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名言

时间:2022-04-06 22: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杨不易 | 评论: 次 | 点击:

余彭年名言

1. 哪句名言激励着股神巴菲特

1.善有既怀仁慈怜悯之心,又有救人之举,行善之力.我们不能光坐在弱者的面前唱赞美诗表同情. 2.经济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行善作为社会活动实践之一,自然离不开金钱. 3.金钱在现代社会表现为货币或货币符号,是实现物质交换的媒介,没有金钱的社会,是原始社会,是物物交换,自产自消,自给自足的落后社会.只能自己种菜种谷吃,种棉纺纱做衣穿,只能走路出行.吃一口盐要到黄海,吃一口肉要喂一只猪.连自己生存都忙不过来,还拿什么行善,不要人给你行善是万幸. 4.金钱是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个人能力和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小有钱你不行善是你为富不仁,没钱你行不了善是因为你无能. 5.很难想像,一个人缺乏金钱和必要的生存物质,他用什么行善?如果说亲力亲为,日常助人是行小善,那么一掷千金,乐施好舍就是行大善.行一人之善是行小善,行众人之善是行大善,行一地之善是行小善,行一国之善是行大善,救世人贫困是行小善,救人类社会进步是行大善.有钱好办事,没钱你要行善,你就站在十字街头扶老奶奶过马路吧,可能老奶奶也不要你扶,人家请着保姆呢. 6.金钱是行善的有力保障,经济付出多少是检行善水平的重要标准. 2007胡润慈善榜发布 85岁余彭年一下慷慨捐出20亿,这是个什么概念,20个内地县城,一年的财政纯收入.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于8月24日宣布,未来将把个人财富的三分之一捐给李嘉诚基金会,全力发展慈善事业。

在此之前,李先生在内地、香港的慈善捐赠已累计达80亿港元。按《福布斯》2006年全球富豪排行榜的资讯,李先生个人财产约1500亿港元,捐出三分之一就等于捐出500亿港元。

美国慈善之父卡内基,在1919年去世前,卡内基共捐建了近3000座图书馆,加上其它的慈善捐助项目,他的捐献总额高达3.3亿多美元。名言"富着死去的人可耻,穷得死去和人可怜" 2003年,两个与富人办慈善有关的新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一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决定在未来两年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准备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卫生和教育慈善事业;二是美国"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其中约300亿美元捐给盖茨基金会。 2006年,微软公司近日对外宣布,自1983年以来,微软及其员工通过公司捐助和个人志愿者活动,向全球各地非盈利组织无偿捐赠的现金、服务和软件产品的价值已超过25亿美元。

在2006年,除了企业的慈善基金会在捐赠方面势头不减之外,企业本身在从事公益事业上也是继续走热。6月5日,美国激励企业行善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宣称,2006年的美国公司从事慈善事业的势头依然强劲,美国企业在2006年的慈善捐赠平均增长了4.7%。

2. 哪句名言激励着股神巴菲特

1.善有既怀仁慈怜悯之心,又有救人之举,行善之力.我们不能光坐在弱者的面前唱赞美诗表同情.

2.经济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行善作为社会活动实践之一,自然离不开金钱.

3.金钱在现代社会表现为货币或货币符号,是实现物质交换的媒介,没有金钱的社会,是原始社会,是物物交换,自产自消,自给自足的落后社会.只能自己种菜种谷吃,种棉纺纱做衣穿,只能走路出行.吃一口盐要到黄海,吃一口肉要喂一只猪.连自己生存都忙不过来,还拿什么行善,不要人给你行善是万幸.

4.金钱是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个人能力和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小有钱你不行善是你为富不仁,没钱你行不了善是因为你无能.

5.很难想像,一个人缺乏金钱和必要的生存物质,他用什么行善?如果说亲力亲为,日常助人是行小善,那么一掷千金,乐施好舍就是行大善.行一人之善是行小善,行众人之善是行大善,行一地之善是行小善,行一国之善是行大善,救世人贫困是行小善,救人类社会进步是行大善.有钱好办事,没钱你要行善,你就站在十字街头扶老奶奶过马路吧,可能老奶奶也不要你扶,人家请着保姆呢.

