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口号
时间:2022-05-08 13:1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新华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民主法治口号
1.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1、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3、推进法治溧阳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4、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法治水城建设。5、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学法,用法,守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7、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
8、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全面落实执法责任。9、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10、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1、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12、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3、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4、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15、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16、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18、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1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1、让法律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依。
22、强化公务员学法用法,努力促进依法行政。23、全面实施普法规划,努力构建平安水城。
24、深入开展法治创建,努力构建乐居水城。2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人人都是法治主体,个个都有创建责任。27、人人都是日照形象,处处都是普法考场。
28、人人是普法宣传员,处处是法制风景线。29、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30、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素质。31、深入贯彻《禁毒法》,打造无毒新社区。
32、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3、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4、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35、创建法治县(市、区),推进区域法治化。
36、创造平安就是创造财富,创造平安就是创造幸福。37、创建法治城市,培育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38、打造平安法治品牌,助推经济持续腾飞。39、大力推进依法治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0、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清廉为节。41、党政推动、部门联动、社会齐动,共创省级法治县。
4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4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4、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5、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6、和谐溧阳,法治先行,率先发展,法治助推。47、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
48、法治建设你我参与,和谐日照大家受益。49、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平正义与您牵手。
50、更新执政理念,严格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51、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52、积极参与法治创建,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53、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
54、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助推社会管理创新。5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6、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五五”普法宣传教育。57、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58、加强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深化法治犍为建设。59、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6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6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繁荣法治文化。6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64、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65、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
6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67、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68、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69、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70、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71、坚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72、建设“法治犍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73、建设“法治绵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75、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76、深化法治惠民活动,依法改善民生维护民权。77、深化法治县创建活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78、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79、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80、全民发动,人人参与,争创法治县(市、区)。8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完成“五五”普法工作任务。
82、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3、争做学法守法好公民,共建法治和谐新水城。
84、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维护正义,两袖清风。8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86、增强群众法制观念,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87、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保障和改善民生。
88、人人参与,全面落实“六五”普法;各方协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89、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 法制安全标语口号60条
一、行走须知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 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骑车须知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应急事件处理
(1) 突发事件急救。
①热水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患处使之冷却,并脱去患处的衣服。
②高处坠落,要立即使坠落者平静躺下;如有外伤,可用清水或药皂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
③脱臼:让伤者保持舒服的姿势,用冷水敷患处,绝不能热敷。
④中暑:迅速将中暑者移到通风凉爽处,解开上衣,用凉水擦头或用酒精擦身,中暑的让其多饮凉水,伴以十滴水等解暑药。
⑤食物中毒:找救护车的同时,给患者灌服温水、盐水或牛奶;用手指等物品伸进患者嘴中刺激咽喉使其呕吐。
⑥飞来物击中眼睛;用干净水冲洗眼睛,不要用手探,如果眼睛出血,可轻敷纱布,再加上一层冷湿布,用绷带缠好。
(2) 居家灭火法:
1、迅速拔打火警电话 119,讲清地点,去路口等候消防车。
2、用面盆、水桶等器皿传水灭火,能找到消防拴更好。
3、个别物品着火,要赶紧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4、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关掉电源。
5、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如仍未熄灭,再用水浇。
