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许渊冲名言(朗读者许渊冲说名言)

时间:2022-03-31 00:1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央视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翻译家许渊冲名言(朗读者许渊冲说名言)

1.朗读者许渊冲说名言

朗读者》昨日开播,在第一期节目最后压轴出场的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许渊冲先生上台伊始就递给董卿一张名片,名片上的一行字颇为令人震撼: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曾经留学英法,精通英文和法语,至今为止,已经将大量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和法语,并在英法两国结集出版,同时,他也将英法两国的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许先生上台之前,节目组安排了两位演员,演出了传统剧目牡丹亭和英国名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两国的两出爱情剧,在舞台上相遇了,搭起这座桥梁的正是许渊冲老先生。

2.朗读者许渊冲说名言

朗读者》昨日开播,在第一期节目最后压轴出场的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

许渊冲先生上台伊始就递给董卿一张名片,名片上的一行字颇为令人震撼: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曾经留学英法,精通英文和法语,至今为止,已经将大量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和法语,并在英法两国结集出版,同时,他也将英法两国的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

许先生上台之前,节目组安排了两位演员,演出了传统剧目牡丹亭和英国名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两国的两出爱情剧,在舞台上相遇了,搭起这座桥梁的正是许渊冲老先生。

3.许渊冲英译牡丹亭名句

《牡丹亭·惊梦》中,最美的一个曲牌,或许就是这一支“步步娇”。

〔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袅晴丝,这三个字写春日的晴好,恐怕是空前绝后。怎样才见得春日晴明的美好呢?在汤显祖的老家江西临川,砖瓦结构的房屋中,都会在房顶设一些明瓦。阳光是可以透过明瓦,往屋子里投射光柱的。有一种小虫子,会从房梁上悬丝一直吊下来。在光柱中,这种悬丝显得格外显眼。而风儿一吹,悬丝袅娜摇曳,这就是“袅晴丝”。由这个意向,可以联想到春日的晴明,可以联想到春风,联想到故乡的况味,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美好情愫。春风吹来的地方,是一处“闲庭院”,为什么是闲庭院呢?其实这也暗示了杜丽娘无从排遣的春情。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却原来,杜丽娘在意的并非是珠光宝气的穿戴,并非是裙衫儿茜和八宝填,她“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她的天性,自由绽放,光彩夺目!而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让她被尘封的天性一下子打开了。“姹紫嫣红”,都被锁闭在断井颓垣之中,就像杜丽娘被锁在深闺的高墙之内。良辰美景成了虚设,赏心乐事也是别人家的事情,断然不会来惠顾这“闲庭院”和“断井颓垣”。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杜丽娘的父亲和母亲,从来不向她提起这些“景致”。更不可能向杜丽娘提及人生的春意和浪漫。那些“锦屏人”,把自然的韶光,人生的青春,看的太轻了吧!

4.关于翻译的名句

译事三难:信、达、雅。

清·严复《天演论·译例言》。译事:翻译工作。信:准确,指忠实于原文。达:通顺,措文字通顺、薏息表达得充分详尽。雅:精美,指富于文采。本句大意是:从事翻译工作有三难:准确,通顺、精美。不同的语种之间,不仅语序、句法各有不同,而且不一定有一一对应的文字、诃汇。同时,即使同一语种,古代语言与当代语言也往往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将外文译成本国文字,或将古文译成现代文,既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又要文字通顺,意思详尽,还要语言精美,富于文采,诚非易事。这里严复不仅强调了翻译工作的困难,还道出了自己翻译外文的甘苦,也提出了翻译工作应有的要求。可供引用说明翻译工作的困难和做好翻译工作的标准。

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 《天演论·译例言》

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 翻译名言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过去我一翻译什么作品,人们就会猜测那位作家会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就是文学价值,文学质量。不一定。文学价值,就是说质量是唯一的标准。翻译的质量也很重要。

记者:原则上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跟数量有关系吗?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我觉得他(有些作品)真的写的太长了。2004年,《上海文学》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小说九段》,我看完后,立刻就翻译成瑞典文,还开始尝试自己写微型小说,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就觉得莫言对文字的掌握能力非常好。他的《船》还让我想起沈从文30年代写的短篇,非常像。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能创造发明的和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做翻译的人,比起那些只会背诵旁人的书本而大肆吹嘘的人,就如同一件对着镜子的东西,而比起它在镜子里所产生的印象,一个本身是一件实在的东西,而另一个只是空幻的。那些人从自然那里得到的好处很少,只是碰巧具有人形,如果不因为这一点,他们就可以列在畜生一类。 关于翻译的名言雷达芬奇

