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名言(常德盛清正廉洁的例子)
时间:2022-05-05 01:5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今天我学习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常德盛名言(常德盛清正廉洁的例子)
1.常德盛清正廉洁的例子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钗迳辏?习傩找膊换岱??span lang=en-us>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展开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钗迳辏?习傩找膊换岱??span lang=en-us>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收起
2.常德盛的故事
蒋巷村原先是一个“野人村”、“光棍村”,历经40余年,今天已成为产值超10亿元的富裕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成为继华西村之后另一个吸引全国各地争相组团参观学习的明星村。
常德盛,有人喻之为和华西村的吴仁宝齐名的“当家人”,就在苏州掀起学习他热潮的时候却选择了退休,据说选的接班人还是个外村人。为此,本报记者专门拜访了这个神奇的“当家人”。
常德盛:1000万我不能要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原属任阳镇,现并到支塘镇),40年前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村民绝大多数住泥墙草房。然而40年后,这里发生了惊天的变化,过去一切旧有的面貌已经荡然无存。
1998年,蒋巷首次成为“亿元村”,2001年,蒋巷社会总产值达2.5亿元,2003年,总产值超7亿元,预计今年蒋巷的社会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村里还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园林式农民休闲娱乐区,农民剧场、老年之家、迎宾楼、小学、幼儿园、展览馆、图书馆、卫生室、广播电视室,造型别致,竞相争辉。
然而更为人所称道的却并不是这些“无情”的数字,而是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他让蒋巷村民住进了220平方米的农民别墅,而他自己却仍住在集体公寓;他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元,而他却只拿上级核定工资的零头;他把常盛集团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却拒绝了应得的1000万元股份。 老搭档:这个人就是朴实 67岁的唐渭清从镇党委秘书的岗位上退休后,就被常德盛邀请来蒋巷帮忙,迄今已经7年,是常德盛的“老搭档”,对常德盛可谓“耳濡目染”。
唐渭清娓娓道来的尽是一些“小事”。唐渭清说:“他这个人,就是朴实。
到现在为止,一个全国性的名人,仍然是一个农民,他对自己农民的身份、对农村的感情始终没有忘掉,他自己说:‘我是家乡父老乡亲的儿子。’凡是老百姓关心的、凡是老百姓可能会发生困难的地方,他都预先为老百姓想到了。”
唐渭清讲了两个关于常德盛的小故事。 一个是常德盛在规划农民别墅的时候,特别设计了一个公共的宴会厅,所有设施都上档次,一次可开40桌宴席,因为农村家庭遇到一些红白事,就不用在自家房子里劳心费神了,在宴会厅,既气派,又方便。
另一个是为村里老人们设计了一个老年公寓,因为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且房子都是极大的独门独院的别墅,不仅不习惯,也会有一些不适应之处,且可能在子女上班时显得很孤单,而搬进老年公寓则可以和许多老人一起唠嗑拉家常。老人选择和子女同住的,给予一定的奖励;选择住老年公寓的,则一切费用全免。
老百姓:蒋巷不能没有你 常德盛在蒋巷几乎成了一种信仰,以至于村里人常常担心常德盛会被上级“重用”,调离蒋巷。因此常常有人在碰到常德盛的时候对他说,常书记,如果调你上去当干部,你千万别去啊,蒋巷不能没有你。
以至于常德盛的一举一动都为村民所牵挂。1995年他的车子和一辆摩托车碰撞,他的牙齿被撞出位,眼睛也陷了进去,这本是轻伤,然而却牵动了全村人的神经。
当他被送到常熟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时,村里人自发前来看望,最多的时候竟然挤满了医院走廊,且村民还在纷纷拥进,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不得已,村里用高音喇叭向各家通知:常书记现在很好,为维持医院秩序,且让常书记更快康复,大家就不要再去医院了。
唐渭清还为记者讲述了常德盛三上北京村民夹道欢送的事情。 第一次,2000年,常德盛当选全国劳动模范,4月28日早上从家出发赴北京,当时天还黑蒙蒙的,村口却已有几百号村民在等着他了。
邻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也加入到欢送者的行列。这位老人说:“像这样的人不当劳模谁当劳模?” 2001年“七一”建党80周年,他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赴京开会。
时值大热天,老百姓涌到村委会楼前,有人抱着小孩,有人撑着伞,不少老人则拄着拐杖,工厂里工人停了工来相送,连车间主任都难以劝阻。 2002年,常德盛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职工、群众一直送他到任阳镇,任阳镇的群众也自发地走上大街,加入到欢送的队伍中来。
