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友的名言

时间:2022-04-01 20: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千育教育 | 评论: 次 | 点击:

严春友的名言

1.严春友的简介

严春友,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大砚疃村。

1974年在本村初中毕业。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11月-2002年2月在意大利多伦多(Trento)大学访问;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在罗马大学访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存臻和严春友一起,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及广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学界的宇宙全息统一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

2.严春友的个人简介

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大砚疃村。

1974年在本村初中毕业。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无以人灭天——庄子思想研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11月-2002年2月在意大利多伦多(Trento)大学访问;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在罗马大学访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存臻和严春友一起,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及广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学界的宇宙全息统一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

3.《敬畏自然》严春友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

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

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之下就是爱护。

人类既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类智慧应该领悟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时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就不难看出,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

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对比手法的运用使立论充分,文章行文本身也很有特色。其特色有三点:一是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

先总说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然后展开,从几个方面议论人类的智慧,又用不少篇幅用具体的例子议论自然的智慧。

二是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分说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论自然的智慧又一再说“人类却不能”“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也是对比。

三是视野开阔。用自然的眼光看,用历史的眼光看,用长远的眼光看,用宏观的眼光看,使人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理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敬畏自然,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根基的敬重和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对自然趋利避害,互惠共生。赞同这一概念的人们所坚守的,不过是人在宇宙间的道德底线。

这样一种态度,为什么会受到“严厉批判”? 在我看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伪科学害怕它。伪科学,是将科学放在神坛上,当做迷信来供奉。

敬畏自然恰恰破除了这种迷信,提醒人类作为自然之子的真实身份,揭示科 学技术的工具性和双刃性,质疑单靠科技来解决灾难,而不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杜绝和减少灾难的单向度思维;更要命的是,它企图将科学从人造的神坛上赶下来,验证科技工作者的生态伦理和道德伦理,并且让科学技术接受道德的审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它试图建立心灵的预警系统,以避免生态崩溃、道德沦丧、甚至生化战争和核战争的种种灾难。

资本仇视它。资本的性格就是不断地积累,又不断地扩张,不停地消耗自然资源才能生存。

敬畏自然是对于资本的无节制扩张的约束。那些为了牟取暴利随心所欲开山筑坝的人,那些用技术来污染草原和河流的人,那些为了短期效益而不惜向原住民的“神山圣湖”开刀的人,那些要把每一条河流都变成“印钞机”的人,那些不经过环评就敢违法开工的人,当然首先就要搬掉“敬畏自然”这块挡路的大石头。

敬畏自然会威胁他们的胆气,会折磨他们心灵深处的自责,会提醒他们尚未泯灭的良知。 强权害怕它。

因为敬畏自然给了人们一个天道的尺度来衡量人事的是非,于是敢于去。

4.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读后感

电话购买乐趣积分民族英雄出征北极诗人评选结果出炉 大自然的智慧(严春友) [哲 思]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转发到Blog] [关闭] [浏览101次] --------------------------------------------------------------------------------用户名: 一棵棕榈 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也许,过剩的科学知识已使你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以为科学已经将它们的秘密揭露无遗;也许你在生活的洪流中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无暇审视你身边的花朵和头上的星空……其实,在人生道路的两边,本来存在着无数美的事物,可是,我们常常只是为了赶路而忘记了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么,就让我们暂时抛弃某些“常识”,暂时爬上生活的岸边,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收获那本该属于我们的美、本该属于我们的愉悦吧。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世界是按照自相似或全息的原理构成的。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构造一个事物,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按照一种模式来复制了,大自然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

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科学家们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全息照片。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象是平面的。

全息照片则不同,它的成象是立体的,与真实的事物一般无二。假如照片上是一只狗的头像,那么,那只狗的头看上去就伸到了照片之外。

这种照片所摄取的图象与现实事物相同,假如从照片的正面看去有些景物被前面的东西档住了,那么,只要你侧一下身子,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后边的事物。这种照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每一部分都含有这个图象的全部信息。

