,也不会有思想倾向,最多只有生存的本能和技能。
所谓“适者生存”,所执行的也不过是“劣胜优汰”的“退化论”法则。
但毕竟是高级动物,所以需要“道德意志”来伪装和教化。比如,再冠以什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强者逻辑,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弱势思维,关于这一点,我在《谈“母豹子”王熙凤》一文中已经透彻的指出。
曹雪芹是唯一真正掀开这个伪装,并将其完整解构的中国哲学家。但他不是“三国演义”式的,也不是“水浒”式的。
即不是用“好人”和“坏人”这样的文化来定义历史,也非以“造反”和“革命”这样的历史来解读文化。
而是在大历史观和大宇宙观的宏伟视野下,提出了类似“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人类(前进与发展之)根本性哲学命题。
也不是王阳明或李卓吾式的自说自话,以悟道或觉醒的名义,仍在传统价值取向的范围内反传统。
曹雪芹的思想和“神的意志”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宗教境界。但大大超出了宗教的目的性,即不以目的性为目的的目的。这是哲学存在于人文境界中的超越性,亦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贾宝玉即为这样一种意志与境界的代言人,即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相类,不过贾宝玉的终极目的是“化成灰”和“化成烟”。
贾宝玉即使在神的世界里,即太虚幻境,也只是一个“侍者”,不是什么全知全能的人格化的神,更不是《西游记》里的玉皇大帝或观音菩萨。他只是“和一干风流冤家下世为人”去了。
这就是曹雪芹所创造的“大观园”,它是“神的境界”在人间世界的具象投射。但由“生存境界”如何转向“神的境界”的这个过程中,有最重要的两个字,一是“情”,一是“淫”。
然大部分人不但理解不了曹雪芹的“情”,更无法理解贾宝玉这个“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亦如同人们同样从未真正理解,孙悟空为什么一定要打死白骨精,武松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潘金莲。
这便是道德意志的余毒非常深厚的缘故了,人们只是作为“人品”的道德主体的社会性而生存,而完全忽略了作为“人格”的知识本体的个体性的存在。
即人生的本质始终是欲望,而不得不在欲望的驱使下,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沉沦的循环。
这欲望是由“人品”来定义的,非“人格”来浇灌的。推及至上古时代,唯一接近这样的思想的是老子,而后隔断了两千年,直至曹雪芹。
三百年又过去了,如果生存问题永远看不到希望,那么存在问题也就永远得不到解答。可是,希望不是求神拜佛,更不在于任何外界的给予或掠夺,仍在人的本性、本真、本心的回归、发现、觉悟之中。
中国人一旦何时彻悟了“情”与“淫”的分野,方才是开始为“人的阶段”了。那时,我们才好来谈谈什么独立、自由、平等这些命题罢!
张锋 辛丑冬写于大理古城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有英语优美句子的app
- 下一篇:优美句子关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