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斯托夫斯基名言

时间:2022-03-30 20:2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光明日报 | 评论: 次 | 点击:

巴乌斯托夫斯基名言

1.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详细资料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5.31—1968.7.14)),出生于莫斯科密布着百年老菩提树浓荫的石榴巷,一个乌克兰哥萨克后裔的铁路职员家庭。幼年时全家跟随父亲来到在他眼里“明媚柔和的春天,是尽情遐思、悠然神王、彻夜不眠的美妙时刻。含着露水的紫丁香丛、基辅花园嫩绿色的树木花草、白扬树和蜡烛似的玫瑰色的老栗树的芬芳,这一切都蕴藏着青春的气息”的基辅生活。

巴乌斯托夫斯基少年时因父亲职业的关系得以乘坐火车到过波兰的华沙、克里米亚、高加索、奥德萨、莫斯科和布良斯克省的大森林等很多地方,这种经历使他终身都爱上了旅行并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在中学里读书时,巴乌斯托夫斯基喜欢上了写诗,美丽的诗句增强了他对本国语言的热爱。中学的最后一年他写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并刊登在基辅文学杂志《火光》(1911)上,从那时起要当作家的念头就成为他毕生的愿望。

巴乌斯托夫斯基先后就读于基辅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是家中幼子而免于服兵役。辍学的他钻进了小酒馆,见识了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并接触了各种方言,“贪婪的记下每个一针见血的字眼”。以后他当过电车司机、售票员,在当卫生员时因不停地向外地运送伤员使他有机会认识并爱上了俄罗斯中部地区的低地:凄冷但可爱的天空,村镇乳白色的炊烟、滞缓的钟声、暴风雪及雪撬吱吱的声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战争使巴乌斯托夫斯基失去了两位兄长,回到母亲身边作短暂停留的他又开始漫游,当过铸铁工人、水手,期间开始着手写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幻想家》,直到30年代才完成。十月革命后他参加过红军,听过几次列宁的演说,并“亲眼看到莫斯克在那空前的、朝气蓬勃的暴风雪时代所发生的一些事件”。

巴乌斯托夫斯基先后在《海员报》和罗斯塔社担任编辑,1932年春天他遍游了里海沿岸,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出版后使他一举成名,辞去工作后的巴乌斯托夫斯基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卡拉—布加兹海湾,在里海东岸,现属土库曼斯坦,盛产可提炼硫酸盐的芒硝。20世纪初曾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目标,巴乌斯托夫斯基用游记的方式写了他在卡拉—布加兹海湾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区。此书写成后,不但令苏联读者倍感信趣,还博得了高尔基和罗曼??罗兰的好评。

酷爱旅行的他每去一处地方就意味着要写一本书:如赞美梅肖尔的《夏天》、描写坡提的中篇小说《科尔希达》、在卡累利阿等地住过后写了《查理??伦瑟威的命运》和《湖滨防线》、还有《黑海》等作品。

巴乌斯托夫斯基由于自己的多种生活阅历和在国内外的游历使他对生活与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在他的很多游记中都以抒情笔调描写大自然美景,尽管他身处那个年代,写了不少讴歌祖国建设的内容,但他还是卓有远见地提出要保护性地开发大自然,对人民的生活也表示了无限关怀。由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德高望重,在50~60年代,每当其他作家遭到官方批判时,他总会出来为之辩护,表现了一个蔼蔼长者的正直与关爱。

1965年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金候选人。 从

1945年他开始写自传体长篇小说《人生的故事》,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和前苏联的广阔生活画面,小说第一部《遥远的年代》于1947年出版,第二部《动荡的青年时代》于1955年出版,巴乌斯托夫斯基原打算再写两部,没等完稿他便与世长辞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2.巴乌斯托夫斯基简介

又翻译为: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1892~1968),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蔷薇》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蒙蒙的黎明》、《一篮杉果》等。

3.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名言

1、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奥斯托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奥斯托洛夫斯基《暴风雨所诞生的》

3、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奥斯托洛夫斯基《柯察金的幸福》

4、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奥斯托洛夫斯基《暴风雨所诞生的》

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奥斯托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详细资料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5.31—1968.7.14)),出生于莫斯科密布着百年老菩提树浓荫的石榴巷,一个乌克兰哥萨克后裔的铁路职员家庭。

幼年时全家跟随父亲来到在他眼里“明媚柔和的春天,是尽情遐思、悠然神王、彻夜不眠的美妙时刻。含着露水的紫丁香丛、基辅花园嫩绿色的树木花草、白扬树和蜡烛似的玫瑰色的老栗树的芬芳,这一切都蕴藏着青春的气息”的基辅生活。

