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尔名言
时间:2022-04-10 15:2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学习时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纳赛尔名言
1. 自控力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一个自控力的名人故事:埃及国王法鲁克,就是被纳赛尔推翻的那个。
此公从小自制力就很差,好冶游。五岁开蒙学习就不好,后来其父将其送到宗主国英国接受教育,结果是个真·纨绔。
更要命的是十六岁其父去世,没人管了。此公在1930年代登基,当了国王也不学好。
喜好暴食,一顿饭吃40只鹌鹑。这是怎么个吃法我没查来,不过相当可能是吃整只。
很快体重便超过300磅。按说这样当个安静的胖子也未尝不可,毕竟内政外交有英国人帮着摆平,法鲁克也非雄主,没什么野心,岁月静好并不困难。
此人另一嗜好是把自己关小黑屋然后……大嚼巧克力 ,其无心进取至此。不过此人有一个与他身材不相匹配的爱好——扒窃。
据说拜得高人,自身又是真·蓝血贵族,行走宫廷如入无人之境。最为著名的战利品是丘吉尔的怀表。
最后英国动用正式的外交途径抗议才讨还了丘中堂的表。另一重口味的战利品是巴列维的佩剑。
这个我早就听说过,不过今天查了一下才知道——巴列维薨于南非,送葬队伍经过埃及,法鲁克只身潜入灵堂盗走了巴列维尸身上的随葬品,不仅仅是佩剑。真是难为一个300斤的胖子了。
法鲁克既然会偷,也颇为识货。其个人收藏钱币也很有名,但是大多数在埃及革命后被没收拍卖。
1952年,纳赛尔带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法鲁克退e799bee5baa631333363386135位并流亡意大利,1965年薨,享年四十五岁,享国十六年。据称其死前一顿饭吃了十二只龙虾,八条鱼,六碗炒饭,水果,酸奶,大饼无数。
法鲁克虽然被迫出走,但是恐怕也不至于全无心肝到说出“此处乐,不思埃”,但是吃了这么多才去见安拉,心里总会舒坦一些的。
2. 侯赛因是如何奋起抗击以色列的
埃及革命后,侯赛因与埃及总统纳赛尔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1967年春,以色列扬言要对叙利亚发动进攻,必要时占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 革。以色列军队还派出飞机侵犯叙利亚的领空,叙空军派出6架战斗机迎战,不幸 全部被以色列空军击落。
与叙利亚签署共同防御协定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立即宣 布埃及军队进入紧急状态,纳赛尔的举动博得了阿拉伯世界的一片喝彩。 ' 侯赛因认为在将要爆发的战争中埃及人必然耍失败。
在约旦的巴勒斯坦人占 约旦总人口的65%,他们在约旦国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主战势力。如果侯赛因不 作任何表示,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就可能起来推翻他的王位。
, 侯赛因派哈马什到开罗商谈联合同以色列作战的问题,但是他遇到了冷淡的 接待。 经过反复权衡和思考,侯赛因决定亲自去敲开埃及的大门。
侯赛因直飞开 罗,纳赛尔同埃及的4位副总统、总理和陆军元帅阿密尔在开罗阿勒马扎宅军基地 迎接侯赛因一行。纳赛尔对侯赛因的到来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态度却十分冷淡。
在举行欢迎仪式后,纳赛尔问侯赛因是否要求对他的埃及之行保密,侯赛因有 些不解地反问道:“向谁保密?难道阿拉伯世界不知道我今天在这里吗?”纳赛尔的 态度缓和了许多。 侯赛因乘机告诉纳赛尔说,约旦准备加入到阿拉伯国家同以色 列的战斗中去。
i 在库比赫宫侯赛因和纳赛尔进行了长时间的单独会谈,随后又把埃及阿密尔 元帅叫进去。阿密尔元帅对埃及和叙利亚的战斗力评价很高,认为不需要约旦的 帮助。
侯赛因和纳赛尔签订防务条约时,艾哈迈德•舒凯里坐在侯赛因的旁边0签 约仪式结束后,舒凯里站起来向大家发表讲话,他称赞侯赛因国王是巴勒斯坦人民 真正的领袖,并说他将在不久的将来访问约旦。 纳赛尔打断了他的讲话说:“不是 在不久的将来,而是在今天搭乘侯赛因国王的专机到约旦。”
长期与约旦为敌的冤家从此变成了亲密的朋友。 侯赛因国王不但解除了多年来同埃及纳赛尔总统的敌视关系,还签订了防务 条约,按照防务条约规定,约旦军队划归埃及统一指挥。
约旦军队于上午11时左右投入战斗。不久,侯赛因收到了以色列总理的一封 信,信中说以色列与埃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如果约旦能保持中立,以色列将不 会有反对约旦的行动。”
侯赛因把以色列人发出的信息当做了诱降行动,他断然回 信说:“你们已经挑起了战争,现在将从空中得到我们炮弹的答复。 ”以色列人接着 发动了对约旦的反击。
不到两个小时,约旦小小的空军丧失殆尽。然后,以色列空 军转头轰炸侯赛因的王宫。
以色列的地面部队向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发动进攻,到6月6日上午10 时,圣城耶路撒冷和西岸被以色列军队攻占。此时如果再不用政治方式停止战斗, 约旦很快就会被以色列全部占领。
到联合国下令停火,侯赛因的空军已经全部被摧毁,装备有90辆坦克的王牌 部队只剩下了 8辆坦克。更重要的是以色列牢牢地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全部耶路 撒冷。
侯赛因遭受了沉重打击。他忍痛向约旦人民发表讲话:“我们英勇地战斗 了,总有一天阿拉伯世界会承认约旦在这次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但现在约旦河西 岸失去了,耶路撒冷失去了。我们所遭受的苦难是任何人所不能想像的,但是我们 坚决不能动摇我们收复失去的一切的决心。”
3. 找来自埃及的名人古今都可以,要是埃及人,任何方面都可以(如科学
最后一个大法老 ——拉美西斯三世 在两千年的历史上,埃及的文化是卓越的、真实的,埃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里声望卓著。
