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守城名言(墨子名言名句)

时间:2022-04-10 17:1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秦朔朋友圈 | 评论: 次 | 点击:

墨子守城名言(墨子名言名句)

1.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中的名言名句:

一,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白话释义:再甜的瓜,它的瓜蒂也是苦的,天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甜和苦是相对的,也是相连的,没有苦哪有甜。

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白话释义:做官的不会永远都富贵,老百姓也不会永远一直贫贱。

墨子认为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条件成熟,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改变。

三,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白话释义: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当自己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不能再忍了。

四,利之中取大,非不可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

白话释义:在有利益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大的利益,这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有害处的时候,就要选取小的害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五,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白话释义:勤劳就会富足,懒惰必定贫困,勤劳就会吃饱穿暖,懒惰就会忍饥挨饿,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六,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白话释义:不是我们没有安定的住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无法安定;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够用,是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七,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白话释义:钓鱼的人向鱼猫着腰,并不是表示恭敬;捉鼠的人给老鼠虫子,也不是因为喜欢老鼠。

八,唯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

白话释义:让一个人帮你做事,一定要真正的相信他,这样你才能获得利益。

九,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白话释义:古圣先贤治理国家, 崇尚贤能,以德行论爵位。即使他是农民或者工人,只要有才能,也可以选拔推举他。

十,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白话释义:有才能的人,就举荐他,没有才能的人,就把他撤下来。按公义的标准举荐,不能掺杂个人恩怨感情,这就是所说的“举公义,辟私怨”。

2.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3.墨子的名言有那些

墨子的名言有:

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4.求、墨子的名言30条以上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7.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8.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9.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 兼爱。

11. 非攻。

12. 尚贤

13. 尚同。

14. 节用。

15. 节葬。

16. 非乐。

17. 非命。

18. 天志。

19. 明鬼。

20. 兼相爱,交相利。

21.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2. 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23. 备者,国之重也。

24.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25.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6.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7. 万事莫贵于义。

28.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9.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0.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32.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33.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34. 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5. “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

36. 快马加鞭

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37.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8.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9.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0. 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5.墨子的名言谁知道

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天志明鬼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非乐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非命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统治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他以 “ 耳目之实 ”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天人之辩”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 治者发动 战争带 来的祸 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来充当; 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

军事方面

中国古代战争最著名的守城战术典籍是墨家的《墨子》,《墨子》十五卷,其中第十四、十五卷全篇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存十一篇,为《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即蚁伏,指步兵强行登城)》,《迎敌祠》,《旗帜》,《号令》,《集守》。《墨子》中的守城战术极其丰富,仅存的十一篇就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术。

6.谁能提供墨子名言100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兼爱。《兼爱上》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非攻上》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尚贤上》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尚同上》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专用。《专用上》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节葬上》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非乐上》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非命上》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天志上》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明鬼上》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兼爱 兼相爱、交相利。《天志上》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有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那么强大的就不会压迫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就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就会不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都不发生,就是由于互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无言而不信。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兼爱下》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人必定被人爱,而憎恶人的人必定被人憎恶。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大取》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法仪》

【译文】天希望人们互相爱护、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

7.墨子名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cms.com 版权所有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必定被人爱,而憎恶别人的必定被人憎恶。

墨子守城名言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水姐/文

最近的媒体焦点,在“洪水”(邢台洪灾)“猛兽”(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之中,也在德法等国各类暴恐事端上。这个七月充满了天灾人祸,舆论在高温天气里持续沸腾。“洪水猛兽”,古人本用来形容极大的灾祸。(“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孟子•滕文公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灾难频发的国度。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达5079次。其中,水灾1013次,旱灾1022次,雹灾541次,风灾512次,蝗灾460次,疫灾254次,霜雪灾194次,地震686次,饥灾397次。陈高佣主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年表》涉灾范围更广泛,得出的数字更大: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达9697次,其中,水灾3459次,旱灾3504次。

在这么灾难深重的国度,流传下来的浅显易懂的防灾减灾哲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却非常少。“士”太注重精神层面、高层建筑形而上的东西了,而普通百姓(农、工)就算有一定的应对经验积累,也难以记录且流传下来,各种灾祸多见于史书中记载,天灾人祸林林总总,各种细分领域无人浓墨重彩地研究,自古到今,似乎依然如此。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防灾减灾在7月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

