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口号
时间:2022-05-06 10: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留学口号
1. 留学生运动会的宣传口号
1.怀学生心,做最强人。
2.传承体育精神,共享竞技成功。3.扬奥运精神,争班级荣耀。
4.有激情就有可能。5.乘运动之帆,为学生喝彩。
6.张开理想的翅膀,打造生命辉煌。7.海到尽头天为岸,山登绝巅我为峰。
8.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9.奋斗改变命,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10.激流永进,永不言弃。11.大踏步向前,让生命实现我们的光彩。
12.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携手奋进,共创佳绩。13.在奋斗的路上切莫徘徊,在拼搏的途中切莫踌躇。
14.挑战自我,征服自我,超越自我。15.济师精英,顽强拼搏;运动健儿,志在必得。
16.赛体育真谛,扬奥运精神。17.青春似火,激情无限。
18.戮力同心,扬我班威。19.执着=成功。
20.用奋斗的汗水,编制多彩的梦。21.斗志激昂,勇攀高峰。
22.团结自律最为高,永不言弃是英豪。23.热爱生命,珍视运动。
24.自信、努力、超越、成功! 将信心进行到底 诺大的竞技场期待着你矫健的身影 瑟瑟的秋风为你送来爽朗的气息 朋友,在你踏上跑道的那一刻 告诉自己----将信心进行到底 无论成功与否 请微笑着跑完全程 只要年轻的心还在蓬勃的跳动 就要大声告诉自己----将信心进行到底 完美的一切 热情地释放光芒的红日,被阵阵此起彼伏的加油声震撼,慌张地投入到乌云的怀抱.那群北飞的候鸟却因为热火朝天的场面而盘旋在运动场上,留恋着这里与寂静的天空截然不同的热闹.围绕在运动场边的树木,在秋风的频繁光顾下奏鸣出悦耳的树叶的交响曲,仿佛是为了配合场上的拉拉队,为奋斗的运动员们加油鼓劲. 这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场上的学子们正在这个不同寻常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风采.而周围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在为之锦上添花,染她的存在显得更辉煌,让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这是完美的一切,值得庆祝,就让我们为之喝彩吧. 交错的瞬间 丑小鸭渴望着有一天它能拥有一对洁白的羽翼;乌鸦期待着有一天它也能发出夜莺般动听的叫声;或许,没人能感受到它们对不可企及的愿望有几多的幻想,又有几多的失落。 向来与运动会无缘的我,做场外观众的我,只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我,心中也有这样一个梦想:有一天,我能飞奔在跑道上;有一天,第一名的奖牌也能挂在我的胸前。
一直是让老师担心能否达标的我,自然不可能作为运动员,代表班级,代表院系参加项目的角逐。撰写通讯稿,一直都是我最光荣的任务。
我把我的激情,我的渴望统统用文字表达出来。成为拉拉队的一员,一直都是我最愿望干的事情。
从这个场地到那个场地,为自己院系、班级的运动员鼓气加油,他们的发挥紧紧牵系着我的情绪。 我憧憬着第一个越过终点线的人是我,我幻想着广播是播的是我夺得了第一名。
.. 此时此刻,虽然脑海里浮想联翩,但我仍然安静地坐在大本营,写着通讯稿,仍然站在场边扯破嗓子地喊"加油". 没有获得荣誉的喜悦,我仍一脸灿烂的微笑,因为这样的天气,这样好的憧憬. 一切都是美丽的 校运会的召开,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校运会是展现文理风采的舞台。
是检验文理素质的天平。校运会使大家汇聚一堂,谱写着文理人的拼搏进取之歌,团结协作之歌和奉献扶持之歌。
无疑,运动场上运动员成了宠儿,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当然,运动员们也不负众望:“重在参与”展现着他们的积极状态,“为系争光”则蕴含着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怀,“虽败犹荣”更是深含着他们乐观向上的情操。
运动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朝气蓬勃、永不言败的战斗豪情,因为他们坚信:“运动着是美丽的。” 红花艳,有了绿叶的扶持,将是相得益彰。
我们也不要忘记在运动员身后的后勤服务者。他们表达自己的心愿:赛场上展现你的英姿,赛场外编织我的梦想,愿你的英姿能圆我的梦想。
任劳任怨是他们的工作态度,勤勤恳恳是他们的工作作风,他们乐为他人作嫁衣。因为他们深信:“服务着是美丽的”。
比赛,需要公平公正,而担当这一角色的非“裁判”莫属。他们的职责是神圣的,他们的任务是艰巨的。
他们践行着他们的承诺——严肃、公正、准确力争不出差错。一丝不苟是他们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正是沿着“纪律”和“效率”的双轨进行着。
