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屈原的名言
时间:2022-04-01 04: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初衣胜雪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端午屈原的名言
1.端午节屈原的诗句
你好:
祠南夕望 唐·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塔》宋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祝你生活愉快,望采纳。
2.欣赏端午赛舟你会想起屈原的名言
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名平,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端午节的来源,屈原投汨罗江后,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比喻新奇。堪笑楚江空渺渺,攻破了郢都,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九歌》。其作品文字华丽。为了寄托哀思、《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九章》,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主张联齐抗秦。那时?
(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内涵深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又传,以驱蛟龙。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流放期间,再次冒雨出动,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联齐抗秦,参与法律的制定,千直行至洞庭湖,万古传闻为屈原,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汉族、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人们荡舟江河之上,不能洗得直臣冤、三闾大夫,死后为蛟龙所困,主张彰明法度,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看来。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在屈原努力下。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端午节吃粽子,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世人哀之,想象奇特;又自云名正则,举贤任能。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屈原的一生。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前278年。屈原被逐出郢都,常与怀王商议国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楚国国力有所增强。《离骚》,字原,流落到汉北,开始文学创作?
纪念屈原据说,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恰逢雨天:“节分端午自谁言,任左徒,改革政治。前305年
:
引自百度百科
3.屈原写的关于欣赏端午节赛舟的名言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节日。给你几句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吧。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 (宋) - 《和端午》
•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陈与义 (宋)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刘克庄 (宋) - 《贺新郎·端午》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 (唐) - 《端午日赐衣》
•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 刘禹锡 (唐) - 《竞渡曲》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 (宋) - 《浣溪沙·端午》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殷尧藩 (唐) - 《端午日》
•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 (宋) - 《澡兰香·淮安重午》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苏轼 (宋) - 《屈原塔》
4.欣赏端午赛龙舟你会想起屈原的名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据说,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距今2300多年前的一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从小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
长大之后,屈原以非凡的才华,得到了楚国国君的重用。他主张改革内政,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受到百姓的欢迎。
但是,这些措施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在楚王面前挑拨离间。
昏庸的楚王不辨是非,免除了屈原的官职,并把他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有一天,屈原在沅水边遇到一位渔夫。
渔夫说:“你为什么不与那些贪官污史同流合污,来保住自己的官位呢?”屈原道:“我宁愿跳入这滔滔的江水中,也不能让自己的人格蒙上一丝灰尘!”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首都。听到这个消息,屈原痛苦万分。
五月初五,屈原怀抱青石,悲愤地跳入滚滚的汨罗江中,以死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当地的百姓听说屈原自沉汨罗江后,都争相驾驶小船,在江上往来穿梭,希望能打捞上屈原的尸体,但是最终未能如愿。
为了使屈原的尸体免受鱼虾的咬食,大家就用箬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喂食鱼虾。 后来,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
这个习俗世代流传,直至今天。
5.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__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__张耒《和端午》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__陆游《乙卯重五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__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6.求屈原端午节诗句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7.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
文天祥端午节诗作三首,生作孟尝君,死亦效屈原
同样值得纪念的文天祥,他的端午三首,表明爱国气节,死而无悔
端午节,自唐朝之后,就正式作为屈原的纪念日。此之前,虽然民间流传关于屈原投江的各种传说和祭祀,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还是从唐朝开始。不但端午节是法定节日,更将端午那天作为屈原的纪念日。比如皇帝亲自写诗,来谈屈原的爱国忠君。
屈原到底是不是农历五月五日自沉的,已经无关紧要。但是一个楚国士大夫的死,感动了千百万人和千百年的岁月。因为许多人知道他为什么死。
