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分享好东西的句子
时间:2022-05-11 00: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是个人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比喻分享好东西的句子
1. 形容分享的句子有哪些
1. 能分享他人痛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快乐的,是神。
2.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
3. 很多人寻觅伴侣以分享生活,少数人单身一人已足够快乐。愿天下有情人享受相爱,一如少数人享受孤单
4.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5.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6. 如果快乐可以用钱买到,大多数人都会因价格贵得离谱而不快乐。
7. 被分享的人收获微薄和分享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分享是炫耀
8. 曾经,我想和你分享我所有的秘密,但现在,你成了我心底的秘密。
9. 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10.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11. 如果快乐不能与人分享,这不算是真正的快乐了。
12. 人生的许多大困难,只要活着,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时间和智慧而已。
13. 学会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分享快乐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更高境界的快乐。
14. 朋友是跟你分享快乐的人,而不是分享你痛苦的人;不要做一个唠唠叨叨的抱怨女人,从现在起,要学会自己去化解,去承受。
15. 快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能光是享用,而不去发掘。
2. 形容东西好吃的句子
1.“这是什么东西呀?怎么能这么香!好想吃啊!”这,饭菜的香味也真是香啊!我咽了口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饭菜。我就像一只饥饿的老虎在静候“猎物”出来,再把“猎物”吃掉。
2.好想吃呀,我好饿。今天的饭菜,味道一定棒极了!闻这味道就香!让我来猜猜,这次晚饭会吃什么:会不会有猪脚?会不会有烧鹅?会不会有烤鸡?会不会有白菜?
3.这道菜可真是诱人!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可真是香,嫩嫩的肉加上脆脆的皮。棕色的皮,带着一点焦焦的黑色渣子,虽然不美观,却能勾起食客们的食欲,这道菜真是天下美味啊!
3. 有关分享的好词好句
1、热爱生活 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热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就能抠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 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大义凛然地死,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 2、安静 在各种生命力中,惟有安静最具影响力。阳光静静地普照大地,人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响,但是它却带给人无限的祝福和行善的能力。
地球吸引力也是沉默无声的,它没有机器的嘎嘎声,铁链的铿锵声,也没有引擎轰隆的噪音,然而它却操纵着宇宙的星球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不已,夜晚,露水悄然而降,润饰每一株小草,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瓣,使他们焕然一新。电的本源不是轰隆的雷响,而是无声的闪电。
大自然的奥秘隐含在安静之中,巨大的力量常常无息地进行。 自然界的奇迹都是在静谧中酝酿。
宇宙的巨轮无声地运转。我们处在这个嘈杂的时代,如果想保持圣洁,每天必须有一段孤独安静的时刻。
3、成败荣辱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4、沙原隐泉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
惟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缎带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5、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 6、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7、旗帜 牵引一股波涛行走的,可能是它身边的一段岸;牵引千条江万条河,后浪推着前浪向着同一个既定方向前行的,则只能是那众望所归的大海。
