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名言150句(孔子孟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50句)
时间:2022-04-04 12: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大道知行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儒释道名言150句(孔子孟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孔子、孟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
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7、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0、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上善若水。
1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16、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1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20、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致虚极,守静笃。
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24、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3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
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36、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8、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4、柔弱胜刚强。
4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9、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5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关于孔子的名言100句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
3.孔孟名言
孔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
第一则:不因富贵或贫贱违仁。
第二则:“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录中的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师”的两个方面,即一是从其善者,二是去其恶者。这精神已包涵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句中,因为肯定了“人人可师”,而人人又都有善与不善两个方面,那就必须既从其善又去其不善。“从其善”与“去其不善”都是“师”,故而“人人可师”。
第三则: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以河水的不停流逝为喻,彰明自然、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无论运用到哪里,都有积极的认识和激励意义。
第四则:松柏后凋。当从“真金不怕火炼”方面去理解。
第五则:身正令行。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六则:杀身成仁。这里当然要讲究“仁”的实际内涵。
孟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
第一则:做官要为民父母。在今天,应从“公仆”的角度去理解。
第二则:推善及人,从“仁爱”到“仁政”。
第三则:与民同忧乐。后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四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这段话的论证逻辑是: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成败因素中,人和是关键;而“人和”的关键则在于“得道”。孟子的“道”,主要就是“仁政”、“民本”。
第五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百炼成钢”、“磨炼出人才“失败乃成功之母”,这都是符合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格言。
第六则:民贵君轻。
4.老子和孔子的名言各5句
您好!老子的名言: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孔子的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有没有哪个名人说过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三个源流的话
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唐。
始于北周武帝时,直至唐代始以儒、佛、道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朱元璋曾自制僧律二十六条,颁于皇觉寺。
内一款云:"凡有明经儒士,及云水高僧,及能文道士若欲留寺,听从其便,诸僧得以询问道理,晓解文辞。"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三个源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是其中还是以儒为主,以儒为中心、儒释道的综合影响 文化层面:以《诗经》《楚辞》开创的现实、浪漫并行发展的文化源流,著名学者楼宇烈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过中国文化以儒为体,儒释道三者并一的说法。
读懂儒释道经典30句,成就人生大境界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儒家经典10句——入世境界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辨是非,然后踏实去做。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就接近明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有羞耻之心就是勇敢。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真诚,首先不能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味,喜欢美女,一切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哪怕独处也会小心谨慎,不逾越规矩。这就是对自己诚实。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真诚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认真实践了吗?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大意: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大意:同情心是仁的开始;羞耻心是义的开始;谦让心是礼的开始;是非心是智的开始。
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大意:上天要把重任交给某人,一定会先磨练他,让他筋骨劳累,忍受饥饿,让他事事不如意,以此来磨练他,激励他,让他性格坚韧,变得强大起来。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0、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大意:以算计人、玩弄人为乐,会败坏品德;沉溺器物小道,会让人失去志向抱负。
佛家经典10句——出世境界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如果菩萨执迷自我,太注意自己、对身边的人区别对待、对佛和众生有分别心、对每个人的命根还念念不忘,那就不是菩萨。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凡是有相的都是假的,你觉得自己到了什么境界了,有了境界的想法,那你修的就是假的佛法。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只有认识到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悟到了佛法的含义,就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那些假的佛法呢?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世间一切事都像梦一样,是假象,是朝夕之间的幻影。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人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6、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人无论高低贵贱,南北东西,都有佛家的慧根,众生生来就有佛性。
7、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心如果动了,那就着相了。
8、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佛法不是口里念的,是用来修正的。
9、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南怀瑾: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
10、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道家经典10句——超世境界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收敛锋芒,消磨锐气,消解纷扰,调和光辉,和尘土混迹在一起。看似人畜无害,没什么高超的能力,却是韬光养晦,修身养性最好的法门。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关掉,就得先打开;想削弱,首先要强化;想要废除,就要先兴旺,想要夺取,就得先给予。事物总是在两极来回循环,给予不一定是好事,剥夺也未必是坏事,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的。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不能改变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大意:所有人称赞他也不感到得意,所有人非议他也不感到沮丧。真正的高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树木有用,可以建房,所以被砍伐。油脂因为可以燃烧照明而被熔煎,桂皮因为芳香所以被砍伐,树漆能漆刷家具所以被割裂采集,大家都知道有用的东西,却不知道有时候,无用,才是大用。
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了,鱼儿困在陆地,彼此用唾液湿润以求生存,倒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10、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能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傲视万物,不说是非,与世俗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
◎本文转载自“儒风大家”,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