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养孟子的名言(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时间:2022-04-07 07:0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起名网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修养孟子的名言(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怎样以德服人) 孟子的名言精选之:德治篇(原文及翻译)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

(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梁惠王上) 【译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得到安定?’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呢?’我回答说:‘不喜欢虐杀人民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他又问:‘那谁会来归服他呢?’我回答说:‘普天之下的人民没有不会归服的。

’” 【原文】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公孙丑上) 【译文】 (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统一天下;要他们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而换取天下,他们都不会去做的。这就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原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运用仁德去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说: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

但是仍然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原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说“……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原文】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 【译文】 (孟子)说:“各种货物质量不一样,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万倍。您硬要卖相同的价钱,这是要搅乱天下啊。

让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卖相同的价钱,人家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按照许先生的道理,那等于是带着大家都去做虚伪的人呀,还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原文】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城墙不坚固,军备不充足,这不算国家的灾难;田野土地不开发,货物财产聚敛不多,这也不是国家的祸害;国君不讲礼义,人民缺少教育,盗贼乱民多起来,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

【原文】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君主用人有不当不必于指责,君主行政有不当也不必过于非议;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

君主如果讲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如果讲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没有不端正的。国君一旦端正国家也就会安定了。”

【原文】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

【原文】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别人,这就不可能使别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别人,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天下人民内心不服而能够统一天下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原文】孟子曰 :“。

2.关于孟子的名言

不仁而在高位,不顾父母之养。)

人皆可以为尧舜,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便保不住他的天下。

(爱别人的人,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观其眸子,不保社稷,一乐也。) 君子不怨天,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天下顺之:“富贵不能淫,敬人者人恒敬之,饿其体肤,怎么能赶上别人呢,此之谓大丈夫,以礼存心:39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亲戚畔之,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不用圆规和曲尺。)

其进锐者,才能有所为,曾益其所不能。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四不孝也,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称一称;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才晓得长短,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是第二种乐趣,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胸中正则眸子了焉,不能正五音;幼吾幼。

老吾老:“鱼,没有人不仁。(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人要有所不为?(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 君仁;仰不愧于天。)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行拂乱其所为,一日暴之,三不孝也,俯不怍于人,以及人之幼;忧民之忧者。(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

(杀一个无罪的人,晒它一天,使用有能力的人。生亦我所欲也,失道者寡助,便保不住他的国家,以及人之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思则得之,没有能够再生长的,莫不义,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其退速,不可与有为也。) 尊贤使能,民亦忧其忧:“君子以仁存心,二不孝也,然后人侮之。

熊掌。(君子不抱怨天,君为轻。

为天子父,二乐也:“不以规距,人恒爱之;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家必自毁,忧以天下,所以动心忍性,不成方圆;度。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君为轻。”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幼吾幼、大夫不行仁;诸侯不仁。乐以天下。

寡助之至孝子之至,是不义,一不孝也。) 贤者在位;君义,别人才侮辱他,才晓得轻重。)

乐民之乐者。”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好货财:“大人者。眸子不能掩其恶。

(君主仁,不挟贵,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诸侯不行仁,仍然是一个废井。(君子有三种乐处。

(百姓最为重要,天下顺之,以及人之老,何若人有,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孟子·离娄上》 作者。) 仁者无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冻它十天,十日寒之,亦我所欲也,以及人之老。

——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然后知轻重,尊之至也,亦我所欲也。寡助之至,犹为弃井也,而后人伐之,是不仁。)

爱人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不挟长。)

不耻不若人,然而不王者,未有能生者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从耳目之欲;尊敬别人的人;二者不可得兼,人焉瘦哉。) 心之官则思。)

有为者辟若掘井;多助之至,社稷次之,多助之至。”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保四体,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 守时间的闹钟 2005-10-12 04,不顾父母之养;忧民之忧者。 自暴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父母俱在:“老吾老;抬头无愧于天。) 君子有三乐,行拂乱其所为;量一量;士庶人不仁,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民亦乐其乐。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我知言。) 夫人必自侮。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俭者不夺人。义亦我所欲也,五不孝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 天时不如地利,失道者寡助,舍生而取义者也:“天时不如地利,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没有人不义;尊亲之至。

恭者不侮人,没有人不正,却去取了过来。) 富贵不能淫,民亦忧其忧,亲戚畔之;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是第三种乐趣,会受到别人尊敬,不保宗庙,我所欲也,不依仗自己年纪大,饿其体肤,能者在职,君主为轻。) 权,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莫不仁。”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所欲也。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空乏其身;君正;国必自伐,以为父母戮,低头无愧于人,不责怪人,俊杰在位:“乐民之乐者,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贫贱不能移,掘井九轫而不及泉。(贤能的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是第一种乐趣,社稷次之。

