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佛名言
时间:2022-03-31 04:3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叶孤腾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地藏佛名言
1. 您好网友们佛家有句名言好像是地藏王菩萨说的想不起来了大概意思是身
这句话是提婆达多说的:【我处阿鼻地狱。犹如比丘入三禅乐!】
---------出自《大方便佛报恩经》。
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兄,专门跟佛唱反调,可以说是专业唱反调,从来没成功,也从没被超越。他,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唱了很多反调。因此堕入阿鼻地狱。
其实,提婆达多,多世以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也是大菩萨。为让佛速得成就,生生世世示现成佛身边的凡夫来给佛造种种磨难,历练世尊,让其早成道果。释迦牟尼,努力精进,超越九劫,终于在3000年前,比弥勒菩萨提前成佛,提婆达多依然示现成佛的堂兄,来磨难佛陀,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逆十恶,种种作恶,恶业太重,为凡夫示现业感地狱,堕入阿鼻。所以提婆达多,即是佛的老师,也是佛弟子的老师。也是佛受记的未来的天王如来。
佛感恩老师的磨练,派阿难尊者,去地狱探望提婆达多。
阿难问:如来遣我问讯。苦痛可堪忍不?
提婆达多言:我处阿鼻地狱。犹如比丘入三禅乐。
佛言: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
2. 您好网友们佛家有句名言好像是地藏王菩萨说的想不起来了大概意思是
这句话是提婆达多说的:【我处阿鼻地狱。
犹如比丘入三禅乐!】 ---------出自《大方便佛报恩经》。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兄,专门跟佛唱反调,可以说是专业唱反调,从来没成功,也从没被超越。
他,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唱了很多反调。因此堕入阿鼻地狱。
其实,提婆达多,多世以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也是大菩萨。为让佛速得成就,生生世世示现成佛身边的凡夫来给佛造种种磨难,历练世尊,让其早成道果。
释迦牟尼,努力精进,超越九劫,终于在3000年前,比弥勒菩萨提前成佛,提婆达多依然示现成佛的堂兄,来磨难佛陀,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逆十恶,种种作恶,恶业太重,为凡夫示现业感地狱,堕入阿鼻。所以提婆达多,即是佛的老师,也是佛弟子的老师。
也是佛受记的未来的天王如来。佛感恩老师的磨练,派阿难尊者,去地狱探望提婆达多。
阿难问:如来遣我问讯。苦痛可堪忍不?提婆达多言:我处阿鼻地狱。
犹如比丘入三禅乐。佛言:菩萨摩诃萨。
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
不以为患。
3. 关于佛教的名言
说、非、是 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非)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如来说人身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初读《金刚经》,犹如身在云里雾里,不明白释迦老头在说什么和想要表达什么,缠缠绕绕,丝丝染染,说是,又说不是,又说就是,尤其以上“说、非、是”的含义,理解起来很费神,但若不懂这种“说、非、是”的含义,要明白《金刚经》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试着来理解。
桑田草在“你醒了吗?”一文中谈到梦中的时间和现实的时间时说了一句话:此现实者,即非现实,是名现实。这是在用佛陀的智慧认识“现实”的含义和意义,可谓透彻精辟。
从梦境来看,我们的现实是不存在的,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我们所处的“现实”时刻在变化,是昙花一现,也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实并非现实,但我们总要用语言表达这个“现实”,只好无奈地借用“现实”来说明此时此刻的现实,但我们命名的“现实”并非现实,没办法,只好强用“现实”来表达我们想说的意思,但若把“现实”误为现实,就误解了现实的含义,所以,“现实者,即非现实,是名现实。” 再比如“佛山草”,佛山草者,即非佛山草,是名佛山草,禅院未诞生前并没有佛山草,但在禅院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个人,这个人并不是佛山草,但为了表达上的方便,以便与其他人区别,所以就勉强给这个人起了一个名字,叫佛山草。
由此我们来理解佛陀话语的含义。“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什么是善法?宇宙中并没有善法,同样也没有恶法,但我们总要表达善恶的含义,实在没办法,只好用“善法”这么个名相来表达我们的意思。如果我们非要执着于“善法”,认为这个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善法”,必然陷于极端而制造困惑和苦难。
“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蓬莱草是个毛丫头,这是实相,再过一百年,还有这个毛丫头吗?还有这个实相吗?没有了,所以,实相即非实相,但我们不能不说这个毛丫头是个实相,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此认识,我们即可透过“相”看到毛丫头这个实相其实是如来,是一尊佛。
依次类推,我们就可以明白《金刚经》中“说、非、是”的真正含义。 当然,佛陀的含义中又有含义,含义的含义中又有一层含义,这不是本文要讲解的重点。
----------参考《禅院文集》成佛篇。
4. 关于佛教的名言
关于佛教的名言:
1、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2、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切皆为虚幻。心动则物动是说,心里若有妄想存有妄心,那么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了诱惑;心静则物静则是说,如果心如止水无杂念,所有的诱惑利益面前它都是静止不存在的。)
3、随心、随缘、随性。(凭着自己的心意。依随自己的心情,不迎合,不造作,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而行事。顺应机缘;顺其自然。)
4、万法唯心。(三界充满了我们的心,除了我们的心,什么也不存在。)
