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的名言

时间:2022-04-06 07:1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月Arc | 评论: 次 | 点击:

游学的名言

1. 关于游学的诗词

1、远游学屈平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2、制愁游学官

董嗣杲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3、游学顿无福建子

方回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4、一旦远游学

巩丰

《送汤麟之秀才往汉东从徐省元教授学诗》

5、壮志未成游学恨

孔武仲

《极目亭有作》

6、儿溺方游学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

7、欲游学□踪

刘仲堪

《读易堂》

8、梦寐一生游学舍

舒岳祥

《桂台》

9、未尝游学只安居

司马光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10、半生游学颇艰辛

鲜于侁

《题灵岩》

11、子初游学吾游宦

曾丰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

2. 关于“游学”的诗句有哪些

1.《送七侄游学》诗人: 陈杰 朝代: 宋代

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天下师传道,方来友辅仁。异时吾悔杀,虚负空中春。

2.《送子用弟游学番易》诗人: 方岳 朝代: 宋代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3.《七律·游学即景》诗人: 毛泽东 朝代: 现代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4.《次韵谢胡子游学二首》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5.《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诗人: 陆游 朝代: 宋代

走遍人间鬓尚青,尔来乐事满余龄。傍潭秋爽鉏甘菊,豋岳春暄采茯苓。闲倚松萝论剑术,静临窗几勘丹经。严光本是逃名者,安用天文动客星。

6.《次韵伯田见酬四首》诗人: 方回 朝代: 宋代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7.《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诗人: 曾丰 朝代: 宋代

里社闻名已数年,恨无倾盖盍簪缘。子初游学吾游宦,一笑相逢韶石边。

8.《极目亭有作》诗人: 孔武仲 朝代: 宋代

浩荡江风动客襟,短亭清晚一登临。乱霞藏日半天缬,渌水浸空千顷金。壮志未成游学恨,素交将散别离心。前山更有难寻景,试为闲来一苦吟。

9.《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诗人: 司马光 朝代: 宋代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10.《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诗人: 林同 朝代: 宋代

日常供鲤鱠,旦辄汲江流。儿溺方游学,妻还感遗羞。

3. 关于游学的诗词有哪些

1、远游学屈平唐 李白 只查询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2白的结果 《秋夜独坐怀故山》

2、制愁游学官宋 董嗣杲 只查询董嗣杲的结果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3、游学顿无福建子宋 方回 只查询方回的结果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4、儿溺方游学宋 林同 只查询林同的结果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诗》

5、欲游学□踪宋 刘仲堪 只查询刘仲堪的结果 《读易堂》

6、梦寐一生游学舍宋 舒岳祥 只查询舒岳祥的结果 《桂台》

7、未尝游学只安居宋 司马光 只查询司马光的结果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8、半生游学颇艰辛宋 鲜于侁 只查询鲜于侁的结果 《题灵岩》

9、子初游学吾游宦宋 曾丰 只查询曾丰的结果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归》

10、孟轲远游学宋 郑侠 只查询郑侠的结果 《送陈守仁入太学》

11、瞻紫阳山日仰高,此翁暮景亦云劳。一爻变卦逢初遁,万古哀心寄续骚。《次韵谢胡子游学二首》 宋·方回

12、走遍人间鬓尚青,尔来乐事满余龄。傍潭秋爽鉏甘菊,豋岳春暄采茯苓。《游学射观次壁间诗韵》宋·陆游

13、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七律·游学即景》 现代·毛 泽东

14、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送七侄游学》 宋·陈杰

15、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宋·方岳

4. 形容秋季风景的游学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游学的名言

孔子游学之旅

刊于2021年9月10日《天津日报》16版

孔子游学之旅

(侵删)

孔子花了十四年时间周游列国,后来的孟子、韩非子乃至司马迁都争相效仿他,皆有着丰富的游学经历。

  在游学列国前,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处理司法事宜,此外还代理过国相一职。在其治理下,鲁国社会安宁、上下有序。在和齐国的会盟中,孔子又敢于引用礼法据理力争,迫使齐国不得不向鲁国谢罪并退还先前侵占的领土。

  彼时鲁国国君大权旁落,季桓子等三位专权的士大夫为所欲为,在封地私邑内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其家臣于墙内横行跋扈,这些私邑逐渐成为了鲁国的“国中国”。孔子向国君鲁定公建议拆毁城墙,史称“堕三都”。堕三都初期顺利,但中间引发士大夫家臣兵变,鲁国国都曲阜亦受波及,拆毁私邑城墙一事最后半途而废。堕三都的失败、与士大夫的交恶,让孔子在鲁国的地位变得不利起来。加之齐国落井下石,以美女、宝马赠与鲁定公,鲁定公每日沉溺于声色犬马,懒于处理政务,让孔子倍感失望。不久后,鲁国举行郊祭大典,按照礼法,郊祭结束后孔子应该分到祭肉,而季桓子却从中作梗未将祭肉分与孔子,其目的在于拒绝承认孔子的政治地位将其排挤出权力中心。孔子原本就重尊卑礼序,讲求名正言顺,鉴于继续留在鲁国只会自讨没趣,五十五岁的他决定携弟子出游,这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背景原因。

  依据《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所载,孔子到访的诸侯国有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足迹分布大体以今河南省为主。为实现理想抱负,孔子每到一国便向国君推行“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即以道德教化百姓,建立等级维系秩序。遗憾的是,彼时周王室日渐式微,列国间征伐不断,与自然界动物间的弱肉强食的法则无二,没人会对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学问和礼乐之治感兴趣。在周游的诸国中,其中卫国到访次数最多,卫灵公起初愿意重用这位大贤,但因小人进馋而作罢。如果说在卫国只是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那么孔子周游其他列国时更是厄运连连。比如前往陈国途中被误认作是恶人而遭到拘禁;在宋国演习礼仪时被歹人追杀;在郑国时和弟子走散,独自落魄的样子被郑人嘲讽“累累若丧家之狗”。游学后期遭遇的陈、蔡之困更是一次巨大打击:陈、蔡两国为阻止楚国得到孔子而派兵将其困住,史载孔子“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几乎陷入死亡的境地。简言之,孔子的游学之旅很是艰辛。

  游学之旅虽然艰辛无奈,但也不是全无收获。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游学可以极大地增长学识见闻、升华人生境界,很多真知灼见就是在游学过程中总结而出,《论语》中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孔子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旅途愈艰辛,他的胸襟便愈豁达。被郑人嘲讽为丧家之狗时还能笑着自嘲“然哉!然哉!”;在叶地听到叶公跟子路打听自己的为人,孔子自行答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奋学习以致废寝忘食、快乐起来忘记忧愁忘记衰老,这算是他游学当中以苦为乐的真实写照;被困于陈、蔡之际依旧始终坚守“君子固穷”的高尚理念;编订编年体史书《春秋》,“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晚年归鲁后的孔子潜心著书,最后在鲁国而卒。今天再来回看孔子周游列国之旅,虽然肇起流亡,但并非单纯的政治避难,孔子始终抱有一份天下大同的救世理念,一份以道义为己任的担当意识,他的思想境界在游学当中得以升华充实,为了理想而不息奔走的事迹更被后人铭记与敬仰。而穷其一生所创立的儒学思想,即使时代更迭也未能将其遗留在历史角落,相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