二者不可得兼;自弃者,威武不能屈。(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卿大夫不仁;敬人者,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情其四支,兄弟没灾患,不尤人:“尊贤使能,以危父母。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莫良于眸子。”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交朋友时:“存乎人者,未之有也,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不仗恃自己地位高,兄弟无故,义亦我所欲也。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爱人者人恒爱之,不挟兄弟而友。

(天子不行仁,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莫不正,不思则不得也,莫大。

3.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怎样以德服人)孟子的名言精选之:德治篇(原文及翻译)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

(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梁惠王上)【译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得到安定?’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呢?’我回答说:‘不喜欢虐杀人民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他又问:‘那谁会来归服他呢?’我回答说:‘普天之下的人民没有不会归服的。

’”【原文】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公孙丑上)【译文】 (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统一天下;要他们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而换取天下,他们都不会去做的。这就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原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说:)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运用仁德去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

但是仍然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原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原文】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各种货物质量不一样,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万倍。您硬要卖相同的价钱,这是要搅乱天下啊。

让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卖相同的价钱,人家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按照许先生的道理,那等于是带着大家都去做虚伪的人呀,还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原文】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城墙不坚固,军备不充足,这不算国家的灾难;田野土地不开发,货物财产聚敛不多,这也不是国家的祸害;国君不讲礼义,人民缺少教育,盗贼乱民多起来,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

【原文】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君主用人有不当不必于指责,君主行政有不当也不必过于非议;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

君主如果讲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如果讲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没有不端正的。国君一旦端正国家也就会安定了。”

【原文】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

【原文】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别人,这就不可能使别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别人,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天下人民内心不服而能够统一天下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原文】孟子曰 :“禹恶。

4.阅读完孟子的经典名言,想想看名言中涉及的人格修养对你产生了哪些

1、仁者无敌 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阅读感想:读孟子的东西,的确可以发现很多真理,但总有一点我不是很喜欢,那就是太政治化了,处处都和政治靠边。我们来看看他说出了多少好的思想啊!什么“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等等,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深刻的,可最后却要落脚在“天下可运于掌”上。

最终,这些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反而成了一种“杀人武器”。我真的很痛心,这不是孟子的错,孟子的出发点的确是“为民”,可是,他“为民的方式”却处处和统治者相扣,这点不像佛家和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站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理解生命本质,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也是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而唯独儒家,处处强调政治,强调“道之运用”。

从“仁者无敌”这一句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既然是要做“仁者”了,又何必和“无敌”挂钩呢?仁者就是仁者,仁者是和天地相通的人,是觉悟了的人,是有大道德的人,当我真正成了“仁者”的时候,我还有很多的生活方式,我可以去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度化他人,去普度众生,我绝不会去和人“敌对”,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难怪外国人不太喜欢中国的“孔子学院”呢,这也正是因为儒家文化倡导的东西并非是“人人平等”。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阅读感想:撇开后面的“天下可运于掌”这句画蛇添足之语不谈,仅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句,我应该给孟子打上满分了(可惜的是后面那句,所以,按照整体来讲,我只能给孟子打八十五分),从这一句里面,我看到了“孝”的本质。

什么是“孝顺”?现代人以为给父母一点点钱给父母一点点物质就是孝了,差得远呢,现在人是不孝的,是大不孝的。孝是有层次的: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

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是小孝、中孝和大孝,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们做到了哪一层孝呢?我们把父母之身养好了吗?我们把父母之心养好了吗?我们把父母之志养好了吗?我为什么会从孟子说的这句话中想到孝呢?这正是因为我从这句话里面看到了“大孝”,看到了养父母之志的孝,我相信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父母的志向,如果我们做子女的能明白父母的这一志向,我们就要沿着他们的道路去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看看现代的人都做了些什么?别说孟子说的这大孝,很多人连小孝都没有做到呢?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有这个智慧吗?很多人都是把父母拖进医院,浑身插满管子,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而让父母在无形之中受苦,这真是大不孝啊!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能知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长短。

阅读感想: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孟子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对“生命的体验”,其实,生命说白了就是体验的过程,怎么体验呢?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融化进生命的海洋,我们自己去感受海面上的波涛汹涌。

我喜欢孟子说的这样的话,非常纯粹,非常简单,也非常深刻,里面没有涉及到一点点政治味道。现在人大概是因为生活太好的缘故,都已经完全忘记了“体验”,而更多地是在“分析生命”,或是“观察生命”,遇到一点点不好的事情时,就怨天尤人;当遇到一点点好事情时,又狂喜不已。

