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图灵的名言
时间:2022-04-07 21: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王珍一的自留地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艾伦图灵的名言
1.关于阿兰图灵的故事
图灵(Turing)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er Machinery)干 1966年设立的,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有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设立的初衷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到20世纪60年代,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的学科,信息产业亦逐步形成,但在这一产业中却一直没有一项类似“诺贝尔”、“普利策”等的奖项来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于是“图灵”奖便应运而生,它被公认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图 灵”为 何 如 此 幸 运 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国际计算机的最高奖项——图灵奖,为何它如此幸运,真是说来话长。
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被认为成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名字会和计算机产业挂钩。 20世纪的数学界正在热烈的讨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昆特.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在那以前,数学家们总认为,一个数学问题虽然要找到答案也许会很困难,但理论上总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一个数学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而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指出:在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的数学公理系统中,总存在那样的命题,我们既不能证明它是真的,也不能证明它是假的。数学家们大吃一惊,发现以往大家认为绝对严密的数学中,原来有令人如此不安的不确定性。
每个逻辑学家都在苦苦思索,试图为陷入了危机的数学找到一条出路,这些逻辑学家包括当时在剑桥的贝特朗.罗素( Bertrand Russell ) 、阿尔弗雷德.怀特海(Alfred Whitehead)、路德维格.维特斯根坦 ( Ludwig Wittgenstein) 等著名的逻辑学家。这时的图灵正在剑桥求学,他也同样为此问题陷入了困境。
1936年,图灵作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在其著名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On Computer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 -problem)》一文中,以布尔代数[i]为基础,将逻辑中的任意命题(即可用数学符号)用一种通用的机器来表示和完成,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推导出结论。这篇论文被誉为现代计算机原理开山之作,它描述了一种假想的可实现通用计算的机器,后人称之为“图灵机”。
这种假想的机器由一个控制器和一个两端无限长的工作带组成。工作带被划分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方格,方格内记载着给定字母表上的符号。
控制器带有读写头并且能在工作带上按要求左右移动。随着控制器的移动,其上的读写头可读出方格上的符号,也能改写方格上的符号。
这种机器能进行多种运算并可用于证明一些著名的定理。这是最早给出的通用计算机的模型。
图灵还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假想机的可能性。尽管图灵机当时还只是一纸空文,但其思想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1945年,图灵被调往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工作。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战时制造密码破译机的经验,起草了一份关于研制自动计算机器(ACE:Automatic Computer Engine )的报告,以期实现他曾提出的通用计算机的设计思想。
通过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图灵预言,总有一天计算机可通过编程获得能与人类竞争的智能。1950年10月,图灵发表了题为《 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在计算机科学界引起巨大震撼,为人工智能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同年,图灵花费4万英镑,用了约800个电子管的ACE样机研制成功,它的存储容量比爱尼亚克[ii]大了许多。在公开演示会上,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功能最强的计算机之一。
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模仿游戏试验”,后人称之为“图灵测试”。该实验把被提问的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分别隔离在两间屋子,让提问者用人和计算机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问答测试。
如果提问者分不清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那就证明计算机已具备人的智能(1993年美国波士顿计算机博物馆举行的著名的“图灵测试” [iii]充分验证了图灵的预言)。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IBM公司研制的计算机“深蓝”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进行的那场人机大战,最终以“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而宣告结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图灵的天才预言。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iv]生前曾多次谦虚地说:如果不考虑巴贝奇[v]等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思想,现代计算机的概念当属于阿兰·图灵。冯·诺依曼能把“计算机之父”的桂冠戴在比自己小10岁的图灵头上,足见图灵对计算机科学影响之巨大。
毒 液 浸 透 苹 果,如 睡 之 死 渗 入 …… 身为一名数学家, 图灵模型研制计算机的梦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粉碎。当时,德国法西斯正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图灵的祖国危在旦夕,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图灵前往英国外交部承担“超级机密”研究工作,即主持对德军通讯密码的破译工作。
图灵便和历史上著名的布莱奇利公园以及加密电子机械装置ENIGMA联系在了一起。 ENIGMA是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发明的一种加密电子器,它被证明是有史以来最可靠的加密系统之一,二战期间它开始被德军大量用于铁路、企业当中。
英国第40局(英国政府负责破译密码的间谍机构)开始恐慌,因为出。
2.电影《模仿游戏》最后几句台词
1. I'm not alone. Never have been. Christopher's become so smart. If-if I don't continue my treatment, then they'll, um。。they'll take him away from me. You。You-you can't let them do that. You can't. You。 you can't let them leave me alone. I don't。I don't want to be alone. I don't want to be alone.