5、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这个世界是自己内心的影射。)
6、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人一命,功绩超过造七层佛塔。)
7、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并进行改正,这是一种勇气和美德,也是不断的完善自我、取得进步的阶梯。)
8、善恶一念之间。( 善与恶的界限,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9、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当一个人有了一个愚蠢的念头时,就会远离正途;而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正念也会让你走上正途。)
10、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佛教
5. 求 佛教名言名句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佛说十善业道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很久以前每次路过他的面前,我都急急忙忙的想要离开,也许是害怕他看破一切黑暗的眼神,也许是害怕他身背鬼魅的背景,和他漠然一笑,匆匆走远。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每次路过他的面前都会驻足好久,或者跪着好久,或者坐着好久,和他悄然对视时有种内心灰暗渐渐被消融的快感,他看透了心念劣迹斑斑的我,却从来没想过要去伤害我的自尊。
在几乎所有的经殿佛堂,他永远稳坐在佛祖或者观世音菩萨的左后方,那是因为没有人敢于忽略的实力,尽管低调,但是低调中潜伏着巨大的洪荒之力。
我开始仰慕于他身背鬼魅的背景------一直一直被小鬼们缠绕着,但那完全不是因为被邪祟所困,而是因为他要去度化邪祟鬼怪,他见过三世之内至邪至恶至脏至浊之物,但他的心,永远至纯至真至勇至善。
是的,他就是佛国鼎鼎有名的菩萨,地藏菩萨。
他有一个伟大的愿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是一个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按照佛经所讲,宇宙中百千万的球星都存在着生命,而地狱也不是在某颗球星的地心,而是在大铁围山之内,大铁围山存在于虚空的某个阴暗之处,无穷无尽,鬼魅横生。
教化大铁围山之内的堕落众生,显然就算地藏菩萨有百千化生也难以度尽,更何况说,人世间活着的人,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在造业。
地藏菩萨早有教言:“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每一次看经时都为他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写在经典中的这句话深深震撼,因为每一天,我们的思想之中真的有很多都是利己损人的,如果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只怕不堪尤甚。
诸如欺骗、背叛、谋害、陷入于不义,误人以歧途,做出这些事的这些人不都争先恐后着要去地狱报到吗?如果百千万的球星之上真的都存在生命,那么每一天争先恐后要去大铁围山报告的小鬼们只怕无穷无尽,他地藏菩萨就算有无上神通,怕是也无暇应对分身乏术的吧?
一定是这样的,不然他早已经成佛,而不只是菩萨。
然,那又怎样?
并非所有的事情去做了都能够看到最好的结果,但一定能够看到一些预期的效果,更何况说,有些高人行事,本就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只不过我们没有这种胸怀,理解不了罢了。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就像是在所有的苦难和污浊中坚持光明和希望。
幸运的是,地藏菩萨早已经是一个看破一切的大能,他有足够的耐心,他有足够的慈悲,去应对一茬又一茬迷迷糊糊游荡在暗寂处的鬼魂。
正所谓“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地藏菩萨也许真的相信能够度尽地狱众生,也许早也就明白了地狱众生不可能穷尽,但他就是“偏执”的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爱,因为不忍,因为能者多劳。
关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亦是地藏菩萨的名言,寻常有些人装模作样,认为说出这句话能够体现出胆量,殊不知,这看似简单且霸道的一句话承袭着数亿光年的诺言,是地藏菩萨无上神通以及无上慈悲在护持的一个诺言,除了他,没有谁能够在寂静荒芜的大铁围山之内,做着度尽邪魅众生这种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全的工作。
偶然的某一天,我又坐在地藏菩萨眼前的空地上静静发呆,突然间喜极而笑。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突然间我的心中竟然也有了这样一个愿景,当然人微愿轻,我的这个愿景被缩放了数亿倍,因为我没有地藏菩萨那样慈悲广阔的胸怀,曾经在痛苦中摸爬滚打身心疲惫,因为我有太多的欲望,我只为自己而活,后来有幸接触佛法,我的慈悲也不过是涨了一点点,愿景也不过是大了一点点,想着先让自己的母亲,父亲,所有那些至亲至爱的人过上好的生活,然后再去满足自己。
可是要做到孝顺亲人并且能养活自己,并不想要太多的物质享受,然而仅仅如此对于身肩业障的人来说依然很难很难,所以我要清空的这个地狱,即是我自身所携带的业障和缺陷。
长期以来,懒惰使我失去了很多的机会,静不下来的心使我做事常常半途而废,骄傲自满的嘴脸使我前一秒喜上眉梢下一秒泪上眼角,易燃易爆炸的性子让我屁大点事有时都会自暴自弃,脑海中的淫秽念头莫名消耗我的精气神,怨天尤人口说丧言浪费了我太多的运气,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记性让我吃尽苦头......
所有这些不良的东西构成了一个微型地狱,“地狱众生”游荡在我的肉体我的心中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干扰着我,让我一事无成一无所有,然后恶性循环,失望在心中蔓延成迷乱的河流,最终使我越来越来越不相信美好。
找寻不到美好,看的到却尽是失望,怎么办?哭闹折腾大笑装疯全部无济于事,只有力所能及清除掉自己身上带着的业障和缺陷,人生才有可能剥开云雾见彩虹。
只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美好,才能遇见美好。
要怎样,才能证明存在的价值?
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我说:不完善自己,枉人世一遭
有的人生来就是太阳,甘愿福泽万物,有的人生来就是一颗小草,只求顽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