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功过的名言(曾国藩自况的最重要的一句名言叫什么来着)
时间:2022-04-05 14:3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予文馆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曾国藩功过的名言(曾国藩自况的最重要的一句名言叫什么来着)
1.曾国藩自况的最重要的一句名言叫什么来着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名言
☆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 勿过多怜悯
☆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 心至苦,事至盛也
☆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 禁大言以务实
☆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 无好小利
☆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 须先立坚卓之志
☆ 家和则福自生
☆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 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 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 知足天地宽
☆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 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 人以气为主
☆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 特患业之不精耳
☆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曾国藩的名言
“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鲁迅先生说过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讲的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见大。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天道忌盈”。月盈则亏,十五月亮最圆,十六就开始亏。“日中则昃”,这是自然的现象,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偏移。乾卦的上九说“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太高了就物极必反。《管子》说“斗满人概之,人满天概之”,斗满了人要把它刮平,人满了老天就不高兴。“天道亏盈而益谦”,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盈就是满,就像月盈则亏;“地道变盈而流谦”,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低凹的地方。《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个谦卦,谦卦是这样画的,上面是坤,下面是艮,坤为地,艮为山。山都比地高,但是要谦虚到把山放到地的下面,把自己放到最底处,这就是谦卦。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天道忌贰”。贰就是有二心,用心不专,不忠诚,无恒心。古人常讲,人无二志,心无二用。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学贵有恒,谋事贵专。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才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志向,才能有至死不做“二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人生唯有常为第一美德”。孔夫子提倡“君子不二过”。
人生是老实的学问,“忌巧、忌盈、忌贰”,这是人生的正道。
3.曾国藩说过哪些名言
曾国藩说过的名言: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曾国藩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4.曾国藩说过的名言警句
主题
曾国藩
君子之道,以2113知命为5261第一要务。
曾国藩
天可补,海可填4102,南山可移,日1653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曾国藩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曾国藩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曾国藩
5.曾国藩都有哪些名句
1,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话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智困顿、困惑,使他吃力身受劳累之苦,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他的能力,以后不管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2,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曾国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句话意思是居家之道,只有崇尚节俭才可以长久,处于乱世,更应该以戒除奢侈为第一要义。日常的衣物不宜缝制太多,更不宜大镶大滚,过于华贵奢侈。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天下最正义的人士就能打败或者是征服天下最邪恶的人,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
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事能勤苦俭约,没有不兴盛的。做事常骄奢倦怠,没有不失败的。意思是保持勤俭节约、努力克服的品德和生活,个人才会有所成就,事业和家业才会兴旺。
5,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这句话意思是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实在是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的优劣。
6.曾国藩的功过
客观上说他对维护国家綂一、抵御外强侵略起了积极作用。
仅从外表来说,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
他认为“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他有大智,智在善忍!在官场失意同僚排挤时,他忍受忿气,当战事失败名利无收时,他忍辱忍欲。
他能以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手腕功高震主,能“忍小忿以就大谋”,化逆境为坦途。屡历艰险而成功! 他官居极品时,也不把权力当成至宝,而是站在人生的平台上看待权力,不把权力用来玩弄人生,在有张有弛中使人感悟到大智若愚,极盛时也当做衰时着想,做好功成身退的准备。
他可忍得无事生非之辈,用压力让其安分守已。在身处逆境时,也是隐忍而自强不息。
当然,由于他使得当时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有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也使得不少世人对他的评议是封建地主的阶级的卫道士、遗臭万年的汉奸,所以他也曾经成了蒋介石的偶像。曾国藩有三句至理名言:“打脱了牙和血吞”。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带头人,是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倡导者。“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者是他;第一个造出轮船者是他;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是他;第一个提出‘官督商办’者是他”。
第一个上奏促成容闳实现派遣留学生计划的,也是他。 人们对历史人物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实难下定论。
对于曾国藩的评论,也只能用功过参半来形容了。
7.关于曾国潘生平事迹名言别人对他的评价
对曾国藩评价,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所说,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 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 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
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曾国藩与金田起义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 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金田起义的历史功过究竟如何呢?首先,从功绩方面看,第一,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
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松动了板结的封建秩序。清朝政权从此一蹶不振,中央集权大大削弱。
这就有利于新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的产生。如中央集权的削弱,即部分权力下移,地方督抚则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推动近代化。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
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
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太平天国除了有上述功绩之外,也有它的过失。
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却又建立起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专制的统治。封建主义加上神权主义,便形成了太平天国的特权主义,在农民政权中,造成了它的特权阶层。
洪秀全天王就踞特权的顶巅。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所谓“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并不意味着农民得到了多少政治自由。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天朝田亩制度》中这种平均主义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实质上乃是带有反动性的。 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巩固清朝封建统治。如果说,两个政权,清王朝与太平天国都是封建政权,我认为消灭哪一个都是一样的。