把它的底片撕碎,每一碎片都能重现出原来的完整图象。当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问世之时,我们在影院里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息的世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全息的影子。我们之所以能够看电视、听广播,就是由于电磁波的每一点上都携带着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所发出的全部信息,由此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完整的图象、听到完整的声音。

实际上,在空间的每一个点上,都有来自全世界以至全宇宙的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隐藏得比较深或者很微弱,我们无法感受到。但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显示器(比如天文望远镜、电视机等)就可以使这些信息展示出来。

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本来是无需出门的,只要把我们身边空间中的信息翻译或显示出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境界吧。

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

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

宇宙最初产生的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的材料;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出现初期所形成的细胞;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生物整个进化史的缩影;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人类教育史的重演,每一部教科书都是本学科发展史的浓缩。人类的大脑也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哺乳动物脑)和新皮层(尼人-智人进化阶段的产物)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和智力。

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上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从时间上说,宇宙的每一刹那都包含着过去的一切,蕴藏着未来的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刹那是过去的全部时间孕育的一个结果,否则这一刹那是无法存在的;而未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有赖于此刻这一刹那的存在,如果这一刹那消失了,时间的链条就会完全断裂,未来就无法产生。

因此,佛经上说一刹那就包含着千世万世、刹那即是千年,并非是宗教的呓语。于是,每一个存在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

河南省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答案】1.A

【解析】语音的考察是汉语中普通话字正腔圆的要求,以纠正南腔北调的方言。如今的初中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正规的普通话教育,做此题应该不会太难。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正确读音:yīn/ yān jué /jiáo tiáo/ diào,每对读音都不同,答案选A;

B项:正确读音:rú/ nuò shì /shì duō/ chù,其中,侍奉∕恃才傲物,读音相同;

C项:正确读音:kǎ/ qiǎ píng /bǐng dù/ dù, 其中,置之度外∕度日如年,读音相同;

D项:正确读音:pì/pì zhà/shān pū/ fù, 其中,譬如∕偏僻,读音相同。

【注意几个易错音】

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释义:咬、嚼指反复的念诵、钻研。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但在很多时候,有些文字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实际上,“咬文嚼字”原来就是指词句上的推敲,是一个褒义词。

相形见绌,拼音是xiāngxíngjiànchù,汉语成语,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成语辨析: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g”;绌,不能读作“zhuó”。读音:chù。辨形:绌,不能写作“拙”。且“拙”读作“zhuo"。辨析:“相形见绌”和“黯然失色”都可表示“相形之下显得不够”的意思,常可通用。不同在于:①“相形见绌”语义比较轻,是直接陈述性的。“黯然失色”的语义重,是形象的比喻。②“相形见绌”一般不能用于表示“失去颜色、暗淡无光”的意思,“黯然失色”则可以。【造句】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虽然不错,可与二班比较,就相形见绌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敬畏自然》严春友

前仆后继,读音qián pū hòu jì,汉语成语,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出自《祭梓潼神君文》。辨析:近义词:踊跃不断。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前仆后继不要写成前赴后继,两者意思虽然相近,但有区别。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善用排除法。(1)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2)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3)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4)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5)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g道。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答案】2.B

【解析】错别字考察,主要是对汉字书写习惯的考察。如选项A中天燃(然)气,选项C中的谈笑风生(声),选项D中的水龙(笼)头,而正确答案选项B中的“食不果腹"却是一个大陷阱,一不小心就被套中。

A项:松驰----松弛;

C项:谈笑风声----谈笑风生;

D项: 水笼头----水龙头。

【注意几个易错字形】

松弛,指减低紧张程度或减小压力,引申为松懈、懒散。出自曹禺的《雷雨》等。弛:基本字义:1.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2.延缓:~期。

谈笑风生,生:产生。风:风趣。谈:谈话。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易错:谈笑风(声) 应为 谈笑风(生)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答题技巧】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③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如本题A项浮燥——浮躁(“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④联想法。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古诗文默写(8分)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 “(《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答案】3.(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和理解性默写的能力。(1)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2)(3)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稍大,但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1)注意“秉”“敝筐”的写法。小题(2)注意“奉”“若”的写法。小题(3)注意“烛”“婵娟”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名句赏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意思是: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从生活条件之难,写自己安于清贫,不慕富贵,因学有所得,故只觉其乐而不觉其苦,强调只要精神充实,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题技巧】