但是到拉美西斯三世执政的时候,世界发生了巨变。由图特摩斯三世开创的,并由他的后继者拉美西斯二世维持的埃及与希泰族之间的谈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给中东以和平。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这种和谈将要走到了尽头了。这个时期内,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正上演着特洛伊之战。
埃及年老的皇帝已经无力操纵国家机器,也无法收获丰收的果实。 在草莎纸上记载道:由于外国势力阴谋划分埃及的土地,人民被战争所迫而四处奔逃,人民已经无法在战争中寻得一块乐土安家生活,因此有很多埃及人流离失所,绝望的人民揭竿而起。
当时著名的海人将希泰族皇帝击败,并且很快就威胁到了埃及。埃及皇朝并不打算让步,他们还没有到达死亡的时候。
这时,古旧的埃及又焕发了一次青春。 在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的头几年里,他巩固了他父亲的业绩,使得埃及团结了起来。
因此,在他执政的第15年时,当利比亚人入侵之际,埃及早已有所准备。 自从莫艾颇泰赫击退他们的进攻,到此时已经有27年了。
现在他们卷土重来,但是被埃及军队轻松击败。 但是在3年之后,他们组织了一场更大的进攻,而此时的海人正在迁居。
他们已经处于新青铜器时代,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埃及。这个庞大的游牧民族在朝南进发,他们拥有一个强大的海上舰队,支撑着他们陆上的行动。
拉美西斯迅速地估计了他们的危害。他在南部巴勒斯坦建立了一道防线,并召集所有可能的船只保护尼罗河的咽喉。
埃及边境线上的军队都收到指令,原地待命,直到大军队采取行动。 当冲突来临时,它变成了埃及彻底的胜利。
在陆上的海人被击败、击溃了,但海人的海军仍旧朝着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岸进发。他们现在的目的是击败埃及海军并在河边登陆。
拉美西斯在岸边已经布置好了弓箭手,等海人的海军一到,他们就用煎截击敌人。随后埃及海军用格斗钩攻击敌舰,迫使他们的船改变方向。
在残忍的格斗中海人被全面击溃。 海人在尼罗河三角洲被击败,但是一个叫作腓利斯人的民族却在巴勒斯坦定居了。
在同利比亚再一次发生冲突过后,拉美西斯三世的统治开始进入和平时期。与各国的商贸开始复苏,全国也开始重建法制和制 序。
当时的大工程是用树木修建建筑,人们修建的迈迪耐特海布神庙便是其中的典范。 拉美西斯三世有两个法定的妻子和许多的妾,在他的妾中有一个名叫提耶的女子,她最终使拉美西斯三世毁灭。
她图谋杀死皇帝,以使自己的儿子——潘特瓦瑞特——登基。她和她的同盟者搅起了一场叛乱。
并用魔法蜡像和毒药作为自己的武器。 在拉美西斯受到致命伤害之后他们的阴谋才被揭露。
叛乱分子被拘捕,但皇帝的性命似乎难保。由14个官员组成的审判团宣判所有的被告,有一个人除外,全都有罪,并赐他们自决。
拉美西斯等不到判决结束就撒手人寰。 拉美西斯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在位31年,是最后一个大法老。埃及从此开始了她的衰退。
克丽奥佩特拉 Cleopatra (克丽奥佩特拉)69-30 BC (公元前69-30年) 埃及女皇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历代最具魅力的女性之一,她拥有极度的智慧和美貌,并把这两者用于埃及长远的政治目标。 具有希腊传统和文化的克丽奥佩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
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
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3年以后,年轻的托勒密支持者将克丽奥佩特拉驱逐流放。
公元前48年,凯撒(Caesar)在追击他的对手庞培(Pompey)时来到埃及。 当克丽奥佩特听说凯撒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宫殿里时,她命令她的一个仆人把她裹在镶有金箔的地毯里作为礼物送给凯撒。
凯撒被她的美貌所征服。52岁的凯撒决定帮她夺回王位。
托勒密十三世被废黜,凯撒命克丽奥佩特拉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和她共同执政。 克丽奥佩特拉为凯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Caesarion,意为"小凯撒",克丽奥佩特拉带着他们的孩子跟随凯撒回到罗马后,她住进了凯撒在罗马郊外的别墅,凯撒经常去那儿看望她。
公元前44年,凯撒被暗杀后克丽奥佩特拉回到了埃及。不久以后托勒密十四世遇难,或许是被克丽奥佩特拉下毒所致。
女皇指定她的儿子Caesarion和她共同执政,开始了Ptolemy Caesar的统治。 凯撒被暗杀后重新爆发的内战使罗马帝国陷于分裂。
马克·安东尼(Marc Antony)作为东罗马帝国的统 治者,传唤克丽奥佩特拉到小亚细亚的Tarsus,就她帮助他的敌人的说法作出澄清。女皇坐着一条豪华的游艇到达,穿得就像维纳斯一样。
她用盛宴款待安东尼。安东尼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跟随她去了亚历山大。
和克丽奥佩特拉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的冬天后,安东尼回到了罗马。他和屋大维(Octavian)的亲属Oct-avia结了婚。
但他还是爱着克丽奥佩特拉,克丽奥佩特拉为他生了一对孪生子。当他又回到东部,在抵抗帕提亚人的远征途中,召见克丽奥佩特拉并和她结了婚。
屋大维狂怒地公然向克丽奥佩特拉宣战。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调遣了500艘战船。
4. 怎么简短描述埃及开罗
埃及(Egypt)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
人口6587万(2000),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科普特人约占11。8%,信奉基督教;此外还有贝都因人和努比亚人。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
地理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
