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语文学科的好词好句 赞美语文的优美语言
时间:2022-04-03 03:1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光明日报教育家杂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赞美语文学科的好词好句 赞美语文的优美语言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也有人说“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学”的融合;更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的组合。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注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美感是语文学科必然的属性之一。
曾几何时,纯粹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入歧途,扼杀了语文学科的美感属性,或者也知道有美感属性,就是把它置于最次要的位置。结果学生变成了做语文试题的“机器”,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怪圈:年级越低越能考高分,高中毕业,读了十二年的语文书,高考语文试题必须设置150分制,结果才似乎差强人意了,因为已经能够考出八九十分了。殊不知,以百分制核算也只有五六十分,更有甚者,就是150分制有些学生也只能考出五六十分。多么令人痛心啊。这里笔者并不是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语文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忧心忡忡:中国人学不好语文,中国人对学语文没有兴趣。这值得有识之士的忧虑。
其实,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我们的汉语言更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热情有加。写文章更是美差,因为作文是抒写自己美好情感、展露自己才华的绝好形式。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学科领域潜在的美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
一、展露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揭示美感,使学生学有兴趣
在介绍汉语特点时,引入戏谑之语:使用中文比用英语更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因为汉字负载的信息量要比英语大得多;且英语是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很多,而汉字多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比之下汉字占的位置短多了;汉字的笔画按一定位置叠加而成字当然要省位置多了;另外,中文书写时,词与词之间不留空,而英语则不然,故汉语又比英语节约了空间。而世界上每年用英汉两种文字印刷的书籍是最多的。虽然这仅仅是戏谑之语,但确实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汉语言的自觉性,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在介绍汉字构字常识的时候就先告诉学生:汉字的方块结构体现着汉民族崇尚稳重的心理,有值得深思的美学价值;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间架结构也各种各样,这些就体现着疏密有致、对称均衡的美学意义。所有这些美丽,聪明的学生一寻思就能把握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一种写好汉字的内驱力。
在介绍汉字的构造常识的时,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象形字”本身就是图画,.既简洁抽象,又显形象生动: “ ⊙ ”(日)、“”(月)“”(网)、“”(刀)、“”(木);在介绍象形字的时候,应该就用篆文入手,因为篆文是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相形字的图形特点。“会意字”更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直观美:“磊”三石相叠,石头多;“晶”,三个太阳会聚,光亮灼人;“森”,很多树木;怪不得古人以“三”虚指“多”。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最好借助多媒体,这样直观性更强。学生在体验美感的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知识的熏陶.身心状态好。学习效率又高。学生怎会感觉枯燥而有厌学心理呢?
象声词同样能给学生以美感体验。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萧萧”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看到“西北风铺天盖地卷来,带着呼啸。壮士的头发、衣服都被扬起,但身体岿然屹立”的画面,这是一种豪壮美。“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中的“萧萧”也是象声词,但它又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树木高耸入云,许许多多的树叶纷纷飘落又被秋风一阵一阵卷起”的画面,这是又一种美。“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雅·车攻》),这里的“萧萧”也是象声词,它能让我们眼前浮现出:皮毛泛着油光的战马正一队一队走过的雄壮画面。这时你再让学生把握象声词的巨大的想象启迪作用,学生会体会不出来吗?再说学生更会因此重视象声词的。
叹词声调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特别的意义。如“啊”,当读阴平时,则表示惊异和赞叹: “啊,出彩虹了!”当读阳平时,则表示:“啊,你说什么?”当读上声时。则表示惊疑:“啊,你怎么啦?”当读去声并适当拖音时,则表示明白过来:“啊,原来是你。”汉语的魅力可见一斑了吧。
有时同样一个句子,不同词语的重读表意也不同。如:“这部电视剧我去年看过”,如果重读在“这部”,表示的意思则是“其它电视剧我可没看过”;重读在“电视剧”,表示的意思则是“小说或剧本我可没看过”;重读在“我”,表示的意思又是“其他人看没看过我不知道”;重读在“去年”,表示的意思又是“有些细节恐怕忘了或现在的情节不知有没变化”;如果重读在“看过”,表示的意总则是“不是听说而已”;等等。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怎会不让学生心动进而留连往返?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学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汉语语言中还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语言现象。如“我差点儿出车祸”与“我差点儿没出车祸”,形式相反,表意却一样;再如“中国队打胜了姜国队”与“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也是这样。这些神奇的语言现象的美被教师引入并激发后,学生就能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并感受到原来以为枯燥的语言其实美不胜收,进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原来不易把握。笔者就从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使用通感的例子入手。先提问:声音抽象吗?开始许多学生认为不抽象。因为声音能让人感觉出来。再问:声音尖、声音细中的“尖”、“细”是听觉感受还是视觉感受?许多学生开始一愣,进而恍然大悟:这是用视觉来形容听觉,感觉互通,是通感的修辞手法。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有无穷魅力。更对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为有切身体会,学习效率当然提高了,这知识点甚至有可能因此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二、揭示文学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
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时,要避免面面俱到,有侧重点地揭示作品的美感。散文作品,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到感悟以及独创性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小说戏剧作品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符合人物身份的个性化语言以及字斟句酌的精妙之处;诗歌作品侧重引导学生挖掘音韵美、整齐对称美以及意境美。
散文作品,它有魅力,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独到感悟,即所谓的人生真谛;二是独创性的语言。指导学生读散文时就让他们抓住这两点或其中一点,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博览,去读更多的散文作品学生必然又轻松又受益非浅。钱钟书的《围城》能传世的真正原因不就是: “城里的人要到城外去,但城外的人想进城里去”这句独特的品悟出人生真谛的话么。生活阅历越深的人越能品出这句话的醇味。
