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道德名言警句孔子(孔子写的道德格言)
时间:2022-04-06 04:5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人性道德名言警句孔子(孔子写的道德格言)
1.孔子写的道德格言
孔子写的道德格言1.“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8.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
.非同小何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
2.关于孔子的名言100句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
孔子“仁知相须”的道德实践原则
孔子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础。孔子的道德实践主要体现在“治学”“明礼”“成人”“为政”四个方面,而“仁”与“知”在其中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对学的重视、对礼的强调、对圣人的推崇、对政治治理的期望都体现出他对“仁”“知”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可以说,“仁知相须”是孔子道德实践的内在原则。
治学:下学上达,以知求仁
孔子讲求“下学而上达”,希望通过“学”成就自身德性,与道相合。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同时代沽名钓誉的学风,孔子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解释说,“为己之学”是“君子之学”,“美其身”“一可以为法则”,而“为人之学”是“小人之学”,为满足他人胃口甘当“禽犊”。这都说明孔子将成就仁德视作“学”的最终目的。在孔子看来,求知向学是成德的必由之路。子夏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学问思辨之方法的内在理路便在于以“知”为下学路径,以“仁”为上达目标,以“知”求“仁”。
在“学以成德”的过程中,需要“仁”“知”相互配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观照内在于己身、承继于天道的“仁”,自觉地去遵守天赋予人的德性,还必须通过“知”的作用,积极借助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人伦事理,从而坚定信念、加深对人的内在仁德的体悟。孔子言:“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只有做到择仁而处才可被称为“知”(智),“择”正体现了“知”对于实现“仁”的重要性。
“仁”与“知”在“学”的过程中互相增进,体现出二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关系。“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无论是道德败坏、唯利是图的小人,还是身份低下、未明道理的小人,难以为“仁”的关键就在于“学”的缺失。学的过程是“仁”与“知”互补的过程。孔子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钱穆认为,“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放而无归,穷高极远而不知所止”。使求仁者避免无妄之灾的关键在于智慧的加成,使求知者避免好高骛远的关键在于使其止于至善,如此便实现了以知辅仁,以仁统知。
明礼:仁知立礼,通情达理
孔子以“仁”和“知”通人情而立礼。孔子言:“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情。”“礼”源于治理“人情”的需要,制礼作乐的前提在于正确把握“人情”,而对“人情”的体认需要充分发挥“仁”与“知”的作用。
“礼”依“人情”而立,关键在于以合乎古往今来众人情感中最为普遍、也经受了历史检验的那一部分作为标准,去约束、规范具体实践中的人的情感。孔子将“仁”视为人的本质呈现,认为行仁符合普遍人情。孔子言:“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又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玉帛、钟鼓为礼乐所用,目的在于感发人之敬意、孕育人之和气,其内核正在于发扬人心之“仁”。若只关注礼乐的外在形式,便是舍本逐末之举。由此,孔子将“仁”确立为“礼”的精神内核。“明礼”的关键在于借助“礼”的形式落实“仁”的本质。
“知”体认、分辨、节制“人情”。孔子之“知”是闻一知十、以古鉴今的智慧,只有具备了“知”,才能真正通达人情之真相。“知”在制礼作乐中的作用不仅体现为对“人情”善恶的分辨,还体现为依顺人情治人的理性思维。《礼记·礼运》提出:“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用人所当贵的知、勇、仁去克服人所当弃的诈、怒、贪,以符合民众性情和本质的方式实现教化,充分体现出“知”以“人情”制“人情”的智慧。因此,“知”是循天理、顺人情的关键,只有通过“知”才能实现对“人情”的正确体认,进而超越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把握“仁”这一普遍“人情”。同时,“知”以理性规约为基,通过制定礼乐,赋予礼以秩序、规范,使得明礼之人能够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总之,“仁”是普遍“人情”的凝聚,“知”在正确认识“人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在“仁”与“知”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制定出适宜于人的处世原则与行事规范,形成可普遍化的人伦之礼。
成人:仁知通圣,成己成物
“成人”,即将人的本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出来,成为“人格完备的人”。在孔子思想中,“圣人”人格最为完善,因此可以基于“圣人”的特点,探究“成人”目标的实现标准。“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认为尧的品德与天匹配,尧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孔子通过对圣人“尧”的形象的刻画,确立了“仁且智”的理想人格。
孔子理解的圣人并不仅仅是“道德的化身”,同时也是率先对外界规律有所体悟的“先知先觉者”。“圣”的繁体字形(“聖”)突出了耳聪口敏的特点。《说文》以“通”释“圣”,突出沟通、贯通之意。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将“圣”释为“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调畅万物”。在孔子看来,完美之人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们对人类本性的原理与各类事物的变化皆有所通达。
《中庸》有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仁”,用符合人性的方式安顿自身,要求尽可能地从内在发展自己的德性;“知”,用符合万物本性的方式面对世界,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圣人”能够通晓人情人性的根本与万事万物的变化,达到“天人相通”,可谓“知”;能够品测万物的情性,因此也能最先了解自己本性之所当然处,做到“尽己之性”,可谓“仁”。圣人以“知”向外汇聚天地人事的道理,以“仁”向内充实自己的内在本性,为人格境界的修养提供了“仁知相须”的实现路径。
为政:仁民爱物,知贤任能
孔子理想的政治治理是通过“仁知并举”实现的。《孔子家语·王言解》阐明了孔子关于治理天下、成就王道的主张,将其统称为“内修七教,外行三至”的“明王之道”。“明王”以“仁”修“七教”,立仁于己,民众在其范导下自然以孝、悌、宽、亲贤、好德、恶贪、知礼七种道德规范自身。“明王”以“知”达“三至”,知贤任能,从而使世人以理天下人为尊、以安天下人为禄、以和天下人为乐,实现“至礼”“至赏”“至乐”。因此,“仁知相须”在孔子那里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仁知相须”使为政做官者掌握治理的规律,做到顺民情而治。“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为政者必须充分了解百姓的本性,此为“知”;要切实解决民众的真实需求,此为“仁”,二者兼备才能取得民众的信服。“仁知相须”使执政者以民为本,专注于人事。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因此,治理者必须做到专注于民生大计,而不是追求玄远难测之事,此为“知”;同时必须勇于承担重任、踏实解决难事,而不是一心只想获取功名利禄,此为“仁”,二者兼具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执政者。“仁知相须”使执政者充分调动民众力量,实现最佳的治理效果。樊迟问仁,孔子言“爱人”,问知,孔子言“知人”。樊迟未达,孔子补充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处上位者,其举措影响深远,因此最重要的在于明辨是非,如此才能做到扬善罚恶,引导世人趋善避恶。“举直错诸枉”,此为“知”;“能使枉者直”,此为“仁”,二者并举才能使国家运行有序、充满活力。
总之,“仁知相须”始终贯穿于“人”的道德实践中,在“治学”“明礼”“成人”“为政”四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理解孔子道德修养、道德规范、道德人格、道德理想理论的重要维度。
(本文获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雪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抗击疫情标语口号
- 下一篇:很优美很文艺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