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名言
时间:2022-05-11 04:5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暮城烟雨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郦波名言
1.郦波最喜欢的两句诗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已录制完毕。《曾国藩家书》录制完成。《大明脊梁张居正》于2013年11月05日开播。2015年暑假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千古爱情之相聚在星空下 ”。2016年1月1日,郦波教授加盟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第三季
2.郦波: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历代前贤,志士仁人,莫不从一首诗、一句词里重塑过精神世界里伟大的“自我”。正是因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寻,才终于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
所以诗词的用处是什么?
当人生得意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在医院查出肿瘤时,我会笑着对安慰我的医生朋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也有丹心照汗青。”
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甚至孤独包裹、苍凉袭来时,我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以,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
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3.荐读︱郦波: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诗词到底有什么用?”一位同学曾经这么直白地问我。
既然他这么直白,我也只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不过,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诗词大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白茹云的大姐。
场上我称她为大姐,董卿和康老师也跟着叫大姐,结果她还不乐意了,说其实自己很年轻,比我们都小。这时董卿说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声大姐喊的不是年龄,是我们的敬重!”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她务农为生、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但她始终过着“诗意的人生”。
白茹云六年前就查出了淋巴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家中经济拮据,为治病欠下很多债。弟弟自小脑中生瘤,一发作就拼命抓头,为了照看、安抚弟弟,她开始为弟弟念诗、唱诗,由此走上了热爱诗词的道路。
在生活的重重重压面前,白茹云一路走来,却没有丝毫的沮丧、不甘、愤懑与埋怨,她说因为有诗词一路陪伴,她说因为她喜欢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她在诗词大会上念出郑板桥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我感慨地评点说:“拥有如此淡定气魄的白大姐,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一面镜子啊!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 16 岁的中学生姜闻页,在赛场失利后,在他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她淡定地说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我既然怀有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那一刻,我忍不住评价说:“诗者志也,诗者心也,在我眼里,你才是真正的赢家!”还有武亦姝,还有陈更,还有曹羽,还有彭敏,还有北师大校园里的“快递小哥”,还有油田钻井平台上的“诗词男神”……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平凡却优秀的人,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用诗词荡涤着灵魂,让世人看到即使在现实的重重迷惑中,仍有诗意的栖居,就在你我身旁!其实,不只是诗词大会上的选手们,我想,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时时刻刻,一定有很多因为热爱诗词而坚守自我灵魂的人。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诗了,可是说到这首诗的作用,很多人却未必明了。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当时柳宗元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谪湖南永州,即今湖南永州醴陵。这一年的冬天,当地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身处流放、贬谪困境中的柳宗元遂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江雪》。
所以,一直以来,后人多以为这首《江雪》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困苦的心境。甚至还有好事者据此推测,说《江雪》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四字,正是柳宗元的呐喊与彷徨。
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矛盾——不仅是历来的诗家、论家喜欢这首《江雪》,古来画家、丹青妙手们也尤喜以《江雪》意境入画。所谓“寒江独钓”,禅境高妙,禅意与禅悦的表达正是由诗而画一脉相承的表现。
所以,甚至有论家以为,《江雪》一篇正是柳宗元禅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呐喊与彷徨,到禅意与禅悦,理解大相径庭,差异何其之远!事实上,除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还有政治批判说,以为寒江独钓是以严子陵高洁独钓自喻;又有政治希望说,甚至把寒江独钓比之姜太公垂钓渭水。
真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总是给人无比丰富的理解空间。事实上,联系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会知道,在这首《江雪》里,苦楚与孤独一定有,但超越与升华也同样在。
其实,它最大的奥秘就在找回自我,达成与自我的和解。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在看重门阀与贵族出身的唐代,这样的家世使得他少有凌云之志,久怀兼济之心。
