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板肠名言

时间:2022-04-03 13:3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三农的高度 | 评论: 次 | 点击:

驴板肠名言

1. 驴板肠的各地风味

驴肉在高唐一带被称为“鬼子肉”,因驴相貌丑陋,像传说中的牛头马面,旧时高唐称驴为鬼,民间也就把加工好的驴肉称为“鬼子肉”。高唐驴肉自明末清初采用40多种名贵大料秘方煮制而成,据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高唐地界,品尝驴肉后顿觉神清气爽、龙颜大悦,称道高唐驴肉名不虚传,可谓人间极品,遂被列为朝廷贡品。“驴板肠”是驴八珍之首,因其香烂可口、肥而不腻,故在当地有“能舍孩子娘,不舍驴板肠”之说。

在济南,位于英雄山路的高唐鬼子肉风味小院做的酱驴板肠可谓是风味独特,香气浑厚。

2. 驴板肠怎么煮才能烂啊

驴板肠放高压锅煮2小时才能烂。

工作原理

高压锅的原理很简单,因为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在高山、高原上,气压不到1个大气压,不到100℃水就能沸腾,鸡蛋是用普通锅具是煮不熟的。在气压大于1个大气压时,水就要在高于100℃时才会沸腾。人们现在常用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蒸汽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就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时才沸腾,这样高压锅内部就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容易很快做熟了。当然,高压锅内的压力不会没有限制,要不就成了炸弹。

3. 常吃驴板肠有害处吗

驴板肠及驴板肠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而且驴板肠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驴板肠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驴板肠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驴板肠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问题1:引起消化不良

驴板肠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问题2: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驴板肠,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问题3: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驴板肠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问题4:导致碘缺乏

制作驴板肠的原料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驴板肠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问题5:促使痛风发作

驴板肠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4. 驴板肠的做法

主料

驴板肠

500g

尖椒

150g

朝天椒

20g

干辣椒

20g

辅料

植物油

适量

精盐

适量

酱油

适量

花椒面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料酒

适量

味素

适量

步骤

1.把尖椒切成滚刀块。

2.将葱、姜、蒜切成片。

3.把朝天椒切成段,干辣椒切成丝备用

4.把驴板肠煮熟后切成滚刀块备用。

5.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爆香。

6.放入红辣椒,再放入尖椒。

7.翻炒1分钟。

8.倒入驴板肠大火翻炒。

9.放入花椒面,倒入酱油、精盐、料酒翻炒3分钟。

10.放入味素即可出锅。

11.将炒好的菜盛入盘中,先尝了一口,确实好吃,驴板肠口感非常好。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马和驴同属马属,虽然它们不同种,属于独立的物种,但是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两者虽然已出现生殖隔离,有意思的是两者间杂交还能够产生后代。所产杂交后代为骡子,细分的话,公驴与母马生产的后代为马骡,公马与母驴生产的后代为驴骡。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也就是说这三种动物可以说是“一家亲”,都属于大型家畜类,为人们生活生产服务。有趣的是骡子的显性基特征通常随母系,母马生产的马骡一般更神似马,两者最明显的分别是骡子耳朵比马大,尾巴比马短;母驴生产的驴骡一般更神似驴,耳朵比驴耳朵小,尾巴又比驴尾巴长。

虽然说在农耕时代,马、驴和骡子主要为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并不像猪羊“一块菜”,主要供应人们肉类食用。但是,古人在生活中也会吃到马、驴或者骡子的肉。古人却给出了不同的评价:“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说“马肉臭”?忌讳吃骡马肉?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驴肉香

在河北这边有不少形容驴肉美味的俗语老话,比如说:“地上驴肉,赛死天上龙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宁舍孩和娘,不舍驴板肠”、“吃了驴肝肺,能活一百岁”等等,可见驴肉的美味在当地有口皆碑。

所以,在河北这边,无论大街小巷,基本都有驴肉火烧店。特别是秋冬季节,人们早上起来来一个驴肉火烧,配一碗粥或者一碗板面,吃点咸菜,就是早餐标配。这好比于河南人早餐,喝胡辣汤配水煎包或者油馍吃,又好比四川人早上起来吃一碗红油小面一样的道理。

随着人们对驴肉的营养价值研究发现,驴肉不仅肉质细腻美味,而且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猪肉、牛肉,在家畜肉类中算得上是珍肴,食用价值极高。所以,现在驴肉在家畜肉类中,属于优质的高端食材。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马肉臭

去草原上,或者新疆的人,吃过当地人们经过独特手法烹饪的马肉都清楚,马肉味道一点也不酸臭,反而是味道鲜美。实际上,民间人们说马肉臭,与马肉肉质比较驴肉粗糙,且汗腺比较发达有关。所以马肉味甘、酸,在烹饪过程中会有酸臭味儿,如果烹饪不好,确实有些邪味儿。而马匹自古以来都是比较珍贵的家畜,或者作为军马来用,日常大多数人根本难得吃到。

也就是说,民间大多数地方的人们并没有烹饪马肉的技术,即便是有马肉,烹饪不好,好比不会做鱼的人,做的鱼腥味重,也不好吃。特别是古代,不盛产马匹的地方,人们加工烹饪马肉的技术水平有限,加工出来的马肉酸味比较重,所以古人才认为马肉酸臭不好吃!

实际上,马由于善于奔跑,所以肉脂肪较少,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含有独特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有着很好的食用价值。所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有吃马肉的习俗,在我国新疆和内蒙草原盛产马匹的地方,当地人们都有吃马肉的习俗,而且烹饪出来的马肉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打死不吃骡子肉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产物,所以骡子肉也继承了马肉和驴肉的特点。肉质虽然没有驴肉细腻,但是又比马肉细腻,营养价值结合了马肉和驴肉的优点,如果烹饪好了,可以说吃的时候,根本无法与驴肉区分,都是非常美味有营养的肉。在民间有俗话说:“天上鹅,地下骡”,意思是骡子肉赛天鹅肉。可见骡子肉一点也不难吃,而且食用价值并不低。但是,为什么古人流传下来的俗语说:“打死不吃骡子肉”呢?

一是、封建迷信思想作祟。古人认为,骡子这种马和驴杂交的物种,基本上没什么繁殖能力,这在古代根深蒂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观念中,人们通常忌讳吃这种没有繁育功能的动物,怕影响人们的生育后代的能力,显然这没有科学依据,是老思想作怪。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二是、基本没有人平白无故杀骡子吃!骡子这个人类干预生产出来物种,结合了马和驴的优点,耐饲性和抗逆性很强,通常当作畜力来用,在农耕社会基本不会有人平白无故杀骡子来吃肉。所以在以前民间出现的骡子肉,要不是生病死掉的骡子,要不就是老死的骡子。病死的骡子肉吃了不健康,老死的骡子辛苦了一辈子,肉老不好吃也不忍吃。因此,民间才有宁愿“饿死”不吃骡子肉的说法。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量普及,以及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马、驴和骡子这三种动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地位不断下降。从它们如今综合价值来看,由于驴的耐饲性、抗逆性、繁殖率和食用价值综合更胜一筹,所以驴的食用价值被不断开发利用,现在有不少专门的肉驴养殖户,养殖肉驴供应消费者需求;马匹由于需要广阔的草场,所以主要还是草原上养的比较多,有骑乘也有肉用,民间散养的并不多见;骡子基本结束了它们的历史使命,除了少数地方还有骡子,在民间更是难得一见。

俗话“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古人为何忌讳吃骡马肉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自古以来驴肉的生产和食用在民间更为普及,相比之下人们也更加熟悉,更能接受。因此,古人才会留下“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的说辞!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