一、准确审题

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二、抓关键词

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案】4.(1)①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失宠的原因主要是他不支持国王消灭不来夫斯古国,用小便灭了皇宫的大火和遭受陷害、污蔑等。

②食人族再次来到岛上的时候,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吃掉的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那人起名“星期五”,成了他的仆人和朋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把握。第一幅图,是考查《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内容,要求“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可以结合图画中的“星期五”谈故事情节,直到他来到孤岛的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第二幅图,是考查《格列佛游记》,要求考生根据图画中的格列佛被五花大绑的画面来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失宠的原因主要是他不支持国王消灭不来夫斯古国,用小便灭了皇宫的大火和遭受陷害、污蔑等。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答案】(2)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白骨精化青烟逃走。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傅跟师弟们,暂归花果山。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和主题的把握。尸魔三戏唐三藏的故事中,孙悟空爱打妖怪,专打妖怪。但是在不分是非的唐僧看来却是一个连续打死三个好人的罪恶之人。幸亏孙悟空不跟师傅斤斤计较,不计前嫌。我想我们平时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帮助。如果,别人批评错了,也要向孙悟空学习,不计前嫌,还要作为借鉴,提醒自己不犯这种错误。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让我们知道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常常想方设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使用各种卑鄙手段。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交情。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擦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答案】5.芳香油不同 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类试题,此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内容来考虑。由“里面藏着芳香油,,所以香味也不同”可知,第一个空应填“芳香油不同”,以使之与“香味也不同”构成因果关系;由前文“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可知第二个空应填“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以使之与“颜色艳丽、花瓣大”构成对比关系。

【名师点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其命题过程是:命题人在预先选好的一个文段中挖去几个句子,要求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引导下,将这个文段再“完形”,甚至可以说是“恢复原貌”。

“句子从文本中来”“句子关系是引领、总结、衔接”,这2大特点就决定了做题时应坚持的3大步骤,唯有这样,才可能把句子写准写对。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见右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答案】6.(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共同点是讲诚信及其意义价值,一句话概括结论: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名师点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6分)

【答案】②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 。

【解析】此题考查介绍漫画内容、揭示其寓意的能力。介绍时一定注意禁锢在竹笼子里的人、失信”二字、“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等要素要齐全,寓意“人失信,将寸步难行”。

漫画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作者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表达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漫画题是国考面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目类型。其实,漫画题的本质就是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漫画就算是一种题干,但是由于其不是以文字形式直观地表达信息,其开放和可联想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就多了一步转化的过程。由于每个考生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不同,因此对于漫画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

漫画题是一种新颖题型,解答时应注意事项:

第一,全面观察漫画,它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2)观察画面形成的特定背景。(3)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理解。(4)观察画中的标题。只要全面观察漫画才能准确领会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

第二,重视对漫画标题的分析。有的漫画仅从画面是难以确定它要揭示的问题,这时就要重视标题的分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思想。

第三,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注意联系教材知识,而且思维的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依据。

【名师点睛】漫画题的答题技巧:一、读懂漫画的信息,读懂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 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二、提炼、升华;整合与重述:提炼、升华 通过以上的“读”基本上理解了漫画的含义和主旨,但从答题角度这还是不行的,要答好题必须找出漫画涉及到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常识的观点。这时需要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疏理,再回过头来解读漫画,这样对漫画的理解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整合与重述 在对观点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注意信息与原理的联系,按照“原理、方法、启示、警示、说明、表明”等,把观点和漫画中读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做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最后用学科术语表达出来。 语言运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认真读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理清答题的思路。如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其主题”,答题时需要从画面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夸张之处来挖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①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11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答案】7.(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

