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口号飓风

时间:2022-05-06 06: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 评论: 次 | 点击:

挑战口号飓风

1. 挑战口号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NO.1

我们的公式是:52X0=0

我们的学风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我们的班风是:有大局意识,有争先精神,有和谐氛围,有不凡境界

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学习

我们的口号是:肯定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的作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们的传统是:精诚团结,亲如一家

我们的信念是: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的希望是:不让任何一名同学掉队

我们的原则是:今日事今日毕

我们的认识是:要注重小事情

我们的要求是:马上就去做,马上写下来,马上记住它

我们的精神是:我不堵枪眼,谁来堵枪眼!

挑战口号飓风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编者按:回首往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值祖国70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描绘浙能梦,助力中国梦,集团政治工作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浙能好故事”专栏,用文字和声音讲述我们身边70个好故事。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

文/陈琨

图/台电党群部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录音(后期)/张而立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暖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里,电厂只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从未到过的地方,这里似乎与他们每个人都毫无关系。他们可能很少意识到,每一次按下的空调按钮、电灯开关都曾与这里紧密相连。而对于某些人而言,电厂却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一干就是一辈子。

位于台州,因抗倭时设置千户所而得名的前所,也正是台州发电厂所在地,也许正因为这段历史,山海水城的台州人骨子里蕴含着一股子“硬气”,台电人亦是如此。时光似水,生命如梭,在历史与空间的交替里,钟山脚下流转着多少光阴的故事。

第一度电流 ,“让梦想起航”

那是1980年8月的一天清晨,根据台电工程指挥部的安排,小莫与同事小傅以及从安吉梅溪发电厂实习点过来的小方和小钱,一起背着铺盖和行囊,从杭州武林门车站检票上车,一路颠簸了整整10个小时,才到达当时戏称“小上海”的海门镇车站(即如今的7号码头)。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台州发电厂一期工程中运送岩石的“小火车”

昏昏沉沉下了车,好不容易挤上一小时一班拥挤不堪的轮渡,赶到了江北前所。上岸后,他们冒着雨,在泥泞坑洼的小路上艰难跋涉,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梦想开始的地方——台电指挥部的四层红砖房(当时前所最高建筑)。

艰苦的“开山平基”环境挡不住他们的工作热情,没几天他们就戴着藤编安全帽,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工地上此起彼伏的炮钎声和吆喝声深深震撼着他们,映入眼帘的一排排人造“小火车”来回奔跑,川流不息。融入这里,融入这时代的洪流里,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1982年12月20日,他们来到台电的第840天,那天小莫正好上中班。电气运行一班班长范一飞,拿着一号机电气司配黄观林填写的“1号发电机与系统并网”电气倒闸操作票,看了又看,审了又审,直到并网操作前不到一个小时,才在审核人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第一任一值值长黄世华果断发出“合闸”指令,范一飞复诵后按下发电机同期并网合闸按钮,一号发电机顺利并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汇入华东电网。顿时,一期集控室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时间定格在了1982年12月23日,20时25分,这一刻,台电首台机组圆满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投产发电。

从“开山平基”到首台机组发电,在当年那个缺乏机械全靠人挑肩扛的年代,第一批台电人硬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仅仅用了3年9个月时间(比合理工期提前67天),完成了电厂从0到1的壮举,创造了当年大型火电厂建设的新记录。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崔健也到场祝贺。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当初看上去如此艰苦的地方,却在以后的时光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莫大的荣光。后来,台电更是势如破竹,从1982年一号机投产,到1985年一年投产2台机,再到后来的二、三、四、五期。从“双达标”“创一流”,再到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台电终于成为年利润过10亿,被誉为“浙东南经济腾飞的翅膀”的华东最大、全国第五大电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海岸。

抗“云娜”,“最危急也最团结”

时光转瞬,又是一个8月,2004年8月12日,披着美丽面纱的强台风“云娜”突然露出狰狞的嘴脸,正面袭击台州,台电遭遇建厂以来最猛烈强台风,“云娜”以摧毁一切的气势席卷而来。台电1到6号机组全部被迫停运,主设备告急!台州大地一片漆黑。

险情就是命令,早已整装待发的40余名青年突击队队员来了,数百名干部职工来了,武警指战员来了,厂消防队队员来了。各路人马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一头扎进暴风雨,向各个抢险点集结。