一,一个想改变国家命运的有为官员,他一生都在为楚国谋求出路,没有私心。
二,一个热爱人民和楚国文化的人,他梦想国家富强,人民安乐。
三,当国家灭亡时,做为屈原其实有很多生路可走,比如有渔父劝他隐居,远离尘世到是非,但是他决定以死殉国,告诉楚国人民,一个人对于自己的选择和信仰要执着,只有执着才能唤醒更多的人。
四,屈原死的时候62岁,这在古代是一个高寿的年龄,他由于流放的身份和已经偏老的年龄,无法再像年轻时候一样,组织民众抗秦。但是他的死同样是一种不肯屈服。所以屈原之后,楚国反抗暴秦的斗争一直都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代表着屈原和楚国人的精神延续。
屈原精神一直激励着历代爱国者,为了振兴和挽救国家而努力。自隋唐以后,屈原不再只代表楚国楚地,代表的是中华文明精神里一种为了国家的那种气节。要像屈原一样,做一个爱国者。
太平盛世,是很难彰显这种气节和精神的,但是到了国家危难时候,这种为国而死的壮怀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将人们团结起来,走出家国逆境。
时间推至南宋末年。宋朝有先天的不足,就是军事力量薄弱,而北方游牧民族女真蒙古不断壮大,靠挑起边境矛盾和劫掠生存。而宋朝时期,进入历史气象学中的低温阶段,这些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不断向南扩张。1127年,金国武力征服宋朝,北宋灭亡。而南宋则失去了半壁河山之后,定都南京,在金国和蒙古的武力高压下,维持了150多年的统治。
南宋的前半期,尚能和金国划江对峙,但是到了后半期,政治腐败,蒙古部落崛起,靠铁血征战征服,类似暴秦,南宋风雨飘摇。
文天祥有如屈原一样,生逢乱世,因为他直言,为权臣贾似道不容,在三十七岁愤怒退休。但是他的心一直是关心着国家命运的。
结果两年之后,元朝军队攻打宋朝。文天祥和所有真心爱国者一样,国家有难义不容辞,他散尽家财,招募士兵,主动参与保家卫国的战争,成为南宋反元一面鲜明亮烈的旗帜。在之后的三年里,文天祥带领军队转战江西广东,历尽战地艰苦,血火考验,母亲和孩子死于战地瘟疫。
42岁那年冬天,在广东五坡岭被俘,递送元朝首都大都。在押解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最惨烈的崖山之战,南宋崖山之战失败,数十万军民蹈海自杀。亡国之耻,国殇之痛,只是他无法改变他的囚徒身份,这种沉痛压抑在内心。元朝开出各种优厚的条件,因为只要文天祥愿降,那么一年让他们头疼的抗元旗帜就倒了。但是文天祥不为所动,关押五年后,他从容就义。
他知道自己虽然身死,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不妥协,一定会和屈原一样唤起更多的人,捍卫自己的国家和文明。
这三首端午,应该是在被俘虏之后的五年中所做,他用祭奠屈原,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宋朝文天祥《端午》
五月五日的中午,是端午佳节,一年的南风从南方海上来。我举杯向天,三杯洒地。孟尝君是五月五日出生,屈原是五月五日死的。
我人生一世,生要像孟尝君,挽救齐国于危难,日要像屈原,成为爱国忠魂。
我的父母已经死了,他们的坟头,狐兔漫游,我的国家已经没了,只听到亡国的悲声和哭泣。人生不过如露水短暂,人生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
但是只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就是像屈原一样刚烈的心,这种精神不会随着水波流逝。至今楚国地方的人,年年都在江上祭奠屈原,他们并不知道苟活者有多么荣华,但是他们懂得屈原的贵重。我看到这里真的感动啊,文天祥相信人民,相信公道是非正义在人心在民心,这是何等历史的通达。
不要说死是可怕的,也不要说生是令人欢喜的,万物皆有消亡的那天,但是只有真理,天理永远存在。文天祥这个天理和真理,是元朝入侵是非正义的,而抗击元朝,哪怕失败都是正义的事业。为了国家,进行抗争,这是正义,不可动摇的。
从历史的角度,百年不过一天,千年也不过一天。所以我不会贪恋生存,让我高歌在这槐阴翠绿的五月,让屈原精神和我同在!
文天祥和屈原一样是有着历史的清醒,正是这种清醒,他舍身度外。元朝的入侵和铁血就是一个落后民族征服一个灿烂的文明,它或者胜在一时,但绝对不是永远。文天祥有这种自信。当年屈原也有隐居深山的机会,为什么他要自杀?
文天祥懂得屈原,人可以死,爱国的旗帜不能倒下。这是一种抗争,一种血性。有人说屈原是悲愤而死,但是文天祥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唐宋之后士大夫的理解,人可以死,但骨头要硬,这硬气是文明延续的保障。普通人可以愚昧,但是国家的大臣不可以贪生怕死。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颇怀常杕意,忍诵蓼莪诗。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宋朝文天祥《端午初度》
死得其所,是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一生的故事和经历,靠个人领会完成。我常常有孤独的感觉也很享受这种孤独,只是我愧对自己的父母,他们跟随我南征北战,死于战乱,让我愧疚伤心,我甚至不敢读完诗经之《蓼莪》。
短短浮生百年,只有世外高人才追求长生不老。我这里一杯牢房水,心中却比神仙还富贵。你看看哪里会有仙鹤去投靠世俗的门庭?
我梦见都是瑶台美景,那是我的天国,只是醒来看见山河黯淡。
我既然选择了殉国这条路,肯定不会求生,只是这端午节,处处菖蒲老,如同我不再能够拔剑保卫国家。我只能看着风雨满家国。
其实文天祥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死亡有很大程度上是他期待的,在抗元斗争中,他看到无数的爱国者的鲜血,他经历了战友同僚母亲儿子的死亡,看到了崖山之战的壮烈。他怎么可能投降?如果不能继续战斗,那么死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捍卫,一种信仰,一种对正义和为正义而死的支持。
文天祥不只是文官,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他是武将,真正出将入相,知行合一,忠贞报国。
西伯利亚鸢尾花Siberian Iris flower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宋朝文天祥《端午即事》
这是又一年的端午,在大都关押的岁月,有人给他了一支艾蒿。元朝北方也统治了很多汉人,汉人保留自己的文化。只是关押在这里久了,故人战死的战死,就算没有死,那也在万里之外。
我的心和从前一样没有改变,但是头发显示出了衰老,我想向屈原一样沉入汨罗江水,但是这里和湘江隔着天长地远啊!
文天祥自杀都没有办法,因为单独羁押,死都是奢侈,只等待他投降。
五年的时间不短了。但是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文天祥也曾提出过一种方案,就是自己不投降不做官,但是可以隐居,不问世事。但是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这不过是想越狱而已。当然元朝忽必烈也不蠢。我要的就是你的大张旗鼓地投降做官,放虎归山?忽必烈头疼不断有反元义军起义,动不动就有元朝高官被刺杀。
在反复权衡之后,忽必烈还是下达杀掉文天祥的旨意。文天祥倒是真正泰然。
他的衣带里留下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他对天下读书人所说的话,我是接受中华文明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人,我们读圣贤书,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国家有难的时候,要勇于站出来,勇于承担。我现在已经完成了我的生命,我的使命,我没有什么可以愧疚的,也希望中华儿女,中华读书人,个个如此!
可以说文天祥是优秀的中华精神和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承者。爱国不惜生命。
元朝存世九十多年,政策残暴,但是人们起义和反元斗争一直没有停止,是这些历史和时代的伟人和英雄鞭策着中华儿女,有屈原,有文天祥。而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延续。
端午节,致敬一切爱国先烈!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上一篇:让上天决定名言(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名言)
- 下一篇:万能英语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