召唤一只鹰飞翔的,可能是它寻觅着的一个瞬间目标,而召唤所有雄鹰、鲲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飞越征途的,则只能是那博大、高远的蓝天。 驱走一片黑暗的,或许是一束烛光,而驱走整个世界黑暗的,则必定是那普照人间的太阳。
8、悲剧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舟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决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9、心有明灯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美好! 够丰盛了! 1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11、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
认真分享的人,总能得到赞同
有人称喜欢看知乎的一个重要原因,答主总是会用最谨慎、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提问者的好奇,无论这些好奇着不着边际——比如像吃一小勺黑洞会怎么样?为什么还不开挖秦始皇陵?而如果不是真心喜好地理这门学科,正常人应该都不会去想「玉皇大帝到底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
文 | 齐山
编辑 | 卢枕
分享的「烦恼」
科普杂志编辑苏澄宇曾经受邀为浦睿文化翻译《世界上的鸟儿》,这是一套不太一样的鸟类科普丛书。关于凤头麦鸡,作者这样写:「它身着黑绿相间的吸烟夹克,样子十分英俊。」
读动物科学读到硕士,看过无数文献,做过无数实验,苏澄宇从没想过科普文章可以用「穿了一件夹克」「样子英俊」来形容一种鸟。翻译过程中他找到鸟类学教科书,认真查阅词条,看到凤头麦鸡的照片后,他发现,虽然作者的形容古怪,但很传神。科普画家的笔也精确到了羽毛:头部红色的比例、翅膀上黄色的羽毛的大小、尾巴占身体的比例,都极为准确。
这样的表达能让人「点燃兴趣」,这对于人们走近科学很重要。「To make science popular」(让科学流行起来)是他的朋友圈签名。他想为他们——那些他不认识的,不知道在哪里的,但是对科学充满渴望的青年——回答「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样,十万个为什么」。
学动物科学出身,苏澄宇最后去做了科普编辑而不是进养殖场,跟他2014年年底在知乎的一次偶然作答有关。那时他正在考研,知乎上有人邀请他回答一个很奇怪的问题:「猪真的很胖吗?为什么猪那么胖?」——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很有知乎特色的质疑精神,但下面的回答很多都是调侃,苏澄宇觉得,也许他能提供一些专业的看法。
这个不经意的回答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那之后,苏澄宇在知乎上坚持分享了七年,他贡献了400多个回答,写了100多篇文章,发布50个左右的原创视频,还有3个专栏。更重要的是,他决定由动物科学,走向职业的科普作者,「那是一种启迪,因为在第一次写知乎之前,我还是比较糊涂的一个人,这些回答给了我一种认同感,这是我在现实当中很长时间没有获得的,但那之后,我知道自己的意义在哪里了」。
科普并不好做,通过和读者不断互动,什么程度的专业知识是卡在大众接受的那根线上,苏澄宇摸索了很久。在知乎「鱼天天待水里,也会晒伤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下,他的回答没有傲慢的专业名词:「不要以为只有人类才会被晒伤,动物们如果稍不注意,也会有被晒伤的风险,当然这也包括鱼。」
在这个以专业问答起家的社区,有一些过于专业硬核的文章,自然不能唯流量论,获得赞同未必会很快,但关注的人、认真阅读的人,会进一步在与答主的互动中引发更深入的讨论。有一段时间,知乎考古答主项木咄,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答主YJango发现了知乎的变化,以前在他们的专业回答下,会有很多高质量的评论,那些回复的人经常能和他们有深入的交流探讨,但在知乎破圈之后,关注他们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了,但一些评论却是说「厉害厉害」「打开新世界大门」。
有人说YJango的回答看不懂,他感到委屈和困惑,「描述一个概念,实际上在描述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的圈有多大,每个词指代都不太一样,如果用通俗的能够在生活中见到的事物去泛指,词越大,偏差就越大。」习惯了严谨的表述,这种偏差如鲠在喉,也一度影响了他们的表达欲。
专业就一定是小众的吗?做科普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平衡点在哪里?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许多冷门领域的优秀答主,也关系着他们继续分享的动力。另一个向度上,也有答主有类似的烦恼,添饭小哥哥是美食领域的创作者,也算是知乎的「新人」,他很早就开始用知乎,但是当他开始做美食博主,反而犹豫要不要在知乎上分享,「就觉得知乎不像别的短视频平台那么浮躁,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适合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发美食视频真的会有人看吗?」
