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申论名言

时间:2022-05-11 02: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淮安中公教育 | 评论: 次 | 点击:

2017申论名言

1.2017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关于改革创新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师其意,不师其辞。——唐代文学家·韩愈·《答刘正夫书》

释义: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2、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释义: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3、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唐代文学家·李翱·《答朱载言书》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韩非子·五蠡》

释义: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

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南宋诗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释义: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6、尊新需威,守旧需亡。——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各国种类考》

释义: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

7、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代·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释义: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很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8、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问大钧赋》

释义: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

9、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南宋诗人·戴复古·《沦诗十绝》

释义: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

1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释义: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11、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西汉学者·扬雄·《太玄·玄搞》

释义: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

1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释义: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到达治理的目标。

13、革弊,须从源头理睬。——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释义:变革弊病,要从源头开端。

1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管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措施,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喻指往事物需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长。

1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人间各种事件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构成了历史。

1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释义:每天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结束。

18、事异则备变。——(先秦)《韩非子·五蠹》

释义:政事不一样了,本来的举动也要随之变化。

1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认为法。——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释义:废弃先王已制定好的轨制,学习先王如何去制订制度。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

释义:到了止境就要产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灵通之后才会久长。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追求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2.2016国考申论冲刺该记哪些名言警句

治国篇(以民为本) 1)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3)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4)行大道,民为本,立天下。

实干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

——萧伯纳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修德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

——《大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诫子书》社会公平篇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吕氏春秋》 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清·何启。

3.2018国考申论技巧—写作中的论据来源 是什么

1、2017国考申论技巧:论据之名言警句分析法作文写作一直是考生在申论考试中考取高分的“拦路虎”,我们总结到很多考生无论是对作文的标题、结构、开头的设置,还是对分论点的架构,都不是很困扰,唯独分论点之后的论据部分无法填充,以往大部分考生都是选择“抄”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分数让人失望之极。

其实,还是有很多论证方法帮助考生完成内容填充的,下面,我们带领大家学习一种“高大上”的论证方法——名言警句分析法。所谓名言警句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论据部分引入名言警句(包括古诗文、领导人讲话或是专家学者观点),通过名言警句的引入进而提高作文论据部分的理论高度以及写作的权威性,以便我们的作文能够更加吸引考官,获得考官的青睐。

那么具体而言,名言警句分析法的写作思路应该强调:“分论点+名言警句+警句的解释(启示)+材料案例填充+回扣分论点”。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阐述和解释一下,以方便考生更好的学习与了解。

构建法治型国家需要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涵养民众的法律素养。法国著名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铜钟上,也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而是铭刻在民众心中”,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构建法治国家必需要具有一定的具备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民众作为基础。

XXXXX材料案例“媒介审判”。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涵养民众法律素养才能有效的构建法治型国家。

(因此,需要加大对民众法律宣传的力度,通过法律讲堂、法律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实现法律宣传的覆盖化与普及化进而有效的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涵养法律素养。)名言警句分析法相对比较“高端”,比较容易受到考官的青睐。

但需要考生在课下之余积极搜集并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以便有更加充分的知识积累,同时也避免了考试“抄袭”材料的问题,我们希望考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吸收,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2、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议论性文章的论据选择: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一、基本要求1.论据要真实真实,就是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

论据确凿可靠,才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才能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论据包含许多要点,例如事实论据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结果、数量等要点,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要点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露出论据虚假的破绽,让自己苦心构建的议论大厦轰然坍塌。

用寓言作论据也是可行的。寓言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寓意却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能揭示生活中的真理。

同样的道理,名著名作中的事例也可选用,但要慎用。注意避免因出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偏差而产生论据失实的情况。

2.论据要准确准确,就是论据要与论点相扣,能证明论点。若与论点无关,再生动的论据,也不能选用。

在选择论据时,我们要注意:作为论据的具体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论点的需要出发,注意对论据进行灵活剪裁,使论据和论点相适应。

3.论据要典型就是指论据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必然性。在作答申论文章时,考生一定要选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不能是偶然的个别现象。

典型材料思想容量较大,最能说明问题,也最有意义。它不一定是重大题材,也不一定是完整成型的;它可以通过加工和提炼获得,也可以精选出一个典型论据,将其切成几块,使之为论证相应的分论点服务。

要做到选材典型,在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时,考生最好“慕名而选”,即选用名人的名言和事例。“某人说”、“有人说”等不明身份人的言论,往往“人微言轻”,缺少分量。

4.论据要丰富这一条并非强制性要求,一篇议论文,要有说服力,论据就要丰富。单纯的数量上的多并不一定就是丰富,可能只会给人堆砌之感。

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选材,论据才叫丰富。给大家一个简单明了的四字口诀:古今中外。

5.论据要新颖尽量选用新颖的论据,文章才能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所谓新颖,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材料,也可以是以前已有但采取了新的观察角度理解的材料。

在选择论据时,考生如果能推陈出新,旧材新用,就能写出有亮点的文章。要做到“新”,就要多关心身边事,积累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从新角度翻用旧材料。