在研读朱自清的《绿》时,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住描写“绿”的语言的独创性。就先让学生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中挑选一种来描写,要求三百字左右。学生都觉得不容易。然后再让学生从《绿》中找出朱自清写“绿”的文字,再让学生谈语言有没有创造性。学生必然会在心中暗暗钦佩。同时明白创新的可贵和价值。这样之后呢,谁也不能说他们不会自觉付诸行动,自觉去探索寻觅让他们产生美感的东西。
阅读小说戏剧作品,学生常常最看重情节,情节的曲折生动本身就是充满魅力和美感的,但这不是作品的精髓部分,真正能检测一个人阅读能力的标准应该是能通过作品中的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作品的美,能从看似平淡无奇中感受到作家的独特匠心。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有一段葛朗台的语言:
“噢。是金子!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让学生反复念叨揣摩这段文字,同时揣测葛朗台的心理。学生在感悟下会觉得这语言实在精妙绝伦.把一个对金子痴迷若狂的人的心态暴露无遗了,在这样引导及品味下,学生会喜欢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那么美妙。
《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一段话也很有魅力。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又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段文字中是黛玉对两个人的回答。初看是平常话,其实这里把黛玉时时留意,步步小心的寄人篱下的心态全展示了出来,足见作者的功力。
“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一处写黛玉和宝玉的感觉虽一样,但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细细推敲这里有无穷魅力在其中,可谓“看似平淡实奇岖”。
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戏剧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让学生有一种美感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诗歌的美感更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都能注意把握,这里就不赘言了。
三、揭示作文的美,使学生作文欲罢不能
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牛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以作文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是叶圣陶老先生一贯主张的。可是学生一说到作文就怕就头疼,逼得急了,消极应付。这常常是语文老师最感冒的事。
笔者还是注重从让学生体验作文美感入手。确实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动机。
首先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美点,把学生作文美的外延扩大。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不管是成语还是刚刚学过的新词,只要学生能用到他的作文中去,就用红笔注明:成语用得好或能学以致用;作文开头有一些有特色的语言,就用红笔注明:开头美妙无比;要是用了有特色的比喻,就用红笔注明:比喻很有创造性;要是发现学生作文中有对生活的独到看法,就用红笔注明:见解足见智慧的光芒;要是发现学生作文的思路开阔,用笔老成,就用红笔注明:有大师风范。诸如此类。从不吝啬赞扬的按语,而是让我的红笔迹成为学生作文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看到我的红笔迹,就好象看到他们作文的美丽,使他们作文有成功的快感,这样学生必然有兴趣作文了。
其次肯定学生工整美观的书写习惯。凡是作文书写工整美观的,不仅仅给高分鼓励,更是在在大范围内表扬展示,让学生明白美观书写也能给人以愉悦,也是亮丽的风景,也是作文成功的要诀(特别在还是用手写作文的时代)。
再次是给优秀作文创造发表的园地。除了组织学生踊跃地投稿,让学生的作文变成美丽的铅字,使作文散发油墨香味外,还利用自己熟悉的电脑打字和电脑编辑技巧,自己对学生的作文编辑打印,尽量使学生的作文无论对作者还是对其他学生而言都能产生成功的美感体验。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注重变化形式,让学生尝试各种有兴趣的文体。如:小剧本,让学生体验戏剧语言的魅力;小学术论文,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学术问题,进行立论并谈看法,确立一家之言;使用规定的成语写成语短文(笔者已着手编辑了两辑)。错综变化本身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不熟悉、陌生的事物总能让学生产生美感和尝试欲,学生的作文兴趣当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心理学上说,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大大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令人愉悦的美感体验中必然能得到提高,且使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到知识带给他的美感,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做法符合心理科学:有些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完成认知操作作业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状态下,作业的态度积极,自信度高,知觉范围广阔,思维灵活,操作快捷。在教学过程中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愉快情绪情感的教学,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反应积极,学习效率通常较高。
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美感,就是在创设令学生愉快舒畅的学习氛围,就是在把知识的探求与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欢乐和愉悦,变学习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就必然有持久的高效率。
让我们都来努力,使语文课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充满美感,人人喜欢。
参考资料:帮助学生 发现语文的美
三年级语文好词好句好段
1.
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
! 2.
自尊是完全没用的东西,但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它的羽翼下我多么想表演出完美的淡漠。
3.
如果黑板就是浩
淼的大海,
那么,
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
铃声响起那刻,
你用教职
...
摘抄: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
命也是一般的一瞥么
?4.
曾经经历,经历曾经。
5.
往事历历在心田,扯动强忍已久的思念!
6.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
碧。
7.
春天来了!
你看,
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
“
丁冬、
丁冬
”
,
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
唱着清脆悦耳的歌,
向前奔流
……
8.
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
“
叽喳,叽喳
”
地叫着,好像在说:
“
春来了,春来了!
”9.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
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10.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
各样
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
11.
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12.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
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
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
出优美的旋律。
13.
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防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
,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
自在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14.
啊,春天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
生机勃勃。
15.