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尼罗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境内长1530千米,两岸形成宽约3~16千米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
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 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历史 埃及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100年,由南方的美尼斯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这时埃及文化已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开创法老专制政治。历代王朝陆续建造了一批称为世界奇迹的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和大量雕像。
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埃及先后沦为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的一个省。后阿拉伯人虽多次更朝换代,但埃及的被统治地位依旧,且接受了伊斯兰教。
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又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入侵,统治了3年。
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宣布埃及为英的“保护国”。
由于埃及人民的抵抗,英国于1922年2月28日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M。纳吉布出任第一任总统兼总理。
1954年11月纳赛尔取代纳吉布任总统。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挫败英、法、以联合军事干预。
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阿联解体。1970年纳赛尔病逝,萨达特继任总统。
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遇刺身死,穆巴拉克当选总统。
穆巴拉克对原来的政策逐步调整,强调国内安定,适当开放民主,与反对党对话,同时加强社会治安,镇压制造恐怖活动的极端主义分子;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实行开放性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坚持国营和私营企业并举,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在外交方面重点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1990年10月12日,议长马哈古卜遇刺身亡,穆巴拉克当日宣布解散议会,并于11月举行议会选举,民族民主党获胜,继续执政。1991年政府提出“把国内稳定放在首位”,有限度开放民主,缓和与反对党的关系,坚决打击制造恐怖活动、暴力事件、暗杀等罪行;经济改革采取稳妥措施,注意照顾社会承受力。
政治 1971年9月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的永久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人民议会提名,公民投票选出。 1980年5月22日经公民投票修改宪法,规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上”;“总统可多次连选连任”,并增加了“建立协商会议”的条款。
人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普选产生;议长、副议长每年选举1次。
主要职能是:提名总统候选人;主持制订和修改宪法;决定国家总政策;批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决算;对政府进行监督。 埃及自1952年革命后,曾宣布解散一切政党。
1976年萨达特宣布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6个:①埃及民族民主党,执政党。
1978年7月成立。②埃及新华夫脱党,主要反对党。
1978年2月成立。③埃及社会主义工党。
1978年12月成立。④埃及自由社会主义者工党。
197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自由社会主义者论坛。⑤埃及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
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进步论坛,1976年11月改用现名。⑥乌玛党。
1983年7月成立。 经济 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后,对原有较大的工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
1974年萨达特总统宣布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积极争取外援,大力引进外资,开发自由区和经济特区,发展私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1974~1982年,经济年增长率达8%。
穆巴拉克执政后,继续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财政、经济和管理改革,实行“生产性开放政策”。 在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继续放宽对私营企业的限制。
强调增产节约、提高效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自力更生精神克服经。