二、如何从材料中提取论据考生要善于巧用材料。这里的“巧”,主要是指找准使用材料的角度,并决定材料的轻重、主次、详略和感情色彩。

再好的论据,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发挥其表现主题的作用。同一个论据往往有不同的侧面,可说明不同的问题,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找到与中心一致的角度,把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使之密切相关。

考生要学会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能根据表达中心论点的需要,把复杂的材料转化成简单的材料,或把简单的材料展开为复杂的材料,把零散的材料组成完整的材料,把与中心有出入的材料改造为与。

4.2017年四川公务员申论作文怎么写

1. 2017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

1)加强积累储备

积累名言、事例、范文中的优秀表述(比如,开头、段首句、结尾等写法)。

2)掌握写作技巧

立意要准;结构要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充分详实;卷面要美观。

①标题要忠于材料,紧扣题意。

②论证和说理要充分得当,可运用例证法、理证法等论证方法。

③开头和结尾要呼应,开头提出的问题结尾要作结论,明确给予解决。开头申明的题旨、论点,结尾要呼应。

④不同段落之间、同段不同层次之间前后要照应,上下承接、前后连贯、论点一致。

3)强化写作训练

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能查找出自身的不足。

2. 比如,2017上半年四川省考申论作文主题是以“网络文明建设呼唤正能量”。

5.2017年四川公务员申论作文怎么写

结尾等写法)。

2)掌握写作技巧 立意要准,紧扣题意。 ②论证和说理要充分得当、事例、范文中的优秀表述(比如,开头,上下承接、前后连贯。

③开头和结尾要呼应,开头提出的问题结尾要作结论,明确给予解决、同段不同层次之间前后要照应。开头申明的题旨、论点,结尾要呼应。

④不同段落之间,逻辑严谨;内容充分详实、段首句;结构要清晰。 ①标题要忠于材料、论点一致。

3)强化写作训练 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能查找出自身的不足。 比如;卷面要美观,可运用例证法、理证法等论证方法 2017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 1)加强积累储备 积累名言 。

6.2017年国考申论地市大作文怎么立意

立意=主题+角度。要想确定文章的立意,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其次是文章的写作角度,根据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有机地将主题和角度进行融合即可得出文章的立意。

一、选择主题的方法

(一)看题干

当文章是命题作文或者直接给出围绕的话题时,是可以直接提炼出主题的。例如作文题干“补齐全民健身‘短板’需合力破题”,其中全民健身即是本文的主题。

(二)高频词

分别来源于小题到作文题干中的高频词或者材料中的高频词。

(三)问题推主题

无论省考还是国考,由于材料主题多以社会类主题和文化类主题为主,而且大多主题的自身均存在问题性,故此从材料中的核心问题反推即是文章的主题;加之小题的第一道题目一般是归纳概括题目,大多以归纳问题为主,而那个问题的对立面一般也是该文章的主题。

(四)政策型材料以及观点型材料中的高档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考真题中材料的第一则多以政策性观点性的为主,对于小题是用不上的,但是核心的话题关键的词汇就是该文章的主题。

以上的几个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独立运用的,很多时候需要考生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找到的主题会更加准确和深刻。

二、选择角度的方法

文章的角度分为内容角度和宏观角度,找到内容角度后再进行宏观角度的确定,从而确定文章最终的立意和书写的方向。下面我们以国考作文趋势为例来分析。

(一)内容角度

1.根据题干中的名言名句确定文章的内容角度。

例如2012年地市级作文题干中塞内加的一句话“无论我们自己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从这句话能够得出忧患意识很重要,而同样文章的主题通过主题的方法容易得出是城市安全。将“忧患意识”和“城市安全”联系在一起可得出总论点即“树立忧患意识保障城市安全”。

2.根据题干中的事例故事确定文章的内容角度。

例如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作文题干中这样说“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的一段感人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得出榜样力量的重要性,而该文章的主题是道德建设,将“榜样力量”和“道德建设”联系在一起,总论点即是“树立榜样力量 弘扬道德力量”。

(二)宏观角度

当根据内容角度确定好总论点后,接下来需要从宏观角度来确定文章到底是侧重对策类的分论点还是分析类的分论点,这就是我所想表达的宏观角度分为

2017申论名言

淮安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充电

关于申论科目,中公教育建议大家再看一些名言警句,以便考前充电所用。

生态

1、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4、“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

5、“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6、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关乎绿水青山的生态账本;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7、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政治

1、扛起政治责任,永葆斗争精神。

2、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3、把准政治方向,是讲政治之要;坚定政治信念,是讲政治之魂;提升政治能力,是讲政治之本;确保政治过硬,是讲政治之基。

4、运用政治思维研判形式,站在政治角度思考问题,着眼政治效果推动工作。

5、坚定政治忠诚,做政治上的清醒明白者;坚守政治担当,做政治上的坚定践行者;坚持政治自律,做政治上的严守规矩者。

文化

1、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4、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7、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

8、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需要更好的表达方式。

经济

1、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舟泊继路,商使交属。

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5、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社会

1、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每天都是按照同样的方式,那么社会就没有活力,显得单调乏味。

2、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3、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

4、勇者逆行,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5、任何的权力都有边界,任何自由都有条件。

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文/淮安就业资讯网公众号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