啊,春天真美啊!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吧。
16.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
、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17.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田里农民伯伯种的油料作物
――
油菜花也开了。金黄的油菜花,
成了蝴蝶的天地,美丽的蝴蝶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着柔和而优美的舞姿。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静静地停留在油菜花
上。正是这样,给春天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油菜花的美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
“
劳动人民
”――
蜜蜂,蜜蜂总是不分昼夜地不辞
辛劳地给油菜花授粉。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
“
金浪花
”
。远远望去,实在令人美不胜收!
18.
太阳变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19.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20.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22.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23.
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
24.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
,
从空中跳下来
,
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25.
盛夏
,
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
,
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
的翅膀
.
描写春天的好段: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到了,各种绚丽的花朵都开放了,都是那么绚丽夺目。田里农民伯伯种的油料作物
――
油菜花也开了。金黄的油菜花,成
了蝴蝶的天地,
美丽的蝴蝶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着柔和而优美的舞姿。
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舞,
一会儿静静地停留在油菜花上。
正是这样,给春天也增添了不少乐趣。油菜花的美丽,同时也吸引了不少
“
劳动人民
”――
蜜蜂,蜜蜂总是不分昼夜地不辞辛劳
地给油菜花授粉。偶尔一阵微风吹来,金黄的油菜花立刻涌起了高低起伏的
“
金浪花
”
。远远望去,实在令人美不胜收!
春天是人们所向往的季节,人们总是在这个季节里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话说: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
它正告
诉我们:一年的愿望应该在春天计划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时间是早晨,在春天里,人们就开始耕田插秧、栽树等之类的农活。
候鸟们也从南方迁到北方来了,为田地里劳作的农民们喝彩。鸟儿有的站在高树上,有的干脆在田坎上,还有的立在
“
五线谱
”
上。正是这样,使田地里的农民倍感到欢乐,一切都热闹起来了。
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
就像一幅水彩画。
好词:
冬去春来
冬尽春来
腊尽春回
时当暮春
早春三月
暮春三月
阳春三月
烟花三春
时当三月
春寒时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天降临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归大地
春到人间
春满人间
大地加春
好句: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好段: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
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
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
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
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
。
山巅上
,
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
,
黑绿从中
,
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
,
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
,
是水墨画似的远山
,
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
“
借
”
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
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
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
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简析:初一时就背过的文章,当时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读一读倒觉得乐在其中。首先两个
“
不必说
”
勾起读者兴趣,
“
单是
”
更引
人入胜。两个
“
不必
”
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
“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
“
油蛉
”“
蟋蟀
”
等等同样也
富有丰富的童年乐趣。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
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
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
“
热昏似的妙语
”
,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
――
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活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
“
活无常先生
”
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
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
“
重人情
”
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
要像活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
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
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
“
冤愆
”
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
“
败鼓皮丸
”
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
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
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简析:鲁迅留学日本是学医的,本文他用切身的体会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剥析,甚至有
“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
这样极而言之的话,
他用一个思想深刻的医学生的良知和洞察力,
击中了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的要害,
并且也显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转变历程,
中国后来可能少了一个思想激进
/
操守严明的好医生,
却有了一个为民族人民
呐喊警世的大文学家,从本文中正可看到其伟大转变的的缘由。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
“
荆川纸
”
的,蒙
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
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寒风怒号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天寒地冻
隆冬季节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寒意肃杀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寒风怒号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天寒地冻
隆冬季节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寒意肃杀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
口的课本
。
课桌上,
那难题堆放,
犹如暗礁一样布列,
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
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
――
船只穿过
……
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2
、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
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3
、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
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4
、
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
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5
、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
……
人们在经受
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6
、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
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
晶。
…………
(何婷婷)
7
、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
天。
8
、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要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
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
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9
、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
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10
、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
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11
、
忧郁的心情蒸发了。
12
、褪色的记忆。
13
、硝烟又在和平的家中燃烧。
14
、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15
、我,要融化在粉红的桃花瓣里,拭去整日在你心头的牵挂。
16
、我完全读懂了父母的心。
17
、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
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
张维维
18
、当枯黄的秋叶随风摇曳时,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
我心头一阵酸楚。
19
、人世间的真情就像一张大网,时刻温暖着人的心扉,就如妈妈的爱一样,永无止境。
20
、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21
、船的命运在于漂泊;帆的命运在于追风逐浪;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无愧。
22
、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
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23
、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
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
的胆量。
24
、曾经以为,一次无奈的哭泣,便函是人世间所有的沧桑;一个小小的挫折,便函是人生所有的失败。是十四岁
告诉我
…… 25
、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
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
26
、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1.
信仰,是风筝的线,落叶的根,是精神的航灯,心灵的太阳花。因为信仰,心中才涌起追求理想的路途中永恒的生命潮汐。
或许可以这么说,信仰就是生命,因为信仰,才使得生命焕发昂扬的活力
.
2.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独特的优秀
.
善于宽容别人的缺点,善于更多地欣赏别人出色
之处,不仅体现为开阔的胸襟,还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而能够越早地发现自己最出色地地方,越能充分发挥自己地潜
能,越能够拥抱成功
3.
迈出一步并不需要多大地勇气,关键看你做了没有。只要肯从迈出第一步做起,并懂得一步一步往前走,成功便会向你招手!
4.
生命是生活地主体,是人生地载体。生命可以美丽,也可以丑陋;生活可以多彩,也可以无华;人生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
但生命地美与丑,多彩和无华,伟大和平庸却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地勇气、力量、智慧和对苦难地承受力。把生命推向极
致,尽力展现生命地辉煌吧!
5.
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他人给你打的诚信分,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诚信让幸福无限蔓延
.
6.
