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十不惑的名言(孔子有句明言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请问一下十岁,二十)

时间:2022-04-07 08:5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夜辰读书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四十不惑的名言(孔子有句明言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请问一下十岁,二十)

1.孔子有句明言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请问一下"十岁","二十"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

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

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

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

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

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

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

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

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

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

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

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

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

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

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

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

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

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

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

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人当自立,这个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谓立身,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有所业。而不是立志的意思!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无业尔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五十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机运已经了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六十知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在孔子看来,耳顺之年应该是不远游,万事由之的时候,因此,不会因为很多尘事纷扰不休而觉得心有所役。同时,学就知名 “ 所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

七十随心所欲:经历知命。耳顺后,学业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说到了成圣德地步,自然随心所欲。

孔子所说的话,其实是从学业和个人修养的角度上来说的,今人赋予它很多其他的意义!也算是发扬光大了!

2.古人如何赞美四十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人当自立,这个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谓立身,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有所业。而不是立志的意思!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无业尔所困惑,并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五十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机运已经了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六十知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在孔子看来,耳顺之年应该是不远游,万事由之的时候,因此,不会因为很多尘事纷扰不休而觉得心有所役。同时,学就知名 “ 所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

七十随心所欲:经历知命。耳顺后,学业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说到了成圣德地步,自然随心所欲。

孔子所说的话,其实是从学业和个人修养的角度上来说的,今人赋予它很多其他的意义!也算是发扬光大了!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3.不惑之年的感慨语句

1、人到四十不惑之年,三不比,三不言,三不争!

2、四十,不惑!开启人生的下半场,只要我们想,一切都不晚!

3、当下正好,未来可期。不惑之年,家人陪伴,良人相助,感恩!

4、不执着于人,不执着于钱,不执着时光。不惑之年自在逍遥!

5、任何事,随走随流,皆可随意。任何人,不留不等,我的不惑不迷惑!

6、不惑之年,前路迷惘,一切未知。要努力,就趁早;要执着,就坚持。

7、当走进这不惑之年,才发现以往的肤浅,苦痛也好,快乐也罢。都过去了!

8、人生,最终是美好还是廉价呢?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吧!谁的不惑之年不惑呢?

4.古代人生四十岁的感悟诗句

1.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十六》魏晋·陶渊明

翻译: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魏晋·曹操

翻译: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3.岁月忽如流,行年向不惑。——《和陶渊明饮酒诗》宋·滕岑

翻译:岁月消逝,如流水一般,我的年纪也接近四十。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五首·其二》清·赵翼

翻译: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芳百世。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翻译: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关于四十不惑的名言

《论语》第二篇为政(2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第二篇为政(2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原文】子曰:“吾十有(音义同“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杨伯俊】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李泽厚】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钱 穆】先生说:“我十五岁时,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能坚定自立了。到四十,我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五十,我能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凡我一切听到的,都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于心有所违逆。到七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之处了。”

【夜辰心得】

孔夫子这话,可以说是千古名言。他以自己一生“志于学”,而后在不同阶段达到的人生境界来导引和教化众生。

不过,挺可笑的是,人们往往把它当成了年龄段的标志。比如,人到四十,跟人说起来,总是感叹已经不惑。其实,这哪跟哪、谁跟谁啊!人家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说白了,别说“三十而立”,我们可能活一辈子,到一百岁也立不起来,更别说不惑、知天命了。如果八十岁都不“志于学”,哪来的不惑,哪来的知天命。所以,这是理解这话的第一个大前提,别把孔子不同年龄达到的境界当成自己的,相同的是年龄,境界是另一码事。

当然,最玄妙的还是境界本身。说句不中听的实在话,我们没有达到时,永远无法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不吃梨不知梨的味道,盲人无法知道色彩,聋子无法懂得音乐。没有“志于学”,不知“志于学”;没有“而立”,不知“而立”;没有“不惑”,不知“不惑”。这就是我们的处境,要在无法知道的情况下硬揣摩、愣体会,充分想象孔夫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看看上面三位大师的解读,真是难为他们了,解的直白点,不是偏了、就是窄了,解的简洁点,又好像啥也没说,最好的解,看起来就是不解。这就像跟瞎子解释红色一样,睁睛一看就懂,张口一说就错,实在没法搞。难怪古人说“言语道断”,圣人都是“不立文字”。不过,既然立志学,那就迎难而上吧!