(2)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

(3)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

(4)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一定的线索概括文章故事情节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第一件事从第一段“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加以概括: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第二件事从第三段“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加以概括;第三件事,从原文第6、7、8三段加以概括: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第四件事,从第9段“⑨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和第10段“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加以概括: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

【考点定位】梳理故事情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

【情节梳理题型】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常考查3种题型: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答案】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父亲清脆悠扬的笛声比作小河 流水,正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写作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本题设计巧妙,一个句子就综合考察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和对比的艺术手法。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同时通过大人们和孩子们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烘托出父亲吹笛时营造出的美妙意境,与下文女儿因同学的嘲笑不再喜欢父亲吹笛形成对比。

【名师点睛】正侧结合,在正面描写的同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答案】9.女儿的心理:为父亲的疼爱和宽容而感动,为当年自己的虚荣和冒失而愧疚,为父母的艰辛而感到酸楚。

父亲的心理:为女儿能领悟到做父母的艰辛、为女儿的孝顺和女儿的释怀而欣慰,为老伴给女儿坦白当年腿残疾一事而略感不好意思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关键性词语“抹一把泪”“挤出笑”“似问似答”“横放嘴边”,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出女儿和父亲的的心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10.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通过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丰厚。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把握。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在全文中也起到了诸多作用,并非可有可无。主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丰厚。

【名师点睛】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恩格斯曾倡导“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次要人物的着墨非常少,但他们却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文中的“我”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还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说明“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正义感的人。在这里通过对次要人物“我”的简单描写,就把菲利普夫妇冷漠无情、虚伪自私的特点充分地衬托了出来。在《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如《孔乙己》,在酒店这样一个场景里,充分发挥小伙计“我”的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和感受,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孔乙己的个性和悲惨遭遇。由于“我”担当的是只管温酒这样一种清闲无聊的职务,心里很烦闷,因此就有机会观察顾客们的动静,作品通过“我”的眼睛,正面描写孔乙己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片段,突出地塑造了他那迂腐可笑、屈辱自尊的性格。作品又通过“我”的耳朵,听人家在背地里议论,侧面写孔乙己的屡试不第、偷书挨打,概括地介绍了孔乙己的身份、遭遇、癖好,并点明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我”确实是个关键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说出至关重要的话,做出重要的事,掀起轩然大波,把事件推向高潮。

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变色龙》一文中,围观者先是起哄看热闹——“还有人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当厨师把狗领走后,他们竟然一下子对着首饰匠赫留金哈哈大笑。他们不敢嘲笑警官的多变,而只敢嘲笑倒霉的人——这样既让他们非常开心,又无丝毫的危险性。这样一群小市民,虽然脸谱各异,性情有别,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荒唐无聊、奴性十足。他们既为奥楚蔑洛夫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性格提供了典型场面,也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中一副真实的画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在《孔乙己》中同样对“一群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孔乙己生活在众人的哄笑中,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笑声”贯穿着全篇,这阵阵笑声中透露出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方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乐和取笑,只有孔乙己到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表面上烘托了欢乐的气氛,实际上是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悲凉的意味,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四、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力普的两个女儿、女婿。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势力无孔不入,渗透到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爱情也是以金钱为转移的,爱情也渗入了铜臭。《范进中举》对次要人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中举前乡邻们对范进漠不关心,中举后乡邻们拿来鸡蛋、酒、米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寻找范进,悉心照顾他。小说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刻画,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从而有力地升华了主题。

总之,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着力对次要人物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小说赏析水平。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长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感觉,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种,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格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作者,纪秀生。有删改)

1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况。(4分)

【答案】11.

(1)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

(2)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

(3)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4)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考查议论文中概括文章内容,通读全文,把握要点。

1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12.

首先提出“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的分论点;接着从正面举了自公元前841年以来汉语在历史上不曾中断的记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来论证论点;然后从反面举了近现代以来汉语遭受的冲击以及面临的危机;最后强调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考点。要用到“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几个连词进行总结和归纳。

1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语种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答案】13.