加之年少扬名,二十出头又高中进士,所以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加入了永贞革新的改革。可是命运却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改革失败,柳宗元携母远谪永州。
因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柳母在永州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柳宗元终于被逼到了人生的绝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一切生机全无,一切希望湮灭!可是,就是在人生最逼仄的困境里,一首诗、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却让柳宗元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山皆白,万径绝灭,当尘世的喧嚣与浮华成为被摒弃的背景,那个“久在樊笼中”的自我,那个“我”身上早已丢失的灵魂,才终于被完整地找回。关于柳宗元通过一首《江雪》找回精神的自我并完成与自我的和解,还有一个关键的证据,即不论是在柳宗元个人文学创作历程还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雪》的出现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 就在《江雪》之后,柳宗元开始创作了奠定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基石的系列作品《永州八记》。
像《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些篇章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游记散文的本质是带着自己的灵魂去发现山水的灵魂,柳宗元能终于从丧母之痛与政治悲情、人生困境里从容走出,一首小小的《江雪》,让他找回精神的自我,实。
4.成人典礼上郦波老师说了什么,有没有完整的一段话
十八岁,你们好吗?我是郦波 。欢迎来到青春的讲堂
作为老师,我很喜欢课堂。但是作为父亲,我最喜欢的事,是陪孩子一起看电影。当然,包括影视剧。《士兵突击》这部很Man的戏,一直是我们父子俩的最爱。据我考证,这个时候的许三多,正好是十八岁。许三多的这个军礼特别带劲儿,不愧是少林俗家弟子。不过要是更标准些就好了,是吧。其实,军礼也是古礼的一种。在中华文化里面,华夏文化是一种礼仪的文化。华夏礼仪的起点,叫做“冠礼”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成年礼。
这是汉代冠礼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古时,男子一般二十岁行冠礼,天子与诸侯的接班人可以更早一些。冠礼成,代表着可以成家立业了。而女子则行笄礼,一般十五及笄,也可二十及笄。笄礼成,表示着可以嫁人了。就像那首歌唱的“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谢谢
《白虎通义》里说“娶必成冠,嫁必及笄”。意思是说:从此以后可以论婚丧嫁娶,从此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从此你要靠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去寻找人生的含义。当然,冠礼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孔子在《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话是说:人成年后,要想有番作为,必须端正自己的衣帽,寻找人生的榜样。并在精神的世界里树立人生永恒的信仰。这样的人即使孔武,却也是真正的威而不猛;这样的人即使文弱,却也让人敬而生畏。在今天的成人礼后,我们将翻开自己青春崭新的篇章,而青春的使命就是儒者的使命,就是面对现实的勇于担当,面对历史的勇于传承。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郦波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当老师
十八岁,你们好吗?我是郦波 。欢迎来到青春的讲堂
作为老师,我很喜欢课堂。但是作为父亲,我最喜欢的事,是陪孩子一起看电影。当然,包括影视剧。《士兵突击》这部很Man的戏,一直是我们父子俩的最爱。据我考证,这个时候的许三多,正好是十八岁。许三多的这个军礼特别带劲儿,不愧是少林俗家。不过要是更标准些就好了,是吧。其实,军礼也是古礼的一种。在中华文化里面,华夏文化是一种礼仪的文化。华夏礼仪的起点,叫做“冠礼”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成年礼。
这是汉代冠礼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古时,男子一般二十岁行冠礼,天子与诸侯的人可以更早一些。冠礼成,代表着可以成家立业了。而女子则行笄礼,一般十五及笄,也可二十及笄。笄礼成,表示着可以嫁人了。就像那首唱的“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谢谢
《白虎通义》里说“娶必成冠,嫁必及笄”。意思是说:从此以后可以论婚丧嫁娶,从此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从此你要靠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去寻找人生的含义。当然,冠礼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孔子在《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话是说:人成年后,要想有番作为,必须端正自己的衣帽,寻找人生的榜样。并在精神的世界里树立人生永恒的信仰。这样的人即使孔武,却也是真正的威而不猛;这样的人即使文弱,却也让人敬而生畏。在今天的成人礼后,我们将翻开自己青春崭新的篇章,而青春的使命就是儒者的使命,就是面对现实的勇于担当,面对历史的勇于传承。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形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名言有哪些
1、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柳田邦男《在荒漠中遇见一本图画书》2、汉字!做为华夏大地五千年来最伟大的结晶,造就了如今强盛的中国!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气凛然 刚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润内圆标志着你的美感,博大精深注定让你包罗万象。——董卿《中国诗词大会》3、汉字中的艺术可大着呢,有时,汉字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耀着你的灵感;有时,汉字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时,汉字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书中跳舞。
——郦波《中国诗词大会》4、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庄子·在宥》白话译文:天地不言语,它只是独自美丽着,而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这关乎于他的内心。
5、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
诗词大会导师郦波,“疯狂”作古体诗,到底是真专家还是伪大师?
