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荀子话的名言(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时间:2022-04-04 12: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道知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战国荀子话的名言(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1.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人有气 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名人名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无止境。 流言止于智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公生明,偏生暗。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2.《荀子》名言
一、【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译文】:对的错的都要知道,对的是对的错的是错分清不是愚蠢。
二、【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译文】:快乐的人,圣人所喜欢的,而可以善民心,他深深地感动人,他移风易俗,所以先王用礼乐来教导他们,百姓和睦。
三、【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
【译文】:圣人一样的人,以仁义为本,是非分明,说到做到,不差一毫一厘米,没有其他的窍门。
四、【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译文】:君子不因为小人的气势汹汹的停止自己的作为。
五、【原文】:战国 荀子《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3.荀子的名言有哪些
《劝百学》——荀子: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修身》——荀子:
6.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7.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度不成。
8.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9. 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
10.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天论》——荀子
1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2.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13.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专为神则凶也。
14.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15.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属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4.荀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思索以通之。
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6、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笃志而体,君子也。
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5.荀子有哪些名言
荀子主张法后王所谓的“法后王”,译成现代文就是“效法后来的王”,与之相对的提法是“法先王”,意思是效法古代的王。有必要补充介绍一下“先王”和“后王”的所指。先王,字面意思是先前的王,古代的王,(这里的古代,是比荀子更古的古代,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古代。),实际上是指西周以前的贤明君主,主要是指天子;相对地,后王,就是指后来的王,近代的王,实际上是指东周以后历代的贤明君主,更多的是指各国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各诸侯国君。因此,“法先王”和“法后王”是两种相对立的主张。荀子主张“法后王”,在当时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张,而且主张“法先王”的先王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而后王的事迹在近代,其事迹和成就都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具有比先王的事迹更大的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是新兴地主阶级全面取代旧奴隶贵族的时代,荀子所法的“后王”,都是那些取得成功的新兴地主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荀子的政治立场,在当时是进步的。而荀子的“法后王”的主张,其实是为地主阶级全面取代奴隶贵族制造理论依据。
礼,古代的提法里的“礼”与现代的“礼”的意思和内容是很不相同的,在古文里讨论政治的文章中“礼”更多的是指“制度”的意思。有必要指出的是,“礼”所指的制度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制度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古代的“礼”主要是指尊卑等级的划分,以及各等级的义务和权利的,主要是建立在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制度,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构成,国家事务的运作机制,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等等一系列内容,是建立在宪法和一系列专门法律的基础上的。
法,指律法。之所以用“律法”的提法,而不用“法律”的提法,主要是为了区别古代的法和现代法的不同之处。古代“法”,比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的概念和内容上要狭窄得多,古代的法,仅仅是规定了各种罪行以及相应的刑罚,充其量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刑法;而我们今天所提的法律,是一个更加宽广的概念,内容上也要丰富得多。
术,指手段,权术。这是一种运用机谋算计,暗地里使用的手段。权力斗争和收买人心的行动中,使用的手段都可称为“术”。所以,“术”是一种在“礼”和“法”这些明的游戏规则之外的一种暗的游戏规则。不仅在古代,现代的政治中,也常可以感受到“术”的存在,并且现代的“术”和古代的“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利用的条件不同罢了。“术”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用马克思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来理解是非常合适不过的了。因为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制度,法律这些明的工具也就有其局限性,必须借助一些暗的东西来补充,那就是“术”。
6.荀子的五句名言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关于春秋时荀子的句子,有那些