时任发电部四值单元长的项义勇,平时大家都叫他“铁人”。12日白班结束,“铁人”送走本值人员回家后,主动留下来,和其他值班人员一起继续大量停机操作的组织和安排。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一枚抗台的“螺丝钉”,盘车现场有他,机组紧急停运操作有他,厂用电恢复有他,风雨中的检查还是有他。8小时后,下一值回来上夜班,他还在忙碌,打湿的衣衫,已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

别人劝他回去休息,他不肯,直到完成所有设备停机后相关工作。此时的他,已经高强度连续工作了整整24个小时。

风雨过后的某个夜班,他穿好衣服,拿上手电筒戴好安全帽,熟练地跨上他那辆已经有些破旧的“二八大杠”,骑向厂区。昏黄的路灯下,他已经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路过职工医院旁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宣传牌,但他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它们时的场景。这么些年过去,它们似乎已经成了自己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一切都融进了午夜灯光下自己长长的影子里。

那次台风,台电400多人奋战一线,那一刻是台电最危急的时刻,却也是台电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时刻,“团结就是力量”在那一刻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飓风暴雨,惊心动魄。处惊不乱,化险为夷。当台风来袭,台电完成了保供电任务,让台州人民能在家中安心收看精彩的雅典奥运盛况。在自然灾害面前,台电人安全保住了八台机组,守住了台电精神。

绿色转型 ,“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4年11月12日,在一声如春雷般的轰鸣声中,台电三期烟囱缓缓倾倒。至此,台电一至三期分步爆破拆解工作全部顺利完成,老机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功成身退。

「浙能好故事」光阴的故事

新时代,台电再起新征程,力争打赢传统产业振兴攻坚战

三期烟囱成功爆破的前十天,一位网名为“学聪明日记”的网民,在台州最大的论坛上发表了一则题为“致台电!”的帖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台电的真挚情感。他写道,“三根烟囱,保佑了椒北、保佑了百姓,让人民乐业安康。”

“学聪明日记”真名叫老毕,是土生土长的椒北人,他当过船员,也曾经在海事部门呆过,当时就职于台州市市政府第二办公区。老毕说,他对台电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他是看着一至三期三根烟囱立起来的,也了解当时的台电是台州市的电力命脉所在,也见过听过不少台电与椒北人民和谐共处的故事。

绿色转型路上,台电人“壮士断腕”的故事太多太多。1986年,台电实施“铜改钛”,仅将1号机组凝汽器的铜管更换为钛管,就年节约标煤5845吨,成为“全国钛应用推广红旗单位”。而后,台电先后开展电除尘改造、废水“零排放”、全脱硫全脱硝改造等一系列环保升级,超低排放改造的全面完成,使台电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4年全面拆除关停的6台机组,更是对“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庄严承诺。

当见证台电三期烟囱爆破的老毕,触景生情说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椒北人,对台电未来仍有着一种深切期盼”时,每一位台电人、每一位浙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新时代,台电人骨子里的“硬气”还在,他们又重启了追梦路。在党建引领下,他们正奔跑在集团“四业发展”的路径上,咬住“围绕四台三十万机组提质增效谋发展,围绕四台三十万机组转型升级谋发展”的目标不放松,向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2017年,台电东海翔光伏项目启动,从第一批物资进场到首次并网发电,仅仅用了88天。次年光伏发电1158万千瓦时,实现收入1200多万元,台电人用实际行动,推动了集团首家最大屋顶光伏项目落户台州,为台电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扇绿色能源建设的新窗。

2018年,从发电到售电,对一直呆在围墙里的台电人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当年即与170家企业签订了14.82亿度电的《购售电意向协议》,提前3个月完成集团售电指标,再次展现了台电精神。延绵的供热管线像一条长龙连接着国家级医化园区,累计供汽超1000万吨。

2019年,又一供热新管线建成……

从星耀东南,到功成身退,再到绿色转型,台电走过了风云激荡的四十年。四十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4000多名职工曾经在这里奋斗,有些人还在这片热土上,继续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四十年来,台电向系统内外输送了1500多名各级干部和优秀职工。穿过时光的长河,这台飞转的发电机已连续运转了约35万小时,而且还在不断累加中。

这四十年,是契合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四十年,从最初的粗放式高速发展,到环保和经济两手抓的绿色发展。光阴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音频:集团团委新媒体事业部

本期编辑:江 欣 祝益军 陈 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浙江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