因为他们明白:“工作着也是美丽的”。 运动会中,一幅幅画面,一个人镜头,都跳跃着我们青春的身影,让人感奋、激动。
我们会发现,运动会的一切都是美丽的 瞬间的凝固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期而至。“沙场秋点兵”的壮阔,想必给了我们难以言喻的激情。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笔,去感受脉搏与心跳的激烈。 在期盼中,在意料中,是悲是喜,是欢是狂,都未可知,但可知的是我们拥有这样一场运动盛会。
我们曾经不计成本地付出都将在这和梦碰撞的季节里得到肯定和兑现,结局并不重要,让我们的智力、体力得以平等竞争,在竞争中透出我们执着的精神、自信的精神。我们渴望,我们支持,我们为登上领奖台的英雄喝彩,我们也为失败者鼓掌。
因为,短短的一瞬间可以凝固成永恒的画面,述说不老的追求,演绎勇敢的品质。 激情燃烧的时刻 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日子里,学校第*届运动会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后1919:五四青年的留学殊途
(1920年5月,赵世炎(第三排右一)等勤工俭学留学生抵达法国凡尔赛后合影。图/FOTOE)
后1919:五四青年的留学殊途
本刊记者/宋春丹
发于2021.6.21总第1000期《中国新闻周刊》
1920年6月,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师生和社会名流聚集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茶楼,欢送五位新文化运动干将集体赴美国留学。
五人即段锡朋、罗家伦、汪敬熙、周炳琳、康白情,他们的留学是由大实业家穆藕初全额资助的,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被戏称为“五大臣出洋”。
(由穆氏奖学金资助留美的五人。前排右起:汪敬熙、康白情,后排右起:周炳琳、段锡朋、罗家伦。图/FOTOE)
消息传来,让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许德珩深受震动。五四运动中,他与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康白情被誉为“五大学生运动领袖”。此前,傅斯年已于1919年秋考取英国庚款留学官费名额赴英国留学。许德珩说,五人的集体出洋是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分裂的导火索之一。
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留学是寻求救国之路的必要途径。“留学生者,强国之原素也。凡吾学生之爱国者,不可以不留学。”五四运动前,留日学生是最早的“盗火者”。陈独秀、李大钊都曾留学日本,中国共产党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时的8名发起人中就有6人曾留学日本。
五四运动后,一股新的留学大潮风起云涌。中国青年的留学热点不再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中转站日本,而是其直接发源地,其中又分为三股潮流:留学欧美、赴法勤工俭学、苏俄受训。
来今雨轩之后,风雨来兮,新潮浩荡。五四之子们负笈出洋,从此向左转,向右转,阵营两分,命运殊途。
欧风美雨
1920年9月下旬,罗家伦来到纽约。他的第一志愿是老师胡适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但来到纽约后,他觉得这里人地太杂,非读书之地,就转到新泽西小镇普林斯顿,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文学哲学和教育。
他在给女友张维桢的信上写道,此地风景极美,满林的霜叶,明媚的湖光,低回的曲径,映出自然的化工。晚来霜气新来,树影在地,他独行踽踽,月色淡淡。
他说,普林斯顿大学院巍然独立,尤有特别空气。同学仅130人,教授倒有一百来人。大家同吃同住,四周都在学者包围之中。他来此之后,受了这种环境的感应,精神与身体都大大改变了状态,多读书,少作文,暇则谈天、游泳,极健康,惟功课极忙。此地美如春花,静如古寺,每晚会餐时要穿黑大礼袍,所以极像一种隐士生活。
他在《普林斯顿的秋夜》一诗中写道:
我疲乏的心灵,
似散尽的水纹,
轻轻地,
融入世界的寂静。
这位第一个为“五四运动”命名、15分钟倚桌写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名句的五四风云人物,如今对学生运动已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几个月前,他在自己主编的《新潮》杂志上发表了《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他认为五四运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其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让中国动起来了,并且总结了五四运动的三种真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和民众自决的精神。