瑞典学院一共包括18个院士。我是他们里头惟一会中文的院士。除了用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俄文写的文学作品以外,院士们需要依靠译文。幸好,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成院士们所懂的外文。学院常常托有名的翻译家翻译个别作品,也请专家写报告,讨论某一个国家的最突出的作家。

记者:语言障碍是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相互隔绝的原因吗?瑞典文学院的18名院士只有你一个人可以直接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其他人都要借助翻译,这种语言转换和转换中的障碍、误差甚至变质会成为主要障碍吗?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水浒传》是七十年代译的,但是《西游记》是九六年出的,一共五册,比较厚,所有的诗词都包括在内。因为吴承恩的词填得非常好,他是一个很大的词人。除了这两部以外,我最近十几年翻译的就是七十年代以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小说、诗歌什么的。我希望西方人,尤其是瑞典人能够欣赏中国文学。这是我的责任。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我不懂。我不明白。因为我认识好些个汉学家对中国文学很感兴趣。他们有的也是自己翻译文学作品。但是问题是:不懂中文的、需要依靠译文的西方读者能不能欣赏中文文学作品?当然要看译文的质量。所以翻译家的责任是非常重的。我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批评过中国的外文出版社所出的那些当代小说或者古代小说,那时的翻译质量不够好。

记者:您能否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少中国作家认为汉学家不可能懂得中文文学,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以我个人的经验,执著身相的人非常多;过份著相的人,在医学上叫作宗教心理病,没有办法治疗。不仅是佛教方面这类人多,所有的宗教,都有些信徒并不追求教理,只是盲目的信仰,变成宗教心理病。佛法里一句话,就是太著相。所以金刚经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说是智慧的成就,不著相,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这个意思。 翻译名言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因为命运让我学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让我阅读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我早就认识到:我有责任让我的同胞们阅读我自己所爱读的中国文学作品。所以,我四十年前就开始翻译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的作品。以前,搞上古、中古文学作品多一些,但是最近二十年我可以说是专门搞当代。啊!当代的作品,我也翻译过《水浒传》跟《西游记》。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5.许渊冲:请介绍一下关于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许渊冲性格豪放,心直口快而胸无城府。

俗话说树大招风,言多必失,他因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磨难。早在50年代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的蓬勃朝气就被说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名利思想严重",前后做了7次检讨才勉强过关。

接踵而来的肃反运动更是厉害,他由于在陈纳德麾下当过翻译,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他据理力争,被停职反省,批判检讨,被软禁达半年之久。

幸好组织上在审查了一年之后,得出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膨胀",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1956年,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短暂日子里,许渊冲早年翻译的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情》得以出版。

接着他又与鲍文蔚合作,把秦兆阳的《农村散记》译成法文,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可惜好景不长,鲍文蔚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许渊冲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也被批判为思想右倾,罪名是他主张学习外语要"少而精",被认为是反对"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也许是个"老运动员"的缘故吧,才华横溢的许渊冲直到38岁,才遇到了理解他的照君姑娘,两人于1959年一见钟情,缔结良缘,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至今已共度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

6.许渊冲翻译思想的英译

To translate a literaray work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and make understand but also to enjoy and make enjoy.What's more,to translate a verse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and enjoy but also delight and make others delight in it.这是先生在中诗英韵探胜里面说的,我觉得比较符合你的意思。

最后那个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是这个境界:

What more felicity can fall to creature,

Than to enjoy delight with liberty.

希望可以帮到你。

7.许渊冲翻译的别丢掉原文

许渊冲翻译的《别丢掉》原文如下: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别丢掉》是林徽因为纪念徐志摩遇难周年而创作的怀人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著名的诗人,林徽因和徐志摩一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早年他们在英国发生的恋情,虽然无果而终,却奠定了这种关系的基础。

一九三六年在上海的徐志摩,为赶时间听取林徽因在北京进行的建筑学报告而搭乘邮政飞机遇难。林徽因在极度的悲痛中怀念着这位能够以心相交的朋友,并将飞机残骸中的一块木板挂在卧室里做永恒的纪念。一九四零年徐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写下了意味深长的《别丢掉》。

8.求译文(英译)评论求翻译家(许渊冲,林纾,朱生豪,

唐诗宋词英译:杜牧 清明 ( 8个名家的不同译本)杜牧(803-852)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一鹤 译: Pure Brightness (Qing Ming) Festival By Du MU It's drizzling thickly and profusely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A wayfarer is overwhelmed with sorrows On his way。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o find a wineshop in the village?” “Over there,” the shepherd boy pointing to The distant Apricot Blossoms Village。