2. No one normal could have done that. Do you know, this morning。I was on a train that went through a city that wouldn't exist if it wasn't for you. I bought a ticket from a man who would likely be dead if it wasn't for you. I read up on my work。a whole field of scientific inquiry that only exists because of you. Now, if you wish you could have been normal。I can promise you I do not. The world is an infinitely better place precisely because you weren't.
3. 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no one can imagine.
艾伦·图灵:天才的代价
二战结束后,有人问丘吉尔要不要把布莱切利庄园里发生的事情公之于众,首相放下手中的烟斗,沉默片刻后说道:“虽然生了金蛋,但现在还不能放出那只鹅的消息。”于是,二战中最为隐秘的一段历史,伴随着一位充满悲剧天才的消逝,从此隐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文 | 尤琳娜
编辑 | 李小白
古怪的人
图灵侧躺在床边,窗外明亮的光线让他的脸色愈加苍白。他干涸的嘴唇一张一合,却发不出一丝声响。他知道他要应着某个人的召唤而去了,可能是明天,也可能要隔很久。
1939年,刚刚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艾伦·图灵,来到了距伦敦不远的布莱切利庄园,这里正好是连接两座天才学府——牛津与剑桥的中点。一群顶尖的数学家、统计学家和密码学家隐去了身份,在这个由英国政府设置的国家密码破译机构——“政府密码学校”里,进行着一项绝密的作战计划。
二战期间,德军使用一种叫做“谜”(Enigma/恩尼格玛)的密码机,对情报进行加密和解密。就是这个如打字机一般大小的密码机,所能组合出的秘钥就有一千五百万万亿种。这意味着,如果用十个人去检验每一种可能,就算不眠不休地进行验证——最少也需要两千万年的时间才能破译——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毫无疑问,成功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概率就像中彩票一样微乎其微,而这个彩票的“奖金”,恰恰就是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幸免于难的机会。
天生严谨的德国人每天都会更改恩尼格玛机的秘钥——所以,只有在时限之内破译,才能揭秘情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布莱切利庄园的人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如果他们还没有破译的话,那一切又将从零开始。
图灵的到来,似乎为这个几乎绝望的工作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布莱切利庄园这样由各种高智商人才构成的群体中,图灵显得格外古怪:因为对花粉过敏,他在骑车上班的路上总戴着一副防毒面具;在工作的时候,担心有人把他的茶杯偷走,就把杯子锁在暖气上。就连图灵骑的自行车,也和他本人一样有些诡异:车链每隔一定时间就会自然脱落。图灵却从不去修理,而是在骑车时默数脚踏板转的圈数。神奇的是,图灵总是能在车链掉下之前停下车,然后用手调整好车链继续行驶。
布莱切利庄园里专门收集情报的小屋,以具体功能不同被分类成1—10号,其中8号小屋专门用来破译恩尼格玛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图灵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既然用人海战术破译密码既耗时费力又没有成效,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制造一个比人脑运算还快的机器呢?”于是,图灵参考了一部波兰解码机的设计,经过改造,这款机器的解码能力有了本质上的提高,并被命名为“炸弹”。
因为循规蹈矩的德国人在信息中喜欢用固定的词组,所以英军从所截获的密文中猜测出几个特定单词的明文并不困难。庄园里的数学家通过分析简短的单词,就可以大致推测出可能的秘钥,再把秘钥输入“炸弹”解码机,机器就会根据输入的内容进行破解。
图灵所设计的“炸弹”解码机一共有36组转盘,每一个转盘都相当于恩尼格玛机中的一个转子,所以每组转盘就相当于一台“恩尼格玛”密码机。这样就等于有许多台机器代替人力同时进行解码。