一位网友说“郦波和“一凡和尚”掐架,还是郦波输了!因为郦波是诗词鉴赏专家,不是写诗的专家。但是我想问,郦波不是写诗词的专家,如何能反证“一凡和尚”是写诗词的专家呢?
同时,这位网友还表示:郦波写诗,从来都不敢标出写的是五言、五绝还是七言、七绝,说明他对古诗体不精通。“一凡和尚”虽然是业余水平,但是对于律诗的规则了如指掌。
我忍不住想反驳:你是想说,郦波作为“诗词鉴赏专家”,竟不需要研究“格律”;还是想说,但凡没有100%按格律来写,并注明这是几言、几绝、几律诗的,都不如标注了的写得好?
于是,我又回忆了一下,中国近代以前的诗人,竟没有一个比一凡写得好的了。因为他们从不在标题上“注明”,写的是“五古、五律、五绝、五言、七古、七律、七绝、七言……”。
一、郦波是不是专家,和他的诗写得好不好没关系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郦波老师究竟是不是个专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专家。根据网上公开的一些资料显示,郦波是一位“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早年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根据该专业课程安排,他最起码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必须修习《中国古代汉语》。而这门课程里面,专门会讲解“中国古代诗词格律”。
郦波出生于1972年,我们就算他22岁上大学,才首次接触到诗词格律,那么到今年为止,时间已达27年之久。而且,郦波自从毕业工作之后,就一直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同时,郦波本人平时热爱创作诗词。那么,就算是他再不怎么“努力”,把他研究“格律”的时间打个对折,那他接触到诗词“格律”的时间,也有13.5年了。
也就是说,郦波研究诗词“格律”的时间,是“一凡和尚”的2.7倍(“一凡和尚”研究格律的时长,是网友推测出来的,我们只能根据这个数据进行计算)。
并且郦波是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教学,再进行创作实践。根据费曼学习定理,如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效率可达75%,如果再教授给别人,学习效率可达90%以上。
我们再看“一凡和尚”,他是一名标准的“业余选手”。他以前的专业是什么,不知道。根据现有资料显示,“一凡和尚”现在从事的可能是“会计”行业。
那么,“一凡和尚”研究“格律”诗并付诸实践的时间,明显远远不如郦波。同时,“一凡和尚”纵然有心“教学”,估计也没有什么时间。毕竟,他更喜欢在网上点评名人诗歌。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郦波是国家认可的古代文学方面的“专家”。他的学籍和从事的职业,本身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研究诗词“格律”,属于郦波的本职工作。甚至可以是他的教学内容之一,前提是他想开设这门课程。
至于郦波到底是不是“写诗的专家”呢,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提供这方面权威认证的方式,所以无法得到证实。
但是“一凡和尚”,既非研究“格律”的专家(注:没有相关专业学习、从业经验,也没有国家资格认证书),又非“写诗的专家”(这一点前面说了,无法认证)。
二、懂格律和会写诗是两码事
你说一个人特别讲究格律,他的诗歌就一定写得好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是有语法规则的。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很多人都学到头痛。