任阳镇第一个亿元厂银洋集团的老总陈必亮还组织全厂职工夹道欢送。 接班人:外村人堪称优秀 2004年12月2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常德盛袒露了自己的心怀。
“我必须尽早退休,让年轻人接班。”常德盛说。
常熟市委书记杨升华对他说:“老常啊,接班人的事我同意你,但你得干到70岁。”常德盛说他正式退休的日子是明年,他至多再干一年。
在常德盛看来,如果培养不出优秀的接班人,他只算成功了一半。常德盛说,他40年的“当家人”历程,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蒋巷人拓宽了市场;第二是提高了蒋巷人的整体素质;第三是规划出了一个未来的蒋巷,这也是当好村支书要做好的三件事。
现在他在做第四件事,就是要培养“一个”、“一班”、“一批”三种人。“一个”就是一个接班人;“一班”则是培养一班领导骨干;“一批”就是担当蒋巷创业主体的技术精英、生产力量。
常德盛有一子一女,尤其令人称。
3.常德盛 感人故事
当干部就要富民强村,就要带领老百姓走富裕路”,这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总支书记常德盛的“当官”信条。
常德盛22岁出任蒋巷大队大队长,继而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面对的却是地穷水恶,血吸虫病肆虐,“十年九涝一旱荒”的穷乡村。可常德盛知道,要根治贫穷,富民强村,唯一的出路是发展经济。39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先进知识,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带领全村村民发展经济,从本地实际出发制订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
20世纪60年代的蒋巷,河浜泥塘星罗棋布,茅草坟堆遍野,田块零乱不平。常德盛喊出了“天不一定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口号,带领全村村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治水治土系统工程,靠一根扁担两只筐,将1200亩低洼田填高了1米,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
农业上去了,但致富村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九十年代中期,常德盛提出了“三业并举,两手齐抓,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科学发展目标。在发展工业经济的道路上,他摔过跟斗,可没有气馁,在新产品一时难以打开的情况下,发扬“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的精神,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一年四季坐辆面包车,常常凌晨一、二点钟启程,本省范围内总是赶在对方上班前抵达。
一次常德盛在来回奔波途中,乘坐的面包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结果一只左眼撞瘪,整口牙齿错位,膝盖骨骨折,当场昏厥过去,安排住在常熟第二人民医院。消息传出后,全村人涌到医院前来看望,医院的走廊挤得水泄不通。院长出来干涉了,可劝阻说服都没有用,后来村里不得不动用高音喇叭叫喊,说“不要拥到医院去看望常书记了,这样会影响医生治疗,影响常书记康复!”这样才使医院拥挤的情况有所好转。后来,常德盛的左眼视力一直不能恢复,按照医生嘱咐,一定要在半年后动手术,可他哪有闲工夫呢。直拖了一年多,医生上门,利用晚上时间动了手术。39年来,常德盛每年只在年初一休息一天。每天坚持早上6点半前到村上班。被人誉为“新时代的拼命三郎”。
这几年,常德盛注重工业企业的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和诚信经营策略。自1995年起,蒋巷村每年投入技改资金在1000万元,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开发深度产品和外延产品,逐步形成了以C字型桁条、钢柱等钢结构为主导产品的20多种配套系列产品,走轻重钢结构一起上的发展路子,并在生产能力上迅速形成规模。与此同时,常盛集团走强强联合之路,加盟江苏金土木建筑集团公司和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同时,用现代企业方法管理企业,实行诚信经营,目前已建成江苏省轻质建材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常盛牌钢结构产品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上海钢结构项目最高荣誉奖——金钢奖,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去年江苏常盛集团公司销售额达到6.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
当年穷困潦倒的蒋巷村,如今集体资产超过2亿元,已建成产品辐射大江南北的工业园、果木苍翠禽畜满园的生态种养园、四季常绿形成规模的蔬菜园、别墅洋楼重迭的村民新家园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迈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村和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圆了常德盛这位村书记39年的富民强村梦