关于荀子的句子有: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8.荀子的名言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公生明,偏生暗。
9.关于春秋时荀子的句子,有那些
关于荀子的句子有: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首要的。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0.有关荀子的名言:“君不为人之···而辍冬,利不为人之恶广而··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耨失岁,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
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夫是之谓人祆。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
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
其说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可怪也,而亦可畏也。
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喧哗不休就停止他的品行修养.天有著常道,地有著常数,君子有著常规,君子强调常规,而小人(完全)只计较功利.《诗经》说:「实践礼义而没有差错,何必害怕别人的闲言闲语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楚王后面护从的车马有千乘之多,并不是他有多聪明;君子吃吃豆子,喝喝清水,并不是他有多笨,这都是偶然造成的.至於志意修美高洁,德性深厚笃实,生於当代而有志於古道,那是(完全)操之在我的啊!所以君子会急於(认真做)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不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小人会放弃那些属於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一味地)贪慕那属於天的事情.君子会急於(认真做)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不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在进步;小人放弃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一味地)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在退步.所以君子之所以每天都在进步,和小人之所以每天都在退步,是一样的道理.君子和小人之所以相差得如此悬殊,原因就在这里. 陨星坠落,林木怪呜,国人都十分恐惧.问:「这是怎麽回事呢 」我说:「这没有什麽.这不过是天地的变动,阴阳的变化,事物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觉得奇怪,可以;感到畏惧,那就不对了.太阳,月亮有亏蚀的现象,风雨有不合时的情况,怪星偶然出现,这是没有那个世代不曾出现过的啊!在上位者贤明而政治清平,那麽即使是同时兴起,也没什麽伤害;在上位者昏暗而政治险酷,那麽即使没有一项出现,也没有什麽助益.星辰坠落,林木怪呜,是天地变动,阴阳变化,事物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觉得奇怪,可以;感到畏惧,那就不对了.」已经发生的事物里头,只有人祆是最最可怕的了.草率地耕种会伤害农作物,草率地耘草会失去收成,政治险酷会失去民心,田地荒芜,农稼枯萎,粮价昂贵,百姓挨饿,道路上有活活饿死的人,这就叫做「人祆」.政令不清不明,举动措施不合时宜,农事不好好治理,百姓服劳役不按季节来,以致於牛马杂交,六畜反常,这就叫做「人祆」.礼义不好好修治,内外没有分别,男女淫乱,父子互相猜疑,上下乖违背离,外寇内难同时产生,这就叫做「人祆」.人祆是由於混乱而产生出来的,以上三种人祆交错出现的话,国家就不得安宁了.这个说法非常浅近,它的灾害却非常惨重,可以觉得奇怪,也应该感到畏惧.古书上说:「万物的怪异现象,经典里头是不详细说明的.」没有用处的论辩,不急需的考察,都该抛弃掉而不加治理.至於君臣间的大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妇间的分别,那就应该天天钻研探讨而不放弃. 。
《荀子》经典10句,读懂受益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今天,从《荀子》中找出10句名言,一起来学习一下其中的精髓!
01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真诚是最贵的人品。高情商的人无不真诚,只有做到了真诚,别人才愿意与你交往、交心。
02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对的就赞成,错的就反对叫做明智,反对正确的、赞成错误的叫做愚蠢。高情商的人都是实事求是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颠倒黑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03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高情商的人面对人生得失,能淡然处之,不会因外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原则。
04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高情商的人能正确认识身边的人,不以话好听不好听来判断是否为良师益友。
05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交游要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情商的人都会和贤能的人交朋友,以正其身。
06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如果心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要想求全就学得不精,一心二用就会学不明白。
高情商的人知道“贪多嚼不烂”,任何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每样都精通。只有选择一个方向,努力钻研,才能有所成就。
07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荀子·非十二子》
说话得体,是明智;沉默得当,也是明智。因此懂得沉默与懂得说话是一样的。话说得多而合乎法度,便是圣人。高情商的人言行得体,知道何时该说什么话,知道什么时候什么话不能说。
08
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荀子·修身》
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那么即使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无法抵达目的地。高情商的人在树立方向后,心无旁骛,一心进取,而不是左顾右盼,朝秦暮楚。
09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
君子做学问,要把所学听入耳中,牢记在心,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并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高情商的人注重“知行合一”,学到,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才是真正的学到了。
10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
不羡慕过去,不担忧未来,没有忧愁怜悯的心情,适合时势就行动,外物来了就接应,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是治还是乱,是合适还是不合适,就一清二楚了。高情商的人,不羡慕过去,不担忧未来,会把握当下,顺时而为,不操闲心。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