做美食的人和做科研的人,烦恼其实是共通的:害怕自己的分享得不到认同。
YJango的第一个回答有两百多个赞同,今天他回想,觉得最开始的点赞会给自己非常大的再一次创作的动力,而项木咄那个关于定陵发掘往事的回答,也为他带来两百多个赞同,让他意识到,原来这些圈内人眼中很寻常的知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你分享了,别人来赞同你、感谢你、和你探讨,原来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苏澄宇
认真才能获得赞同
在知乎上,读者和答主的关系,并不是粉丝和偶像的关系。苏澄宇觉得,在知乎上说出粉丝这两个字很羞耻,「一来是因为自己觉得只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二来是大家都在知乎上,都是对知识有追求的人,博主的人设感会很弱」。
如果要获得一个赞,特别是在知乎刚刚兴起时,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意味着「要大量的干货和独特的观点」。YJango要准备一个回答,比如解释一个专业名词,都要酝酿两三天,一层层把问题抽丝剥茧,按照严密的逻辑去推演,而项木咄想回答一个问题,要先去带着问题看书,再把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化的内容分享出去。
在备考研究生阶段,项木咄每天都会花几十分钟刷知乎,很多有意思的关于考古的问题总能入到眼里,比如「你见过最奇葩的假文物是什么样的?」「《鬼吹灯》里说了那么多古代墓葬的防盗技术,在现实考古中,有没有真实存在的防盗技术?」而这些问题「变相地开拓了我的视角,带着问题去看书,一个问题能把很多本书的知识串联起来,在自己回答输出时,知识消化得更好」。这成为他一个独特的学习方法。
王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宇宙学。他最早也是在知乎上浏览一些物理方面的科研内容,觉得知乎很靠谱,「因为这些文章都比较长,信息比较完整,有时候看一遍知乎的高赞回答就能把相关的信息都了解清楚,别的平台大家没有耐心写这么长,读者也未必有耐心看」。
YJango总觉得,知乎是那种最起码需要三千字才能把一个问题讲清楚的讨论环境,而且一个问题并不是想去回答就能回答得了,需要体系化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和出众的表达,这个门槛太高了,「而当你得到好的反馈时,你就会想把这个回答写得更完善,获得更多的赞」。
他明显感觉到,知乎的读者和其他平台的用户不一样,「就像老师讲物理的时候,当小孩子发现和他平常的认知不太一样,就会扯着嗓子喊,『老师,你讲错了,你讲得不对』,而知乎的读者评论里能够显示出,大家都有基本的认知门槛,每一个点赞都给作者带来自信」。
在知乎,谁也抵挡不住这种赞同的诱惑,但也会因为质疑而小心翼翼。
过去美食博主添饭小哥哥也会经常用知乎,去搜美食相关信息,一般搜出来都是「西红柿炒蛋,是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蛋?油温应该怎么把握?」这样的问题,底下是一套数据和参考资料,「他们会把美食也变成一个很严谨的事情」。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入驻知乎,之前他是在咨询公司上班,在短视频平台上转型成为美食博主后,辞职自己做内容,专攻美食。在2020年,知乎邀请了他入驻。起初他还有点担心,同时期进来的博主,会被知乎用户质疑,有人涂着指甲去做饭,会被人说不卫生。用油炸食物时,评论里会特别问,「用菜籽油还是花生油,什么叫六成油温?」把知识点抠得很细。
他的一条视频还是被人抓了毛病,评论里说,吃播只有往嘴里送的动作,没有吞咽,并且还把视频截图取证。添饭小哥哥突然理解了知乎的一个核心,「就是关心一个事情合不合逻辑,并且十分较真」。他很有耐心地把吞咽动作制作成视频,再放上去。
半年磨合,发了十几条,有一条视频达到700多万的播放量。当时他觉得,终于在知乎站稳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对看挑毛病的评论上了瘾。「就看大家能挑什么毛病。知乎上大家挑我的毛病,大部分还真是毛病。」
一次他炒菜,等油温起来了放肉,但就是肉放到油里面,没有立刻滋啦滋啦响,评论里会说你这油还不够热,要等多久才能放,还有人是专业的厨师,私信他哪里的做法应该怎么纠正,还有人会给他发一些文章,推荐一些书籍,怎么控油温的,怎么保存食材的,他都一一记下。「后面我自己做饭更会严谨一些」,比如说前面菜谱的制作,在文字上写得更详细,视频里面的字幕、配方,都会写得更清楚。
王一特别赞同那句话:「网上经常说,认真你就输了,但在知乎,认真你才能赢。」
王一201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参观LIGO引力波干涉仪的原型机
另一种快乐
项木咄还记得刚用知乎的时候,他们一些艺术爱好者有一个交流群,以知乎为阵地去分享、探讨,一个回答最大的荣誉,莫过于该领域的佼佼者给出的赞同,一个高质量的回答会让他们集体出动去点赞,而如果有比较冷清的优质提问,他们也会抱团去回答,把讨论热度带起来。很多优秀答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反过来也在扶持更多有潜力的新人。