6、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窒息灭火时、人要站在电视机侧后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7、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衣物、被褥等浸水后捂盖,往上浇水。
8、救火时门窗要开的慢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9、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或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家庭生活:
(1)家庭所用电器的总功率必须小于进户线的总功率,防止因线路超负荷引起短路造成火灾。
(2)外出家中无人时,必须将所有电源断开,避免因电器长时间通电发热引起火灾。
(3)使用液化气时,现场必须有人监护,防止因刮风或液体将火扑灭,造成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
(4)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5)不要轻易将陌生人带入家中,以防万一。
社会公约:
(1)外出上街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随便横穿马路或闯红灯,一定要一看二慢三通过。
(2)乘坐车辆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乘坐汽车的安全状况,尽量不要乘坐个体私人车辆,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3)因天气变化防碍交通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4)放学后应及时回家,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家人或同学、教师讲清楚。晚上尽量在九点之前回家,不走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路巷。
(5)女生外出尽量结伴而行,外出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活,以免上当受骗。
(6)在外吃饭,一定要食用卫生食物,不要在路边小吃摊吃饭,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7)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果发生火灾、交通事故、治安事故,应立即向当地消防、公安、交通部门联系请求援助:火警电话:119 交通肇事:122 急救电话:120 盗警电话:110
3.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原发布者:学无止尽lun
法制宣传标语 1.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2.法治人人爱,人人参与更精彩 3.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4.法是铁,律是轨,不循法律要出轨 5.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6.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7.知法守法你我他,幸福平安千万家 8.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9.知法守法用法,和平和美和谐 10.同谱法治文明曲,共唱和谐歌 11.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 12.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13.守护人生绿灯,不闯法律红灯 14.人人都是形象,处处都是法律考场 15.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16.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17.情动人,理服人,法育人 18.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19.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 20.播下法治的种子,收获和谐的果实! 21.法律是灯,照亮征程;法治是桨,迈向希望 2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23.人人都是弘扬法制的宣传员,处处都是和谐的风景线 24.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 25.学法知法懂法事事讲法;守法用法护法人人普法 26.违法,法如一把利剑;守法,法似一盏明灯 27.法治人人参与,和谐人人受益 28.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守法最好 29.守法,法有情有义;违法,法铁面无私
4. 法制宣传标语 编者寄语
1、弘扬宪法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2、实行依法治国 坚持执政为民
3、增强宪法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4、宣传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5、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6、学习宣传宪法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7、推进依法治市 努力建设法治城市
8、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9、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1、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12、弘扬民主法制精神 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13、高举宪法旗帜 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14、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6、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7、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8、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5. 有关法制重要性的宣传标语
1、弘扬宪法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2、实行依法治国 坚持执政为民 3、增强宪法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4、宣传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5、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6、学习宣传宪法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7、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8、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9、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1、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12、弘扬民主法制精神 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13、高举宪法旗帜 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14、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6、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6. 十条关于“法律”的标语和口号
关于“法律”的标语和口号如下。
1、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3、人人学法用法,个个依法办事。 4、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
7、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法治海安建设进程。8、建设法治海安,构建和谐社会。
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0、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11、加强法制宣传,服务经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12、尊重宪法,崇尚法治。
13、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4、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1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 16、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17、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18、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19、弘扬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海安。 2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1、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22、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3、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24、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25、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海安。 26、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27、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 28、您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法律权威需要您的维护。
