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沣源的口号
时间:2022-05-06 15: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长城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带沣源的口号
1. 王源的口号是什么
源定三生,爱源永恒 汤圆无处不在,王源无可替 源若在,我便爱
唯爱王源 心如孤岛,爱源终老 因源而聚,只因有你
绿海会盛开,源家永不败 绿海猖狂,护源为王
唯爱王源,因源而聚。待我源家强大,定让王源称霸。
源家已经强大 只差王源要天下
风雨兼程的路上 我们永远为你保驾护航
原来如此,爱源无止。 星光璀璨,唯爱王源。
待你学成归来之日 定是绿海猖狂之时 唯爱王源 不离不弃
农夫山泉有点甜 不爱王源有点悬
王源世界第一可爱 王源最刚
王者承重,源远流长
唯爱王源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如今社会这么嗨 不爱王源不应该
陪你长大 送你远航 等你回家
以绿为疆 寸土不让
成年猛虎 虎中之虎 非常虎
唯有原创 绝不退让
谁若折断王源翅膀,我定毁他整座天堂。
呼吸多久,爱源多久。
X--ROY,无限可能
源家从此不再低调,定向王者一样高傲
低调低调,王源驾到。
不要掌声,只要尖叫。
天苍苍野茫茫,看见王源请喊王。
千里因源一线牵,王源迷死一大片
你身后有我们 路虽长共担当
世上只有妈妈好 源源妈粉不会倒
源哥你在努努力 妈粉马上就绝迹
搏一搏 单车变摩托 刚一刚 萌兔变金刚
你是铁 你是刚 你是唯一的王源
与你风雨兼程 护你赤子之心
“生态梧桐”引凤栖——遵化市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夕照遵化。李秀文 摄
长城新媒体唐山11月28日讯(周宏武 王双利 董金辉 记者 张光明)生态是遵化的本色,绿色是遵化的底色。“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百姓更幸福”,这是具有遵化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也是76万遵化百姓的“绿色梦想”。
去年以来,遵化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治理,全面打响了“打击非法采砂”“水库网箱治理”“蓝天行动”“绿化攻坚”“一区三边”“铁选矿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与修复战役,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发展理念的“洗脑式”革新,为遵化经济社会发展积聚起强大的新势能
遵化地处燕山余脉,是唐山北部生态屏障的主体。前些年,由于铁矿和采砂业的兴起,部分山体植被遭遇破坏,变成了“光头山”,大片耕地被挖得千疮百孔,珍稀野生保护动物无家可归。
经济发展不应是环境恶化的代名词,面对新的发展要求,“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必须得到改变、更新和升华!出路在哪里?遵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的答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初,在遵化市委第六次党代会上,大会向全市人民作出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再还遵化绿水青山”的庄严承诺,这是继2016年全面整治混料加工企业暨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之后,遵化就生态建设作出的再动员再部署。
“我们整治混料加工企业、打击非法采砂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提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口号,什么叫全胜?植上树才能叫全胜,还得保活,才可以收兵。那么怎么才算保活?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坚持标准,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在参与2017年春季市直机关义务植树活动时,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坚决地说。
护得满眼悠悠绿水青山,就是留给子孙万代享之不尽的金山银山。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植树造林攻坚战,既是一件功在当代、福泽后世的大好事,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6年遵化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迎来了全域旅游发展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遵化市站在发展全域旅游、吸引客商投资的一种“软实力”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全力推进,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艳,着力打造环京津新兴工业基地、旅游商贸名城、魅力中等城市。
从过去的“卖矿石”到现在的“卖风景”,从以往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养山富山”,遵化发展理念之变,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最生动的佐证,也正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两山”理论走出崭新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如今,76万“当代愚公”的后人,正把美丽遵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已经成为遵化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沙河缭绕凤凰城。孟庆宗 摄
怀着造福百姓、泽被子孙的初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誓还遵化青山绿地、碧水蓝天
行走在遵化市石门镇八户庄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沙坑回填土地种上的板栗、核桃等适生经济树种已初具规模。该市沙坑回填复绿工程按照“栽一棵成活一棵”的原则,通过清理、整形、覆土、打埯、植树“五步工作法”,确保每棵新栽种树苗都能在日后起到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种树不仅可以让生态环境变得更美更好,还可以捡栗子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举两得的事,老百姓都特别支持!我们都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遵化市石门镇八户庄村村民张大哥手拿铁锹正在为果树苗盖土过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心地向记者说。
这是遵化开展沙坑回填复绿工程的一个有力见证。今年以来,遵化市积极响应唐山市委、市政府造林绿化部署,迅速做出反应,启动了大规模绿化专项行动,全市25个乡镇全面打响植树造林攻坚战,绿化美化热潮在遵化大地蓬勃兴起。为推进绿化工作进程,由市主要领导带队,绿化委员会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工作人员分成3组,先后4次深入25个乡镇拉练观摩,以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全市绿化造林工作。2017年,遵化市除实施工程造林荒山绿化及封山育林21000亩外,还将2016年平整的6000亩沙坑回填土地种上了经济树种,并统筹推进景区周边、矿山以及国省干道、通景道路绿化,完成栽植面积45946亩,春季绿化任务完成率为205%。