分享的快乐,一面是获得认同,另一面则是给别人带来帮助。王一最开始也是回答了很多物理学及科研方面的问题,有一次知乎举办了一个名为「科研圆桌」的活动,围绕「科研有一点难」的话题,大家一起给研究生、博士后提一些过来人的建议,王一感觉知乎上的大学生、研究生很多,写了几篇文章,希望能帮到他们。
他发现在课堂之外,常有人称是他的粉丝。一次研究生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一位同学说,王老师我是你的粉丝。一问才知道,是知乎上来的。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好几次。每到这时,王一都很高兴,嘴里说着谢谢,心里想着,「我的一些回答应该还是帮到了他们」。
他经常会收到私信,有一类会问学术上的问题,还有些高中生或者本科生,会问他怎么来港科大?参加数理化生竞赛的特殊优惠是什么样的?他都会耐心一一回答。
而对于苏澄宇来说,能帮到的是启发一群小朋友对于科学的梦。几年前,有编辑通过知乎找到了他,和他约了一篇稿子《猪年说猪》,发在了「我是科学家」公众号上,面向的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之后在2019年惠州市惠城区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比赛上,这篇被选作讲解范文。老师们反映,这篇关于动物科普的文章,学生们都能听得懂,很多人对动物发生了浓厚兴趣。
「后来有老师加了我微信,跟我说小朋友给我写了信,怕寄来麻烦,就直接通过微信发了信的照片,里面的内容多是关于『感谢苏澄宇哥哥,让我知道了猪的真相』一类的。」当看到苏澄宇的照片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那些老师都很惊讶,他们觉得科学家都是谢顶的戴眼镜的中年人,反而小朋友倒是没有这种刻板印象。还有小孩说要去上海找他。「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原来我真的可以影响到一些人。」
添饭小哥哥的感受更直接,有很多人会跟着他学做饭。有一次他收到一条私信,是一位粉丝在做的途中不清楚要焖多久,要不要盖盖子,中途要不要加水。当他看到时,已经过了饭点了,但人家还是会给他发一张做出来的样子。也有人跟着做了觉得很好吃,来视频下面评论道谢。
还有一位粉丝私信他,说自己在北京开了一家小餐馆,上面的菜很多都是他在视频里教过的。「我还回复他说,你不要邀请我去你店里面吃顿饭吗?」甚至于有人跟他直接要黄焖鸡的配方,那是他从网上买来的,想看看配方的味道到底好不好,做出来之后,有人说想拿着配方去开店。
添饭小哥哥
中间路线
想让更多人看到的愿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很多知乎答主的创作方式,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2021年12月27日晚上九点半,项木咄还没有下班。他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几年前,他还是一名文物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去田野考古或是去博物馆是大多数考古学生的归宿,上班地点是村里、发掘工地,在田野里晚上一般不加班,休息也是依赖老天爷,下雨就是放假。晚上九点半还要上班,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在知乎写了几年答案和专栏,他的视角早已不是刚开始那样追求精准和专业,而是希望能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专业的知识输出给更多的读者。「考古讲究有什么证据说什么话,但我会加一些自己的想法,看上去更通俗,如果想让更多人去理解,就应该有一个取舍。」
项木咄举了个例子,贾湖遗址发现了古代最早饲养的猪,大概七八千年前这里的人就开始喂养猪了,但考古学家是如何通过这些猪的骨骼来分析它到底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呢?这背后有很多的推理论证,但是普通用户不会特别关心猪的下颌骨到底缩小了几厘米、猪的牙齿是否发生了齿列扭曲,而更关心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科普要做的是用推理的方式去复原古代人的衣食住行,而不是仅仅严密地论证一个科学现象。
做互联网内容也要考虑用户喜欢什么,写科普文章也要思考读者的兴趣,二者相互影响,让项木咄一直尝试那个平衡点,在写盗墓相关的一些科普内容时,他有意识地探讨那些大众熟悉的、感兴趣的点,比如洛阳铲是怎么挖的、如何通过泥土分辨墓葬位置、风水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也会讲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盗墓贼被招到考古所做技师的轶事。
和项木咄一样,苏澄宇也从自己的学科视野里跋涉出来,不断学习到底什么是好的科普方式。在知乎上常常有杂志社私信他,让他给小朋友和青少年写科普文章,解释动物的问题,苏澄宇有一种敏感,知道对于非专业的多数人来说,什么样程度的专业知识应用是恰到好处的,「从大众的角度去解释问题,而不是从我的角度去解释问题」。这让他的文章很受欢迎。
