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名言
时间:2022-05-05 15:2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诗词世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萧瑀名言
1. 关于骨气的名人名言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哈哈 拉个资料
有关骨气的名言:
人有志,竹有节。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英雄流血不流泪。
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土耳其)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
2. 唐太宗的名言、名句
唐太宗的名言、名句有下面几个内容: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太宗语。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文:一个人以铜为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衰的道理;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对错。
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语。
3.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译文:君子在用人就像用器具一样,使用他们的长处。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元年》载唐太宗语。
4.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译文: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现在所任用的官员,必须是道德、修养、学问都本分的人。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载唐太宗语。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
译文:开启臣子们说直话的言路,打开臣子们说直话不为尊者隐讳的大门,让我听到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和道理,我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出自唐·唐太宗《唐太宗集》。
扩展资料:
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称道。
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得失。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
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敢于用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反映了唐太宗的胆识。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徵。魏徵在隋末诡为道士,初投瓦岗军,曾效力于李密帐下,后归依窦建德。所投皆为李世民平定山东时的敌对势力。及窦为唐军所破,又在太子李建成东宫效力,官至太子洗马。他虽职位不高,却自称曾经劝谏李建成在与李世民的争斗中先下手为强。
这样一个几乎处处与己为敌的人,李世民却能爱惜其才而摒弃前嫌,委以重任。
又如,范阳卢承庆父、祖皆隋官。贞观中,太宗任其为民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并兼选举,卢承庆自辞“越局”。太宗不允:“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能够团结曾经是自己敌对阵营的人才,这对于唐太宗稳定唐朝初年的政治局面,笼络人心,减少反对派,具有重要作用。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唐太宗的明智。他对于自己大臣的所长所短,了如指掌。
如评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对敏速……而总兵攻占,非所长也。”评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评房玄龄、杜如晦,不善于理狱,不擅长处理杂务琐事,长处是多谋善断。说戴胄的短处是“无学术”,但敢于犯颜执法。说博陵崔敦礼,“深悉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
总之,唐太宗懂得“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
3. 有关"骨气"的名言
人有志,竹有节。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英雄流血不流泪。
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4. 尊严名言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4: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罗素 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7: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
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 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
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 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 1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 帮忙找找名人名言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故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没有这般寒刺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 2.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有志,竹有节。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英雄流血不流泪。 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土耳其)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 士可杀,不可辱. 3.诚实是最大财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出卖自己诚实的人,就是出卖名誉。 4..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2.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 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法)罗曼.罗兰 4.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英)萧伯纳 5.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马克.吐温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
6. 赠萧瑀的延伸意
李世民以本诗送给萧瑀,述说忠臣的定义,并对萧瑀作了肯定。
唐高祖李渊在位后期,他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帝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
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和肯定,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
“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
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正是由于唐太宗这么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诗中引用了“疾风知劲草”,才使得这句话流传千古,成为了至理名言。
7. 李世民《赠萧瑀》意思,赏析
《赐萧瑀》译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原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
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
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李渊听信后,打算惩处李世民。在萧瑀的据理力劝下,才打消了惩处他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合不来,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
名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张剑:全诗简劲精辟,境界宏大。前两句描写看似寻常,却是从长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中提炼出的宝贵人生经验,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格言;后两句议论高远,显示出推仁天下的雄伟气魄。
作者简介
唐王朝的建立,李世民起了重要作用。即位后,常以隋亡为戒,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知人善任,注重纳谏,励精图治,使唐初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史称的“贞观之治”。在文学上,他也有一定的造诣,写了一些诗歌,著有《唐太宗集》。
古诗文名言警句101句,让你每天状态“满格”
有人说,如果你迷茫,就去传统典籍中寻找力量吧!
在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养分,迷茫时,读到其中的哲理,让人豁然开朗。诗词君今天要推荐古诗文名言警句101句,让你每天状态“满格”。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4、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1、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2、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
1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4、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1、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3、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4、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2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2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2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28、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9、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3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3、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4、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
3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36、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3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38、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4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4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48、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4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52、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5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5、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志·礼乐志》
5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5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59、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6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胡寄垣
6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62、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3、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6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6、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6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6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0、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71、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72、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73、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74、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5、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76、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77、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8、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9、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鹤冲天》
8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8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2、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8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5、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86、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菜根谭》
8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88、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89、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
90、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
91、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9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93、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辛弃疾《水调歌头》
9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95、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9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98、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99、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10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绝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套装 ¥155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