6.金钱是行善的有力保障,经济付出多少是检行善水平的重要标准.

2007胡润慈善榜发布 85岁余彭年一下慷慨捐出20亿,这是个什么概念,20个内地县城,一年的财政纯收入.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于8月24日宣布,未来将把个人财富的三分之一捐给李嘉诚基金会,全力发展慈善事业。在此之前,李先生在内地、香港的慈善捐赠已累计达80亿港元。按《福布斯》2006年全球富豪排行榜的资讯,李先生个人财产约1500亿港元,捐出三分之一就等于捐出500亿港元。

美国慈善之父卡内基,在1919年去世前,卡内基共捐建了近3000座图书馆,加上其它的慈善捐助项目,他的捐献总额高达3.3亿多美元。名言"富着死去的人可耻,穷得死去和人可怜"

2003年,两个与富人办慈善有关的新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一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决定在未来两年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准备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卫生和教育慈善事业;二是美国"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其中约300亿美元捐给盖茨基金会。

2006年,微软公司近日对外宣布,自1983年以来,微软及其员工通过公司捐助和个人志愿者活动,向全球各地非盈利组织无偿捐赠的现金、服务和软件产品的价值已超过25亿美元。

在2006年,除了企业的慈善基金会在捐赠方面势头不减之外,企业本身在从事公益事业上也是继续走热。6月5日,美国激励企业行善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宣称,2006年的美国公司从事慈善事业的势头依然强劲,美国企业在2006年的慈善捐赠平均增长了4.7%。

3. 可以用哪句名言激励自己去做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

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一种冒险。

〔法〕梅洛·庞蒂:《道德百科全书》 冒险是文明的本质。 〔英〕怀德海:《观念的探索》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功;勇于进取者往往要冒失败的风险。

〔英〕托·斯摩莱特:《规劝》 不冒险就征服不了危险。 〔古罗马〕普卜利利乌斯·绪儒斯:《警句》 世上哪有光有利毫无弊的好事?甚至连享乐都要冒点风险。

〔苏格兰〕威·亚历山大:《大流士·合唱曲》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历史中,冒险总能带来生机。 〔英〕威·博莱索:《反神祗的十二人·导言》 比赛若无风险,兴味也就索然了。

〔美〕查普曼:《万愚》 有冒险才有希望。 〔古罗马〕塔西佗:《历史》 不承担一些风险的公司是不能生存的。

今天最冒险的事情根本不是承担任何风险。 〔法〕查理斯·H·塔威尔:《企业的生存战略》 在生机勃勃的经济中,冒险和机会始终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佚名 风险和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 〔日〕土光敏夫:《经营管理之道》 我不想做那种一成不变的事,那种没有挑战性的事。

〔美〕布什:《布什自传》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 〔英〕本·迪斯累里:《伊克西翁在天堂上》 你每天都必须有勇气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屈辱的风险。

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 〔美〕马克斯威尔·莫尔兹:《你的潜能》 不要一点风险也不冒——这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事。

〔英〕沃波尔 失败是有限的,冒险则是无限的。 〔英〕狄更生:《诗集》 “要想吃鱼就不能怕裤腿湿”,要想得到好处就得冒点儿风险。

〔西〕松苏内吉:《合同子》 冒险家的一生就是对不可能实现的事进行实践的一生。 〔英〕威·博莱索:《反神祗的十二人》 我宁愿痛一痛,也不愿意/缩在硬壳里,像甲鱼似地避开风浪的凶险。

〔英〕拜伦:《唐璜》 发现新大陆的人民能在发现过程中遇上暗礁而搁浅。避免暗礁是容易的,但却发现不了新大陆。

〔丹〕乔治·勃兰兑斯 一切文明在基本上都包含着冒险精神。 〔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不敢承担风险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英〕大卫·斯蒂尔,引自雷·怀尔德《管理大师如是说》 有成功的实业家都是冒险家。 〔埃〕伊·阿·库杜斯:《亲爱的,我们都是贼》 不肯安静的人,总是向着前方,向着高处迈进,不断向前,不断向上。

