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诤谏的名言(要善于进谏的名人名言有)
时间:2022-04-07 11:2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料汇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善于诤谏的名言(要善于进谏的名人名言有)
1.要善于进谏的名人名言有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该文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原文是: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视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触龙说赵太后
原文是: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三、淳于髡
淳于髡也是一位善于进谏的代表人物。齐威王在位初期,好长夜宴饮,不问政事,把政事委托于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政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莫敢进谏。淳于髡如此劝齐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诏令全国72个县的主官入朝奏事,奖赏了即墨大夫,烹杀了阿邑大夫,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将侵地归齐,齐国声威大振,成为七雄之冠。
2.历史上的关于劝谏,纳谏的名句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遵规守纪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先秦管子《管子版法》
译文: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2、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西汉东方朔《七谏》
译文:抛弃彭咸以伏节死直为乐的高贵品德,废除了巧倕用以规矩曲直的绳墨。
3、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圜方。——东汉张衡《思玄赋》
译文:恭敬谨慎顺应礼法啊,遵循法度规矩而不失误。
4、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先秦韩非子《韩非子》
译文:如果有个天平,就能准确的衡量两个物体的重量是否持平;如果用圆规来画画,那画出的圆形一定是固定的。
5、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吕不韦 《吕氏春秋》
译文: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
4.关于纳谏的名言还有故事
虚心纳谏的齐景公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cn/200406/ca458870.htm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
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
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
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
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
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
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
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
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
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
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
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
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为嫁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
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
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
5.有关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唐书·魏征传》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来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佚名
要做一个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莫里斯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zd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松下幸之助
争「諍」036
鬥諍(斗诤),◆同“鬥爭”。○《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二人鬥諍,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陳書‧傅縡傳》:“讎敵鬥訟,豈我事焉;罪業聚集,鬥諍者所畏耳。”○[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由此濟洞二宗,各以其所見,互相是非,浴血而戰……夫豈所謂鬥諍堅固者非耶?”○《普曜经·出家品》:“車匿當知,欲没無擇,餓鬼畜生,由不善行,失清白品,增魔境界,怨結鬥諍,憂惱苦患,與婬鬼會,覺者捨逝,明者遠之。”
忿諍(忿诤),◆見“忿爭”。
諫諍(谏诤),◆直言規勸。○《韓詩外傳》卷十:“言[文王]咨嗟,痛[殷商]無輔弼諫諍之臣而亡天下矣。”○[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歷觀[秦][漢]以及[五代],諫諍而死,蓋數百人。”一本作“諫爭”。○[葉君健]《自由》十四:“[吳春茂]說這番話的態度,正如一個忠臣在對皇帝進行諫諍一樣,語調非常誠懇。”
交諍(交诤),◆互相爭吵。○《舊五代史‧梁書‧朱珍傳》:“[珍]在軍嘗私迎其室於[汴],而不先請,[太祖]疑之,密令[唐賓]察之,二將不相下,因而交諍。”
苦諍(苦诤),◆1.猶苦爭。諍,通“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孟勞者,[魯]之寶刀名,亦見《廣雅》。近在[齊]時,有[姜仲岳]謂:‘[孟勞]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勞],多力之人,為國所寶。’與吾苦諍。”◆2.苦諫。○《新唐書‧崔玄亮傳》:“[玄亮]率諫官叩[延英]苦諍,反復數百言。○[文宗]未諭。”
