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溺爱有关的名言

时间:2022-05-09 02: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十里春风沐雨 | 评论: 次 | 点击:

和溺爱有关的名言

1.有关溺爱的名句

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者】:刘向。

【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释义】:天下之大爱就是父母爱孩子的那种爱,父母是怎么爱孩子的呢,他们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把孩子的未来都考虑好了。

2、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作者】:林则徐。

【朝代】:清朝。

【出自】:清朝政治家林则徐的对联。

【释义】: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作者】:王宝池。

【朝代】:现代。

【出自】:《七律 ·劝学 》。

【释义】:自古以来凡是作成大事的英雄豪杰都是经历过很多磨难的,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事的。

4、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出自】:《种树郭橐驼传》。

【释义】: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

5、孤犊触乳,骄子骂母。

【作者】:范晔。

【朝代】:南朝宋。

【出自】:《后汉书·仇览传》。

【释义】:牛犊吃奶会触顶母牛的乳房,骄横的儿子会詈骂自己的母亲。比喻娇惯的子女容易忤逆不孝。

2.有关“溺爱孩子”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的初步知识,对于带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1、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2、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谬误:对女儿之教育专注意其身体,忽略其精神;而对儿子则忙于修饰其精神,而忽略其身体。

3、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

4、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

5、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6、宽恕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

7、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人的。

8、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从;对待他们,当以诚恳和率直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勇气。

9、把完善的教育遗留给子女,乃是最好的遗产。

10、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3.关于溺爱的词语、名言、事例

溺爱孩子,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溺爱

溺爱孩子是中国人传统的育子方法,因为溺爱培养下的孩子缺少独立性格,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无独有偶,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关于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古今谭概》一书中有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巴尔扎克笔下又这样一个故事,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作了陪嫁,让女儿挤进商流时候,过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为使女儿们快活,他替女儿的情人还了债,帮助女儿与人通奸。可是,出嫁后的女儿们,在榨取了父亲的最后一点养老金之后,就把他当着榨干了的柠檬一样,无情地抛弃了。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就是溺爱

4.不要溺爱孩子的名言

1、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格言对联》

2、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译文:子孙若是像我一样,那么留他们钱财干什么呢?贤能而多财,只会损害他们的志向。子孙要是不如我,留他们钱财做什么呢?愚笨而钱多,只能增加他们的过错。

3、过分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卢勤

4、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朱熹

译文:过分宠爱一个人,就会看不到他的不足;过分贪婪,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5、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利斯

5.溺爱所危害的名句

漫谈“溺爱”的危害

曾几何时,吃苦夏令营,“磨难教育”这些闻所未闻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承受磨难,补上吃苦这一课。任何东西一旦需要额外的补助,那就说明了一种情况:生活中遇到的太少了。

从独生子女,到由此产生的溺爱;从溺爱,到由此产生的危害。这些我们都已听得太多,许多家长也渐渐注意起来,于是产生了“磨难教育”。

我想问的是:这种“突击式”的教育方式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在进行“磨难教育”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变得能够吃苦,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变得能够战胜困难,可是,我们同样看到了,父母亲在磨难教育结束后更加伟大的“爱”:孩子吃苦了,理应慰劳慰劳,于是孩子得到了“小皇帝”般的待遇;孩子战胜困难了,理应奖励奖励,于是又得到更多的零用钱。生活又回到了从前,而这次“磨难教育”所留下的可能仅仅是一篇日记或几张照片。

我还想问的是:如果在平时就不给孩子许多额外的“爱”,参加这种教育活动还有什麽意义?活动毕竟是活动, 它无法代替生活,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试问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磨难教育”,怎能和生活中的“望尽天涯路”式的困难相比呢?

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侯也许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他逐渐长大,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由此看来,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自己去解决,才可能更好的面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困难。否则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一句老话,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 “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父母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也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

最后套用黑格尔的话,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

6.有关“溺爱孩子”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的初步知识,对于带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1、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2、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谬误:对女儿之教育专注意其身体,忽略其精神;而对儿子则忙于修饰其精神,而忽略其身体。 3、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

4、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 5、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的都是爱。

6、宽恕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 7、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人的。

8、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从;对待他们,当以诚恳和率直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勇气。 9、把完善的教育遗留给子女,乃是最好的遗产。

10、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7.溺爱所危害的名句

漫谈“溺爱”的危害 曾几何时,吃苦夏令营,“磨难教育”这些闻所未闻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承受磨难,补上吃苦这一课。