〔苏〕高尔基:《人》 风险越大,甘冒风险的自傲感也越强。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最成功的人往往就是敢冒大险的人。

〔法〕柏格森:《创造的进化》 冒险的步骤通常会有成功的结局。 〔波〕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来写是两个字。

一个指危险,另一个却代表机会。 〔美〕约翰·肯尼迪:《1959年4月12日的讲话》 不敢冒险,怎能达到目的?若是老怕不测的事而畏缩不前,又怎会得到大的成功? 〔阿拉伯〕伊本·穆格发:《卡里来和笛木乃》 许多重大的成就都是通过冒风险的错误才取得的,这些错误成为通向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美〕贝恩·戴,引自《美国人谈生活的艺术》 事实上,风险与效益通常是并存的。探查、实验、冒险和创新都隐含着风险,也正是人类发展臻于成功境界的首要推进力。

〔美〕雷·怀尔德:《管理大师如是说》 在个人生活和业务活动中,风险很可能要永远存在。 〔美〕保·安·萨缪尔森:《经济学》 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尝试失败的勇气,力求改进,而不应畏惧风险而停滞不前。

〔美〕雷·怀尔德:《管理大师如是说》 只有经由冒险和错误,能有所创新发展。永不犯错误的人们必然是隶属于能勇于尝试错误的人们之下。

〔英〕汉克特·雷恩,引自雷·怀尔德《管理大师如是说》 一般说来,冒险即是去追求新的完美。 〔英〕怀德海,引自《现代形而上学的祭酒》 要生活就得担风险。

〔美〕爱默生:《集外演讲录·论公办与私办教育》 冒险精神是荣誉的代名词,它既有阳刚之美,又有柔媚之艳,我们应该把它归功于浪漫。 〔美〕乔·桑塔亚那:《马萨诸塞州之优良传统》 旧道德叫我们回避冒险,但是新道德是不冒险就什么也得不到。

〔法〕罗曼·罗兰:《被诱惑了的灵魂》 人的生命没有满盈也没有全暗/从第一个月缺到月半,梦/只召唤冒险。 〔爱〕叶芝:《叶芝诗选》 不冒险就征服的是没有光荣的胜利。

〔法〕高乃依:《熙德》 不敢冒险的人过不了海。 〔西〕谚语 圣托马斯·阿奎那说过:“如果船长的最高目标是保住他的船,这艘船永远出不了港。”

海面可能有狂风暴雨,但矛盾是创造之母:不冒风险不会失败,但不冒风险也不会有成功。 〔美〕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每次冒险是个新的开端,是对说不出的东西的袭击。

〔英〕托·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在活着的时候,必须以一个人的姿态生活,无论遇到何种艰难困苦都要克服,每一次的克服都将成为胜利者桂冠的一叶装饰。 〔日〕武者小路实笃:《人生论》 凡事冒一点风险总是开心的。

〔英〕亚·史密斯:《论死亡与对死亡的惧怕》经理 勇于冒险 人类的好奇,产生冒险的冲动;人类的冒险,点燃文明的火炬。若无冒险精神,哪来开拓创新,人只。

4. 关于认真的名人名言或故事

One cannot eat one's cake and have it.

一个人不能把他的糕饼吃掉之后还留在手上。 —— Davies 戴维斯

We are here to add what we can to life, not to get what we can from it.

我们要尽可能为生活增加一些东西,而不是从中索取什么。—— William Osler 奥斯勒

Money is like muck, not good except it be spread.(Francis Bacon, British philosopher)

金钱好比粪肥,只有撒到在大地才是有用之物。(英国哲学家 培根. F.)

Sometimes one pays most for the things one gets for nothing.(Albert Einstein, American scientist )

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美国科学家 爱因斯坦. A.)

