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贺字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5-04 13:3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生命辩证法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贺字的名言警句
1. 有关贺姓的名人名言与诗句
朝代:宋朝 作者:贺铸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
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
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
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朝代:宋朝 作者:贺铸
喋恋花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
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
白菽花满湔裙处。竟日微吟长短句,
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咏柳
朝代:唐朝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
朝代:唐朝 作者: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 关于字的名言警句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 稳。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3. 关于文字的名言警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 关于“礼”字的名言警句
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一分,贵如千金 ●最亮的东西是阳光,最宝贵的东西是时光 ●在一切与天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最为宝贵(德国)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
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斯宾塞) ●时间胜守宝石(巴基斯坦) ●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买不到时间(蒙古)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国语) ●时间好比河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已去之浪不回流,已去之时不再来(意大利) ●无人能唤回已去的时辰(英国) ●九牛拖不回一分一秒(欧洲) ●你不能在一日之内享有两个早晨(英国)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 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珍惜时间就延长寿命(英国)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西班牙) ●时间检验真理(英国)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英国) ●时间的锐齿能啮尽一切,只是对真理无能为力(英国) ●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愈益显露(培根) ●在所有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华罗庚)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工作多,光阴迫(英国) ●建功立业当盛日(宋·欧阳修) ●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勃朗宁) ●买卖赚钱,总得三年(日本) ●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向往成功的桂冠,就别空费每一天(法国) ●时间可以创造奇迹(瑞典) ●只要紧紧地地跟着时间的步伐,幸运之神就会永远跟着你----(印度) ●时间就是金钱(富兰克林) ●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唯一的资本(法国) ●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巴尔扎克) 友谊 ●友谊是个无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罗·布朗宁) ●我们的朋友比我们想象的少,却比我们认识的多---(霍夫曼斯塔尔) ●巨大的危险有这样的妙处,它能使陌生人中间的友爱显露出来----(法国) ●正义的人朋友多(欧洲) ●唯有对人慷慨大度,赞扬人家的优美,我们才能赢得朋友----(艾佛林·恩德希尔夫)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忠厚是友谊的桥梁,欺骗友谊的敌人(维吾尔族) ●性情爽朗的人,身边总是有三个朋友(哈萨克族) ●性情大爽快的人朋友多,躯杆笔直的木材用处大 ●懈惰的马路程远,吝啬的朋友远(蒙古) ●破坏水堤的是腐朽的树根,破坏友谊的是言而无信的人---(柯尔克孜族) ●只关心自己幸福的人,不能和他成为知己(维吾尔族) ●获得朋友的唯一途径,是要自己够得上一个朋友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好的品性(欧洲) ●一个有才智的人,一般地说是很难与人相处的,他选择的人是很少的(孟德斯鸠) ●卑鄙与狡诈的开始,就是在友谊的终结(欧洲) ●不信任朋友比被朋友所骗更丢脸(英国) ●友谊像婚姻一样,其维持有赖于避免不可宽恕的事情(美国) ●虚伪的迎合是友谊的毒剂,诚恳的批评是友爱的厚礼(藏族) ●过分的称赞会损害友谊 ●朋友间最凶猛的瘟疫便是谄媚(英国) 热爱读书: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5. 关于砺字的名言警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呻吟语•应务》
6. 关于文字的名人名言
在数千年的演变中,书法家们创造出了诸如篆、隶、楷、行、草等不同风格的书写形体,使汉字不但具有记载我们民族思想的实用功能,而且升华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1、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前总理尼赫鲁
2、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理事长、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
3、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
4、符号文字最有国际性,汉字是符号文字,汉字有希望成为国际文字。——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会长钱伟长
5、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中文信息研究会的秘书长萧启宏
7. 关于知礼的名言警句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8. 有关孝字的名言警句
孝心名言
1、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5、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130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7、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8、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1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
1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三联转载请保留
14、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1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1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8、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9、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2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23、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2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
2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2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1、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2、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33、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3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3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9、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40、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4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3、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贺新郎•寄语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贺新郎•寄语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古圣究天人,创文明根基端正,道义尊崇。孔孟朱王讲心性,又附纲常伦理,秩序活力孰重? 锁国原为享太平,未曾料、西风蛮无情。天地覆,歌未竟。
东方红日喋血出,为大众、长缨紧握,百业奋举。破尽艰难万千重,击水中流若定。榜样立人权宜计,未若春风遍地雨,更精神奋起挥黄钺。携正义,同复兴。
创作背景简介:
笔者在创作《新的时代,新的世界,正在召唤新的东方哲学》的过程中,在对比古往今来历史时代的沧桑田巨变的时候,引用到了毛主席《贺新郎•读史》中的个别词句,把“歌未竟,东方白”,改成“歌未竟,东方红”来引用。后又在结合自己的上下文意思进行反复的修改打磨之际,擦出越来越多的思想火花来,不断触发笔者的真情实感,遂萌发填词抒情之意。参照和临摹主席原作,绞尽三五天脑汁,以至夜不能寐,艰难琢磨而成。
上阕是回顾概括中华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简要脉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品评其中的精华。下阙展现的是新中国新时代的壮丽画卷。从中既能看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明底蕴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也展现出了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实践对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发出的历史召唤。同时也寓意着笔者“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并肩携手向着人性精神的领域,向着人和人类对光明和文明不断追求的方向共同发展迈进,从而同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坚定信心。
鉴于这种东西或许会有一些现实意义,只要稍微细读之,便可能给人以思想或精神方面的特殊提振,决定投稿一试,不知贵刊能否理而采之,并欢迎给予批评指导。
遣词用意参考:
1、“古圣”是泛指,指诸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不同贡献的古人。“究天人之际”是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首句之意,指古圣先贤们往往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天地自然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尝试发掘其中的普遍联系,概括总结其中的共性和规律,形成以“天道、仁义、合和”为主基调的中华文化基因。尽管由于历史时代的制约,这些理解和概括还可能是朦胧的、粗略的,但是其基本的价值趋向是指向天地自然生命正义的,即使放到今天看,许多价值取向仍然是成立的。 在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中,不信仰其他莫须有的经不住科学推敲的东西,而信仰天道和正义。主张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要讲仁爱、重大义,而不允许个体私欲的无序膨胀。主张利群利生、和而不同,尊重生命自然,不能滥杀无辜。有些必要情况下,则会主动召唤某种代表正义的力量去“替天行道”,还有李大钊的名言“铁肩担道义”,这都能有力表明中华文化的这种注重天理个道义价值取向。 所以才说,“创文明根基端正,道义尊崇”。观当今世界大势和时代万象,仍在不断地验证着中华文明这种基于天性的、深明大义的正义色彩和文明色彩。
2、“秩序活力孰重”,既是在提出问题,也是在辩证地分析如何看待历史上儒家思想文化的问题。其以“修身养性、致君子、兼济天下”为最重要特色的系列思想观点,一方面是有利于人的内部精神世界的建设和发展的,但它同时又与科举制度一起,对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其伦理纲常思想,一方面显然有利于维系封建社会内部秩序的稳定,但另一方面又最终成为了社会后续发展的桎梏。 许多情况下,活力与秩序原本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究竟如何协调把握二者的关系,才是更科学更合乎真理正义的,的确是存在相当的难度的。在生命辩证法哲学中可以找到这类问题的一般原则立场和科学解答。在有的国家,甚至至今都还不能辩证地处理好这种“有序约束和自由活力”关系,在价值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衍生出“持枪自由”、“口罩立法”等各种各样的、在中华文化中看来低级至极的人祸问题和人权悖论。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古人和历史,也要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理性看待,不能脱离历史实际地提出过高的、过于苛刻的要求。
3、“西风蛮无情”,是双关语。一方面,是指近代西方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另一方面也寓意着发达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文明,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各种新考验和新挑战,无论是坚船利炮原子弹,还是各种工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及其加工产物对文明公德的挑战。技术本身是不论感情和不论是非对错的,就看谁在掌握它和怎样使用它,就看是不是能够把真理和正义握在手中。
4、“天地覆”,既是指旧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的覆灭,也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旧的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秋风扫落叶般的历史境遇。但是,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的影响并没有真的覆灭,至今其影响还在,至今还面临着如何研究它、批判接受它与传承发扬它的问题,这就是“歌未竟”三个字的含义。
5、“东方红日喋血出,为大众、长缨紧握”,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赴汤蹈火艰苦卓绝的喋血斗争,才建立了制度和观念焕然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使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使人民大众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意志。这种使政治意志和国家力量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性宗旨与国家体制,使人间正义得到了根本性的伸张,必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和希望所在,所以称之为“东方红日”。 “长缨紧握”,寓意是对马克主义基本立场、社会主义基本道路、以及党的领导宗旨的坚信和坚持,这些最可宝贵的从血与火的粹炼中得出的经验,是“业已向前发展了一大步的中华文明”的力量之源、致胜之道、文明之基。毛泽东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那种大气概大自信,也许也是建立在这种层面。
6、“破尽艰难万千重,击水中流若定”,指的是党带领新中国和中国各族人民,一步步克服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终于迎来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并且在当前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舞台上,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人类文明重大考验中,正在全世界发挥着击水中流、砥柱中流、挥洒若定的引领作用,使中华文明以更加昂扬自信和得道多助的姿态,傲立于世界人民面前。
7、“榜样立人权宜计,未若春风遍地雨”,则试图指出当前中国在国民的文明精神和党内的共產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的阵地还存在有待弥补的短板,人的修身养性和精神成长的过程还有待科学的光辉进一步去照亮,人民还缺乏根植于内心的科学信仰,相当多的人还存在精神层面的困惑和价值取向的紊乱。这也是导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不文明现象的思想根源和哲学短板所在。 因而,单靠榜样激励和舆论引导的方式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并不是最为高效和有力的建设渠道,而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在哲学和思想理论的源头上把各种价值本源问题和人生的积极意义彻底澄清,实现人们对真理和正义的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并且把这种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春风化雨,普育心灵,实现“春风遍地雨”的更未浓厚更为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氛围。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两千年,正是基于它对人的思想心性和价值追求的系统引领。只有在思想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把这种具有“文治”功能的价值体系确立起来,才能为我们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我们党的共產主义远大理想提供强有力的立足于科学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精神支撑。
8、“挥黄钺”,是一种抽象意向。在毛主席的《贺新郎•读史》中,“更陈王奋起挥黄钺”,也是对无产阶级底层民众革命力量的一种象征、赞赏和激励。笔者在这里直接借用之,用“更精神奋起、挥黄钺”,来表达“精神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建设和奋起,也能焕发出巨大的道德凝聚力和社会精神文明力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力量。“携正义”三字中的正义,是代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原理,使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携手相激扬,共同向前发展一步,向着人和人类的精神文明追求的方向携手更进一步。在实现这一哲学思想理论创新之后所形成的唯物唯生唯发展的生命辩证法思想武器,它便可以使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不仅在实践层面正在成功践行,而且在理论层面实现融会贯通,而且将要更进一步使它们实现共同升华,把人的修身养性、精神追求和精神成长的过程科学而系统地抓住和抓好,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故曰:“同复兴”。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擎天柱说过的名言警句
- 下一篇:8字爱国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