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太极名言(描写太极拳韵味的诗句)

时间:2022-04-01 10:0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民俗爱好者2018 | 评论: 次 | 点击:

医术太极名言(描写太极拳韵味的诗句)

1.描写太极拳韵味的诗句

写太极拳的诗句 无极静到极点太极生,春种夏长秋收自然能。

自神清静无为是天赋,太极千变万化是本能。挥手风雷起,脚下生云烟。

五气化万姿,阴阳万象生。英武安天下,神拳感人心。

威然振乾坤,浩气万古真。太极拳场草如茵,鹤发众友素装新。

招式轻柔绵不断,心静气畅性葆真。不为武林留名姓,怡然求乐方健身。

古稀欣逢新国政,老骥奋蹄再前奔。描写太极拳的句子 【第1句】→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

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第2句】→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

【第3句】→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

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以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

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第4句】→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

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

【第5句】→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既紧张又文雅,给人以全面锻炼的“阳春白雪”式的体育运动。那些国之栋梁,疲于案头的精英们,何不一试乎。

明白了太极拳的体与用的关系后,可以明确地说,“练架子”是不可跨越的。甚至极端一点说,宁可不走“用”这一步,不可以不走“体”这步。

有的人就只想学太极拳而不想学“推手”,他以为“推手”是另外一种东西,不属于太极拳。并且以为那是“打架”,他不想学“打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而太极拳文质彬彬很文明。

练架子好!不学推手。【第6句】→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

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

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第7句】→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第8句】→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上乘的拳法。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

【第9句】→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

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

【第10句】→什么是太极?《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太极,太就是至,极就是极限,也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2.钟南山的名言名句

钟南山的名言名句非常经典的钟南山哲理名言1、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2、不少人40岁前以命搏钱,40岁后以钱买命,我们在医院常常接触到这种病人,体会相当深。3、生命有限,健康无价。

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

4、在决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占了60%。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心理平衡最为重要。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是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一点。

人们往往被忧虑、惧怕、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绪困扰。科学研究显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抗癌功能会衰退20%以上。

5、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地去追求。调查显示,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的长寿几率相对要高。

但这个目标不能太苛求,以至于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6、若想身心松,三乐在其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7、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药监局烂透了’,这与事实有很大出入,而且这种看法极其危险。8、对于新医改,我并不抱极大的期望。

医疗问题是世界难题,不可能有灵丹妙药,一吃就灵,需要逐步解决。9、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3.关于“勇于突破”的名言事例

1、《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2、《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3、《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4、《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5、《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6、《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7、《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8、《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4.40个名人事例100名人名言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

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

5.健康或养生的经典句子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太极拳的育人启示

太极拳已不单单限于学拳健身,还可以从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太极拳来可以来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在我国,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医术太极名言

旧时行医者的演讲词

旧时,集镇上或庙会期间,多有行医者划一圆圈,摆一地摊,站在当中,演讲其能治什么病,药效如何灵验。他们的演讲称“流口”。民间称从事这种行业的人为“卖野药的”。他们所售之药,有的确实能起“偏方治大病”的作用,也确有一些人兜售假药,骗人钱财,误人病症,乃至造成病情加重直至死亡。卖真药者受到称颂答谢,骗人者受到谴责或惩罚,且不评述。不过其演讲的治病理论,大多是真实的,摘录如下: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分阴阳。昔日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出,阴阳分开,天为阳,地为阴,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男,坤为女。故曰:天地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天有电闪雷鸣,地有山崩地裂,人有忧思哭怒。天有流星陨雨,地有河流山石,人有脉络牙齿。天有十万八千星辰,地有十万八千花草,人有十万八千毛孔。天有夜晚,地有黑洞,人有鼻孔。天有明星,地有宝石,人有眼目。天有四方,地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雹灾,地有震灾,人有病灾。俗话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病了怎么办,就得找医生。俗语说:“大医院楼房百栋。不如我这偏方治大病。”得了病要早治,得病容易去病难。”养病如虎,虎大能伤人。树小推来推去倒了,病小治来治去好了,大病是小病养起来的,小病好医,大病难愈。俗语说:“有定乱投医,为的及早愈。”有的人是相信大医院,不怕多花钱。其实错了,按我祖传秘方的经验是: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遣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块儿八毛能治病,何必进城瞎折腾。