5. 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阿拉法特,从小就是孩子王,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生活中,他与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与世长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唁电中说:阿拉法特的逝世,不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从孩子王到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小时候经常模仿军人的动作,做一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儿童游戏。1959年,,年仅30岁的他与战友一起创建“法塔赫”和“暴风部队”。
1965年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1968年出任了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出生时名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乌夫·阿拉法特。
他于1929年8月出生在耶路撒冷一个地地道道的巴勒斯坦家庭里。当他早年读小学时,他的老师为纪念死去的战友亚西尔,便给他改名为亚西尔·阿拉法特,激励他长大继承巴勒斯坦革命先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他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在兄弟姐妹七人中,他排行第六。
他父亲叫阿卜杜·拉乌夫·阿拉法特,出身于一个商贾和宗教大家庭,属穆斯林逊尼派。这个家庭祖籍分布在加沙地带和汗·尤尼斯地区,与侯赛尼家族有亲缘关系。
阿拉法特的母亲扎赫娃·侯赛尼,属侯赛尼家族。这是一个大家族,在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非常有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加沙地区的伊斯兰首领阿明·侯赛尼就曾领导当地人民反对过英国的殖民主义及犹太人的统治。 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向阿拉法特的父亲施加了很大压力,他父亲被迫背井离乡到达开罗。
这样,操持家务、抚养孩子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到他的母亲扎赫娃身上。艰难的岁月和沉重的负担大大损害了她的健康。
当亚西尔·阿拉法特只有四岁、他的弟弟法塔希只有18个月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阿拉法特小时候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少年。
他经常模仿军人的动作,做一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儿童游戏。他是个“孩子王”,放学之后便把小伙伴们集中起来进行操练。
他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俨然像一个指挥员,向小朋友们发布命令。当大姐英阿姆看到这一情景时,便亲切地叫他“将军”。
“训练”结束后,阿拉法特把大姐给他的糖果分给小伙伴们吃。有时候,阿拉法特在院子里搭上一顶帐篷,晚上就睡在里面体验一下军人的生活。
阿拉法特从七岁起开始上学。他自幼熟读《古兰经》,精通伊斯兰教义,从而成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
据他的启蒙老师讲,阿拉法特聪明过人,理解能力很强,老师讲的东西都能记住,也能比较快地背诵《古兰经》。 随着历史年轮的转动,阿拉法特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富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正义感的青年,较早地参加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学生运动。
1950年,阿拉法特进入开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在这段时间里,阿拉法特结识了埃及自由军官组织集团中的一些成员,并成为纳赛尔的崇拜者。
1952年上半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 阿拉法特在开罗期间,埃及政局复杂多变,政局的主宰者是加麦尔·阿卜杜拉·纳赛尔。
纳赛尔行伍出身,是埃及自由军官组织的领导人,也是推翻埃及封建王朝的实际领袖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奠基者。1954年11月,他出任代总统、代总理。
1956年6月,他当选为总统兼任总理。阿拉法特一度对纳赛尔寄予厚望,但事实却让他大为失望。
纳赛尔确实关心巴勒斯坦问题,但他想把这个问题纳入埃及的控制下。纳赛尔不愿意让阿拉法特等人成为独立的巴勒斯坦军事组织的领导人。
阿拉法特在认真考虑后,认为必须成立自己的组织。 1959年阿拉法特与战友阿布·杰哈德等人成立了“法塔赫”组织。
在阿拉伯语中,“法”、“塔”、“赫”三个字是“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三个词的字首。他们成立了“法塔赫”领导下的军事组织,取名为“暴风部队”,建立了“法塔赫”组织系统,规定“法塔赫”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1965年1月1日,阿拉法特及其战友领导“暴风部队”游击战士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这一天就成为巴勒斯坦革命爆发日。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阿拉法特一直活跃在这一地区,但因政治原因,他曾两次在叙利亚、一次在黎巴嫩被捕,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化名为阿布·阿马尔。他继续领导巴勒斯坦游击队从约旦边境和加沙地带不断向以色列发动袭击。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后,他领导“法塔赫”所属的“暴风部队”多次在以色列占领区作战,其影响不断扩大。 1968年,阿拉法特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卡拉马战役。