(傅斯年、罗家伦等主编的《新潮》月刊。图/FOTOE)
同时他对群众运动的得失也进行了一些反思。作为学生运动领袖,他尤其反思了运动中一些人可能会有的投机心理,认为这是群众运动中最危险的事。他也有感到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几乎整整一年没能好好读书。
因此,他很珍惜这个留学的机会。第一学期结束,他因成绩优异获得了普林斯顿免学费的奖学金。1921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计划研习历史和哲学。
1921年底即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消息,再次把罗家伦从宁静的书斋拉回到政治中去。华盛顿会议的主题,是解决巴黎和会遗留的日本归还青岛问题,这一问题正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得知消息后,罗家伦、段锡朋、周炳琳等立即召开东部留学生年会,发起“留美中国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
或许是吸取了巴黎和会以及五四运动的教训,中国政府代表施肇基、王宠惠和顾维钧等及时接见了罗家伦等学生代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态度非常好。中日最后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在法律形式上结束了日本对山东的军事占领,中国以一定的代价收回了部分丧失的主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但国人还是普遍感到失望,罗家伦感叹“腐败国无外交”。
华盛顿会议之后,罗家伦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他打消了攻读学位的念头,成为一名真正的“游学”生。
当时欧美留学生的风气都是追求先博后专,渴望成为一代宗师。而穆氏奖学金则为他们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游学条件。
1920年初,穆藕初设立穆氏奖学金,委托蔡元培、胡适、陶孟和、蒋梦麟四人从北大毕业生中择优选派赴欧美留学生。他在给蔡元培的信中写道:“窃思吾国学术,尚在萌芽时代,欲求高深之学,非求自欧美不可。”奖学金除支付学费外,还为每人每月提供120美元的生活补助(当时的官费留学生只有90美元)。获得奖学金的五人除罗家伦外,段锡朋和周炳琳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康白情入读伯克利加州大学,汪敬熙入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923年上半年,穆氏企业破产,罗家伦等人的奖学金停顿。这年秋,罗家伦前往物价较低的德国,靠积蓄和稿费收入继续求学,先进入柏林大学,后转入巴黎大学。
1926年,罗家伦结束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回国。不久,他加入国民党,投身政治,成为蒋介石器重的一员“儒将”。1928年8月,31岁的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校长,1932年又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担任两校校长期间,都对学生运动严加限制。
赴法勤工俭学
罗家伦等在欧美大地上辗转游学之时,在法国的勤工俭学生却在为生存和获得求学资格而辗转。
许德珩是1920年2月到达法国的。其时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高潮时期,法国已有近千中国勤工俭学生,更多的人还在陆续到来。
从1919年3月17日到1921年11月,20批1600余人来到法国勤工俭学。这种被称为“运动”的求学方式,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1920年,一些中国留法学生在法国蒙达尼公园合影。人员包括:向警予、熊焜甫、蔡畅、萧子暲、曾琦、唐灵运、蔡和森、侯昌国、熊叔彬、萧子升、罗学瓒、陈绍休、孙世灏、熊季光、张昆弟、葛健豪、颜昌颐、欧阳泽、李维汉、张增益、孙发利、陈绍常等。图/FOTOE)
许德珩说,当时留学费用昂贵,对于中等或贫寒家庭的学子,靠家中供给出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勤工俭学才是唯一途径。他们最向往的当然是苏维埃俄国,但是当时条件并不具备,很多人就把注意力转向了法国。法兰西本来是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心目中向往的国家,一战后当地劳动力又严重缺乏,加之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学者创办的华法教育会大力提倡和组织,于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就蓬勃兴起了。