生命是一种奉献和付出,只有在不停的奉献和付出中,生命才能彰显它的使命和意义。快乐只能在奉献和付出中才能找到,
在奉献和付出中,别人的笑脸才能花一样在你身边簇拥着绽放
.
快乐的真谛就在于奉献和付出。
7.
童稚的心灵就像一张无暇的白纸,阳光和风雨都可以轻易地影印在上面。如果我们洒给它七彩,它就会成为一座花园;如果
我们洒给它尘土,它就可以变为荒漠。
8.
把诚实、爱等美德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吧,未来,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
9.
勇敢还要敢做,一道举世无双的爱心围墙,之所以能建成,胆量是其基石。沿袭千百年的做法,不一定还要坚持千百年;统
帅千百年的想法,不一定还能再统帅下去。大胆越位,放手去干,你也能筑起另一道
“
爱心围墙
”.
1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
2
)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
3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
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
4
)描写人物的句子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
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
1
)描写学习态度的词语
勤奋
刻苦
认真
专注
钻研
踏实
勤恳
虚心好学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如
饥似渴
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
(
2
)专心学习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
3
)描写学习的佳句
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晓鸿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
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
――
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每当我做作业时,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
“
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
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
离开。
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勉强打起精神,翻开书,开始就觉得一行行的字在上
面活动起来,像要飞;后来觉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窝蚂蚁在纸上乱爬。
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
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
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好句: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
脸来。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
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
洒满湖面。
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
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
瞌睡。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
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
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阳一年操劳到头,忙到冬天,就筋疲力尽,几乎放不出热力来了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
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远处巍峨的群山
,
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
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
色银色的光环。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
亮
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赞美语文老师的句子
亲爱的语文老师: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语文好词好句
好句
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好段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描写趣事的好词好句好段
天真烂漫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幼稚可笑 挺胸碘肚 牙牙学语 嘻嘻哈哈 你追我赶 抱头鼠窜 逃之夭夭 穷追猛打 乱作一团 鸡飞狗跳 鸡犬不宁 自以为是 屏声息气 尖声尖气 指手画脚 油腔滑调 撒娇卖乖 东跑西颠 爱不释手 忍俊不禁 呆头呆脑 愣头愣脑 玩耍嬉戏 装聋作哑 装腔作势 装模装样 若无其事 调皮捣蛋 满身泥浆 追来逐去 大发脾气 吵闹不休 舞刀弄棍 瓮中捉鳖 胸有成竹 得心应手 随心所欲 左右逢源 欢呼雀跃 嬉水
好句:
我立刻兴奋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从妈妈手中抢过救生圈,光着小脚丫,欢呼着扑向大海的怀抱中。
“扑通!”“扑通!”大家“奋不顾身”地一头扎进清亮的小河中,有的手脚并用在水中扑腾,有的仰肚朝天在水面漂浮,有的则像泥鳅一样潜入水底。
刚才还是静静的小河,突然间喧哗起来:喊叫声、笑闹声此起彼伏,撩水,击水,水花飞溅,你逃,我追,乱成一团。
描写人物的好词好句好段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 满面红光
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 双目如潭 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 英姿飒爽 衣着得体
(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洋洋得意 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泪流满面
(3)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写人物的句子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他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描写心情的好词好句好段
好像有一股甜滋滋清凉凉的风,掠过我的心头!
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
离开赛场,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喜出望外的笑容,是手舞足蹈的欢呼。我心里也乐开了花。树叶儿在风中摇摆,好像在为我快乐舞蹈;鸟儿在空中欢叫,好像在为我歌唱……
眉开眼笑 心花怒放 兴致勃勃 兴致盎然 满面春风 乱蹦乱跳 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兴奋异常 开怀大笑
鸟儿在空中鸣叫,好像在为我祝贺;花儿在阳光下盛开,好像在为我祝福。啊,爸爸要带我去北京玩了,我欣喜若狂,走路都是连蹦带跳。
他高兴的压抑不住心跳!
她微微一笑,白嫩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红晕,更加娇羞可爱。
心旷神怡
满面春风
心花怒放
兴高采烈
乐不思蜀
欣喜若狂
满面春风
喜上眉梢
喜笑颜开
满怀喜悦
怡然自得
喜形于色
乐不可支
喜出望外
沾沾自喜
手舞足蹈
喜不自胜
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心理倾泻了 出来,他再也无法隐藏他的那份斯文了.
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动着,他的痛快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喜欢 喜爱 喜好 喜悦 喜气 喜色 欢喜 大喜 狂喜 欣喜 快乐 欢乐 痛快 愉快 畅快 爽快 快慰 豪兴
高兴 兴致 兴头 兴趣 兴味 悦耳 悦目 惊喜 开心 惬意 陶醉 甜美 欣慰 幸福 尽情 尽兴 喜洋洋 喜滋滋 喜冲冲 兴冲冲 乐悠悠 乐陶陶 乐滋滋 乐呵呵 乐融融
喜形于色 喜上眉梢 喜气洋洋 喜出望外 喜笑颜开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兴趣盎然 和颜悦色 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大喜过望 欢欣鼓舞 赏心悦目 心满意足 满脸喜气 满脸喜色 欢天喜地 欣喜若狂 满怀喜悦 喜从天降 沾沾自喜 洋洋得意
我惊喜地喊了声: “爸爸!”便伸出两手,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去。
今天下乍,妈妈告诉我,晚上外婆要来,顿时我喜上眉梢。
他现在不正像人们所说的: “笑在口里,喜在心里"吗?