先看“志于学”。何为志?朱夫子说,“心之所之谓之志”。所之,指的是趣向,兴趣所向。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这个“志”。古人讲,无志空活百岁。为什么空活?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志是什么?志是人之所向,一个人要去向哪里。志是什么?志是人之所是,一个人终究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总和儿子唠叨,提醒他一定带着一个疑问活,那就是“自己这一辈子到底想干啥?”现在想不明白没关系,但一定要去想,要去寻找。一旦找到了,人就真的“活”了,否则是“死”的。“志在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有了志,就心有所系,一辈子想着这个、干着这个而不会厌倦。为什么许多人活着累?因为他没找到“志”,不是为自己的“志”活,为了别人活,当然会累。

孔夫子十五岁有“志”,志在哪里?志于学。什么是学?我觉得,这里的学不是动词“学习”。那就像一个人说,立志于干,干什么不知道,可以是惩恶扬善,也可以是偷鸡摸狗。学也一样。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大学》,大学之道,圣贤之学。所以,孔夫子十五岁就决定一心趣向圣贤之学。当然,怎么成贤成圣?还是得学习,“学而时习之”。

再看“立”。孔夫子志于圣贤之学十五年,到达了“立”的境界。立什么?以前觉得“三十而立”,应该是成家立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起码是自己能养活自己了。上面,三种解释是懂得礼仪、建立自我、坚定自立,也即是立于礼、立于我、立于心。前后贯通看,学习圣贤之学十五年,应该是“圣贤之学”立起来了,也就是修齐治平的学问和功夫扎根了,有根基了。这里就包括了道德、品性、学问、礼仪等等,仁义礼智信都有了。

《论语》第二篇为政(2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接着看“不惑”。孔夫子四十不惑,说明三十以后还有疑惑。圣人之学有根基了,为什么还会疑惑呢?是不是根基不牢固,常常会左摇右摆呢?当然不是。立了就不会动摇。圣贤的标准立起来后,疑惑是因为不知权变。简单说,就好像随师学艺,学成下山,本来应该一路通关,可世事千变万化,遇到变化就时不时会生出疑惑。这样磨砺了十年后,达到“不惑”的境界。“不惑”如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妖怪再怎么变幻都没用了。朱夫子注:“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

下面看“知天命”。前面“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都还在人事上磨,现在开始参“天命”了。为什么从人事跑到天命了呢?钱穆解析,“虽对事理不复有惑,而志行仍会有困。志愈进,行愈前,所遇困厄或愈大。故能立不惑,更进则须能知天命。”我理解,是人事搞不定了,创出个“天命”境界,以此知止,知道什么事自己能干,什么事是力不能及。孔夫子一生游走诸侯各国,一心谋求治平天下,可处处掣肘,无法施展才华,终没有什么建树。为此,他了知自己的“天命”,安下心来,传道授业,教学授徒,为往圣继绝学。朱夫子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情所以当然之故也。”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一生之中,我们终究要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而且能干成啥,这个职责是上天受命的,不可推卸,舍我其谁!

说到“天命”,有两则民国文人的故事。一个是刘文典,中国庄子研究第一人,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常遭日军突袭,时人戏称“跑警报”,一次他正跑着,看到沈从文急疾而过,一把拉住沈说:“你跑什么?我跑是为了庄子,我被炸死,中国再没有一个人能讲庄子,你是为谁跑?”为了庄子跑,为了庄子活,这就是“知天命”。

另一个是梁漱溟,他于香港脱险、九死一生后给儿子写信说道:“孔孟之学,现在晦塞不明。或许有人能明白其旨趣,却无人能深见其系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来,并为之先建立他的心理学而后乃阐明其伦理思想。此事唯我能做。又必于人类生命有认识,乃有眼光可以判明中国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位置,而指证其得失。此除我外,当世亦无人能做。前人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这口气牛吧!阐明孔孟伦理思想,唯我能做,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天命不可违,所以他觉得书没写完,他不能死!这就是“知天命”。

然后看“耳顺”。朱夫子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各种声音传入耳朵,心无比通畅,没有生出一丝一毫的阻滞,完全予以接受。上面三种解释,辨别是非、接受批评和明白贯通、无所违逆。我觉得兼而有之,一听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其真意,不再被语言所迷惑;对一切与自己有抵触的认识和观点,也能坦然接受。我理解,孔夫子五十知天命以后,知晓了自己的使命,心无旁骛。但是,对于外界的事情,还是不能放下,有心理和情感的波动。直到六十,才做到了“耳顺”,更多了些通透了然,对于接触的善恶、是非、爱恨、正邪、冷暖等一切,都能够理解其本源实质,没有了分别心。五十知自己的命运,六十知众生的命运,心无波澜。

最后看“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是随,纵。“耳顺”之后十年,达到了心灵自由。到这时,孔夫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顺应天道、合乎规矩,身心放飞天地、纵横驰骋,不会碰到一丝障碍。什么是自由?这就是完全的自由。自由不是没有限制,自由是随心所欲而不触碰限制。比如,我们一看到帅哥靓妹,心里生出非分之想,可又一转念,觉得惭愧羞耻。这说明我们还有恶念妄念,心不得自由,需要时时管束。

孔夫子为我们示现了一生的学习报告,我学习参考了6个版本的论语解读,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是那句话,不到那个境界,这些心得全都是鹦鹉学舌,甚至是胡言乱语。没吃过梨子,永远无法知道梨子的味道,即使真正吃到了梨子,也很难完全描述出梨子的味道。不过,我等愚人,好不容易有个志向,往上攀爬总得抓住点什么,从前辈大师的传道中生出一缕一缕的想法,即便如蛛丝一般,也得牢牢抓住不放,哪一天,蛛丝积攒多了,也许能汇成绳索,助我登攀。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