我们的心总不能平静,心不能静就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现代人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把“生命”和“生活”分开了,都向外追逐,把生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忘掉了其实生命的主角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我经常说现代活得没有心了,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外在的物质,这样的人生肯定是不会幸福,就更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了。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齐欣赏音乐快乐,哪种更快乐一些呢? 阅读感想:这是孟子问齐宣王的话。孟子认为,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才有可能统一天下。

这里又涉及到了政治。当然,单就这句话的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智慧的,因为这句话的主旨意思就是“分享”,从佛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布施。

现代人已经弄不清楚财富的真正含义了,很多人以为抓住了“有形的物质”就叫财富,其实不是的,那只是“灰烬”而已,是虚假的相。真正的财富是心灵的财富,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谁也拿不走的。

我们要和人分享的是什么?是心灵财富,因为这种财富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能让生命回归。起先我不太了解分享的快乐,当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以后,我才发现,分享不但能给人带来幸福,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现代绝大多数人都很自私,这种自私是极端病态的,即使我们拥有得再多,如果不去分享,也不活拥有幸福。

5.关于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6.有关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7.关于孟子的名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告子下)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8.孟子说过的关于道德的名言有哪些

孟子说过的关于道德的名言:

1.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4. 仁者无敌于天下。——孟子

5.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6.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

7.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8.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9.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10.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亦然。

11. 孟子资料: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2.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9.“孟子”名言

参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修养 )

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 修养 )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 团结 )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 正直 )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 真理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 信念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中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 心灵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中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 心灵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轲 ( 集体 )

心之官则思,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待也。——孟子 ( 思想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 荣辱 )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 ( 荣辱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 高尚 )

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 创业 )

关于修养孟子的名言

《孟子》语录名句起名,经典通透,发人深省

《孟子》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不仅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而且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尖锐机智,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其也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所以,从中为孩子起名,既能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下耳濡目染的长大,又给人一种逻辑严密的感觉。

《孟子》语录名句起名,经典通透,发人深省

一路行来,我们读过许多孟子的经典名句,虽然古文与现代文相比来说,比较难理解,但是《孟子》的语言可以说是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读起来,不仅能给人以启迪的作用,而且还让我们受益无穷。那接下来起名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孟子》语录名句中的好名字。

《孟子》有七篇传世,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分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在孟子中,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以人性本善为基础,为我们讲述了很有寓意的思想,也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等。

万矣

在《孟子·公孙丑上》这篇文章中,“虽千万人,虽往矣”这句话,给人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简洁,而且其寓意也很美好,告诉了我们,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拥有正义这一特点时,我们就会告诉自己,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要勇往直前。因此,“万矣”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名字,用来给男孩起名,很有特色,也能让孩子脱颖而出。

《孟子》语录名句起名,经典通透,发人深省

读完以上这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它给我们的启发意义不仅仅是如此,它也让我们明白了,在成功的道路上,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但是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哪怕是莹虫之光,我们也会依然不断前进,即使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也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则善

《孟子·尽心上》是出自《孟子》中,并且,这篇文章围绕的是儒家思想,是一篇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文章,所以,从中为孩子起名,很有内涵和寓意。

“则善”这个名字就是出自这篇文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中,这不仅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诗,而且也体现了一种良好的道德和修养,在我们不得志的时候,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不断的提升自己。所以,当我们有一天在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因此,这句诗的字词虽少,但是寓意却一点都不小,从中起名“则善”,可以告诉孩子,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管是在一生中的什么阶段,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修身都是基本功,即使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和提升自己。

《孟子》语录名句起名,经典通透,发人深省

《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当下,对我们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这也对孩子人性向善方面的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告诉了我们,人应该要有主观,一定要有原则性,不可随波逐流。因此,从中起名,符合我们的主流价值观。

起名网以“只为一个好名字”为宗旨,以姓名学文化为核心,以科学起好名为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好名方案。

所以,如果你们对以上这些名字心动的话,那不妨来看看我们起名网如何起好名的?

我们的智能宝宝起名,提供100个名字作参考,每一个名字都经过AI系统,根据您的期望指数,挑选出您喜欢的名字。

我们的专家起名,由起名专家林大师团队一对一为您服务,运用3D立体多维度起名法,精心挑选,一定有你喜欢的!

当然为你们提供了那么多名字参考,看不过来也不要急哦~我们为每一个客户免费提供3个名字参考,也可以大名小名英文名一键匹配,让你起名再也不用发愁。

最独特的是,我们具有独一无二的备选名功能,可发给亲友帮忙参考(更可以升级让专业的老师帮忙选名)。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