“当前,要抓紧谋划明年春秋两季造林绿化工作,利用春秋植树造林的最好季节,想方设法尽快覆土复绿,竭尽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以钉钉子的精神常抓不懈,努力恢复遵化的绿水青山!”市长董学忠斩钉截铁地说。
环境治理事关遵化形象,事关每个遵化人的荣辱和尊严。遵化市重拳频出,整治混料加工企业、打击非法采砂、回填砂坑、清理网箱、蓝天行动、植树造林、一区三边、铁选矿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击鞭锤镫、战鼓齐鸣……
——推进整治混料加工企业暨打击非法采砂行动,向20多年没能治愈的顽疾“亮剑”,声势浩大、力度空前。历时3个多月,累计清运回填砂石料1600多万方,恢复被破坏土地6000余亩,彻底根治了持续二十多年久治未绝的老大难问题。
——开展沙河及邱庄水库网箱养鱼集中清理行动,壮士断腕压清网箱,加强水污染防治。经过四个多月的集中清理,拆除沙河水道网箱11335个。狠抓龙门湖水质提升,取缔了水上餐厅和游乐设施,禁止游览机动车进入景区。2017年又对辖区内邱庄水库网箱养鱼进行清理,1499个网箱全部清理到位。
——实施“蓝天行动”,以改善环境质量、完成减排任务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治污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善环境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完成国家、省环保目标任务,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做好秸秆禁烧,引导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实施整治“一区三边”违建行动,通过层层施压、级级分包的工作机制,对拆违拆陋、清脏、治乱、纠差、补缺等重点工作进行整治,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开展铁选矿综合治理,着力解决铁选矿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安全状况无保障、厂区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有碍观瞻、影响旅游开发问题,实现铁选矿行业依法、规范、绿色、安全、有序发展。
……
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开展,不仅构建了立体式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繁重的工作任务倒逼,还锤炼了遵化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各项事业实现浴火重生,从而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在该市32名县级领导的办公室里,“撸起袖子加油干”座右铭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在生态攻坚行动的工作一线,无论是白天或是深夜,不分工作日、节假日,不惧风霜雨雪,总能看到他们奔走的身影,激励带动着全市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合力攻坚。一时间,“自己救自己的自信自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执着担当,对事不对人的公平正义,人人一把号、共吹一个调的同心同德”凝聚为新时期的遵化精神、遵化力量,在三山两川蔚然成风……
航拍遵化。孟庆宗 摄
还清“环境账”,赚来“生态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不仅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推动遵化走上了绿色崛起的快车道
“那是3月份的一天,下午五点多,突然飞来一大群鸟,起初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嘴尖呈红色,头部发黑,颈部以下的羽毛雪白雪白的,后来听人说那是保护动物沙鸥,它们飞来之后就在龙门湖的湖面上戏水捕鱼。”88岁高龄的清史专家于善浦回忆起半年前珍稀鸟类飞临清东陵龙门湖景区时的情景,还依然异常兴奋和激动。他告诉笔者,这么多年从没看见过沙鸥在这里栖息,自从遵化市开展生态环境治理行动以来,清东陵景区野生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些沙鸥选择来龙门湖觅食,充分说明遵化的生态坏境非常适合鸟类生存。
其实,不仅仅是沙鸥,2016年以来,白鹭、大鸨鸟、大雁等国家级野生保护鸟类都在遵化黎河、沙河两岸落脚休息甚至安家落户。这充分说明了该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彰显出“誓还遵化绿水青山”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环境的明显变化。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养殖了,从前臭气熏天的味道终于没了。”村民老刘在邱庄水库旁边生活了几十年,在他的记忆中,水库里网箱养鱼让附近村民苦不堪言,但是随着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水库周边又恢复了山清水秀的良好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遵化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与上年相比,2017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基本持平,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考核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2017年,遵化市共签约旅游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1080亿元,预计到11月底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0.61亿元,接待游客668.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38%和22.2%。
良好的“生态梧桐”,更是引来了“项目凤凰”的栖息。旅游开发、电子商务、食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项目一时间,扎堆投向了遵化。
2017年,遵化市前三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总数达22个,总投资88.8亿元,在参加唐山市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县(市)区中,项目数量位居第一。与北京金融街集团合作,总投资100亿元的汤泉风情小镇项目,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示范项目;总投资7.9亿元的中粮家佳康(遵化)生猪健康生态养殖项目,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粮集团在我省投资建设的第二大生猪养殖基地……
无论是创盛建材、江城环保建材、益源20万吨饮用水生产、东澳废弃钢渣深加工、勇荣砖厂生态节能砖技改等工业项目,还是金丰生态农业观光园、沣源有机肥和生物制剂等农业及三产项目,都紧扣绿色环保主题,体现了五大发展新理念。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花开,遵化大地正经历着从工业一统天下到多元经济并存的嬗变,无论是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机器轰鸣的工厂;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都能聆听到遵化人民急切奋进的足音。走进山上山下、城市乡村、公园社区,新栽的树木已长的郁郁葱葱,以前栽的树木更是“绿伞如盖”,往日遵化的“绿水青山”隐约再现,山色水韵映燕山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