Activity is the only road to knowledge.

(George Bernard Shaw, British dramatist)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 。 (英国剧作家 肖伯纳. G.)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but the fruit is sweet.(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每个星期扫地7天

(2005年11月蓝版《良友》 作者/澜涛)

26岁的他怀着对人生和梦想的渴求,离开老家湖南来到香港。但是,由于人地生疏,加之他英文有限,广东话听不懂,又无任何背景,连连碰壁后,他才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勤杂工的工作。

那是一份薪水极低的工作,而每天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周而复始地扫地、清洗厕所等等。这对于带着转变人生梦想来到香港的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身无分文,如果连这份工作也不做的话,他只有饿肚子。

公司每星期正常的工作日只有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到,其他勤杂工就都迫不及待地跑出去逛街、游玩、放松。他也异常渴望欣赏一下当地的风貌。但考虑到公司周六、周日时常会有人加班,而卫生没有人清洁的话将会一团糟。他便在其他勤杂工出去的时候独自留下来,打扫卫生。虽然这只是一份“额外”的工作,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半年后的一个星期天,公司老板发现了他这个勤劳的勤杂工,很是惊讶。在了解了他每个周末都如此之后,第二天,老板找他谈话,将他提升为办公室的一名员工。此后,他不断被提升。做了几年公司总经理后,他向老板提出要自己做生意,老板欣然同意,并参股他的公司,他由此开始了对梦想更快捷的追逐。

他就是2003年启动了“彭年光明行动”,计划用3至5年时间,捐赠5亿元人民币,为中国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香港亿万富翁余彭年。

没有人生来财富加身,责任心却可由小培养。每个人都渴求转变命运的机遇,有时机遇很简单,只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一丝不苟,而不只是完成所谓的规定。比如,一个星期扫地7天也可以扫出亿万财富。

5. “历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出自哪里,请附上历史上勤俭成

历史上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遭祸端。

秦穆公因信奉“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秦则得天下。汉文帝以崇尚节俭,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

而商纣王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很快便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奢侈腐化,大兴土木、广建园林,最终国破人亡。

唐玄宗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淫无度,招致了“安史之乱”, 致使唐朝盛世一去不返。 为此,晚唐诗人李商隐曾由衷慨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里,我们讲几个世界顶尖级“巨人” 的节俭故事,或许能使我们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

首先说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对创建明朝基业有齐天之功,但他却从未居功自傲,而是率先垂范,廉洁自律,个人生活异常简朴,即使是给皇后过生日这样的“大事”,朱元璋只是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等极简单的素菜,宴请众官员。而且还约法三章:今后朝廷上下,不论哪个摆设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至今,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然后讲一下华人首富李嘉诚。

在2006年度美国《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580亿人民币排名第1位。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

皮鞋坏了,李嘉诚觉得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他经常身着蓝色传统西服,佩带的一块手表仅值26美元。

李嘉诚大约20%的时间花在慈善事业上,已经捐出5亿美元,用于在香港、大陆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开展医疗研究活动,将来还准备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 再说大陆的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他执掌的新希望集团在过去10年投入了5个亿在西部农村,而未来5年中他要投10个亿于西部的新农村建设,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的肉、蛋、奶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得到工作岗位,树立信心,拥有更多的自尊——就这样一位实力雄厚的企业巨头,却从来就没有去高档发屋烫过头,花5块钱理一次发已是常事,脚上的鞋子常常只是100多元的杂牌鞋。

还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身价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价简直是背道而驰。李书福在穿戴上极不讲究,他穿的衬衣一件只要二三十元;他脚上穿的鞋子,价格只有几十元——正是几十元一双鞋子载着李书福满世界跑。

再有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他涉足的行业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几乎无所不包,真可谓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但他在生活上却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于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

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办公室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他说整洁即好;他从不坐高级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与林肯是为外宾及专家服务的。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