卡拉马位于约旦河东岸60公里处,是约旦境内的战略要地。自三次中东战争后,“暴风部队”经常从这里出发,开展反对以色列的游击活动,引起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
以色列视卡拉马为眼中钉,制定了铲除这处“暴风部队”根据地的作战计划。1968年3月21日凌晨,以色列出动15000名侵略军,兵分三路,在大批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大举进犯卡拉马城。
经过三天激战,以色列军队一败涂地,损失惨重。以军400多名。
智者追求善良与和平,愚者才醉心争吵和战争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每次出访都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巨大魅力和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在众多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讲,用真诚生动的语言阐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政策举措,阐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引用外国名言,拉近了与各国人民的情感距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习时报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合作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外国名言”栏目,与读者一道,深刻领会这些名言背后的人文和外交内涵。
2019年6月15日,习近平主席应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邀请,出席在塔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第五次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塔吉克民族诗人鲁达基的名言“智者追求善良与和平,愚者才醉心争吵和战争”,以此表达中国愿与亚信国家一起携手努力,不懈追求和平、稳定、繁荣,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愿景。
鲁达基是萨曼王朝夙负盛名的文学家,被后世誉为“波斯诗歌之父”、波斯和塔吉克古典文学的奠基人,他与菲尔多西、海亚姆等人卓越的文学创作缔造出波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公元858年,鲁达基生于古城撒马尔罕附近鲁达克镇板治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虽家境贫寒,却天资聪颖,8岁已谙熟《古兰经》,曾师从音乐家阿布尔阿巴克·巴赫契耶研习琴艺,因能诗善琴,自编自唱,在故乡赢得了人民歌手与音乐家的美称。经年之后,萨曼王朝第三代国王纳赛尔招贤纳士,鲁达基应其邀约,入驻布哈拉王宫,遂成为备受尊崇、显赫一时的宫廷诗人。鲁达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在广泛汲取民间文学养料基础上,创作出颂诗、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形式多样的诗集100多卷,多达130万行,为古代波斯和塔吉克文学注入生机。如今,在塔吉克斯坦,鲁达基已经成为国宝,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街道和公园以他的名字命名,各大城市矗立着他的塑像,在彭吉肯特还专门设有“鲁达基博物馆”。
诚如荷马、品达之于古希腊,维吉尔、贺拉斯之于古罗马,鲁达基凭借高超的艺术技巧、多样的体裁风格、深刻的主题寓意,成为波斯和塔吉克文学史上不朽的恒星。他的诗篇语言凝练、修辞优美、寓意丰富,充满智慧与哲思,给予世人教诲与启迪。诗中他描摹真挚情感、万物枯荣、生命悲欢,鼓励人们关注自我、拥抱生活,“要使心灵自由奔放”“要为美好的时刻活着”“要饮酒和讴歌幸福的日子”;告诫青年追求真知、理性思辨,“用心的眼睛窥视——应当隐匿,用真的眼睛观察——不可遮蔽”;呼吁世人探索未知、永不言弃,“请你用智慧的眼睛来看世界,跟以往不一样的眼光,世界是一片海洋。想横渡吗?那就造一艘善行之船起航”。鲁达基用诗歌坚守永恒的人类精神价值,倡导爱与友谊,反对战争与破坏,真善美皆是其书写吟诵的主题,偏见与成见永远是其批判抨击的对象。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平等互信为中塔关系打下坚实基础。塔吉克斯坦历史悠久,是伟大而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的国度,被称为丝路上的璀璨明珠。中塔两国唇齿相依,人民之间友谊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特使张骞就曾到过这一地区,并把中国的养蚕和丝绸技术传授给塔吉克人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塔吉克斯坦独立后,中国是最早承认该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塔两国1992年建交以来,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重大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在经济发展方面有效推进合作,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和配合,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稳步推进、健康发展。