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灵宝的名言名句(灵宝函谷关介绍及成语典故)

时间:2022-03-31 04:0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高山流水品历史 | 评论: 次 | 点击:

有关灵宝的名言名句(灵宝函谷关介绍及成语典故)

1.灵宝函谷关介绍及成语典故

1. 东周时期,函谷关关令是当地人尹喜。

一天早晨,尹喜从家里出来,在门前的一个土台上往东远眺。望见对面源岸上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这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善观天象的尹喜却从中发现了不平常,红光之前有一团紫气缭绕徐徐向西移动,在黄河南岸,弘农河畔,紫色渐渐的越聚越浓。以至於层峦叠嶂之间,云霞蒸蔚,景色异常美丽壮观。

尹喜眼观天象,即兴打了一卦,细推卦理,不由欣喜若狂:"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 2.於是他赶紧下了土台,吩咐手下打扫庭院,清扫街道,准备迎接圣人。

并告诉门人,凡有与众不同的人来都要留下来,好好招待,而且还要马上向他报告。布置好后,尹喜沐浴更衣,静候圣人。

当时周朝的柱下史(相当於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老子李耳,因不满朝庭腐败,诸候相争,辞宫不做,离开洛阳,打算经函谷关西去,过隐居生活。老子皓首长须,神彩奕奕,倒骑青牛来到函谷关前。

守门关吏见此人与众不同,立刻报告关令尹喜。 3. 尹喜赶忙来到关前,将老子迎到客舍,共进餐膳。

二人边吃边叙,谈得很投机。函谷关一带景色秀丽,尹喜关令又极力挽留,老子就留下来,写出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后才离关西去。

后人在老子著经的地方建了太初官,又在尹喜观看紫气东来的地方建了瞻紫楼。

2.谁知道灵宝有那些名人

[size=3][color=blue]阳平-北阳平-包有民[/color][/size] z^ ~d#sV7ze dB a}F]z9Q2m [color=green][size=4]包有民,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党支部书记,他创造了由乞丐成为千万富翁的奇迹,同时他又编织了捐资千万赠乡亲的真情故事。

y{H%T:gsOX Fb'YRr"c E|4T 包有民的童年是在荆棘坎坷中走来的,年仅一周岁的他就被父亲用箩筐挑着,从湖北老家逃荒来到灵宝市。16岁的包有民便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创业之路,他给人背石、出矿渣、当钻工,积攒了2万元钱后,又跑运输拉矿石,后来又干起了汽车修理,几年下来积攒30多 ;~w#H({ha} 万元。

接着他开始做起了“淘金”梦———上山开矿。"d9O*?jc7e!Iv uQV:P'J 致富了,他想得最多的就是要报答乡亲们的恩情,近年来,包有民先后为太湖村提供树苗、物资数百万元,并帮他们修了一条通往山下的水泥路。

投资几百万元帮助阳平村集体和群众发展经济,无偿提供的苗木就在一万亩以上。Cf hq(k(b0B fqp p1y\%}H)t2F 2001年,包有民筹措资金上千万元开发建设工贸一条街,在街道两边建起了北阳平大型超市、商场、古堡城服装综合市场和200多间门面房,并陆续收购了这条街上原有的矿山机械修理厂、矿山设备厂、面粉厂、刺绣厂和素管厂,建起了设施一流的北阳平大酒店和一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

I `L`Zc~J 2hE1cQ7^;k 就在工贸街建成投入使用后,包有民做出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他要把这条资产达一千多万元的工贸街无偿捐赠给村集体!接着他又把250万元的选矿厂无偿捐赠给村集体! 5ZKQR La-{H Rx 4o `VyC(] 包有民捐千万富乡邻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新闻人物”、“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3年11月17日,他当选为第九届中华大地之光十佳新闻人物。 D t/x2y*Lw;z8gY m2Q #r |8Wdu)Ax [color=red] 附图:包有民接受记者采访+k8It)~(D#g4Gp;n)zy9[ [/color] [attach]3856[/attach] x\L"Sr*X U&i'c+jL.j %XH9_&v9@ u,Zv$Q 1月8日。

北阳平村群众敲锣打鼓,在公证员的公证下,包有民夫妇将价值1000多万元的资产正式移交给北阳平村,其中包括价值300多万元的北阳平大酒店;价值300多万元的住宅小区以及阳平镇工贸一条街两旁的店铺和企业。 H7r.~q.u7aEr x v1e_&dIH 这些房产和企业都是包有民一手建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年仅16岁的包有民就孤身来到大湖山下,背矿石、打钻、搞运输、开汽车修理店直至到矿山开采,十几年艰辛挣下了千万元资产。5K0lVQW|hZA.G-q ,kAAw0p5s8g~cJ+r*l 包有民有钱后,有的亲戚和朋友说,你给我们点钱让我们做个生意什么的,我们会对你感激不尽;也有人对他说,你给我二三百万,帮你弄个干部当当。

A$m?Slu|8a .IH3P.FN'@ 然而,包有民却毅然做出了把千万元资产无偿捐献给村集体的决定。他说:“我个人富了,周围的群众穷我心不安,我捐献资产不图名也不图回报,党中央谋求全国的农民过上宽裕的日子,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要为本村本乡的群众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jK9s\7I)F| w?~9g#P*i4|5uMsL 包有民1997年入党,2001年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03年当选村支书,2005年,以全票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当上不领工资的支书后,包有民抛开了个人的生意,把心思全放在了全村发展的大业上。

e|s@sR tY6Y'P &{r jG nY 北阳平一半村民居住在阳平镇上,条件相对较好;还有几个自然村散布在深山,土地贫瘠,群众生活困难。包有民认为,农村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在几个偏远的山区村,他把自己苗圃里100多万株柿树苗、杨树苗、刺槐苗、桐树苗无偿贡献出来,让群众发展林果业,如今该村已发展柿树3000多亩,有些已开始挂果。 2dl*fhP*n|u*k} -@Z^_5h1[%u 2004年,包有民自掏腰包,组织村组干部到山东寿光等地参观考察,然后以3万元的年薪聘请技术员驻村指导,引导群众发展大棚蔬菜。