这里尤其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年逾86岁高龄的香港著名富豪余彭年,他虽然子孙满堂,却决定把所有资产全部贡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不给子孙留一分钱遗产。 从2004年至今,余彭年捐助的“光明行动”,已基本完成白内障手术10万多例,仅2007年就完成5万例。

他在深圳投资十八个亿兴建的57层彭年大酒店,其所得利润,全部永久性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他还把深圳的别墅项目,以及香港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全部放入了慈善基金会。

余彭年说:“我们对白内障患者的救助不会停止。” 截至目前,余彭年的捐赠额由07年的20亿元上升到08年的30亿元。

《2008胡润慈善榜》正式宣布,余彭年以3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捐赠,再次荣获“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称号。这已是余彭年第三次问鼎胡润慈善榜第一名。

让人最为感动的是,这位慷慨大度的余彭年,对社会公益事业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要求十分简单,甚至十分苛刻。他视奢侈消费为可耻,极端反对大吃二喝,铺张浪费。

大多情况下,他的一顿饭只需要几元钱便十分满足。 当然,特别值得一提的人,却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比尔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巨额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他认为,养尊处优只会使孩子们一事无成。于是,他把大半生积累的580亿美元巨款,全部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和公益事业。

不仅如此,这位对人类社会捐献最多经济巨人,生活上却格外节俭:他不愿花钱雇私人司机,公务旅行时坐飞机坚持不坐头等舱,而是坐经济舱;他的衣着从来不讲究什么名牌,只要穿起来舒服就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打折的廉价商品很感兴趣,甚至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

6. “历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说明了什么道理

历史上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遭祸端。

秦穆公因信奉“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秦则得天下。汉文帝以崇尚节俭,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

而商纣王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很快便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奢侈腐化,大兴土木、广建园林,最终国破人亡。

唐玄宗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淫无度,招致了“安史之乱”, 致使唐朝盛世一去不返。 为此,晚唐诗人李商隐曾由衷慨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里,我们讲几个世界顶尖级“巨人” 的节俭故事,或许能使我们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

首先说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对创建明朝基业有齐天之功,但他却从未居功自傲,而是率先垂范,廉洁自律,个人生活异常简朴,即使是给皇后过生日这样的“大事”,朱元璋只是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等极简单的素菜,宴请众官员。而且还约法三章:今后朝廷上下,不论哪个摆设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至今,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然后讲一下华人首富李嘉诚。

在2006年度美国《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580亿人民币排名第1位。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

皮鞋坏了,李嘉诚觉得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他经常身着蓝色传统西服,佩带的一块手表仅值26美元。

李嘉诚大约20%的时间花在慈善事业上,已经捐出5亿美元,用于在香港、大陆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开展医疗研究活动,将来还准备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 再说大陆的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他执掌的新希望集团在过去10年投入了5个亿在西部农村,而未来5年中他要投10个亿于西部的新农村建设,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的肉、蛋、奶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得到工作岗位,树立信心,拥有更多的自尊——就这样一位实力雄厚的企业巨头,却从来就没有去高档发屋烫过头,花5块钱理一次发已是常事,脚上的鞋子常常只是100多元的杂牌鞋。

还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身价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价简直是背道而驰。李书福在穿戴上极不讲究,他穿的衬衣一件只要二三十元;他脚上穿的鞋子,价格只有几十元——正是几十元一双鞋子载着李书福满世界跑。

再有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他涉足的行业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几乎无所不包,真可谓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但他在生活上却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他上下班从来都是挤地铁,对于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

他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上百元的。这位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办公室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与沙发仍是十几年前的款式,他说整洁即好;他从不坐高级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与林肯是为外宾及专家服务的。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

这里尤其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年逾86岁高龄的香港著名富豪余彭年,他虽然子孙满堂,却决定把所有资产全部贡献给社会公益事业,不给子孙留一分钱遗产。 从2004年至今,余彭年捐助的“光明行动”,已基本完成白内障手术10万多例,仅2007年就完成5万例。