这种知识哪类人学得最好?除了语言学家,肯定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啊!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写出好的文章。
从前天才少女蒋方舟去考北京大学,北大的教授就问她:你是想来学习什么,如果你想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作家的话,对不起,我们北京大学教不出作家。
中国的大学,一直都没有“教出作家”这个说法。只有近两年,王安忆才开了一门创意写作课程,学习外国的创意写作教学,但效果也不怎么样。
因此大家就明白了,创作是很难教授的。你懂的理论知识比普通人多,并不能证明你就有本事。而且“格律”这种东西,要懂得,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
五绝、七绝各有四种变化,五律、七律不过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增删。之所以很多人不懂,只是因为懒得在这方面花费时间罢了。
真正对于现代人来说,难的不是这些,而是“入声字”的辨别。但是,那也是花时间“死记”就能搞定的东西。理论知识是怎么来的?它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所以,理论永远是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现代人必须要记住这一点。你把理论学得再好,可是你没有搞明白,写诗不是“比着箍箍买鸭蛋”,那么一切都是扯淡。
同时,中国诗词格律的成形时间,是在中唐以后。在那之前的一些诗,并没有讲究什么格律的。所以,你把这些诗词找出来,然后按照格律去读,那就全是有问题的诗了。
以前听东南大学王步高老师讲诗词,他谈到过这个问题:如今我们读唐诗,很大一部分,保守估计应该是60%~70%以上,都是不合“格律”的,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真正在格律上讲究得最好的是宋诗,但是你看,宋诗和唐诗相比,谁的受众更多?当然,宋诗没唐诗那么受欢迎,也可能只是因为宋诗太注重讲理了,忽略了情感的表达。
因此,我们今天也不主张完全抛弃诗词格律。可是,既然老百姓喜欢诗主要是在格律上不那么严谨的唐诗,那么今天的人写诗,自然可以在格律上放宽。
孟子说,我们在进行文学欣赏时,不要“以辞害文”,拘泥于辞意,影响了对文章的内涵的理解。把这个标准用到诗词创作上也一样,作者不必过分讲究“格律”,而束缚了诗情的表达。
郦波现在的工作,也算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现代化的尝试与探索。他写的诗不是特别好,但是起码有一部分看着舒服,而“一凡和尚”的诗,我看了一下,说实话,感受就不那么好了。
三、说一下古诗词“化用”的问题
当代的年轻人版权意识崛起了,他们对于“抄袭”是非常敏感的。郦波这次写出来的《旅夜作书》,有很多人说,整首诗都没有他自己的东西。
《旅夜作书》——郦波
长夜永怀难自问,欲笺尺素赏音稀。
一身多少江湖事,明月清风弄我衣。
这首诗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一凡和尚”就直接质疑“赏音稀”没有前人写过。后来才发现这几个字,原来“前人写过”,于是遂成郦波“抄袭”的证据。
按照这种“杠精”逻辑:只要你写出来前人没写过的词,你就是在“生造词汇,强行凑韵”。你要写出来前人写过的词,你就是在“抄袭”,我看你还怎么跑得脱?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生活中,不要说俗语、成语、警句是万万不敢用了,所有的文章也不必写了。你看看你文章中哪一个句子,不是有“有出处”的?