在巴黎期间,许德珩终日迎来送往,应接不暇。从事学生运动以来,学业已荒芜两年,他决心离开巴黎,专心补习法语,遂南下地雄小镇。
他离开巴黎不久,这个“只花200大洋甚至一分不出就能出国留学”的奇迹就开始幻灭了。
1920年下半年,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工厂纷纷倒闭,大量有技术的法国工人纷纷失业,何况没有技术、只能当临时工的中国学生。
临时工又被称为苦工,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有一个专门称呼,叫“马老五”(“临时工”的法文发音为“马勒尔五”)。典型的工作是在钢铁厂“拉红铁”。在40℃以上的高温车间内,“马老五”们要用长把铁钳夹着火红的钢材(通常重达几十上百公斤)拖着跑,飞溅的火星常常将人烫伤,一不小心钢材还会碰到手脚,受伤是家常便饭。
到1921年初,“马老五”都不易做了。失业的勤工俭学学生已有1300人之多,占总数的80%。大部分人不得不依靠华法教育会发给的维持费生活。
不久,连这点来源也快断了。1921年初,华法教育会宣布,对勤工俭学生的维持费只能发到这年2月底。很多学生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时,传闻说国内一些团体募集了300万法郎,用来资助在法勤工俭学生。学生们去华法教育会询问,遭到否认,人人怒火中烧。
1921年2月28日,在蔡和森、向警予领导下,400多勤工俭学生上街游行,要求面包权、读书权和劳动权。冲突中,警察逮捕了十余学生,多人受伤,一人被电车轧死。这就是留法勤工俭学史上的“二·二八事件”。
赵世炎和李立三等没有参加这次行动。李立三外号“坦克”,爱与人争辩,只要一提到反动军阀、无耻政客,他就会大喊“推翻!打倒!”这成了他的口头禅。
法国勤工俭学生中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是以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李维汉为首的“蒙达尼派”,因在蒙达尼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读书而得名。他们认为以“勤工”求“俭学”根本不可能,只是给资本家提供廉价劳动力罢了,主张发起激进的求学运动。另一派是赵世炎、李立三为首的“勤工派”,奉行“甘做苦工,不希官费”,认为前者是“鄙视劳动”,向政府请愿是“食嗟来之食”。双方都没有参加对方的组织,在“二·二八事件”后矛盾更是公开化了。
这时王若飞成为了两派之间的桥梁,他往来于巴黎和蒙达尼之间,穿针引线。
4月,赵世炎赴蒙达尼找蔡和森面谈。在蒙达尼郊区的一个树林里,两人尽情地交谈了三天,尽释前嫌。
1920年底,周恩来也来到法国。他原本打算转赴英国求学,无奈生活和学费昂贵,只能来到巴黎勤工俭学。即便像别人一样当“马老五”,他的穿着也总是整洁的。虽然生活拮据,他还是会在周末带一束鲜花送给房东主妇。
(初抵巴黎时的周恩来。图/FOTOE)
1921年夏,赵世炎、蔡和森与周恩来等领导了进占里昂中法大学运动。他们兵分两路,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留驻巴黎,赵世炎、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率领占校先发队连夜赶赴里昂。
结果,占校的104名学生代表都被逮捕。10月13日,法国政府以“强占校舍、扰乱治安”为名,将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104人押送遣返回国。遣返前,大家一致决定,让赵世炎混出关押地,留下来继续领导运动。
1922年6月30日,18名勤工俭学青年聚在巴黎西门外布伦森林,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会议由赵世炎主持,参加者有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刘伯坚、傅钟、袁庆云、王凌汉、萧朴生、萧三、任卓宣、余立亚、汪泽楷、尹宽、李慰农和郑超麟。
周恩来说话有南方口音,讨论章程时,他说到“酝酿”,说了好久大家才明白;又说到“宣誓”,大家实在听不懂,他便在地上写下了这两个字。有人不同意,认为宣誓带有宗教色彩,周恩来解释说,我们宣誓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带有政治约束力,如袁世凯宣誓忠于民国,后来做了皇帝,人民就说他背誓而讨伐他。
会议选举赵世炎为总书记,周恩来为宣传委员,李维汉为组织委员,三人共同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
1922年底,赵世炎收到陈独秀从莫斯科写来的信,要调他和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他们动身之前,召开了少共临时代表大会,周恩来当选为新的书记。半年来,成员已由30多人增加到72人,邓小平、聂荣臻等都在其中。
(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图/FOTOE)