4.赞美常德盛的作文 ╭^^^╮ {/ . . /} ( (oo) ) ) ) )
常熟的任阳蒋巷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国知名村”。
在这里,风景如画,到处都是花园别墅,有许多的大型工厂和农田,还有一座很大的十分现代化的小学——蒋巷村小学……这些无不显示出这个农村的繁荣富强,就如同一个小小的城镇一般。 然而,以前这里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贫困农村,一片贫瘠,坑坑洼洼的土地根本无法种田,地势十分低洼,传染病盛行,人们住得是破旧的小房子……改变这一切的就是被成为“当代的焦裕禄,活着的孔繁森”的蒋巷村的书记——常德盛爷爷。
在这几年里,常德盛爷爷一直在和群众一起铲平那坑坑洼洼的土地,把海拔提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他还与蒋巷村民一同建设蒋巷村,即使是带着病,他也会说:“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村搞起来!”就这样,让那原本荒凉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金色的田野,变成了一个个丰收的菜园,变成了一座座工厂房屋,到处都有高低不同的绿树和小草……刚来这里的人,都会把这个现代化农村看做一个城市的。
在生态园里,更显出这个农村的和谐之美:几只猕猴在假山上飞窜,一会儿爬上了山,一会儿有下来,就像一个毫无拘束的顽童;那里一只孔雀正在开屏,展示着自己的美丽;那儿还有一群鸡在草丛里寻觅着食物…… 常德盛爷爷不但为了村民日夜操劳,而且从来不收别人的礼品。一次,邻村孙浜村在插秧季节进交不起电费而面临断电的困境常德盛爷爷得知后,立刻叫人给孙浜村送去两万元交电费,为别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事后,孙浜村领导带来了一只羊腿送给常爷爷,可他却说:“给予邻村一点帮助是应该的。”然后又把羊腿退了回去。
几年里,常爷爷为别人付出了许多,但去拒绝了别人送来的所有礼品,价值共有三万多元。 常德盛爷爷是蒋巷村的英雄,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留在蒋巷村民的心中。
5.有没有常德盛的资料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常德市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o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o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场(东经112o17′52″)。市境东西极宽179.35公里,南北极长190.80公里,距省会长沙150公里。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优秀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常德市下辖武陵、鼎城两区,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石门六县和津市市。全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包括汉、土、苗、回、维等15个民族,总人口601万。
常德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常德在古代中国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详细资料请登陆/view/35705.htm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常德盛的介绍
常德盛,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1960年毕业于任阳农业中学。1963年任蒋巷大队第10生产队会计,1966年5月入党,1966年9月至1973年8月任蒋巷大队大队长,1973年9月至今任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兼任任阳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常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7.宋璞的名言
紫藤萝瀑布/宗璞
我不由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谈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有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没办法了,给篇文章把
是宗璞吧
8.常德盛的事迹简介
蒋巷村原先是一个“野人村”、“光棍村”,历经40余年,今天已成为产值超10亿元的富裕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成为继华西村之后另一个吸引全国各地争相组团参观学习的明星村。
常德盛,有人喻之为和华西村的吴仁宝齐名的“当家人”,就在苏州掀起学习他热潮的时候却选择了退休,据说选的接班人还是个外村人。为此,本报记者专门拜访了这个神奇的“当家人”。
常德盛:1000万我不能要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原属任阳镇,现并到支塘镇),40年前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村民绝大多数住泥墙草房。然而40年后,这里发生了惊天的变化,过去一切旧有的面貌已经荡然无存。