当然,比起头两句,“抄袭”嫌疑最大的还是后两句。因为这两句和宋人黄孝先“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高度相似。因此有人抓住不放,说郦波抄袭。
我想说这种话的人,肯定不是“文盲”,但是他绝对是一个“诗盲”。因为这种人他对我国诗词创作的传统,根本是一无所知。
此前,有文科大学生在网络上列举众多前代名家“化用前人成句”的例子,郦波本人的社交媒体上也有很多。这里我就不想多举例子,只是贴一首苏轼的诗给大家参考一下。
《戏答佛印》——北宋·苏轼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轼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按照现在的理论,就是“抄袭”的,因为它是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但是,苏轼这样不算是抄袭。为什么呢?因为罗隐写这两句,是在替蜜蜂一生辛苦,却不能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不值。
苏轼这里挪用过来,是想对前文提到的“远公”、“佛印”二人说:感谢你们来劝慰我,其实你们讲的道理,从前唐代诗人罗隐也说过,道理我全都懂了。
下面,让我们再看看宋人黄孝先的全诗:
天寒霜落雁来栖,岁晚川空雁不归。
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
这首诗中大雁的行动反常,我们都知道,天寒的时候,大雁是要飞到温暖的南方的。可是这里的雁却飞到了“霜落”之处,并在“岁末川空”别的大雁都南飞时,独自留在北方。
原来,它是一只孤雁。换句话说,黄孝先这首诗里面的雁,其实是一只主动离群的孤雁。它离群,是因为它放不下“江海之事”。为什么它放不下江海之事呢?因为它心向着“明月清风”。
再看郦波的《旅夜作书》,表达的却是自己被俗事所扰,既放不下俗事,却又未能忘却自己的初心,因此被“清风、明月”所嘲弄。因此,这样的诗,绝非抄袭。
但是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一位认证为“高级语文教师”的人,在网上大放厥词,说:支持郦波的,必然不懂诗,懂诗人的都支持“一凡和尚”。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让人无语的说法,那就是有人以自媒体要求“原创度70%”的规则,坚持咬定郦波这首诗是抄袭的。
在这里,我想来个“暴论”:像这种机器鉴定“抄袭”的方式,本身就是用机械思维,来代替人脑思维的“蠢行”。
当然,这也是由于现代人的创作门槛太低,创作量过大,为了提升原创鉴定的效率,自媒体平台不得已而为之。
可是,这并不代表这种鉴定方式就是真正科学的,为什么呢?因为机器思维,不懂感情,而诗是言志兼言情的!
古代诗人创作,有一种叫“集句”成诗、“集句”成词的玩儿法。我们所熟知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经以此“集句”方式,创作了二百余首古诗,绝大部分是借用杜甫的“成句”。
同时,宋代的两位豪放词宗苏轼和辛弃疾,也曾玩过“集句”词,其中不乏名篇。那么,这些古人为什么敢“集句”成诗、“集句”成词呢?
答案是——他们“集句”而成的诗、词,尽管用到了别人的语句,但是整首诗所表达的内涵和感情,并不是和别人一模一样的。
这和我们借“成语”写作文是一样的,读诗和读文章一样,不是抠出单个的字、词就能理解全篇的。用旧体创作诗词,文言词含义丰富多样,并非机器和拥有机械思维的人所能理解。
结语
《诗经》、《离骚》成形以后,中国古代的诗人中,完全不“化用前人成句”进行创作者,要么是创作量太小,要么就是英年早逝,要么就是大部分诗歌都失传了!
屈原兴许没有“化用”前人的诗句,但是他也听民歌,他同样也会用民歌中的句子。
当然,“集句”作诗、作词,在古代也有争议。引用过半,却可以商榷。写古风诗歌,讲究意象丰富,化用前人成语,不可避免,也没有必要回避。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我想这个遗产当中,肯定是包括成语、格言和唐宋诗词名句的。
当然,毛主席也说过: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所以无论诗词文章,皆可以化用“成语”“成句”,只要写出自己的新东西,就不能算是抄袭。
至于采用机器来判断一首诗的“原创度是否达到70%”,这样的做法,说穿了不过是审核的人为了偷懒,搞出来的“一刀切”罢了。
凭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按照大数据算法鉴定文章是否“抄袭”,本身就是对创作者的侮辱。居然还有人信奉这一套,我只能说,要么是你太看得起机器,要么就是你太看不起自己的脑子。
但凡稍微多读一点点文章,你就会知道,那家伙它不通人类的感情。而且大家不要忽略一个事实: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作者生前及死后五十年。
著作权法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真正站在前人的肩头上看世界,继续向前发展。而不是每一次都从仓颉造字开始,推倒重来。
所以,唐宋诗词到了今天,我们是可以合法继承、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