29、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0、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1、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32、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4、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
3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36、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7、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38、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39、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40、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41、天天学法明是非,时时想法强观念,处处守法树文明,事事用法维权益 42、心中遵法,自主学法,办事依法,维权用法,诚信守法,和谐有法。扩展资料:普法要在“普”字上下功夫 迄今为止,全国性的普法工作已开展了十五六年。
在充分肯定普法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必要。本文的目的是给普法工作挑点刺。
一提普法,我们总习惯于认为是给群众普法,叫“把法交给群众”,叫“送法下乡”。但人民群众对法的兴趣、对法的了解、对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跟普法者的热情和口号相比,恐怕还有很大的落差。
我们也一直强调给干部普法,叫给干部“举办生动的法制讲座”,叫“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但干部的法律意识似乎也还不容乐观。一年前,某省对数百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竟有百分之三十之多的官员不知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何物,不知自己的权力是由谁给予的,不知自己究竟应当为谁服务。
情景公诸于世,舆论一片哗然。造成上述被动情况的原因,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挖掘。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普法工作在“普”字上下的功夫不够。“普”者,春风化雨、深人人心也。
“普”字不到位至少有如下表现:一者空喊口号,不尚实干。从依法治市、治县到治乡治村,再到治林治水治校等等,标语口号满天飞,大有标语一出,法即生根,天下即大治的自信。
二者照本宣科,枯躁乏味。拿着法条或者几本干巴巴的教课书,到处宣讲,听者昏昏欲睡。
三者居高临下,教训他人。动辄以专家、权威或者领导自居,态度傲慢,让听众不相信法里还有平等的精神。
四者上行下效,生硬模仿。上级举办了一次法制讲座,下级也分别举办一次法制讲座,亦步亦趋,了无创意。
五者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本来很通俗易懂的法学知识和理论被故意弄得艰深晦涩,似乎不搬弄一点“甲骨文”,就显示不出法学的博大精深。
明明是基本的诉讼程序,偏要说成“诉讼构造”,明明是从多方面落实宪法,偏要说成“宪政的网状控制模式”,明明是刑罚可能产生的作用,偏要说成“刑罚的卧底功能”。什么“法意的耗散结构原理”、“宪政价值的幽暗意识”、“后现代法理学的再后现代睐望”等所谓的学术用语,更是让人如坠五里雾中。
六者低三下四,诲淫诲盗。打着群众喜闻乐见的旗号,办些迎合低俗兴趣的报刊,血淋淋,火辣辣,弄不清是在揭露、批判违法犯罪还是在宣扬、鼓吹违法犯罪。
此六弊,足以搅乱普法工作的步子,足以使普法效果大打折扣。普法是人类灵魂的工作,十分圣洁。
说普法工作圣洁,是因为法,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法,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公平、正义和秩序等进步思想和经验的总结。普法就是在向全社会宣传和启发这些进步思想和经验,是一项高尚的事业。
要把这项圣洁的工作做好,从事普法。
“全过程人民民主”系列解读 ①| 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何特点和制度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式民主道路的核心特征,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思考与实践成就。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全面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所谓民主的全面性,是指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范围的全覆盖、全链接;所谓民主的过程性,是指民主实践的完整性、连续性,民主目标的有效性。
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准则,它来源于西方,但并不意味着西方民主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西方选举民主、一人一票式民主的超越。相较于西方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以下优势: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了选举民主和治理民主两个领域,贯穿于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整个过程。
西式民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人一票式的投票选举。由于受到资本的强力影响和控制,这种投票选举只是实现了形式民主而并非实质民主。很多时候,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人民投完票,民主权利就基本清零,类似于民主权利的一次性消费。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强调选举过程的人民参与投票,也强调选举之后的日常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人民参与,有效保证最广大人民尽可能最广泛参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与西方民主的竞争与博弈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政府与人民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合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共建共治共享,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因此,相较于西方民主,人民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更强烈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第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强调立法过程的人民民主,也强调执法、司法过程的人民民主。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时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足以说明立法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人民的意愿与需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的起点,即执政党和政府需要通过精准的民意识别机制、以立法形式去有效回应现实生活中人民不断发展变化的利益诉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努力让人民群众对每一项立法感到满意,也努力让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因此,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视角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过民主立法程序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确定为法律法规;二是在人民的民主监督之下,通过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实现这些法律和政策所表达的人民意志。
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强调民主而且强调法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民主制度的效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法治若不以人民民主作为实质和灵魂,就难免蜕化为人治主义的强力工具。民主若不以依法治国作为实现形式、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等规则落实为法治,就只能停留于空中楼阁。民主与法治相分离,要么是演变成无序的群体动乱和无政府状态,要么是退回到僵化的权力专制。
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现实的政治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绝不意味着无法无天、绝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无序过程,因为那只会导致全社会极度混乱,使人民当家作主走向反面。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强法制来保障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综上所言,与经过数百年实践的西方民主相比,中国特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与实践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还只是一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新型民主形式。我们要把上述种种优越性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优势和实效,还需要长期的理论总结与实践努力。(作者:封丽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监制:李晓云
编辑:周佳苗
校对: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