巴乌斯托夫斯基少年时因父亲职业的关系得以乘坐火车到过波兰的华沙、克里米亚、高加索、奥德萨、莫斯科和布良斯克省的大森林等很多地方,这种经历使他终身都爱上了旅行并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在中学里读书时,巴乌斯托夫斯基喜欢上了写诗,美丽的诗句增强了他对本国语言的热爱。

中学的最后一年他写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并刊登在基辅文学杂志《火光》(1911)上,从那时起要当作家的念头就成为他毕生的愿望。 巴乌斯托夫斯基先后就读于基辅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是家中幼子而免于服兵役。

辍学的他钻进了小酒馆,见识了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并接触了各种方言,“贪婪的记下每个一针见血的字眼”。以后他当过电车司机、售票员,在当卫生员时因不停地向外地运送伤员使他有机会认识并爱上了俄罗斯中部地区的低地:凄冷但可爱的天空,村镇乳白色的炊烟、滞缓的钟声、暴风雪及雪撬吱吱的声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战争使巴乌斯托夫斯基失去了两位兄长,回到母亲身边作短暂停留的他又开始漫游,当过铸铁工人、水手,期间开始着手写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幻想家》,直到30年代才完成。十月革命后他参加过红军,听过几次列宁的演说,并“亲眼看到莫斯克在那空前的、朝气蓬勃的暴风雪时代所发生的一些事件”。

巴乌斯托夫斯基先后在《海员报》和罗斯塔社担任编辑,1932年春天他遍游了里海沿岸,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出版后使他一举成名,辞去工作后的巴乌斯托夫斯基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卡拉—布加兹海湾,在里海东岸,现属土库曼斯坦,盛产可提炼硫酸盐的芒硝。

20世纪初曾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目标,巴乌斯托夫斯基用游记的方式写了他在卡拉—布加兹海湾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区。此书写成后,不但令苏联读者倍感信趣,还博得了高尔基和罗曼??罗兰的好评。

酷爱旅行的他每去一处地方就意味着要写一本书:如赞美梅肖尔的《夏天》、描写坡提的中篇小说《科尔希达》、在卡累利阿等地住过后写了《查理??伦瑟威的命运》和《湖滨防线》、还有《黑海》等作品。 巴乌斯托夫斯基由于自己的多种生活阅历和在国内外的游历使他对生活与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在他的很多游记中都以抒情笔调描写大自然美景,尽管他身处那个年代,写了不少讴歌祖国建设的内容,但他还是卓有远见地提出要保护性地开发大自然,对人民的生活也表示了无限关怀。

由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德高望重,在50~60年代,每当其他作家遭到官方批判时,他总会出来为之辩护,表现了一个蔼蔼长者的正直与关爱。 1965年巴乌斯托夫斯基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金候选人。

从 1945年他开始写自传体长篇小说《人生的故事》,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和前苏联的广阔生活画面,小说第一部《遥远的年代》于1947年出版,第二部《动荡的青年时代》于1955年出版,巴乌斯托夫斯基原打算再写两部,没等完稿他便与世长辞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巴乌斯托夫斯基名言

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

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

《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

彭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次为作家彭程推出三本散文集:《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2021年7月版),从题材上大体归为三类,即生活、行走和阅读。这套书可谓彭程多年散文创作的精品选本,是其散文风貌和审美诉求的整体呈示。

彭程浸洇散文多年,算不上高产,却也成果丰硕。他是最早提出“有难度的写作”的作家,“不惧怕难度,甚至是主动寻求难度,便是一切严肃文学艺术家别无选择的宿命。因为他十分明白,难度的背面正是进步,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难度的等级不同,对应着的是不同的收获、不同成色的奖牌。”(《写作的难度》)这样一来,想写快些便变得不可能,对题材的挑选,对文字的捻拢,对意义的追寻,对以往的超越等,都会煞费苦心,绝不肯轻松敷衍成篇。这种严谨、自我为难的写作使得彭程散文能够自出机杼、水准齐整,这一点令他在文坛颇有口碑。《在母语的屋檐下》《家住百万庄》《心的方向》《地图上的中国》《当地名进入古诗》《对坐》等精品佳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读彭程散文的整体审美印象,仿佛面对一片浩渺寥廓的湖水,没有大海的巨浪滔天,也没有溪流的澄澈清浅,而是旷远安宁,静水流深。彭程善于将感性与理性结合,将感受与思考结合,不管写什么,都不局促,不拘泥,不黏滞,即使从小处落笔,也能跳荡开来,纳须弥于芥子,横处拓展,纵处掘深,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宋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也云:“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但是,能在普通寻常事物中披沙拣金,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平原之上兀然一峰陡峭,凸现奇崛之美,那才是对作家功力的真正考验。彭程散文虽然擅长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故乡,童年,乡野,城市,父母,旅行,读书,等等,但他很少做一般性的叙事和抒情,也很少像《返乡记》那样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前后过程,他写作的着力点是“题中应有之义”中的“义”,如火中之焰,糖中之精,即发现和挖掘寻常事物中的不寻常之处,及其背后被遮蔽的真相和生命的意蕴。诸如《漂泊的屋顶》《尺度》《连续》《物证》《招手》《对坐》《高处》等文,从标题就可看出高度的概括性和抽绎性,赋予血肉、骨骼、躯体以灵魂的统摄,又如一根红线串联了散乱的珠子,而奇妙的发现就在文本之间。以《对坐》为例,家里客厅一长一短L型沙发,对坐着年迈的父母和“我”,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电视,有一句无一句地聊闲篇,这样的“对坐”是不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日常常见、习焉不察的场景?作者却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领悟,“生命是一个缓慢的流程,在成长、旺盛和衰颓之间,他们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渐行渐远。”与父母“对坐”,在生命历程中只是一个时间的驻留,而必然会丧失,终会是永久的分离。这种感觉真实到残酷,又充满了荒谬感。极少有人如此清醒地写父母亲情,所以我视之与朱自清的《背影》和陈福民的《与你遥遥相望》一起为亲情散文的范本。