目前全村大棚蔬菜已发展到50亩,年增加收入40余万元。P8P g \gsN]k (c;t2Q+E$J(h 由于北阳平村大部分群众家底薄,调整结构、发展饲养业等一没实力二怕赔本,往往犹豫观望。

包有民认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各项产业,村里要舍得下本、舍得投入。近年来,发展林果业,村里出资15万元统一购买种苗;发展中药材种植,村里出资8万元购买种子;发展饲养业,村里投资兴建了占地40亩的高标准畜牧饲养基地,让饲养户免费进入…… 7k)z&@ Q[(oj ,D"zD/G3} 阳平镇最漂亮的街道当数工贸一条街,这是北阳平村发挥位于镇区优势修建而成,两旁的一多半店铺和企业是包有民建成后捐献给村里的。

如今,矿山机械厂、木器厂、面粉厂等立足本地的小型企业红红火火,能够就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人。~'p?/n t1t(qf,Y-V {f H"A0W?hu k “我并不在公司任职,我的精力全部放在村里。”

包有民兴致勃勃地描述北阳平村的新农村建设蓝图,“山区的群众生存和生活条件较差,我们准备在阳平镇建造几个美观漂亮的住宅小区,逐步将山区的群众搬迁下来,让他们住进水电齐全、功能完备的楼房,将山区的土地和旧村退耕还林、退宅还田,栽植林果树木,一举两得。” 2D1v4w A&a`Y8s8A.M 'ov ZWlh 。

3.谁知道河南灵宝有哪些名人和事例

河南历史名人

黄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仓颉-黄帝的史官,传说中的文字创立者,有“仓颉造字”之说

杜康-夏朝第五代国王

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庄子-原名庄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庄子》,河南民权人;

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河南鲁山人;墨子《吕氏春秋

4.函谷关的成语典故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李成宇

1965年8月下旬

中原称天堑,无过函谷关,

汉称八关首,中平置元年①,

关址有新旧,相去百里三,

东自孟津起,西边到崤山,

心吊古战场,旧貌换新颜,

陕豫咽喉地,今履若平川,

险途几百里,驰过不半天,

名胜古迹多,不及下车观,

求学时间紧,何日方得闲?

注:①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坡头北,南峙巍巍秦岭,北临滚滚黄河。战国时,秦始置关,称秦关。汉楼船将军杨仆“徙关于新安”,南史称汉函谷关。函谷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洛阳八关即: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太谷关遗址、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遗址。函谷关为洛阳八关之首。新函谷关为汉代中平元年置。

5.函谷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函谷亦作“ 凾谷 ” 。

函谷关是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灵宝东北。当时,东方六国曾数次联合攻打秦国,秦军都凭藉险要的函谷关,成功抵御六国联军的进攻,使他们大败而回。西汉初,刘邦就因为函谷关的险要,决定在关中的长安建都。潼关与函谷关之间,是一条狭小的通道,长140里,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做函谷关,西头,便是潼关。

战国时,关中的秦国是处在进攻地位的。控制了函谷关,秦国的东进之路就被封闭。防御时,守住潼关或守住函谷关,效果相同,都能切断东面来敌进犯长安之通道。潼关离长安较近,补给方便,容易防守。东汉以后,潼关取代了函谷关。

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三国魏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6.秦朝时期著名的函谷关现在在何处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

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扩展资料

与函谷关有关的历史典故:

1、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

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

2、仙丹救民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

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3、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

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幸姬。幸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幸姬。幸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

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4、终军弃襦

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

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都肯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函谷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

有关灵宝的名言名句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辞海》),为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的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仙丹救民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幸姬。幸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幸姬。幸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白马非马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立论,互相争鸣,使我国古代哲学思潮非常活跃。当时赵国的平原君门客中有一名叫公孙龙的,想到秦国出游。那时赵国一带的马,正流行一种烈性传染病。秦国得知后,在其东大门的函谷关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概不得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验过符节就要过关。关吏拦住说:“你人可以过关,但马不能过关”。公孙龙不悦,“马不能过关。白马非马,怎能不让过呢?”关吏说:“白马也是马呀!”公孙龙说:“难道我公孙龙就是龙吗?”关吏被问愣了。他又说:“白马者,马与白也,或白与马也,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都行,但要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行了。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也是就说白马就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呢?”关吏还没明白过来,他就骑着马过了函谷关。以后关令知道了此事,决心要治治他。后来,公孙龙从秦国返回,公孙龙出关这天,关令故意站在关前。公孙龙被验过符后,关令不叫公孙龙过关,说:“你要出关,请到别处过。”公孙龙说:“自古从赵国到秦国,这个关是必经之路,我不从此过,还能从哪过?”关令说:“这里是函谷关,不是你说的关。”公孙龙苦笑着说:“函谷关怎么不是关呢?”关令说:“先生不是说过‘白马非马’吗?”这时公孙龙才意识到遇到了对手,但又怕误了赶路,才跪在关令跟前哀求,最后过了函谷关。“白马非马”的争论是当时哲学上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开始在思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终军弃襦

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出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都肯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几个来自千年函谷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传说

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到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木”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年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