啊,我可以用LOG0语言与电脑这位新朋友交谈了!我心里好高兴啊。
表演热汽球的叔叔同意让我上热汽球了,我欣喜若狂,三步并作两步就登上去。
暑假里,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大家乘“渝江l5号”轮船游览了长江三峡。
我虽然苦了点,但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我了解了花生的生长过程,增长了知识,多让人高兴啊!
比赛结果,我们组输了,不过我们懂得了以前不懂的东西,长了见识,心里都美滋滋的。
看到爸爸妈妈的笑容,我的心艰甜滋滋的,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欢乐。
这时,一股甜丝丝的感觉涌上心头,因为这是我自己第一次劳动的结果,能不高兴吗?
动物有“四不像",可我们堆的雪人竟是“七不像"、 “八不像",因而引得我们捧腹大笑,哥哥笑红了脸,姐姐笑弯了腰……
一题—没错,二题—没错……我心里像喝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许多人都说这只画眉是只鸟王,美得外公成天笑容满面,把它当做掌上明珠。
我真想变做一小鸟,飞到爸爸妈妈的身旁,让他们也来分享这欢乐、激动和喜悦……
清爽的凉风吹过,把我的胆怯和不安都吹到了九霄云外,我第一次在爸爸的鼓励下和大自然做斗争,第一次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
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
看着我们捞的两大袋田螺,我的心里感到美滋滋、甜丝丝的。
我们望着这一片片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望着一个个金果子,高兴得又跳又笑又唱。
一家大小都高兴得不行,好像过个重大节日。
爸爸要领我们去南京旅游啦!我一蹦三尺高。
父亲看了通知书后,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这笑容好像把劳累、饥傲、寒冷都驱散了。
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我们的心难以平静,兴奋不已,因为我感受到了秋天独有的意味,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当裁判老师宣布冠军是我们班的时候,大家欣喜若狂,有的叫,有的跳,有的拥抱,有的抛帽子,有的丢衣服,有的拍手,欢呼声不绝于耳。
今天,外公特别高兴,他额上的鱼尾纹舒展开了,精神矍砾,慈祥的脸上流露出温和的笑意。
顿时,全场像晴天霹雳一样响起一片欢呼声。观众们跳起来为她成功地越过一米七八而鼓掌。几十只手伸到她的面前,向她祝贺。可是,她的笑容却掩饰不住自己湿润的眼睛。她哭了。
妈妈手捧着我的成绩单,惊喜地说:“握,那次老师找我去,动员你退学,说你年纪太小跟不上,明年大一岁再来上学,我就不相信嘛……”
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我想,我是幸运的,内心的喜悦感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
好久没看见外婆了,今天下午,外婆拎着一只鼓鼓的提包兴冲冲地来了。奇怪,今天外婆为啥这么高兴?我很不明白。再把外婆上下打量一番,觉得外婆变样了,平时外婆的衣着打扮一直很马虎.可今天,外婆穿上干净的新衣服.头发也梳得格外整齐,还没说话,眼睛就乐得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好像消失了很多。外婆一边喘着气,一边兴奋地用手拍打着前胸,显然,她一路上是跑来的。
我坐在床边。抚摸着那金闪闪的扣子,心里想:自己会缝扣子了,这是真的。以后一定会补衣裳、洗手绢、擦皮鞋、做饭,还能帮妈妈做好多事儿。我长大了,再也不是什么也不会的小徽虫了。以后就可以像大人们一样,做大人的事了。坐在那儿,我心里甜蜜蜜的。
在春天的阳光底下,姚月琴的脸显出被想像不到的胜利所沉醉的样子,酣红、明朗,现出各种各样的得意的表情。眉毛忽然拉长,忽然缩短,两只黑闪闪的眼珠上下左右不停地转动,整个身子好像一棵小树享受到微风的吹拂,颤巍巍地抖动着。她的这种仪态,使人一眼看去,就可以感觉到她的心房里正在荡漾着喜气洋洋的纤细的波纹。
多甫大姐夫正在院里放鸽子。他仰着头,随着鸽阵的盘旋而轻扭脖颈,眼睛紧盯着飞动的“元宝”。他的脖子有点发酸,可是“不苦不乐”,心中的喜悦难以形容。看久了,鸽子越一飞越高,明朗的青天也越来越高,在鸽翅的上下左右仿佛还飞动着一些小小的金星。天是那么深远、明洁,鸽子是那么黑白分明,使他不能不微张着嘴,嘴角上挂着笑意。人、鸽子、天,似乎通了气,都爽快,高兴,快活。
他来到大街上,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眼镜,戴在目光深邃的眼睛上,静静地站在那儿,凝视着远方。许久,许久……啊,你看: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容,那是喜悦的笑,激动的笑,会心的笑。
他一路唱着小曲子,高兴得很。像这样清爽的天气;像这样香甜的干草气味;像这样好走的路,他觉得他活了四五十岁还不曾遇见过。河水越过小小的石头往前冲,在他看来好像一群小狗在前面跳着引路,那哗哗的水声听来也特别快活。
我们坐在老师指定的地方,漫不经心地看起了球赛。渐渐地,我被同学们高超的球技吸引了,而且越看越投人。每当我们班踢进一个球时,我们便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每当他班进球时,我们又不约而同地唉声叹气起来。这场球赛结束后,我开始对足球有些好感了。
暑假的一天,爸爸突然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第二天早上要带我和妈妈一起坐飞机去北京七日游。我喜出望外,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我从没有机会坐飞机,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它的样子,而明天早上我就能坐上飞机去旅游,这怎么能不使人高兴呢?