那位说啦:“你说得不错,会诊脉断症吗?”我可以对大家说:诊脉是治病之始,如不懂脉理,就给人治病,岂不治死人。诊脉需知寸、关、尺,左寸心,左关肝,左尺肾;右寸肺,右关脾,右尺命门大肠。脉分浮沉迟数,细大短长,诊断需知表里虚实,气、血、痰、食。也就是说:见患者后,要通过望、闻、问、切,综合了解,最后断定是什么病,是怎么引起的,应怎么治疗,服什么药,用什么引子,以及吃多少次药能痊愈。

有人会说:你说得好听,你知道药性吗?说句实在话,我家祖传好几代都是行医的,从小就读医书,什么孙思邈、张仲景、李叔和等人的名著、本草、本草从新,简练的有药性赋、汤头歌。背过药书一大箱,关键还是学开方。开方不慎重,会要病人命。这就要首先分清药性的寒、热、温、凉,记熟十八反、十九畏、三十八般、六陈性的药性歌,以君臣佐使开药方,才能药到病除。

那位说啦:你会治牙痛吗?俗话说:“牙痛不算病,疼来能要命,凉的不能吃,热的不能用。”要知道牙通十经,哪个牙跟哪个脏腑都是相连的。买梁买树身,治病先找根。弄清病根在哪里,没有治不好牙痛病的。我绝不跟那些医生一样,看书两三天,出来充神仙,吃药好几箱,牙痛不见好,问他怎么办,他说得拔了。哪位牙疼,咱当场试验,我给你涂上点祖传牙痛散,保你立时笑开颜。

有人说:会治咳嗽吗?这是咱的拿手戏。咳嗽不一般,只因劳累过甚受饥寒,日间咳嗽三焦火,夜间咳嗽脉必寒。未曾去调药,先问五色痰,的痰是肺病,青痰病在肝,红痰心火盛,脾病吐黄痰,黑痰属肾水,此乃病之源,分清哪经病,用药方灵验。

有人说:我是风寒腿怎么治?这好说,俗话说:“得了风寒病,别人不要笑,平时虽然痛苦点,阴天下雨先知道。”我劝患者别着急,听我把话说仔细,扎扎汗针贴膏药,保你今后不犯了。

那位说啦:你还会扎汗针?这倒不假,这《针灸大成》上十四个经络的针灸歌,我都能背得上来,说简单一点吧,头顶上有百会穴,脚心里有涌泉穴。从头上到脚下以及四肢的各个穴位我都知道,而且我还有祖传秘穴。俗话说:“扎针拔罐子,不管事轻松一半子”。当医生要不懂得阴阳和相生相克的五行,不懂得五脏六腑,不知道全身十四经络,不知道辨症施治,往这儿这么一站,就敢说会给人治病,岂不被人笑煞。那就成了不给后代积阴功,祖孙八辈落骂名。

有人说:你这丸散膏丹忌口吗?我告诉大家,俗话说:“好药不忌口,忌口非好药。”想吃什么,你就吃什么,绝不影响药效。俗话说:“真金子不怕火炼,医术高不怕试验” 我在这里卖的丸散膏丹,不为发财致富,只为济世救人。我们门上的对联就写着:“但愿世人皆无病,不怕柜中药生尘”。希望各位父老乡亲,一是试验我的医术高低。二是为我济世救人传传名。

从事此业者,有靠说流口卖药者,也有玩把戏或玩猴等卖药者。

此习,在六七十年代,已为少见。到八十年代后,又有从事这种行业的人,且多为骗人钱财者。

往期作品: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的忌讳(一)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的忌讳(二)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的忌讳(三)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的忌讳(四)

旧时卖五香面的小唱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男婚女嫁习俗(一)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男婚女嫁习俗(二)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男婚女嫁习俗(三)

旧社会河北中部、南部男婚女嫁习俗(四)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