巩固哪一个也都是一样的。太平天国既然已经转化为封建政权,甚至还加上了神权统治,我们就不必因它源于农民,就予以特殊同情。
镇压太平军的湘军士兵又何尝不是源于农民呢?所以只能看政权的性质。这样一个标榜空想的平均主义的封建主义加神权主义的专制腐败政权,如果统一了中国,难道能比腐败的清王朝好吗?谁好谁坏这要由历史来选择。
而历史的选择是假曾国藩来实现的。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其历史功过是不言自明的。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化运动。而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倡导者、最早的实践者正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引进西方科技的带头人,是引进西方近代文化的倡导者。“第一个上奏提出‘师夷智以制船造炮’者是他;第一个造出轮船者是他;第一个派人出洋购买成套‘制器之器’者是他;第一个提出‘官督商办’者是他”。
第一个上奏促成容闳实现派遣留学生计划的,也是他。他率先筹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与李鸿章共同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办起了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曾国藩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
8.曾国藩八句名言警句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曾国藩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曾国藩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曾国藩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曾国藩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曾国藩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曾国藩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曾国藩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曾国藩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曾国藩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曾国藩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曾国藩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曾国藩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好谈己长只是浅。
曾国藩。
读《曾国藩》——功过成败任人评说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以前对曾国藩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书房背诵,因为天资一般,总是背不下来,而藏在书房中的梁上君子已经按耐不住,跳了下来,曾国藩大吃一惊,只见那梁上君子把曾国藩背诵的那篇文章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还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也学人考功名?”,说完就走了。曾国藩不以为忤,继续他刚才的背诵。后来终于成为了半个圣人。
看了唐浩明先生写的《曾国藩》对曾中堂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再只是个励志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唐浩明先生是从他临危受命,墨绖出山开始写起的。
朝廷命他为团练大臣,在湖南就地组织团勇,对已经在全国闹得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进行镇压。
一开始,他空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以一个文弱书生,投笔从戎,组建团勇部队,但是不懂曲意奉承、笼络人心,因此,他的事业受到了来自官僚内部的制约,很不如意。
后来他离开了长沙,来到湘潭练兵,得到了当地官僚的支持,使他的部队慢慢地强大起来。曾国藩对部队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他要训练出一支不同于绿营的能打胜仗的部队。军纪不严是不能成事的。
别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文弱书生,有些看不起他,觉得他一定是不能成事的。但他没想到的是,曾国藩身上有些一股子湖南人所特有的蛮荒的劲,一旦决定了要做某事就一定会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众人见识到了“曾剃头”的厉害,反对之声,慢慢减弱。
绿营对战太平军的惨败,把曾国藩的湘勇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曾国藩的本意是荡平太平军,让国家安定下来,使他有机会能伸展自身所学,报效国家,成为国家的中兴名臣。
事情远没他想的那么简单,太平军也不是他心中所谓的草寇。太平军里也有许多有识之士,他们不满于清廷的腐败、残酷。
官员歌舞升平,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他们揭竿起义,要追寻他们心中那人人有田耕,男女平等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太平军,燎原之火烧遍十八省,大有席卷全国,推翻清廷的迹象。他们在江宁(现为南京城)城建立了太平天国,和清廷分庭抗礼。
战事的开展并不顺利,曾国藩等来的不是捷报,而是连连的败战,他有两次被太平军逼得投河自尽,幸运的是,都被人救起。左中棠痛斥曾国藩,骂他是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人,一两次失利就置千万湘勇于不顾,想一死了之。
在左中棠的痛骂声中,曾国藩清醒了,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没有一件事是能轻易取得成功的。一两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失败是怯懦者的阻碍,但却是勇敢者的晋升之阶。
曾国藩痛定思痛,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出发,后来留下了“屡败屡战”的美名。他发现每次自己亲临战场,就会输给太平军;而由部下统领则有可能战胜。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但却有甄别人才的能力。
当他后来回顾往事时,“他自己认为,二十年来,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一靠对皇上的中心,二靠别人的襄助。倘若没有众多杰出的军事人才的辅佐,他一介文弱书生,凭什么以武功名世?那些人,绝大部分是他或识之于风尘,或拔之于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猜不疑,让他们大胆地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具。”(引自唐浩明著《曾国藩》)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优缺点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充分利用,其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曾国藩的知人善任,也让很多有识之士能够找到施展才能的平台,当时曾国藩的身边人才济济,很多人不一定是为了报效朝廷,更多地是感念曾国藩的知遇之恩。
后来曾国藩位极人臣,曾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他想到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希望真的能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办点实事。
在两江担任总督时,整饬两江,为国家选拔人才,践诺开办金陵书局,都是希望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做一点事情。
他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名毁津门,痛不欲生,但令他更加痛苦的不是个人名望的丢失,而是国家积贫积弱,任由列强欺辱凌虐,百姓苦不堪言。
在此之前他已意识到坚船利炮的重要性,开办了安庆机械制造厂,后来又和容闳商定选派一些优秀的幼童到外国去留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决定,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幼童后来大部分都回国了,并且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富强文明而奋斗不息。
虽然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一,毁誉参半,但是他是一个人,他有大识,忠君爱国,重视延揽人才,他也有自私怯弱的一面。
面对失败,一开始他选择的是逃避,但后来他终究战胜了内心的怯弱,勇敢去面对,他勇敢地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哪怕会招人非议。
他经常在日记中反省自己的言行,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的比较重视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大官,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同时也告诫子孙不要把科举考试看得太重,并不是说考中科举的就都是人才,考不上科举的就一无是处。
在部书里,我看到一个可爱、可敬、又有些可悲的曾国藩,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我为他的忠诚、爱才、坚持、果敢感动着,但同时又觉得他有些可怜,他效忠于一个腐朽的朝廷,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于此,想靠这个朝廷来中兴国家,注定只能落空,含恨而终。
还好他为这个国家留下了很多人才,他未竟的事业,后来者去谱写。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慢慢地都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但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风的熏陶,却使得曾家人才辈出。
附:曾国藩教子(临终遗言)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政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只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作者:微风和煦的世界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办教育的名言
- 下一篇:观察想法的名人名言(有关观察思考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