当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想着明天快点到来,好能看到飞机,坐上飞机……
一道数学题算了一遍又一遍,就是算不对,急得我抓耳挠腮,满头大汗,心里烦躁得要命。我干脆放下笔,听起了乐曲。夜幕笼罩了江面,月亮从水面升起,月光下面天水一色,多美的景色啊!
《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在夜空中萦绕着,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重新拿起笔,一下子就把题算出来了。此刻,多么轻松啊!音乐是多么神奇哟!这天很晚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人睡,耳畔仿佛还有优美的乐曲在响,我尽情地享受这甜、这美,心里乐融融一片,我生平第一次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下午,举行人队仪式的时候,高年级的大姐姐们给我们新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以前,我最羡慕那些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了,现在我也戴上了红领巾,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在队旗下,我们庄严宣誓:“准备着……”最后,大哥哥、大姐姐们还表演了节目,他们演得真好。我自己成了一名少先队员。今后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小的电视屏幕上传来好消息,熊倪获得第26届奥运会跳板跳水冠军啦!他抱着美丽的鲜花微笑着,眼睛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他心中该多么幸福,多么自豪啊。我为他感到欣喜,感到快慰。
分数公布了,陈静看着自己的成绩单,激动得满脸维红,心里像有只小鹿,在欢乐地蹦跳。半年来自己的心血并没有白费,那废寝忘食的苦读,那孜孜不倦的钻研,那虚心实意的求教,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劳累,此刻,都化做了甜蜜的果实,奉献在她的面前,这是劳动的报偿,这是汗水的结晶啊!
清晨,我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向学校走去。一路上,阳光灿烂,松柏苍翠,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我蹦蹦跳跳地走着,一会儿闻鲜花,一会儿摸树叶,要知道,这次大考,我的语文、数学、外语平均分数在%分以上,“三好”学生,当然是我唆!我想着想着,笑了。
钢琴抬进屋里。看着这架属于我自己的钢琴,我手舞足蹈,高兴得简直晕头转向了。打开琴盖,嗬!一排黑白相间的琴键仿佛在向我招手,手往上按几按,立即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那天,我太兴奋了,半夜几次醒来,跑到钢琴旁左瞧右看看不够,摸着光可鉴人的琴盖激动不已。
他看起来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得不知所措。
他满脸通红,双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手心冒着冷汗。
我的心中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的敲着。
我感觉自己的心像要跳出来一般,徘徊、流浪却找不到出口,只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一项艰巨却又不得不为的重担,心突然间好累
我无法平息自己,只有一阵阵徘徊不定的脚步,涌动出我难以平静的情绪里快要胀满的一团团热热的气流。
我站了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着
我周围的世界凝固住了
心里仿佛被个无形的大石压住,嘴巴不听的颤抖。脑子一片空白。
心如鹿撞,心砰砰的跳,心里七上八下,心理如激荡的湖水一样不平静
心跳加快,手无足措,脑里一片混沌,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将要去干什么
阴冷的空气冷冻我的血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答案要联系新课标来回答)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句话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要如何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一)、认真品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材《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根据这些建议所选编的课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非常大,它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通过朗读和多媒体课件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看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皑皑雪山、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和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组成的奇异景观,感觉到自己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赞叹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二)、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人文内涵。《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提出,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地阅读教材里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课外的阅读中不断吸收人文知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的阅读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要适时地对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的过程中,让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在班级里开展一次读书会,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鲁迅先生的人品和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还安排几个在朗诵方面比较好的学生配乐朗诵鲁迅先生的作品。开完读书会的那几个星期,全班就形成了一股“鲁迅热”的风潮,他们看的是鲁迅的作品,说的是鲁迅的作品和逸事,有的学生甚至会用鲁迅式的方式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多了一层思考。在教师的引领下,《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论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古今中外的名著就慢慢成为学生的精神大餐。这些经典著作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想的光芒,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此外,还应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让习作成为学生内化人文知识的天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他们在习作中做到“心口如一”,“言为心声”,他们可以写崇高的主题,也可以写平凡的小事,可以赞美写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以对生活中的假丑恶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走进真实的生活,观察着、思考着、感动着、愤怒着、欣喜着、成长着。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提高语文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成长一个真正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人。
关于学语文的名言
1、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言学家吕叔湘
2、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特级教师于漪
3、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特级教师朱敬本
4、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语文教育家刘国正
5、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6、“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培养语感,读、听是基础,是关键。”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
7、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语文教育家叶圣陶
8、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特级教师于漪
9、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前印度总理尼赫鲁
10、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北大教授曹文轩:语文的美好,应该是什么样子?
他以文字作丹青,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田园景象。他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写下一个个温情的故事,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草房子》《青铜葵花》《蜻蜓眼》等是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他为中国摘得了世界儿童文学领域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他,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曹文轩曾说,作家差不多就是一个“造房子”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建造了一座座美妙的“精神家园”。2021年6月1日,根据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打造的“文学乐园”——草房子乐园,在他的家乡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开园。当天,曹文轩送上了特别“贺礼”,他将自己的“国际安徒生奖”奖牌和《草房子》创作手稿转交给草房子乐园文学馆并永久展陈。同时,还无偿赠予草房子乐园文学馆码洋80万元的各类书籍。他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草房子乐园,更深刻、更具体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探究并体味阅读与写作、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生命的深刻辩证关系,从中获得启迪,获得不一样的成长。
曹文轩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等奖项。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人性,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气质
《教育家》:您强调儿童文学之于孩子的“精神塑形”功能,您希望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涂上一抹什么样的人生底色?