任何东西一旦需要额外的补助,那就说明了一种情况:生活中遇到的太少了。 从独生子女,到由此产生的溺爱;从溺爱,到由此产生的危害。

这些我们都已听得太多,许多家长也渐渐注意起来,于是产生了“磨难教育”。 我想问的是:这种“突击式”的教育方式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在进行“磨难教育”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变得能够吃苦,看到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变得能够战胜困难,可是,我们同样看到了,父母亲在磨难教育结束后更加伟大的“爱”:孩子吃苦了,理应慰劳慰劳,于是孩子得到了“小皇帝”般的待遇;孩子战胜困难了,理应奖励奖励,于是又得到更多的零用钱。

生活又回到了从前,而这次“磨难教育”所留下的可能仅仅是一篇日记或几张照片。 我还想问的是:如果在平时就不给孩子许多额外的“爱”,参加这种教育活动还有什麽意义?活动毕竟是活动, 它无法代替生活,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

试问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磨难教育”,怎能和生活中的“望尽天涯路”式的困难相比呢? 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侯也许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对他很好,但他逐渐长大,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父母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由此看来,溺爱在两个阶段是危害最大的: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

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自己面对对生活中的小困难,小挫折,自己去解决,才可能更好的面对走上社会后的大困难。

否则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一句老话,做父母的都是为孩子好的,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切不可使 “爱”成为“溺爱”,切不可由父母包办代替,否则,不但孩子难以承受,同时,也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

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被社会淘汰。 最后套用黑格尔的话,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

和溺爱有关的名言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历经千年,历经千年长盛不衰。今天带来老祖宗的三句名言,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定会收益很多。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01教子勿溺爱 子堕莫弃绝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爱之能勿劳乎),勿溺爱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译文]

当子弟的天性还没有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变坏时,教育培养容易发生作用,那么就按照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不要溺爱而助长了他自我放纵的心。当子弟受到了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已经变坏时,教育难以发生作用,那么就要依照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来养他,不要轻易放弃,使他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评说]

溺爱使子女失去了自立的能力,相信这不应是父母的本意吧?所以,趁子女保持着纯朴心灵时,严格要求,使其自立,才算是真爱。青少年品性未定,良好的品质在诱惑下会消逝,恶劣的个性也能受感化而从良。作为长者,千万不要放弃任何教导子女的机会。这才是对孩子 的未来负责。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02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译文]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无处不是清醒的状态。将最难以放下心怀的事放下,那么到处都是宽广的路。

[评说]

“迷”就是失去了自己的道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迷惑,智者在未迷失自己之前就已识破,故而不取;愚者却连一些简单的歧路也不能看出,甚至因此往而不返。倘若能识破这种虚假,就不会再浸沉其中,可惜人们往往走出这一个迷惑,又进入另一个迷惑之中。就个人而言,如果最令人沉醉的事物都能一一看破,那么就很少有能让他迷惑的事了,自然就能处处清醒。

让人觉得难以放下的,无非是名利、得失和憎爱。难舍名利的人,如果没有名利便觉得呼吸困难。生命不可爱,一旦得到名利又怕失去,仍然觉得呼吸困难,生命难可爱。而心怀憎恨的人眼中看到的人可恨,心中想到的事可恨,连脚下踩的路都会令他生厌,何况是难舍的事。至于情痴爱圣们,则你爱我不爱,我爱你不爱,好不容易两人相爱了,今天吵架,明天冷淡,后天又不得不分离。

人心牵牵缠缠,天地却始终辽阔。眼前无路往往是心中无路,心中无路则是自己搬来石块挡道,如果将石块拿走,自然万境宽广,诸事顺遂。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03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译文]

内心平静就自然明澈,如同平静的水面能够映照出事物一样;品格高尚能远离纷扰,就像云彩在天空飘飞不受阻碍一般。

[评说]

内心被七情六欲占据,就像湖水被浊泥搅浑。湖水无法照物,人心也无法认识万物本相。品格高超的人,内心无所羁绊,自然如云行在天,不带走半点尘土。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04安分守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译文]

能够安心地过着平淡的生活,是多么清闲的享受,可是一些喜欢找事的人,却自己给自己找烦恼;保持鼎盛和平安,总是要做到容忍谦让,那些依仗强力的人,就是自取灭亡。

[评说]

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而尽本分,保持内心的安泰,才是人生至乐。欲望多,烦恼也会多,无闲事挂心头,才是人间好时节。“势不可使尽,福不可双受”。不懂忍让,使尽宝贵后便是困窘。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老祖宗的四句经典,句句戳心

老祖宗的四句告诫之言,字字珠玑,句句戳心,如能细细领悟,必定受益匪浅。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