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的名言

时间:2022-04-10 14: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汉阴检察 | 评论: 次 | 点击:

庞德的名言

1. 罗伯特庞德名言的意思

我这样理解这段话: 要成功首先要具备成功者的条件,还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同时也提醒问着,名人的话并非便是真理。当你成名之日,或许从里口里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被世人看做名人名言。一千个人一千种生活一千条路。大路朝天,各走各边,方法靠吸取,和自己总结。同时也祝愿你早生梦想成真,走上成功之路~谢谢~给分!

那他说这句话还是有些炫耀成份的,作为形象设计师,指责别人 看去来不像成功者 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也很符合白人的一根脑子,不懂得谦虚

2. 刀锋1937庞德说过的经典台词

剧情:1937年的上海滩动荡不安。生性懦弱的郑树森一步步掉入黑帮老大庞德设下的复仇圈套,被磨砺成庞德身边一把锋利的刀。然而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又将郑树森和庞德的矛盾激化到顶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恨取代了家仇,两个旧上海翻云覆雨的江湖大佬联手战斗。

看点:虽然离不开打打杀杀,但该剧把重点落在情感两个字上。实力男星寇世勋、孙红雷此前已在《像雾像雨又像风》中有过精彩合作,此次则变身为一对仇家。香港女星叶童在该剧中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传奇女子,并陷身于孙红雷、寇世勋的“中年三角恋”之中。

3. 三国人物名言名句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孔明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为治之道,于斯著矣。----孔明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

---庞士元 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陆伯言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评袁绍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仲达评孔明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

-----杨顒谏孔明(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郭嘉 布平生不好斗,只好解斗。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谁碰我手足,我穿他衣服。

“吾命休已” “玉可碎但不可损其白 竹可破但不可毁其节” “亲贤臣,远小人”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将军姓吕,他自姓董,掷戟之时,可有父子之情?”---王允(离间高手)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乃汉寿亭候关云长也!!!”---关羽(二爷就是二爷) “吾深知其(徐晃)能,其若不退,吾先斩之。”---关羽(话说大了吧) “吾家屡世公候,岂识村野匹夫?”---马超(。

虽然损了张飞,但倒是事实) “我若翻了面皮,连江东81州都夺了,如今只要2家和气,休教曹贼笑话。”---猪哥 “烦子敬作个保,也画押一下。”

---猪哥(那有债权人给债务人作保的?) “今日降,久后也不降!也速杀我!”---张任 “于禁从孤三十余年,何其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焉?”---曹操 “何不使“水”去?”---张飞(张飞的文字功底绝对强,还有“三姓家奴”这样的经典) “吾等皆出厮杀,未省军师却做何事?” “吾只在县城坐地。”---猪哥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三国演义中名人的代表名言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前期)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吕布: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刘。

4. 关于三国演义的名言

“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董卓 嚣张的宣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 乱世枭雄写照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曹操 以龙喻己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曹操 英雄论 “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曹操 对文武的看法 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曹操 谁都不放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也。”

-- --曹操 孤独的枭雄 “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

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 知己知彼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曹操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

--曹操 “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曹操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 2 三国演义 名言 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曹操 “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

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李儒 女人和事业的评价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刘备 士为知己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刘备 无奈的叹惜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刘备 无奈的叹惜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刘备 对事业和爱情的态度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 英雄志不馁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刘备 “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 --刘备毒眼看透马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 临死一句话,累死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刘备 以“德”得天下 3 回复:三国演义 名言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荀彧 诠释深根固本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

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 关键时刻对曹操的鼓舞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决计之。”--董昭说曹操 挟天子令诸侯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满宠 对打工者的看法 “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

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郭嘉 人事经理的精辟言论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 教你如何拍马屁 “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郭嘉 隔岸观火 “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陈宫 悲壮的遗言 “汝可便回见本初,道汝兄弟尚不能容,何能容天下国士乎!” --贾诩 毒眼看人 “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焉。”

--贾诩 毒眼看人 “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贾诩 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

5. 萧伯纳的名言

萧伯纳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 不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

萧伯纳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 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英)萧伯纳 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侯,要比我出生的时侯更美好。

(英)萧伯纳 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孩童在追求知识,而非知识压迫孩童。

萧伯纳 唯一办事聪明的是裁缝。他每次总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抱着旧尺码不放。

萧伯纳 最坏的集团是那只有一个成员的集团

6. 大文豪的名言急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庞德的标志性诘问:这有什么用?

