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名言

时间:2022-04-05 16: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文化茗居 | 评论: 次 | 点击:

对错名言

1. 关于分清是非的名言

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王安石

2、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3、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顾宪成

4、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史典

5、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陈恭尹

6、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王小波

7、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王小波

8、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

9、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张九龄

10、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冯梦龙

1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2、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宋振庭

13、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14、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张廷玉

15、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见识。——王小波

2. 判断对错、填格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孙膑不但留下了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还著有《孙子兵法》。(X)

《孙子兵法》为孙武所写,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

?wtp=tt

2、按书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先后排列,这三本书的顺序应该是《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 (X)

应该是《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唐代辛弃疾的词。 ()

错,应该是宋

历史上三位高人三句格言:从对待错误的态度,能看出你的人生境界

人都会犯错误。一个人该怎么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是不在意?是痛哭流涕?还是下定决心,积极改正?当一个人孤单的深夜里,犯错的人,心中不会痛吗?那该怎么办?

中国古代先贤,有三种对待自身错误的态度,今日分享给大家。

历史上三位高人三句格言:从对待错误的态度,能看出你的人生境界

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丘明的大作——《左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其中的叙事散文,文字优美简朴,寓意深远。

原文: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士会对赵盾说:“你对大王的劝谏,估计是最后一个了,别人再也不回去管他。所以让我先去试一试,如果大王不听我的,你再去吧。”士会去了三次才见到大王,晋灵公在沉思,直到他到达屋檐下,才转眼看向他,说:“我知错了,会改的。”士会行礼并回答:“一个人谁能没有过错?有错能改,就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会犯错,就怕不认错。如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去改正,那么就是好的。从原文的意思看,晋灵公其实也在深度思索,所以臣子到了屋檐下才发现。回头认错,说明经过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并且有改正的决心。这个时候,就需要勉励和抚慰了,因此士会对他的态度进行了赞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历史上三位高人三句格言:从对待错误的态度,能看出你的人生境界

二、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出自庄子的大作——《庄子》(《南华真经》)。是继《老子》之后的中国道家代表作品之一,每个人读《庄子》,感悟都不同,修行的学会了修行,凡人则学会了人生处世。当时儒道不分家,庄子引用了许多孔子的典故,还有一些儒家典故是庄子编写的。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是玄之又玄。不过书中的哲学,千载以下仍然令人颔首赞许。

原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先成为真人,而后才有真正的智慧。什么是真人?古代的真人们,拥有三个特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如果能够这样,就算真人了。真人是没有过错的,即使有了错也是无心的,也不值得后悔;就像做对了不值得骄傲一样。

真人,无疑是形容完全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一清醒而逍遥的人生状态。庄子认为,没有这种豁达和觉悟,就不算一个真正的人,而仅仅是红尘浊世一个牺牲品罢了,社会的一个木偶罢了。真人们对于事情不回去强求,因此无论对错,都随遇而安。

对了,很好;错了,也就那样吧。不是故意的就好了。这就是“过而弗悔”,错了不悔,就像我们所说,此生无悔一样。很多事,我们做了,也许错了,但是我们经历过,我们不后悔。很多人,我们见到了,交往了,最终分散了;这是无用功吗?我们经历过,我们不后悔。这种思想情绪,虽然比不上“过而弗悔”的高度,但是仍然有助于理解这个境界。

历史上三位高人三句格言:从对待错误的态度,能看出你的人生境界

三、不二过

出自圣人孔子的《论语.雍也》一篇。

原文: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说:我的好学生颜回,从来不把自身的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不幸早死,再也没人像他一般好学、能够继承我的道统了。

对待错误,能够“不二过”是非常厉害的。颜回能做到,说明他的人生境界真的达到了一定高度。不犯同样的错误,如同那个谚语: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真能如此,那一定是意志力强大的实践者,而这种实践者,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从上面三者我们看出,古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并不相同。一个是改、一个是不在意、一个是不犯第二次。一个是着眼于现在,一个是着眼于全局,一个是着眼于未来。虽然落脚点不一样,然而态度都是积极的;哪怕是不当回事的那个,也不是真的完全不管,而是站在更高的人生高度,从全局去统筹。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