1922年10月底,许德珩从补习法语的南部小城地雄返回巴黎。他回忆,李维汉、李立三都曾先后找过他,希望他加入党的组织。他当时回答:“回国后一定参加革命,目前需要抓紧学习法文,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论。”因此没能在此时入党,对此他一直深感遗憾。直到1979年,这位著名民主人士、九三学社主席才在89岁之年实现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进占中法大学之后,勤工俭学运动高潮就结束了。此后,留法学生要交5000元保证金才办护照,使得这条路阻断了。
但短短两年多的运动高潮,已经改变了潮流。
据统计,自甲午战争至20世纪40年代,苏浙粤三省的出国留学人员始终居全国前列。但是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却与之迥异,1800人中四川以25.1%居首位,湖南次之,再次是广东、江西、河北。与之相应,国民党要人中苏浙粤三省占41%,共产党高层则多来自湘川赣。
赴苏俄:来这里不是做学院派的
1920年夏,任弼时和同窗萧劲光即将从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毕业,无力读大学,也想走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湖南是勤工俭学大省,1919年3月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89人中,湖南籍的就有43名。但他们赶到湖南华法教育分会才知道,赴法勤工俭学已停办。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为翌日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送行。左起:萧三、熊光楚、李思安、欧阳玉生、陈绍休、陈纯粹、毛泽东、彭璜、刘望成、魏璧、劳君展、周敦祥。图/FOTOE)
1920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贺民范等人发起组织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任弼时和萧劲光都加入了。经研究会介绍,任弼时与萧劲光赴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
李达曾谈到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创办背景。他说,1920年夏,内地有许多青年脱离了家庭,离开了学校,到上海找新青年社和陈独秀。上海建党后,决定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租了新渔阳里6号作为容纳那些青年的处所,介绍他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房子对外挂起“外国语学社”的招牌,杨明斋任校长,俞秀松任秘书,请了俄共(布)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的夫人教授俄文。学员主要由各地进步组织选送。
几乎同时,刘少奇从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毕业,因筹措不到赴法留学费用只能返湘,经贺民范介绍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旋赴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同期学员还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彭述之等人。
1921年5月中旬,经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介绍,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彭述之等带着杨明斋写的介绍信,从上海坐邮轮,取道日本长崎到海参崴赴苏俄留学。
萧劲光曾回忆:“那时‘俄国’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任弼时赴俄前给家里的辞行信中写道:“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乃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
他们进入了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东大是1921年4月刚创办的,斯大林为名誉校长,分为国内部和国际部。国际部专事为东方各国共产党培训政治干部,按国籍编班,不收学费,包食宿。学制初为七个月,1922年起改为三年。
刘少奇等成为第一批中国班学员。班上30多人,一半是湖南人。为安全起见,每人都取了俄文名字,刘少奇叫达尔斯基,任弼时叫布林斯基,萧劲光叫查戈洛斯基。他们每人领到一套黄军衣、一件灰呢大衣、一条皮带和一顶缀着红五星的船形士兵帽。