庞德的标志性诘问:这有什么用?

罗斯科·庞德,20世纪美国社会法学派奠基人

庞德的标志性诘问:这有什么用?

《法律与道德》:法律既不能远离伦理习俗,也不能落后太多,因为法律不会自动地得到实施,必须由单个的个人来启动、维持、指导法律装置的运转……只要观察一下构成当今法律体系之主干的众多法律规范,就会明白它们绝不是对伦理习俗所作的权威发布。

庞德的标志性诘问:这有什么用?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本书想要迫切传达的意思却恰恰相反:法路千条,却罕有殊途同归者。”庞德留下了这句名言。

庞德的标志性诘问:这有什么用?

《普通法的精神》,强调“法律至上”理念对立法和司法的作用,阐述了传统对法律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揭示了绝对个人主义思潮对法律的危害,主张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实现法律秩序的和谐。

  法律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问题,本质上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实现各种权利背后的利益平衡是法律控制的价值目标。面对人们错综复杂、交叉重叠的利益需求,法律如何承认、限制与保护这些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各种利益的有序安排就是法律的目的,就是法律正义。

  罗斯科·庞德是美国法社会学派的奠基人,他以实用主义为法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并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予以阐释。19世纪的法理学普遍关注从法律自身出发来看待法律和构建法律科学,但庞德则主张将法律视为一种工具、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及规制社会行为,并且对不同的利益予以承认、界分及保障的方式,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最终起到维护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作用。

  庞德像一个艺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一样,把整个社会作为手术台上的病人,以实用主义为刀,以利益理论为镜,以他的法社会学理论诊断出法律与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并佐以社会控制理论的良药,旨在解决人类自身的两个矛盾:其一,个体自我发展需求与作为社会动物群体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其二,人类无限欲望与有限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为此庞德的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如下解答:法律应当采用实用主义的视角,把握人们当下的需求;法律应当对各种利益进行承认、界分和保障;法律应当以理性为基石去推进文明的进步。

  1.

  庞德所处的时代,世界正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旧的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在巨大变革之下的社会需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受实用主义“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作为最高目的”的观念影响,庞德提出法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法律必须要符合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贴近人们对于法律的期待。

  这种期待虽会因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但本质上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法律必须把握住当代人们需求的脉搏。与其他人探讨法律的性质的形而上的研究不同,庞德因其实用主义的立场,更专注于法律的实用目的,不断地追问“这有什么用”,从客观实在的社会现实中,从社会经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对抽象正义的追求转向具体正义的实现,从宏观群体的意志转向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权利的各种主张和要求,还要在这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浪费,使这一过程更加行之有效(庞德:《法律史解释》)。

  庞德的法学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把法律当作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在不断与社会的磨合中修正自我并推动社会的发展。法律就像一幢建筑,因人类日益膨胀变化的欲望而需要被不断地修理、改造甚至重建。而各种法规条文就是这幢建筑的砖瓦,当旧的法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或是不再能被利用时,人们就应该果断地创造新的法律,让新的“砖瓦”满足建造一座符合当下时代“审美”的建筑的需要。这“审美”便是社会的需求和期望。法律在其中的任务就是对需求和期望进行引导、控制,使当前时空下的文明社会以最小的代价和浪费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愿望。

  在庞德看来,法律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法理学必须从自身领域发现社会科学的哪一部分可以通过法律秩序来实现、如何通过法律秩序来实现,而社会学科的目的就是在最少摩擦和最少浪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保障利益和实施主张,以维护和增进文明。

  庞德认为,法律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问题,本质上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实现各种权利背后的利益平衡是法律控制的价值目标。面对人们错综复杂、交叉重叠的利益需求,法律如何承认、限制与保护这些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各种利益的有序安排就是法律的目的,就是法律正义,这里的“正义”代表着一种制度,意味着一种关系的调整和行为的安排,能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的愿望和要求是无限的,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每一个人的愿望都不断地与其他人的愿望互相冲突或重叠,如果不加以控制,非但个人的愿望无法被满足,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分崩离析。因此,一项巨大的社会控制任务就成了必须,如此社会控制的最终目的——正义——也将得以实现。

  2.