他在深圳投资十八个亿兴建的57层彭年大酒店,其所得利润,全部永久性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他还把深圳的别墅项目,以及香港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全部放入了慈善基金会。

余彭年说:“我们对白内障患者的救助不会停止。” 截至目前,余彭年的捐赠额由07年的20亿元上升到08年的30亿元。

《2008胡润慈善榜》正式宣布,余彭年以3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捐赠,再次荣获“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称号。这已是余彭年第三次问鼎胡润慈善榜第一名。

让人最为感动的是,这位慷慨大度的余彭年,对社会公益事业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要求十分简单,甚至十分苛刻。他视奢侈消费为可耻,极端反对大吃二喝,铺张浪费。

大多情况下,他的一顿饭只需要几元钱便十分满足。 当然,特别值得一提的人,却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比尔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巨额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他认为,养尊处优只会使孩子们一事无成。于是,他把大半生积累的580亿美元巨款,全部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和公益事业。

不仅如此,这位对人类社会捐献最多经济巨人,生活上却格外节俭:他不愿花钱雇私人司机,公务旅行时坐飞机坚持不坐头等舱,而是坐经济舱;他的衣着从来不讲究什么名牌,只要穿起来舒服就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打折的廉价商品很感兴趣,甚至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放在饭。

7.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散文作文800字

我的愿望是当一个慈善家。 因为我常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个孤儿那祈求有家的目光,一个个无儿无女的老人孤独的眼神。所以,我将来想去捐助他们。

我知道,如果我想当个慈善家的话,就必须有许多钱,而且我要有能力去号召和组织他人共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还要有一个大公司。

首先,我要以自己公司的名字来建一所孤儿学校,让所有无家可归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用他们的真才实学来回报社会的关爱。

我还要建一所养老院,收留那些孤寡老人。这里宽敞明亮,每个房间都有电视机,还有卫生间,里面还配有淋浴设施。房子外面还有小花园、小菜园,老人们可以坐在长椅上聊天,或者去散步,种点小菜,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安度晚年。而且每到寒暑假,我还要带着老人和孩子们去旅游,让他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想实现我的愿望,那么我现在就得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我还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慈善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要快快长大,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我好想当慈善家

8. 成龙是不是亚洲最大的慈善家

余彭年:中国首席慈善家 由香港著名慈善家余彭年资助的“彭年光明行动”今年正式启动,该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入5亿元人民币,为15万到20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余彭年是香港余氏慈善基金会主席,近3年来,余先生行善累计超过20亿元,堪称中国“首席慈善家”。余先生因早年得过白内障,深知失明的痛苦和恢复光明的幸福。

他在港台经商50余年,他把经营产业创造的利润大量捐给社会慈善事业。 余老的慈善捐款都可以在世界上排上名次. 我不为青史留名。

我做这些只因为我自己也吃过苦,我知道穷人的难处,人 不能有了钱就忘本。”摄影马彦 本刊记者万千实习记者董?发自深圳 余彭年,82岁,出生于湖南涟源 彭年实业负责人 2003年捐赠资金:61,800,000元 捐赠方向:健康、高等教育 主要行业:酒店,投资 他宣称的两大善举,如果真能践言蹈行,他极可能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最大 的慈善家。

他曾试图申请地方立法,以确保百年后他的遗产能用于慈善事业,但最终 归于失败。 他是深圳一家五星级酒店老板,大堂结账处,有幅他的手书:“宁可我助 天下人,不愿天下人助我。”

类似条幅在酒店里并不少见。 据称他家产高达30亿元,但他儿子迄今只是酒店普通职员,孙子也只是采 购员,一个月薪水5000多元。

余彭年,一位82岁的亿万富翁,深圳彭年集团的董事长,宣称“百年后将 捐献全部财产”的慈善家。 据说,他的“彭年光明行动”即将启动,他公开承诺:五年内投入五亿元 人民币,组成一个流动眼科医院,为全国20万名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带来 光明。