到1924年底,中国班约有学生100人。至1928年5月中国班撤销前,中国共有4批学生进入东大学习。
东大的课程偏重政治理论教育。与在法勤工俭学生面临的困境不同,苏俄政府为了培养所需人才,不惜在国民经济尚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很大的人财物力,汇聚大批优秀师资。学校曾聘请瞿秋白和李宗武来当中国班的课堂翻译兼助教。
东大开学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学校。1921年冬,党组织开始在东大中国班发展成员,刘少奇、罗亦农等首批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成立中共旅莫支部。1922年年底,王一飞、彭述之、任弼时、萧劲光等都转为了正式党员。彭述之、瞿秋白、罗亦农作为支部负责人表现活跃,被称为党内“留苏三领袖”。
此时,由于在法勤工俭学生处境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安排中共旅欧支部部分成员赴苏。1923年4月,任弼时和王一飞等到莫斯科火车站,迎来了由赵世炎带队的中共旅欧支部12人。
(1923年4月,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任弼时(左一)、罗亦农(左二)与国内赴苏的刘仁静(左五)、张国焘(左四)等临别时留影。图/FOTOE)
旅莫支部流行一句口号:“我们是来这里受‘训练’的,不是来这里做‘学院派’。”赵世炎将其进一步阐发为:“没有训练,就没有共产主义。”支部建立了严厉的批评制度,罗亦农对支部建设还提出“集体化、纪律化、系统化”的训练口号。
任弼时总是积极参加支部活动。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我在莫身体如常,学识亦稍有进步。”他说,虽然很思念家乡“鲜红的野花、活泼的飞鸟”,但为了将来他不惜这种别离。
刘少奇后来回忆说,在东方大学学了八个月,取了一些经,特别是人生观开始确定了。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开始,国共两党均感干部奇缺。已在莫斯科受训两年多的东大学生纷纷回国。旅莫支部的很多学生都成了政治骨干,党内有了“旅莫支部派”和“莫斯科派”之说。
国共合作开始后,1925年11月,苏联政府在莫斯科设立中山大学,专门为中国培育革命干部,更多的中国青年来到苏联留学。据统计,自1925年至1930年,在东大和中大留学过的国共两党学生达1300人以上。
毛泽东一度也希望留学苏俄。1920年2月他在与友人的通信中,说自己在考虑前往苏俄留学。“何叔衡想留法,我劝他不必留法,不如留俄。”他还说,正在与李大钊等商量,为这件事“脑子里装满了愉快和希望”。但不知是如何商量的,总之没有成行。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与留学擦肩而过了。1918年8月,他来到北京,与蔡和森一起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自己却没有成行。他后来曾说,觉得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时间花在国内会更有益处。
那时,他在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谋得了一份管理员职位,月薪8元,工作内容有一项是登记借阅者的姓名,那些名字中就有傅斯年、罗家伦等“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毛泽东1936年对埃德加·斯诺回忆:“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1939年5月,在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发表了关于“永久奋斗”的讲话,再次提到了罗家伦等人。
他说,20年前,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是真正的模范青年,因为他们反对卖国政府,在五四运动中流了血,参加了那样的斗争。这些青年是革命的先锋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自由、幸福,进行了那样的斗争,英勇得很。20年前的康白情、罗家伦、张国焘等都很英勇,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奋斗比较差,没有“永久奋斗”的精神。永久奋斗要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要奋斗终身。
(本文参考了《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诚朴雄伟、泱泱大风——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赵世炎传》《为了民主与科学——许德珩回忆录》《赤光——留法勤工俭学纪实》《刘少奇传》《任弼时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