曹文轩:我曾给儿童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那么,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究竟包含了一些什么内容呢?
一是正当、正确的道义观。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必有道义作支持。而文学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在对人性的改造与净化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儿童文学有着更为明确的担当。它要通过文学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当、正确的道义观,包括无私、正直、忠诚、诚实、向善、同情弱小、疾恶如仇,等等。事实上,所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对这些基本道义观的张扬。当然,它与道德说教毫无关系。在这里,道义并非点缀,也绝非是附加的主题,而是整个儿童文学的基石——这基石深埋于语言文字的地表,并不裸露、直白示人。
二是基本审美能力与优雅的审美情趣。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往往更关注它的思想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审美价值。但以我多年的阅读经验来看,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绝不亚于其思想价值,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超过思想价值的。因为一个再深刻的思想,时过境迁,都可能衰变为常识,但只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衰老,那就是美。审美功能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文学凭借一句美丽的诗、一个优美的意象、一个优雅的境界、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于一瞬间,将美注入人的灵魂与血液,从而优化和提升了人性的品质。儿童文学,则更是将美和审美视若生命。美,几乎就是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当我们在形容一个美丽的世界时,常说“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主体,而全部儿童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童话。
三是悲悯情怀。这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缺乏情感的人大概不能算是健全的人。我去过上百所中小学,在演讲中,反复阐述我对审美教育之价值的见解,同时,我也一样强调了情感教育的意义。我在许多学校留下了许多相同的题词: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都是教育。人性优良的基础,必须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奠定。悲悯情怀是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怀,是基因一般的品质。我们看到,文学作品往往是观摩课最青睐的文本。比如《呼兰河传》《边城》《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会在阅读这些文字时被感动,悲悯情怀会油然而生,我们会在对文学作品的无休止的阅读中,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
《教育家》:您的作品已有近180种在国外出版,涉及37种语言,发行至78个国家和地区。您认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文化?
曹文轩:首先,作为小说家,你必须写一些结结实实的、角度非同寻常甚至刁钻古怪的、美妙绝伦的故事。语言固然重要,但在小说创作中,不要把语言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因为经得住翻译的一定是故事。它能够反映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体现时代的变迁。其次,文学作品要直抵人性的层面,要有足够的审美价值,才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我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那就是人性始终没有变。在这个世界上,白种人也好,黄种人也好,黑种人也好,就人性而言都是一样的。我一贯主张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写中国故事。必须写中国故事,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在伦敦、巴黎、柏林等任何地方都不会发生,它只能发生在中国的大地上。但一定要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回看这些故事,唯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有可能走向远方。
《草房子》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个叫油麻地的村子里一群孩子的童年故事,可今天的孩子依然能看得泪水盈眶。《草房子》从出版到今天,各种版本共500次印刷,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韩文等,无论是十来岁的孩子还是已过不惑之年的大人,无论哪个国家的读者,阅读起来都没有任何障碍,就因为它写的是人类的基本主题、人类的基本情感、人类的基本人性。
今天还能写作,是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阅读
《教育家》:今年5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作为校内实体机构正式成立,您担任所长。文学讲习所在文学研究、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方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文学讲习所您有什么样的期许?
曹文轩:成立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20年前我就提出来了。一方面,是为了消除一个误解——“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另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全世界兴起的创意写作潮流。
从北大中文系自身的发展历史而言,教授作家引导学生成立文学社团从而形成某种文学流派,这本就是北大开创的传统,也是现代文学时期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一席位置的作家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年都在大学任教或经常到大学讲课:鲁迅、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朱自清、废名、吴组缃、林庚……
大学对于作家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除了能在理性上给予人足够的力量,让理性之光照亮自身的生活矿藏,激发出必要的艺术感觉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它酿造了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所必要的冷静氛围,为培养作家和作家的生存,提供了一种机会、一种可能。纳博科夫在谈到“大学与作家的关系”时,非常在意一种气息——学府气息。他认为当代作家极需要得到这种气息。这种肃穆而纯净的气息,将有助于作家洗涤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所滋生的浮躁气息,使作家与生活拉开必要距离,更有助于分析生活。
除了文学创作上的意义,我以为作家在大学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他们的研究,会使学术研究出现另一种路数,从而使学术研究更加立体、更加丰富。鲁迅的学问,是一个作家的学问,或者说,他如果不是一个作家,也许就做不出那样一种学问。不是说作家的学问好,而是说,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学问。这种学问与纯粹的学者做的学问,可交相辉映。
《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文学理论研究者这看似矛盾的双重身份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曹文轩:的确,这两种身份看似是矛盾的,因为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具象的、感性的,一种是抽象的、理性的。但这对我而言,我曾说过“简单得就像看电视换频道一样”,而且它们之间一定是存在正面影响的。鲁迅当年在北大当老师、做学者,同时也是作家,他也在学术与创作的双重工作中困惑过,但他本人恰恰是将二者结合得美妙绝伦的实例与典范。他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至今仍是经典的学术文献,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绕不过去的著作。
另外,理性的东西对文学创作是大有裨益的。走了这么多年,我深深地体会到理性对一个作家来讲是多么重要。我很感谢自己15年的哲学阅读史,在特殊的年代只能看马恩哲学及其相关书籍,培养了我对哲学的兴趣。然后一路下来,读到科恩等人的科学哲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这些都对我影响巨大。不要小看一两千字的童话书,那背后其实是哲学在潜移默化里给我的力量。当然有个问题值得注意——当你进行创作时,一定要把这些痕迹抹得干干净净,不能在你的文学作品里去显示理性对你所发生的作用。
《教育家》:您一直非常强调阅读的作用,能谈谈在您身上阅读和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吗?