(1)材料一适合放在第④段。

因为第④段的论点是“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强调了汉语简洁而富有想象力;而材料一也强调了“汉语之美在于精”的论点,与第④段论点相吻合。故放在第④段之后。

(2)材料二适合放在第①段

因为第①段强调的是“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 号标志,他能把一些凝聚为一个共同体”;而材料二也强调的是“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两个观点相吻合,故放在第①段之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知识点,公式为“人+事+结果(论点)”,找到材料的论点和文章中的论点相匹配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答案】14.B

【解析】B选项中的“浊浪排空"中的“排空”是冲向天空。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答案】15.我看那巴陵的没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解析】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予”“胜状”,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我看那巴陵的没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16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分析作答: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能把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选文第二、三段,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二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第三段写览物而喜者。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鲜明对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17.语段(二)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膝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香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语段(一)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语段(二)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现代文艺术手法和对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讨能力: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形象和突显主旨的写作目的,此题有相当的难度。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8—19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答案】18.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解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答案】19.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 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解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诗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 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②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情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既让老师觉得是“意料之中”的,又感觉有点儿“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在于,形式上,今年的中考作文表现稳定,延续了往年的出题模式,“二选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学生们比较容易下笔。

内容上,题目一是“最懂我的那个人”,学生只要突出“理解”“懂我”等关键词都不会写跑题,可以写成记叙文;

题目二是材料作文,虽然今年的材料是以古文给材料,但整体比较容易理解,也没有陷阱,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到中心意思,既可以写成记叙文,又可以写成议论文。

以古文给材料,突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修身做人方面的影响是历史悠久的,这与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高度一致。

另外,今年的题目虽不难,但第一题还是让老师感觉有点儿“意料之外”的。

在以往的训练中,老师和学生更多地是接触写事儿的题目,而今年题目一明显是专门写人的,虽然难度不大,但跟平时相比,还是有点儿‘意料之外’的感觉。

最后,今年的作文题目,包括整张语文试卷都出得比较平和,能让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很多学生一下考场就觉得发挥得不错,这也侧面表明今年题目出得不错。”

命题作文:

依然把“自我”作为写作的核心,这符合新课标中有关初中生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

是这个题目乍看很好写,但事实上并不容易,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理解一个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他们觉得全世界都不懂自己,又很渴望别人能够懂自己。这也是这道题命制的高明之处,值得庆幸的事,这个题目平时孩子大多都接触过,并不会出现头脑空白不会写的状况。

很多用记背的方式来学语文、“走脑不走心”的孩子写这个题目就免不了要吃亏,也许他能流利的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好的语段;记得住哪个名人在哪篇文章写出了什么样的情感……但因为精力缺乏,情商不够,写作文真情实感就显得缺乏。

不要捏造经历和感情,因有真实体历而感人,去掉矫揉造作,只写最真最深的情感,就是语文写作的终极目的吧

材料作文:

“自我”是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关注的核心。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提示着要写“自我”。

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该反思自身还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随着近年来对考生人格成长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考生完善的人格成长比分数更重要。这一题目也是对这一认识的呼应和推进。

今年作文命题总体来说比较平稳,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差距、发现不同,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

今年的作文题目增加了思维方法和思想深度的考查和区分,让平时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反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生搬硬套的文章。

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把思辨性放得太深,建议学生在实践中思考生活、体验生活,最好不要写成纯议论的文章,以免陷入空谈之中。

【中考作文范文】

最懂我的那个人

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的了解你,而懂你的心的,往往是最爱你的那个人。

——题记

小时候呀!我总是很贪心,刚买了一个新的玩具,又想要新的玩具,但是最终都玩厌了。这些只不过是十几元的玩具,有什么好玩的,要是有一个“大家伙”那该是多好呀!