香港与湖南之间 1922年,余彭年出生于湖南涟源,本名彭立珊,父亲是当地的小工商业 者。1949年后,余彭年曾以“逃亡地主”的罪名,被判劳教三年,“那是我一 生中最苦的时候。”

出狱后,他经澳门偷渡香港,并改用现名。 刚到香港时,工作十分难找。

当时他一个月收入80港元,住的床位每月10 港元,每顿饭是馒头就开水。由于生性刚强,“洗厕所都要洗得最干净”, “每天晚上要花一毫钱买两份当天剩下的报纸看,寻找机会”,余彭年渐渐开 始立住脚。

到1982年余彭年第一次回老家时,他已成了衣锦还乡的海外富商。就是这 一次,家乡的贫困让他震惊,数十年光阴,“还是老样子”,此前,“见不得 穷人日子难过”的余彭年在香港已行善经年,从此,他开始在内地捐资行善。

“我喜欢直接帮助穷人” 最早,余彭年的慈善事业是给家乡修路、办学。在香港的慈善家中,他最 欣赏邵逸夫,但他没有选择资助高等教育,“我不像诺贝尔,我喜欢直接帮助 穷人。”

他曾带着儿孙,在祖屋门前施舍钱财,每个信封400元,人流排成长龙,五 天才排完。他说足足发了几百万元。

这也许最符合余彭年凡事亲历亲为的性格特征。九十年代中后期,为把事 业基地转向内地,余彭年选择了在深圳建造一座高层酒店,为此,当时已年过 古稀的他,再次创业,从请设计师到购买水泥钢材,事无巨细样样参与。

5月15日,星期六,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几个小时里,不时有电话找他,此 外,他还抽空接待了两批客人。 义助白内障患者,缘于他的个人经历。

前几年他得了白内障,手术后才恢 复视力,深知失去光明的无助和痛苦。“我有钱,可以治病,那些穷人们怎么 办?” 单凭记者短短数小时的采访,很难洞察余彭年散尽家产、尽力行善的动机 和真实用心。

他并不健谈,除了年老后喜欢写写毛笔字之外,不读书,“不信 佛”,也不思考沉重命题,很难看出他的行为是否出于宗教情怀、或是高度理 想文化熏陶的结果。 除了有点耳背,一个问题有时要问上两遍之外,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仍 然身体康健,乍一看顶多60岁出头。

“行善就是我的养生之道。”余彭年开玩笑地说。

在教育子女方面,余彭年的观念颇为西化和现代。 他有句名言:“儿子强过我,留钱给他为什么;儿子不如我,留钱给他为 什么。”

他两个儿子只有小儿子在他身边做事,也没想过要把家业传给他们。 他给儿孙每人一套房,一部车,一份酒店的工作。

“只要他们辛勤劳动,就会 有饭吃。” 但余彭年并非对孩子没有感情。

他平时寡言少语,十分严肃,1980年代他 把孩子接到香港团聚后,“高兴的不得了,见到每个人都笑”。据他小儿子 讲,他和父亲通信17年,到香港后才发现,他的每一封信,余彭年都保存在衣 柜里,一封不少。

做好事的烦恼 “做好事不容易”,在采访中,余彭年不止一次地说:“做好事不只是捐 钱,有好多烦心事,好辛苦。” 1988年,余彭年向湖南面捐献了10部救护车,他意想不到的是,有些医院 竟将其改成办公车,甚至成了官员坐骑。

到后来,余彭年不再放心把钱捐给官方慈善机构。有年春节,他回老家给 穷困乡亲发红包。

事先已和当地官员讲好,你们来吃饭,我买单,但标准是四 菜一汤。结果那些官员吃甲鱼、喝茅台,三天就花去了14万。

这也许是他申请立法的深层原因。2002年,余彭年向深圳市人大提出申 请,想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保证他百年后“四不准”的承诺能得以落实:彭年 酒店的产权不准抵押、不准转让、不准继承、所得利润不得转作他用,必须捐 给社会。

这一创。

余彭年名言

钱多多就必须裸捐,否则只会教坏孩子?