匡諍(匡诤),◆指出錯誤,勸人改正。○[清][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序》:“[無錫][薛叔耘],頗與商訂此編;[桐城][蕭穆][敬甫],雖未錄其文,而匡諍啟發,裨助宏多,皆[孔子]所謂益友也。”
論諍(论诤),◆見“論爭”。
面折廷諍(面折廷诤),◆見“面折廷爭”。
面諍(面诤),◆當面諫勸。○《清史稿‧仁宗紀》:“不敢面諍,退有後言,貌合而情暌,是即乖也。”
攀檻諍,◆指犯死直言进谏。○清李玉《一捧雪·株逮》:“我此去呵,管取攀檻諍,把笏擊,做箇斷舌常山,丹心化碧。”■参见“攀朱檻”。
誦諍(诵诤),◆諫諍。○《新唐書‧褚遂良傳》:“帝既平[高昌]歲調兵千人往屯,[遂良]誦諍不可,帝志取西域,寘其言不用。”
廷諍(廷诤),◆廷爭。○[唐][杜甫]《寄狄明府博濟》詩:“國嗣初將付諸[武],公獨廷諍守丹陛。”○[宋][孔平仲]《續世說‧寵禮》:“[武后]信重[狄仁傑],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傑]好面折廷諍,太后每屈意從之。”○[清][薛福成]《庸盦筆記‧蒲城王文恪公尸諫》:“明日復廷諍,甚苦,上怒,拂衣而起。”
顯諍(显诤),◆公開地諫諍。○[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壬寅上壽》:“大小監局,競奢鬥侈,罄其力以備進奉……諫官無敢以其事顯諍者。”
相諍(相诤),◆直言規勸。○[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使[連]以口舌相諍,安得至此。”○[清][惲敬]《張皋文墓志銘》:“而[皋文]齗齗以善相諍不敢隱。”
硬諍(硬诤),◆強辯;抵賴。○《水滸傳》第四六回:“[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諍,教你看箇證見。’”
戰諍,◆争斗;争夺。○《菩萨本缘经》卷二:“諸王爲國共相戰諍,皆爲貪欲瞋癡所惱。”○《佛本行经》卷七:“古來戰諍中,無善義無利。”○《大庄严经论》卷九:“佛子共捔力,戰諍誰能勝。”
諍臣(诤臣),◆諫諍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後輩。○《白虎通‧諫諍》引《孝經》:“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唐][白居易]《采詩官》詩:“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王力]《中國語言學史》第三章:“[段氏]就是這樣極其精審地進行研究工作的。他是[許氏]的功臣,又是[許氏]的諍臣。”
諍辭(诤辞),◆爭訟之辭。諍,通“爭”。○[南朝][齊][謝朓]《在郡臥病呈沈尚書》詩:“高閣常晝掩,荒階少諍辭。”○[唐][岑參]《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詩:“一縣無諍辭,有時開道經。”
諍諫(诤谏),◆直言勸諫。○[鄭振鐸]《桂公塘》二:“當時[陳宜中]為丞相的時候,[伯顏]也遣人來要[宜中]去面講和款,那時[天祥]在他的幕下,再三的諍諫道:‘相公該為國家自重。’”
諍戒(诤戒),◆告誡。○《孫臏兵法‧威王問》:“倅險增壘,諍戒毋動。”
諍競(诤竞),◆競爭;爭論。諍,通“爭”。○《萬善同歸集》卷一:“如今不論見性,罔識正宗,多執是非,紛然諍競,皆不了祖佛蜜意。”
諍論(诤论),◆I直言規勸的言論。○[清][吳偉業]《題華山檗庵和尚畫像》詩:“諍論總銷隨諫草,故人已隱[祝融峰]。”○[茅盾]《子夜》九:“你的危言諍論,並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今夕有酒今夕醉!”◆II爭論。諍,通“爭”。○[北周][慧命]《詳玄賦》:“絕諍論於封想,息是非於妄情。”○《水滸傳》第三六回:“一時恃酒諍論鬥毆,致被誤殺身死。”○[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但佛性本始之辯乃在[南北朝]群計競起之後,強為分別,常至無謂。○[道生]之時,必無此諍論也。”
諍氣(诤气),◆競爭好勝的意氣。諍,通“爭”。○《韓詩外傳》卷四:“問楛者不告,告楛者勿問。有諍氣者勿與論。”
諍人(诤人),◆古代傳說中的矮小之人。諍,通“靖”。○《列子‧湯問》:“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僬僥國],人長一尺五寸。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楊伯峻]集釋引[秦恩復]曰:“‘諍’,《山海經》作‘靖’。”
諍舌(诤舌),◆喻正直之言。○[唐][孫樵]《文貞公笏銘》:“不逆不怫,笏則公笏。緊拱在列,諍舌不發。”
諍士(诤士),◆直言諫諍之士。○[清][周亮工]《橄欖》詩:“自是聖朝容諍士,爭馳諫果入[長安]。”
諍訟(诤讼),◆爭辨;爭論。諍,通“爭”。○《後漢書‧徐防傳》:“每有策試,輒興諍訟,論議紛錯,互相是非。”○[唐][李白]《贈劉都使》詩:“[銅官]幾萬人,諍訟清玉堂。”○[清][陳鱣]《對策》卷五:“然考[漢]時對策,已有諍訟是非者也。”○《普曜经·六年勤苦行品》:“當爾之時,悉無欲縛,無婬怒癡,不想患厭,無有諍訟。當爾之時,一切衆生相視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皆懷慈心。”
諍藪(诤薮),◆爭訟的淵藪。諍,通“爭”。○[清][魏源]《小學古經敘》:“夫執古本以攻改本者順而易,執改本以爭古本者逆而難,此《大學》所以久成諍藪也。”
諍訴(诤诉),◆訴訟。諍,通“爭”。○[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書》:“幸天下無事,人安穀熟,無兵期、軍須、逋負、諍訴之勤,足以為學,自強自勉於未聞之間。”
諍心(诤心),◆爭高下之心。諍,通“爭”。○[明][李贄]《與河南吳中丞書》:“雖時時與師友有諍有講,然師友總不以我為嫌者,知我無諍心也,彼此各求以自得也。”
諍言(诤言),◆直率地規勸人改正過錯的話。○[清][吳偉業]《下相懷古》詩:“[亞父]無諍言,奇計非所望。”
諍引(诤引),◆直言規勸和引導。○[宋][宋祁]《蔡襄知諫院制》:“噫,諍引之道,今昔異宜,蓋論高者虛而難從,議瑣者卑而無體,裁訂其要,俾可底行。”
諍友(诤友),◆能直言規勸的朋友。○《白虎通‧諫諍》引《孝經》:“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今本《孝經‧諫爭》作“爭友”。○[宋][王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序:“[時中]吾諍友也。”○[夏衍]《生活、題材、創作》:“我們不該把批評家當作敵人,而應該把批評家當作諍友。”
諍治(诤治),◆謂爭着采取治國之道。諍,通“爭”。○《呂氏春秋‧似順》:“[鐸]之言固曰:‘見樂則淫侈,見憂則諍治,此人之道也。’”[陳奇猷]校釋:“見憂則諍治,猶言見憂則競相為治也。”
諍子(诤子),◆能直言勸諫父親的兒子。○《白虎通‧諫諍》引《孝經》:“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今本《孝經‧諫爭》作“爭子”。
諠諍(諠诤),◆喧嚷爭吵。○[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拘尸那揭羅國》:“直性婆羅門曰:‘勿誼諍也,宜共分之。’”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辛苦名言
- 下一篇:拉扎斯菲尔德名言(关于拉扎斯菲尔德的《人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