在1941年的下半年,英国依靠“炸弹”解码机,已经可以读取大部分德国海军的情报信息。但由于这项任务属于最高机密,战争一结束,布莱切利庄园里的“炸弹”就被全部销毁,所有资料被封存,数学家还被要求宣誓不得泄露布莱切利庄园的一切。多年之后,当人们提及那场战争时,想到的都是数以万计的战士血洒疆场、无数战舰沉入海底……却不知有一群人曾在那个暗潮汹涌的情报战争里改变了世界,又随风消逝在了尘埃里。
以图灵为原型的电影《模仿游戏》剧照
像袋鼠一样跳跃
图灵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他总是保持一种神秘的气质。此时,他孤身一人瘫倒在床上,却像是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海中,黑青色的海水仿佛要将他吞噬。黑夜凝视着他,他也凝视着黑夜。
图灵1912年出生于伦敦, 16岁就能读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学时就获得了国王爱德华六世数学金盾奖章、19岁考入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专攻数学。4年后,因为写出论文《论高斯误差函数》,让他由一名普通大学生直接当选为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并于次年获得英国著名的史密斯数学奖。图灵的传记作者安德鲁·霍奇斯在书中所说:“他的兴趣不在人,而在事物和思想。但同时他却渴望人的认同和陪伴。”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使他注定特殊而又孤独。
在图灵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就把他和哥哥约翰放在了一个类似于托儿所的地方,请人帮忙照顾。不久,母亲收到了一封托儿所的来信,信中写道:“图灵两兄弟和别的孩子很不一样,他们感兴趣的,只有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时,只有三岁的图灵虽然说话结结巴巴、目光游离闪烁,却喜欢鼓捣各种莫名其妙的实验——他会把一个玩具木头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来栽到花园里,等待长出更多的木头人。
木讷、迟钝伴随着图灵的成长,同时显现的还有对数字的独特爱好。每当走在街上,他常常把目光集中在路灯的数字编号上,沿途所遇到的每个路灯下都曾有一个小男孩止步观察。图灵小时候分不清左右,于是他就在左手食指上画了一个小红点并命名为“识别点”。8岁的时候,图灵开始尝试写一部科学著作,题目为《关于一种显微镜》。在这部很短的书中,他拼错了许多单词,句法也有些问题,但读者还是能看懂。尤其在书的开头和结尾,这个小男孩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作为前后呼应。
图灵曾说:“我似乎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就连和朋友们玩足球,他也放弃当前锋进球这样出风头的事,而是喜欢在场外巡边,因为这样能有机会去计算球飞出边界的角度。那时他的老师就说:“图灵的头脑思维简直可以像袋鼠一样跳跃。”
事实也确实如此,图灵从18岁起就有制造一个“比人脑还厉害的机器”的想法,那时候,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叫《大自然的谜题》。
消失的克里斯托弗
图灵醒来时眼里充满了泪水。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除了梦以外,还有与梦有关的记忆。他的一生,好像伦敦秋日雨后的景色,如迷雾般潮湿又柔软。在梦中,他记起了挚爱克里斯托弗对他的最后一眼。醒来后,围绕梦境里的一切细枝末节都涌上了心头。
在多赛特郡的施伯恩公学里,13岁的图灵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喜欢学的就成绩非凡,比如数学;不喜欢的就不学,比如希腊语。因为他完全不配合,以至于学校干脆不要他的成绩。他还经常把墨水弄到衬衫上,作业和试卷上也是墨迹斑斑。同学们经常取笑他、捉弄他,把他关在狭窄的地板下面。就在他受尽欺凌之时,克里斯托弗对他伸出了援手。这两位擅长化学与数学的天才学生很快一拍即合,他们共度了三年的美好时光——一起做实验、一起吐露内心、一起在寒冷的冬夜观测同一颗彗星。年轻时的图灵羞涩而又敏感,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朦胧的情绪,于是他把对克里斯托弗的感情深埋在了心底。
很快,比图灵高一年级的克里斯托弗要升学了。他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图灵全程都没有认真听歌,只是安静地看着克里斯托弗的侧脸。图灵写下了他对克里斯托弗的爱意,但这封情书还没有递出,克里斯托弗的生命便定格在了那一天。