杨不易/文

钱多多就必须裸捐,否则只会教坏孩子?

“儿子强如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如我,留钱做什么……”被称为“华人裸捐第一人”的慈善家余彭年,于今年5月2日逝世,这句名言再次被人们提起。

作为一个慈善家,余彭年的言行令人感动,值得尊敬。而在子女教育方面独特的财富观和遗产观,也一直为人所称道。但我身边的朋友,却在调侃:“这样教育孩子当然很牛,但是,你首先得够有钱……”思想和财富的距离感,都不是一点点。

余彭年这样的教育观,在传统的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很有市场的。早在汉代,中国就出了个“裸捐第一人”——疏广。话说太子太傅疏广,退休还乡时,皇上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赠金50斤。这疏广回到家乡后,“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有儿孙不高兴了,说你老这样把钱花完了,将来我们怎么办。疏广就说:“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捐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这意思,跟余彭年差不多——我可没老糊涂!钱这玩意儿,不能留给子孙,富二代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疏广的观念为后世所推崇,成为很多人的家教圣经,在国人越来越富裕的今天,更是如此。可是,难道教育好子女,真的只有“裸捐”这一途吗?再说了,我等普通百姓,想为儿孙挣套房子都难哩,哪有余粮来裸捐啊?

钱多多就必须裸捐,否则只会教坏孩子?

人生而一世,终会留下遗产。商人留下大量钱财,读书人留下大量书籍,就算是木匠,也会留下一堆锯子和斧头……诸如此类。人既有繁衍,就希望将这些遗产传之后代。如果说,把钱财留给后人是害了他们,那书籍呢?难道没有可能让孩子沉迷于书本而脱离社会吗?事实上,同为遗产,钱财与书籍、锯斧,并无二致。那些以为钱财将祸害子孙的看法,不过是迂腐的读书人编出来的臆想,骨子里看轻商人罢了。

商人并不是奸人,反而能给社会带来财富,为世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流通的平台,善莫大焉。把钱财看成祸害,对孩子而言,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教育。既然钱财能拿来做慈善,显然不是什么坏东西。散给他人,和传与后代,效果并无两样。所以,是否祸害子孙,不在于是否将遗产传给他们,而在于如何教他们用好这些遗产。传承钱财的同时可以教他们赚更多的钱,更好地将钱财用于正道,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巨富,马云不愿意“裸捐”。他说:“你说我100%的(财产)都捐了, 不给孩子留一点,一个不考虑自己的人,你不要相信他会考虑社会。”一个不对家人负责任的人,很难想象能对社会负责任。

而另一个中国巨富王健林,虽然也曾主张“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如父留之何用”,但他在对儿子王思聪的具体教育方式上则令人玩味。早在王思聪小学一年级时,王健林便将他送到了国外接受教育。王思聪回国之后,更是拿出钱来让他去学做生意,一砸就是5亿人民币。而王思聪显然接受了良好的理财教育和生意经,认为“有才华就应该去写书,有钱就应该让钱发挥作用。”但他所谓的发挥钱的优势,并不是花天酒地,而是砸钱来完成一件事情。他清楚地知道,有钱是一种优势。钱,也不是坏东西。

钱多多就必须裸捐,否则只会教坏孩子?

如果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希望他们飞得更高更远。那么,父母要做的,不是拆下飞机的发动机,而是教会他们驾驶飞机的方式和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辈人留下的遗产便是那台发动机。

“裸捐“是值得尊敬的,但并不值得所有的父母,特别是普通百姓去效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积下的财富并不多,可能只是马力很小的发动机,而你还打算拆掉它,告诉孩子说钱财是会害人的。这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你不必刻意为孩子挣下多大的家业,但也要相信,只要教育得当,即便是背着钱柜,你的孩子也能闯天涯。

杨不易,前情感故事访谈专栏记者,出版有情感小说集《伪单身时期》、两性随笔集《火枪与玫瑰》。新浪微博@杨不易,个人微信公众号:yangbuyig。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