精微独异的生命感受。从本质上来说,散文是一种侧重表达内心体验和生命感受的文体。然而不少写作者易陷入三个误区,一是粗枝大叶,千人一面,二是浅尝辄止,流于表相,三是同质化,缺乏独异性,甚或写出的是间接的别人的感受。人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张面孔,写作者就是要有一双望远镜和放大镜观察到事物的细微差别,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的独到体验和感受。其实,越有独异性,就越有公共性。正如彭程所说:“文学的重要作用,正是通过差异性而反映共同性,经由个别而抵达一般,建立起不同生命之间的联结和融合。”(《我们为什么喜欢散文》)在这方面,彭程既有天生的敏感,善于敏锐捕捉事物细微的变化,譬如声音、色彩、光影、滋味等对自己各种感觉的触动;也有后天的技巧,他把这些详细记录下来,并加以品咂揣摩。我们随手翻开《童年乡野》,看他写不同季节的树:“初春,柳树新绽枝条的鹅黄最为悦目,掐一段柳枝,捋开外表的皮,可以做成柳哨,噙在嘴里有苦涩的味道。”“稍后便到了柳絮飘飞的时节。白色绒毛纷纷扬扬,像是一场大雪,在碧蓝的天空和温暖的风中飘洒,脸颊经常会感到极其细微轻柔的碰触。”“树木中唱主角的应该是高大的白杨了,半透明的碧绿叶片,金箔一样闪光,在风中哗啦啦地响动。”这里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不啻一场感觉的盛宴。而且还有“鹅黄”“白色”“碧蓝”“碧绿”“金箔”多彩的呈现。彭程在《漂泊的屋顶》中这样说:“我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出奇地敏锐、清晰,几乎是怀着一种贪婪的热情,看着、听着、嗅着,想把一切印象都吸收进来,储存在心中。”这不仅体现在对外在事物的观察,更有对内在生命的体悟,这无疑是一种艺术的自觉。

深邃开阔的人生思考。王国维尝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对一个作家作品判定其优劣高下的最高标准是有无思想,如果只能出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只有形而下而没有形而上,那显然只停留在表象而没有抵达本质,就缺乏深度而轻飘飘的没有力量。在当今散文家中,彭程显然是善于思长于思的一个。我曾注意到,他的思考是基于对生活的感知而生发的看法,而非终极的关怀,更没有陷入纯思辨的玄学,眼睛盯住竹子“格物致知”。他的思考源自大地、人间、日常,意在破译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的密码、社会的玄奥、生命的意味”,关注此岸,而无意彼岸,故毫无凌空蹈虚的晦涩枯燥之感。彭程读书量奇大,中外书籍的智慧已化作血液流淌在他的身体里,这使他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之外,能够升华出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的“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读彭程散文,常常有一种感觉,他对某一个事物叙写和思考你觉得写到三就可以了,结果,还有四、五、六……仿佛一个平静的湖面,其深不可测。正如他说:“我的心的方向,朝着四面八方,无穷无尽。”(《心的方向》)在我眼里,彭程属于这样的作家,才气充盈,但从不使才弄气、哗众取宠般炫技;学识渊博,但无“獭祭”之疾、死于前人句下,他将才子的才气与学者的严谨结合得相当完美。他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却无烟熏火燎的市井气和世俗气,而是精神的高蹈和雅致沛然其间,更有诗意流淌醉人的芳香,如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言:“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彭程的散文写作构建了属于他的审美世界——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美学的感染力不再是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是以唤醒和照亮人们意识和精神的现代美学为鹄的,展示了散文写作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刘江滨)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