2011年,中塔成功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495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此后,在两国元首亲切关怀和战略引领下,中塔各领域合作步入发展快车道,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宣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9年提出打造中塔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两国成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彼此扶持的好兄弟,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不同规模国家的友好合作树立了典范。
亲望亲好,邻盼邻旺。互利共赢使中塔合作充满生机活力。塔吉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其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走在前列。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塔方率先支持响应,并成为世界上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谅解备忘录的国家。2017年8月31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政府签署《中塔合作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中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全面务实合作。中塔两国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主轴,以大型合作项目为牵引,在经贸投资、能源化工、交通通信、采矿冶金、基础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快速推进。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在塔已初见成效,中国成为塔最大投资来源国和主要贸易伙伴,逾400家中资企业在塔投资兴业,助塔实施了一大批促发展、惠民生的好项目,填补了塔在水泥、化工、纺织、电力等多个经济领域空白,对塔推进“实现能源独立、保障粮食安全、摆脱交通困境、推动工业化进程”四大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塔学者萨伊杜姆巴尔·拉扎博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中企在塔吉克斯坦凿山开路,建设电站电网,助力我们国家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实践证明,中塔两国已携手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共赢之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让中塔友谊世代传承。教育在中塔两国的文明互鉴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汉语热”“塔吉克斯坦热”在两国蔚然成风。走在塔吉克斯坦街头,很多当地人都会用中文“你好”同中国人打招呼。中国多所大学开设了塔吉克语专业和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两所孔子学院和两所孔子课堂在塔开展汉语教学工作,仅塔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生就已累计达2.5万人次。文化活动是两国人民增进了解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欢乐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和“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已在塔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塔吉克斯坦家喻户晓的中国文化品牌。互办“文化日”活动不仅使两国人民充分领略了对方文化魅力,还增加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2019年,在“塔吉克斯坦文化日”活动期间,塔驻华使馆举办了多项文化、教育、贸易、经贸、人文和青年活动,两国共有60多个代表团互访。4月28日,塔总统拉赫蒙出席其著作《历史倒影中的塔吉克民族》中文版在京发布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人民了解塔吉克斯坦历史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此外,近年来两国电影领域合作成为新“亮点”。在2015年启动的“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框架内,部分中国优秀影视剧作品,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瓷路》等,被译配成塔语版并在塔国家电视台播出。2018年6月,塔电影代表团应邀来华参加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其电影《白日梦想家萨法尔》获评委会特别奖。
2500多年前,孔子用“德不孤,必有邻”来阐述“礼”的精髓。1100多年前,塔吉克诗人鲁达基用“智者追求善良与和平,愚者才醉心争吵和战争”来阐释“仁义”精神。中塔两国先哲们的伟大人文思想虽经千百年历史长河的冲刷,依然铮铮屹立、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预示着中塔两个伟大民族的友谊将与巍峨屹立的帕米尔高原一样,不因风云变幻而动摇,不随时代变迁而改变。
- 上一篇:说话谨慎的名言
- 下一篇:关于好家风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