1998年,蒋巷首次成为“亿元村”,2001年,蒋巷社会总产值达2.5亿元,2003年,总产值超7亿元,预计今年蒋巷的社会总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村里还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园林式农民休闲娱乐区,农民剧场、老年之家、迎宾楼、小学、幼儿园、展览馆、图书馆、卫生室、广播电视室,造型别致,竞相争辉。
然而更为人所称道的却并不是这些“无情”的数字,而是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他让蒋巷村民住进了220平方米的农民别墅,而他自己却仍住在集体公寓;他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000元,而他却只拿上级核定工资的零头;他把常盛集团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却拒绝了应得的1000万元股份。 老搭档:这个人就是朴实 67岁的唐渭清从镇党委秘书的岗位上退休后,就被常德盛邀请来蒋巷帮忙,迄今已经7年,是常德盛的“老搭档”,对常德盛可谓“耳濡目染”。
唐渭清娓娓道来的尽是一些“小事”。唐渭清说:“他这个人,就是朴实。
到现在为止,一个全国性的名人,仍然是一个农民,他对自己农民的身份、对农村的感情始终没有忘掉,他自己说:‘我是家乡父老乡亲的儿子。’凡是老百姓关心的、凡是老百姓可能会发生困难的地方,他都预先为老百姓想到了。”
唐渭清讲了两个关于常德盛的小故事。 一个是常德盛在规划农民别墅的时候,特别设计了一个公共的宴会厅,所有设施都上档次,一次可开40桌宴席,因为农村家庭遇到一些红白事,就不用在自家房子里劳心费神了,在宴会厅,既气派,又方便。
另一个是为村里老人们设计了一个老年公寓,因为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且房子都是极大的独门独院的别墅,不仅不习惯,也会有一些不适应之处,且可能在子女上班时显得很孤单,而搬进老年公寓则可以和许多老人一起唠嗑拉家常。老人选择和子女同住的,给予一定的奖励;选择住老年公寓的,则一切费用全免。
老百姓:蒋巷不能没有你 常德盛在蒋巷几乎成了一种信仰,以至于村里人常常担心常德盛会被上级“重用”,调离蒋巷。因此常常有人在碰到常德盛的时候对他说,常书记,如果调你上去当干部,你千万别去啊,蒋巷不能没有你。
以至于常德盛的一举一动都为村民所牵挂。1995年他的车子和一辆摩托车碰撞,他的牙齿被撞出位,眼睛也陷了进去,这本是轻伤,然而却牵动了全村人的神经。
当他被送到常熟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时,村里人自发前来看望,最多的时候竟然挤满了医院走廊,且村民还在纷纷拥进,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不得已,村里用高音喇叭向各家通知:常书记现在很好,为维持医院秩序,且让常书记更快康复,大家就不要再去医院了。
唐渭清还为记者讲述了常德盛三上北京村民夹道欢送的事情。 第一次,2000年,常德盛当选全国劳动模范,4月28日早上从家出发赴北京,当时天还黑蒙蒙的,村口却已有几百号村民在等着他了。
邻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也加入到欢送者的行列。这位老人说:“像这样的人不当劳模谁当劳模?” 2001年“七一”建党80周年,他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赴京开会。
时值大热天,老百姓涌到村委会楼前,有人抱着小孩,有人撑着伞,不少老人则拄着拐杖,工厂里工人停了工来相送,连车间主任都难以劝阻。 2002年,常德盛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职工、群众一直送他到任阳镇,任阳镇的群众也自发地走上大街,加入到欢送的队伍中来。
任阳镇第一个亿元厂银洋集团的老总陈必亮还组织全厂职工夹道欢送。 接班人:外村人堪称优秀 2004年12月2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常德盛袒露了自己的心怀。
“我必须尽早退休,让年轻人接班。”常德盛说。
常熟市委书记杨升华对他说:“老常啊,接班人的事我同意你,但你得干到70岁。”常德盛说他正式退休的日子是明年,他至多再干一年。
在常德盛看来,如果培养不出优秀的接班人,他只算成功了一半。常德盛说,他40年的“当家人”历程,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蒋巷人拓宽了市场;第二是提高了蒋巷人的整体素质;第三是规划出了一个未来的蒋巷,这也是当好村支书要做好的三件事。
现在他在做第四件事,就是要培养“一个”、“一班”、“一批”三种人。“一个”就是一个接班人;“一班”则是培养一班领导骨干;“一批”就是担当蒋巷创业主体的技术精英、生产力量。
常德盛有一子一女,尤其令人称。
常德盛:全心全意为人民干(最美奋斗者)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从茅草房到220平米别墅、从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富豪村…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带领蒋巷人在贫瘠的土地狠下"绣花功夫"苦干、实干,实现了"农业起家"、 "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新农村振兴之路。
这些天是春耕备耕的紧要时节,常德盛三天两头往田里跑。村里的1200亩无公害生态粮食基地,历经了一冬天的休耕和沤肥之后,地力到底恢复如何,成了他最上心的事。在田头,常德盛跟承包了56亩田的种粮大户王正楼聊了起来。
王正楼:“书记你看这些泥怎么样?”