曹文轩: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就我个人而言,为什么今天还能写作,是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阅读。在我的时间表上,一直是三分写作、七分读书。我的阅读量非常大,读书非常杂。我的床头永远堆着书,可能一会儿看看民国的京剧,一会儿看看《德国的科学》,一会儿看看印度的《奥义书》。各种知识交汇在一起会使人的感受力得到升华。比如《资本论》里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公元1世纪的作家普鲁塔克提出的哲学难题“忒修斯之船”,都可以给我带来写作的灵感。
我早就意识到,一个作家如果只是拥有生活的海洋,其实是很难维系捕捞的,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捕捞。他如果要使创作的香火延续不断,必须同时拥有两片海——生活的海洋和知识的海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的海洋可能更加重要,没有这片海,生活的海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它最多也就是一片空海,是无法发生捕捞的。知识海洋不仅让我们发现了生活海洋,它本身也可供我们捕捞。一个单词、一个短句、一个观念、一个隐藏在他人作品中未被作者感觉到的动机,都可能是难得的捕捞之物。这种从书本中获得惊喜的情景,我已无数次地体验了。所以,我必须拥有两片海洋,我要驾着我的小船,自由地出入于这两片海洋,只有这样,我才能使我的一生成为捕捞的一生。
语文的美好,应该是什么样子
《教育家》:您在《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中写道:“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曹文轩:这位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文革”期间下放到我们那里的。当时来自无锡、苏州多所名校的名师集中到穷乡僻壤的一所学校里教书,对我们来说真的堪称“盛宴”。当说到那段历史时期的时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涌现的是停课闹革命、是文化荒漠,但我的历史记忆不是这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那段时间。
虽然当时的语文课本非常政治化,但我的老师是把它当语文课来讲的。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其间,天开始下雨,她将脸朝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人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片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虽然她长得并不好看,但她是一位气质非常雅致的女性。后来她离开我们去读书了,考到了现代文学史新感觉派大师施蛰存先生的门下。
《教育家》:您曾写道:“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您认为新时代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您怎样看待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曹文轩:在我的心目中,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学科。一位数学家若没有非常好的语文能力,想成为那种划时代的、具有纪念碑式意义的大数学家,是绝无可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哲学家也一样。因为语文能力牵涉到思维能力以及认识世界之后的表达能力。
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拥有非常好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来自哪里?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育,还来自广泛的阅读。我曾多次讲过,如果一名语文教师仅限于堂内阅读,哪怕这种阅读特别精细甚至烂熟于心,他也不能对语文文本做出理想的解读,因为他需要一种发现文本的眼力,而这种眼力来自堂外阅读。语文是一座山头,攻破这座山头的力量,并不在这座山头,而是来自其他山头。周边的山头屯兵百万,你必须广泛调集其他山头的力量,才能把语文这座山头拿下来。学生学习也一样,一个学生如果只将语文堂内阅读当成阅读的全部,想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就算把语文课本全背下来也没用。
另外,讲文学课,我们务必不能只停留在对作品的人文性解读上,还要回到艺术层面对作品进行解读。现在,凡选到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或者说是具有经典性的作品。既然是经典和经典性的作品,必有一个前提:它们具有高度的文学性,或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语文老师解读一篇文学作品,应以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姿态进行,并以这一姿态去影响学生,使他们也能在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时呈现出一副欣赏姿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文学欣赏者。但遗憾的是,因为我们在此之前相当漫长的时间内没有这个意识,又因为我们对艺术性范畴的知识掌握不够丰富,即使在艺术层面上进行解读,也显得有点勉强,不是蜻蜓点水,就是机械性套用。
我总记得一次去某座城市的一所学校给孩子们讲写作,其间说到了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凡卡》。我就问现场的孩子们:“有谁现在愿意和我谈谈《凡卡》的?”正好赶上他们刚刚学完这篇课文,一个小男孩将手高高举起,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慷慨陈词:“《凡卡》写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控诉了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这个男孩口才绝佳,滔滔不绝,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掌声。听下来,这个孩子的所有言辞,都是关于《凡卡》的思想意义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品主题。他说得对吗?当然对。但,这毕竟是一篇小说,是一篇文学作品,对它的解读不能仅有这些。于是我问他:“你还能从其他方面说说吗?”男孩忸怩了很久,说:“没有了。”
那天报告厅的后几排坐着一个区的语文老师。我问了两个问题:如果将凡卡在皮匠店里做学徒的苦难经历,由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出来,改为由作家本人直接叙述出来,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篇叫《凡卡》的经典短篇吗?凡卡投到信箱中的那封信是一封没有地址的信,那信封上只有一行“乡下爷爷收”的字样,如果文中没有这个著名细节,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一篇叫《凡卡》的经典短篇?以上两个隶属于“艺术”的问题,是这篇小说的“眼”和“魂”,如果没有讲到,我们能说完成了对这篇小说的解读吗?恐怕不能。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12月刊第2期,原标题《曹文轩:用文学为儿童“造房子”》
文|本刊记者 李香玉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