Note and Commentary: The poem describes a pedestrian traveling in the countryside in the midst of drizzling on the Qing Ming Festival, who asks a shepherd boy where to find a wineshop to dispel his sorrows。 陈君朴 译: The Qingming Festival By Du Mu On the Qingming Day, rain is falling uninterrupted, And the wayfarer is more than ever broken-hearted; “Is there any wine shop hereabouts?” A buffalo boy Points to a distant village where apricots are spotted。

蔡廷干 译: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万昌盛、王僴中 译: The ceaseless drizzle drips all the dismal day, 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 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 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

许渊冲 译: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吴钧陶 译: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杨宪益、戴乃迭 译: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孙大雨 译: The Clear-and-Bridge Feast By Du Mu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In gloom are pining away。

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 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 “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

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

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翻译家许渊冲名言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近日,一篇发表于2002年5月的论文火了,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第一句赫然写着: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得知这自信的“狂言”出自我国力学大师钱伟长,网友连连表示“失敬”。(戳链接了解详情: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看到作者,网友大呼失敬了)

有一种狂,不等于轻狂,也并非鲁莽,它是一种气吞万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一种胸有成竹,敢想敢做敢当的自信;一种无所畏惧,不屈服不卑膝的态度。

自古狂人多才俊,今天,便来看看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狂人语录”。

01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有一种狂,是踌躇满志,哪怕一时失意,也认定自己生而不凡。

02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有一种狂,是但从己心,哪怕面对权贵,也不任由呼喝。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03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有一种狂,是自信无敌,哪怕穿越今古,也不失疏狂之态。

04

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有一种狂,是内心笃定,不攀比不羡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05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唐寅《桃花庵歌》

旁观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南宋]刘克庄《一剪梅》

有一种狂,是坚守自我,不被他人的目光绑架,有敢做自己的勇气。

06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宋]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有一种狂,是少年侠气,是天下良友尽可交,世界尽在我脚下。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07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横渠语录》

有一种狂,是肩负使命,追求自己的至高境界,搭建自己的精神坐标。

08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有一种狂,是决绝果敢,用满腔壮志豪情,为家国而抗。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09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

村犬何须吠不休。

——[清]袁枚《绝命词》

有一种狂,是傲骨铮铮,不与浊世共沦,不为五斗米折腰。

10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有一种狂,是笑赴生死,淡然,泰然,决然,毅然、慨然。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11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写过一段话,大意是:

先人说过:“自周公死后,经过五百年才有孔子。孔子死后,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能继承清明之世,正定《易传》,接续《春秋》,以《诗》《书》《礼》《乐》为本的人吗?”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我又怎么敢推辞呢!

有一种狂,是志向高远,哪怕要苦其心志,也敢于揽大任于肩。

12

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评价元代著名词人关汉卿时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对此,关汉卿本人也毫无惭色,在《一枝花·不伏老》中有更透彻的自白:“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结尾一段,更是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同“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有一种狂,是风流自成,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奈我何!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13

国学大师陈寅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曾在课堂上直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有一种狂,是敢为人先,“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

14

写下《狂人日记》的鲁迅,自己也堪称是个“狂人”,在《估〈学衡〉》这篇杂文中,他便有惊人之语:“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就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

有一种狂,是直言不讳,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

这16句“狂言狂语”,有点厉害

15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里说:“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不要怕无凭藉,不要计及权势与力量。单凭小己个人,只要道在我身,可以默默地主宰着人类命运。否世可以转泰,剥运可以转复。其主要的枢纽,即在那一种无形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上。此可以把中国全部历史为证。”

有一种狂,是文化自信,是根植于数千年灿烂文明的不绝底气。

16

今天,还正好是翻译家许渊冲的百岁生日,犹记得2017年2月,许渊冲做客《朗读者》节目,彼时96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徐徐迈入会场,颤巍巍递出了一张名片——“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有一种狂,是实事求是,其基底,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是步履不停的人生追求。

文/央视新闻整编

图/视觉中国

狂,

是自由不羁,是少年意气,

是豪情万丈,是骄傲自信,

是有所坚持,是有所不为,

更是基于实力的清醒认知。

它不意味着没有节制的妄言妄为,

也不等于一味的自大和目中无人,

而更像一种深植体内的傲骨精神,

既激励我们不惧风浪扬帆远航,

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顿和诱惑时,

不自折,有底线。

【写留言】

分享你眼里的“狂人狂语”

监制丨王兴栋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