一天,我看到有人在玩摇控飞机,脸上没有流露出感情,可心里却十分的渴慕:要是我也有那样的一架飞机该有多好呀!回到家里也是心不在焉。每当和父母出游,看到别人在玩飞机是,就会莫名其妙的向父亲撒气。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这几天要出差,好好的爸爸待在一起!”“嗯”,我想,又不是给我买玩具,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几天后母亲回来了,对我说:“儿子,你想要什么玩具,妈妈给你买!”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终于有机会向妈妈要飞机了,毫不犹豫的说:“飞机!”“哈,还是我懂你,果然没买错,看,飞机!”母亲像变戏法似的,从包里取出飞机,放在我的手中,我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当天就学会了怎样玩。

步入了初中,每天总是一张张试卷横飞过来,最怕的便是月考,因为考后,在年级里总要排列名次。也许是我后退太多了,或许是别人进步得比我快,反正我就是那个“不幸儿”。

我——落榜了,那天我听到这个消息,很是不爽,真想把成绩单撕毁,但又无奈:已经成为了不能修改的历史!

回到家中,我想提,也不敢提自己的成绩,因为如果我说出来,母亲的目光是会让我十分难受的。母亲总是喜欢问我成绩,今天却出奇的不问,只是让我好好的休息。

就这样我迷惑的过了一个月,——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月考,与上一次的不同,我这次做好了准备……成绩单下发了,不负所望,我上红榜了,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并且问出了我内心的疑惑,没想到母亲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你上次没考好!”

苍天呀!感谢您赠与我一位这么伟大的母亲,她懂我,她知我心,她全心全意爱我。当然,我也不会负了您的希望——成才!

最懂我的那个人

生活在人群的世界里,接触了很多人,云云纵生中,哪个人才是最懂自己的人?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最懂自己的人,在自己开心的时候,为自己高兴;在自己伤心的时候,陪伴着自己;在自己想要哭泣的时候,借出他的肩膀;在自己想要放弃的时候,不断的鼓励自己,不要放弃!

那,那个人,会是谁?谁才是最懂自己的人?

有的人,会说,最懂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他们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见证着我人生的每一次成长,鼓励着我勇敢地前进,告诉我不要放弃;即使世界都抛弃你,不要你,没有人认同你,他们依然会陪伴着你,支持着你,一直前进,到永远!父母,对自己总是很大度;不像外人,即使自己怎么任性,犯了一个怎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他们依旧会包容自己,依旧等待着自己的归来。世间上,只有这么一对人,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在这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不知道犯过多少次傻,但,他们依旧对自己好,不求回报的好。长大了,我们工作后,平时放假也只是记得要和朋友聚聚;只有真的累了的时候,才记得有一个家,家里有着两老一直在等待着自己。即使怎么惦记着自己,依然不会说,每次电话里都会告诉自己:工作要紧,累了记得回来家门永远为你敞开!要注意身体,注意饮食。一大段关心的话语,在挂机前,总是叮嘱不断那个最懂我的人作文3篇那个最懂我的人作文3篇。

有些人,会说,最懂我的人是我的好朋友。在同一个叫“青春”的季节里,相识,而又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好朋友懂自己,不会像父母那样唠叨自己,只会是用一种平辈的身份和自己商量事情,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告诫自己,指给自己一条平坦的道路,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舒适。而好朋友,会尊重自己的选择,再加上适当的建议;而不像父母那样,强制性把认为好的事情塞给自己,这期间,没有问自己想不想要那个最懂我的人!。好朋友,懂自己,知道有时候,不需要说得太多,只是坐在旁边的陪伴。即使很久没有联系,说起一件小事也能谈论很多,静静的坐着,什么也不说,也不会觉得尴尬。因为互相之间懂,有时,只是需要这种无言的陪伴。

有些人,会说,最懂我的人是我的爱人。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自己;很多时候,自己遇到不愉快的时候,也会告诉自己: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懂自己,有时,只是耍耍脾气,事后,还是会原谅自己,不会去计较的太多

有些人,会说,最懂我的是自己那个最懂我的人作文3篇作文。别人总是不会懂,自己需要什么;很多时候,自己想要的,却无法被别人所知道。只有自己才是最懂自己的人,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去努力,自己还欠缺什么。

但,有些人,会说,没有最懂我的人,连自己有时也不懂自己。我们要记住,每个人都在雾中行走,只有一直在努力,才会不断的看清自己,认识到“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