从王一的亲身体验看,知乎留给科普的空间很大,「写科普的时候我看我要是那种光吸引眼球的其实也没有多少赞,就是获赞比较多的其实也是这种干货多的」。因为读者相对比较认真,有时候语言稍微难懂一点,专业一点,问题也不会很大,在别的平台上则稍多一些技术细节就会吓跑很多人。
YJango觉得,纯学术的东西大众接受不了,纯娱乐的东西又没有价值,知乎其实可以承担从学术到大众的翻译工作,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有趣轻松的形式做一些科普方面的内容。
项木咄新书《围观考古现场》
知乎总有答案
离开了学术环境,去了互联网公司,项木咄并没有因此停止更新知乎。「我不会特别纠结这个身份,比如考古答主就只能回答考古的内容,我的回答一定是跟随不同人生阶段和兴趣点来。」最近他打算做有声书,做课程。下一个专栏也还在写,主题是流落海外的国宝。
而苏澄宇在知乎上则被评价为一股清流,永远能在他这里看到动物的单纯。有时他发一只吃饭吃得很香的蜗牛,爱吃辣喝酒的树鼩,走路顺拐的长颈鹿。「大家会心一笑,一天的阴霾就扫除了。」如果没有2014年在知乎上回答那个问题,如果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选择继续读博或者进企业,苏澄宇的人生境遇也许会非常稳定,去一个养殖研究机构,不用担心吃穿,但那自己一定会后悔,因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对于自己而言,科普还是最重要的。和文字相伴永远是要坐得冷板凳,也需要不断坚持进取。
去外面做活动时,他经常会被介绍为科普作者、杂志编辑,最后是知乎答主。在他看来,更喜欢用创作者这个身份,坚持写长文章,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回答只沦为一个相关问题的资料而已。在他看来,在浮躁的时代,短视频争夺注意力,但长文字有不可替代的那部分,长文字的信息密度,获取知识的效率是最高的,知识都是靠长文章沉淀。而视频有动图有时会分散注意力,文字会让人更加专注,把所有感官全都调用在这一载体上,人会变得沉静。
即使是一个从来没看过知乎的网民,今天也生活在知乎参与塑造的语境里,很多人在不经意间用着知乎发明的概念。这是知乎的意义。它是少数人还在其中撰写、阅读和讨论长文字的平台。长文字写作的意义是无法被短视频所取代的。一个社会需要公共性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我们塑造共同体。
王一的知乎关注者有七万多,活跃的人也很多。一篇文章很快就点赞上百了,写好一点过几天就上千。别的圈子不太清楚,他感到在科研圈里,并没有出现注意力下降,知乎的氛围并没有太多变化。「或许是研究者更容易去静下心读一些长的文章。」
每天,王一从早忙到晚,搞科研和教学,有时想不起要去知乎上答题。但是知乎还是要刷一会儿,这是从2015年开始就养成的习惯,在电脑前必开的一个窗口。上网先看邮件,再看新的研究方面的文章,再看看知乎,「会有很多视野的补充」。
最近他看到一个问题,你见过最恶心的函数是什么?他画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可以写出六个字,就是「你见过最恶心」,这个回答成了点赞第一名,他感到皮一下,生活多点滋味,那一天就很快乐。
有人称喜欢看知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答主总是会用最谨慎、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提问者的好奇,无论这些好奇着不着边际——比如像吃一小勺黑洞会怎么样?为什么还不开挖秦始皇陵?而如果不是真心喜好地理这门学科,正常人应该都不会去想「玉皇大帝到底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
前不久,知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知乎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01亿,首次突破一亿大关,活跃在知乎的答主规模超过5300万。
要安放上亿人的好奇心,大量的通俗化问题的出现,会让老博主有泛娱乐、小圈子被打破的感受,但是秉持着「有问必答」且认真负责的态度,数据、分析、结合历史,知乎的内核并未改变,那些日常生活中更接地气的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比如河南暴雨时,答主@甄昊元 编写的《暴雨自救手册》就曾引发过全网关注,还被央视点赞;比如在被问到「是否能够预测未来三年疫情走向」时,答主@拍照稀烂帮帮主 在查阅各种国内外资料后,还是总结出了几点大方向上的可能性,回答了这个难度系数五颗星的问题。
在选购枕头时,一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专业的博士做测评,用了一台价值1500万的医疗设备和150万的工程设备,动用了核磁共振技术,从多个不同维度,给7款枕头做出了极具专业性的测评。简简单单嗦个螺蛳粉,也能在知乎上翻出无数个堪称「丧心病狂」测评螺蛳粉的回答。有人亲自把柳州本地的螺蛳粉吃一遍,或是一口气买下112包不同品牌的螺蛳粉,来选出最好吃的六款,个个都堪称科研型测评人才。「干货帮你省钱,知识就是金钱!」
总能找到更靠谱的答案,「这或许就是知乎不能取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