克里斯托弗的突然离世让图灵几近崩溃。备受打击的图灵始终不相信他已经死了,他认为克里斯托弗的灵魂仍在身边。而关于灵魂到底是什么,如何重现灵魂,这些问题萦绕在图灵脑中,挥之不去。也因此,图灵更加痴迷于大脑科学的研究。图灵的母亲一度很担心儿子的状况,因为图灵在给母亲的回信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总有一天会重新见到克里斯托弗。”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图灵制造了一台能够与人交谈的机器,并取名为“克里斯托弗”。
“克里斯托弗”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对话者可以直接在一台打字机上敲出要说的话,与此同时,打字机的机械运动被转化为一条长长的打孔纸带输入机器,经过计算之后,机器给出应答,并通过另一台打字机转译为英语。
1982年,安德鲁·霍奇斯就尝试破译图灵留下的这些密文。然而,由于每一次谈话的加密方式都不一样,而纸页上又没有标注页码和日期,这使得破译的难度大大增加。尽管霍奇斯留下了一些线索和笔记,却仍未能接近真相。
毒苹果
床边尽是狼藉,唯独一颗苹果放在图灵的手边,他把它放进了嘴里,只咬下了一小块,就再一次瘫软在床上。那一刻,他感到全身一阵寒冷,有一种踏进潮湿寒冷的坟墓的感觉。就这样,他静静地躺着,直到身体最后一丝灵魂抽离出去。
1950年10月,在一篇发表于哲学期刊《心灵》(Mind)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图灵提出了那个困扰人类多年的问题:“机器可以思考吗?”或者,用他自己独特的提问方式:“机器可以做我们这些思考者所做的事吗?”
长久以来,一些科学家坚定地相信,人类的思维能够做到一些任何机械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一信念背后,既有宗教信仰,也有坚实的数学、逻辑学与生物学理论支撑。图灵则绕开了“思维、心智、意识、灵魂究竟是什么”这样难以言说的问题。他认为,一个人无法真正判断另一个人是否具有“思维”,而只能将对方与自己进行比较。由此,他提出了一种基于模仿原则的检验标准——就是后来著名的“图灵测试”。
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说:康托尔的理论为数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得以永远安身的天堂,但图灵却在这个天堂里迷失了,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的行为。但那时候,没有人能看到躲在机器背后的,那颗脆弱、羞涩、古怪的大脑。
1952年1月,图灵在威姆斯洛的家被盗窃,他报了警。在查案过程中,警方发现图灵曾数次招待一个名叫阿诺德·莫瑞的无业青年去家里留宿,而盗贼正是阿诺德的朋友。在审讯过程中,图灵坦白了自己与阿诺德之间的情人关系,坦言了自己无处宣泄的情感,甚至主动写了长达五页的陈述报告,这令警方深感震惊。当时的情报机构又将同性恋与间谍联系在一起——由于曾经在布莱切利庄园里的经历,图灵一度被当成间谍,而那些图灵脑子里的机密、军事情报、计算机技术都成了他被控告的证据。
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下,图灵被判处“严重猥亵罪”,并被处以“化学阉割”。所谓“化学阉割”就是强行给他注射雌性激素,这让图灵的身体产生了很多副作用,比如乳房不断发育。这样的折磨让他苦不堪言、且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一年后,1954年6月7日夜里,图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离去没有暗示,没有预兆,也没有解释。
在图灵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中的最后一幕:图灵站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前是一块巨大的金属机器——红黄色电线盘根错节,庞大的机身挡住了初夏阳光,图灵轻轻抚摸这块冰冷的钢铁,对站在身后的好友琼说:“克里斯托弗变的越来越聪明了……”琼艰难地扯了一下嘴角:“你不要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些。”图灵呜咽着说:“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如果我不继续治疗,他们会从我身边夺走它。他们不能,他们不能!”
公正总是来得太晚,2013年12月24日,伊丽莎白女王为图灵送上了迟来的赦免。至此,图灵的故事才逐渐为人所知。他偏执、木讷、骄傲,他的天才令人着迷,他的悲剧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