常德盛:“好好,这个泥好!去年你有多少产值?”
王正楼:“去年最好了,在(一亩)5000块钱左右,超历史。”
常德盛:“今年跟你预订的,有没有客户了?”
王正楼:“预订的客户美迪洋,还有白雪、通润。”
常德盛:“好好好。”
将村民时刻放在心上,这种停不下步伐的忙碌,贯穿了常德盛50多年的工作生涯。1966年,22岁的他任当时的蒋巷大队大队长。当时的蒋巷土地高低不平、十年九涝,村里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常德盛率领村民,拿起扁担、挑起箩筐,从一担担黑泥土开始,疏浚河道、平整土地……前后十多年里,完成50多万方土方工程,建成良田1700多亩。
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 常德盛:“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我们蒋巷人靠的不服输,不怕吃苦的精气神,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这个目标。”"农业起家"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常德盛又带领全村人投身工业生产,致富乡村。常德盛瞄准市场空白,迅速建起了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为了给产品找出路,常德盛在家当书记,出门就是推销员,一年光皮鞋就磨烂了三四双。原苏州常熟市蒋巷村村委会主任 徐惠平:“我(当年)经常跟书记出去跑市场,书记有个习惯,在本省范围内,他当天出去当天就要回来的。因为书记认为当天回来可以省一笔住宿费,我们最远的地方要(来回)跑1000多公里。”
常德盛提出了"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千家万户求、千难万难磨"的"四千四万精神",凭着这股实干劲头,村办企业常盛集团的业务量和利税总额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蒋巷建起常熟第一个村级工业园,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当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时,常德盛果断关掉了投资500万元的化工厂,不搞污染企业,并将这样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蒋巷发展的始终。绿化林网,生态平衡,蒋巷人1986年就提出了这样的发展标准,在主干道两侧建立起了26公里生态林带。2004年,常德盛又带领大伙搞起生态旅游,并成功打造了一个4A级景区。
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 常德盛:“老百姓身体坏了,赚再多的钱也没用。我带领大家追求的富裕,不是只看收入多少,要实实在在地改善大家的生活。”绿色为底,如今的蒋巷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四园一基地"分布错落有致:常盛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全部集中在常盛工业园;蒋巷生态园实现了从粮食种植到绿色养猪再到粪便发酵施肥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链;"农民新家园"里建起了186幢"小洋房";村民蔬菜园里,每家一分田,给大家带来方便和乐趣;1200亩无公害生态粮食基地,去年总收入达到520多万元。
苏州常熟市蒋巷村村民 蒋阿毛:“现在我们全村家家都住上别墅,还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年还有集体分红、股份金分红,绿色环境好。”
2018年,蒋巷村经济总量持续超过1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过2200万元,人均收入近5万元。如今,老书记年已七旬,"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却从未动摇。今年,他计划带领村民们完成好蒋巷护理院建设、乡村旅游新项目"萍聚苑"建设等十件实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乡村振兴的讲话精神,为蒋巷的新一轮发展打好基础。
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党委书记 常德盛:“我经常讲,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这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关键还是落实在要干,你假如不干,什么都是空,干,什么都是成。”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监制/陈玮 责编/夏静 编辑/王耀 技术编辑/王耀
▼
往期精彩
▼
“最牛”缉私警察牛新宁:23年挽损数亿元
星火日夜王裕熙:我们的心里只有“为人民服务”
权威、准确、生动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给“最美奋斗者”点赞!
- 上一篇:与交友相关的名言警句
- 下一篇:李宗盛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