  庞德把文明看作各门社会学科的出发点,而文明就是人类对外在自然界与内在自我本性的控制。庞德认为,社会控制通过对每个人施加道德伦理压力,迫使个体尽其本分维护社会文明,并阻止自己从事反社会的行为。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其与当时的社会文明的契合度影响着法律的实施效果,文明的意义在于提高人对外在自然界和内在本性的控制能力,法律的作用则在于维护、促进和传播文化。

  法律是文明的产物,更是维系和促进文明发展的工具,其并非是要将每个人固定在按其本性应该在的位置上,而是要使人类活动在文明进步中达至一种秩序,以维护现存文明的价值和创造新的价值。法律因时代的发展而在各时空条件下有所不同,法学家的任务就是阐明这些特定时空下法律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整个文明的法律先决条件。

  庞德把人类的本性分为作为社会动物的合作欲望与作为个体的自身欲望两方面。由此就生出两种原生矛盾:个体无限的欲望与资源无法满足个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过于偏向二者任何一方都会阻碍文明的发展,因此就需要相应的社会控制手段将各种矛盾纳入到秩序的框架之中,这既是文明的任务,也是法律的任务。为了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在秩序中延续、继承和发展,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法律应当关注利益、关注民众的需要以及如何保障的问题,以理性为基石去推进文明的进步。

  在庞德的学说中,世上没有永世不变的法律,只有永恒不变的目的:发展人类文明。因此,“人”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法律只是一个框架、一个工具,是社会控制过程的一个方面而并非全部。

  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从人类根源的两大矛盾入手,提出了社会工程、社会控制的构想。事实上,人与社会、法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的问题,也正是人类历史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延续和追问的问题。庞德综合了其他法学派的各家观点,构建了其社会控制理论——通过综合运用经验、理性和权威的手段得出的囊括利益和权利的法律,加上道德、宗教、教育等社会控制手段,实现过去和今天理想社会图景相融合的目标,在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中实现稳定与变化的平衡,在时间和空间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3.

  从宏观上来看,从冲突走向文明,这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也是庞德所奉行的社会控制理论所欲实现的现实目的。这其中产生的不断的冲突正是文明进步的成长纹,人类社会一直处在无尽的冲突与矛盾之中,社会不断变化,法律也必须随之发展。其中产生的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祈求通过历史上某一个人的理论来解决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经过时间的淘洗之后庞德提供的解答仍具有相当的价值。

  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庞德所处的环境都同样是在一场社会变革之中,庞德所提出的对人类本性的控制、社会控制理论、利益理论以及特定时空下的法律目的等理论,对当下法制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许,人类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不断产生的矛盾,但文明也正是在这场螺旋的冲突中不断上升进步,达至新的高度。

  人物档案

  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1870年-1964年),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1870年,他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一个法官家庭。他曾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植物学,分别于1888年和1889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889年,他到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一年后转到西北大学法学院,在那里读完了法律学位,后返回内布拉斯加州开业当律师,继续他的植物学研究。1898年,他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获得了植物学博士学位。

  1903年,庞德成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院长。1910年,他开始在哈佛任教,并于1916年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他是“社会学法学”运动的奠基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该运动主张更加实用地并依据公共利益来解释法律,侧重于实际发生的法律过程,反对当时美国法学界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庞德在其生命的后期成了对法律现实主义的著名批判者。

  1946年7月,庞德来中国受聘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顾问和教育部顾问,成为近代来华的最后一位外国法律顾问。在华期间,通过对当时中国法制状况的考察,庞德提出,中国应该保持既有的罗马法系模式而不应采用英美法系;应该通过统一法律教育和法律著述,培养中国法律人的法律适用能力,使得制定良好的中国法典成为真正规范中国人民生活的法律。由于当时中国国内战局紧张,1948年11月庞德离开中国,他的改革建议也未能得到真正实施。

  此后,庞德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教授和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泰戈尔讲座法学教授。1955年,庞德回到哈佛大学继续其研究生涯。1964年6月30日,庞德在哈佛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3岁。为了纪念庞德,哈佛法学院在1970年修建了庞德堂。今天,这座建筑是哈佛法学院的行政与教学大楼。

来源:检察日报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