回到古代,我们的历史记忆里,是有灾难观和救灾者的,比如深入人心的大禹。据说当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不辞辛苦,不避风霜,都知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有一些细节流传下来,比如因长期在泥河里干活,他的腿胫和腿肚上的汗毛都脱落了。在大灾面前,要有战略,更要有方法和技巧,还要有恒心恒力。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庄子》、《淮南子》记载都说,最崇拜大禹的恐怕属墨家。因为他符合墨家的理想:工程出身,虽其父鲧是恶人,但他却爱天下人,英雄不问出身,舍小家顾大家,是“兼爱”的典范,带领一大帮民众治水治邦,救苦救难。据说,墨家后世弟子,会比一件旁人看不懂的事情,就是谁的小腿腿毛更少,就算学习大禹学得更到位。墨子自己做过工匠,我们的教科书和分析家们常称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工农小生产者的代表人物。据传,他会制造载得五十石重的车辖,他的工艺水平超过鲁班。墨子的弟子超过三百人,也是一个有生产能力、战斗能力、传学能力的特立独行的专业组织。墨家的行世宗旨就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行动原则是“苦而为义”,愿意为此“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从大禹到墨家,以救灾救难为己任这条民族情结线,就是这么维系下来的,即使后来墨家衰退,其“任侠趋义”的侠义精神也深入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直到近现代,梁启超自号“任公”,便是取墨者任侠之义,自称“墨学狂”,他认为墨家“轻生死,忍苦痛”的武侠精神可以救中国之衰。章太炎《检论》中认为,游离于蒿莱(顺民)和明堂(官吏)之间的人,都有为侠的可能。(“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懂了这根线条之后,我们就比较踏实了。虽然古人没给我们留下便于普及的技术、技巧以及让民众掌握的防灾减灾的知识,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脉络里,一直有一群人,千年百年来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大禹,他并没有成为一尊神,而始终是一个伟人,亲近生动地活在几千年之后的人们心中;墨子,也打开了人道主义的脉络,启动无差别的人与人之爱。灾难面前,我们最终需要靠的是人们自己。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此生都在阻止战争人祸

墨子几乎做到了他力所能及的所有事。一个人能做到多少事,是时代和自己共同成就的。抓住这个时代,需要什么?亘古不变的是人的自我修养和行动智慧。我们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的墨子形象,是30岁左右的他,行路奔走、提着自己的脑袋去反对多场侵略兼并战争。比如大家熟知的“墨子救宋”故事,讲的就是楚王要用鲁班的匠术(攻城云梯)来吞并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去见楚王和鲁班(据梁涛《墨子行年考》考证,是墨子30岁那年的事),用沙盘推演令楚王折服。他也不怕鲁班用“定点清除”、“斩首行动”来胁迫,完胜鲁班。墨子一生中多次为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事业而奔走,还包括,说服鲁阳文君放弃攻郑、说服项子牛放弃攻鲁国等义举。墨子能做的避免人祸的最大动作,就是他一生都在用严密的逻辑、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辩论技术、极强的防御性武器工具研发能力,阻止非正义战争的爆发,并且为他的“非攻”、“兼爱”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兼爱”很难,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儒家强调“爱有差等”,但墨子提出的爱是那种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平等的爱。因为难实现,所以他讲了一辈子。天灾人祸面前,人更要强调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放到如今,这样是不是能让彼此伤害的暴恐少一些?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怎么彼此爱着就这么难?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培养完备的人才团救灾救难,坚定地站在弱者一边

墨子自己,以自苦为极,最喜效法禹的精神,“以裘褐(粗布衣服)为衣,以跋(草鞋)为服”,工作“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跟随他的弟子超过三百人。墨家的组织结构里,首领叫“巨子”,弟子叫“墨者”,以吃苦为乐事,短衣草鞋,闻鸡起舞,各个身怀技能,遇到弱国有难,他们立刻前往相助,有灾救灾,有难救难,坚定地站在弱者一边。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知识结构是现在看来古代教育团体里最完善、最鲜活的。(“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墨子重视分科教学,“凡天下群百工:轮、工、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譬若筑墙,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墨子•耕柱》),分科教学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专精一科或一门,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墨子的学问和技能涉及农学、土木工程、光学、几何、军事防御、逻辑、管理、政治、教育等诸领域,不仅以专业技术见长,也以勇于实现社会理想为己任。在天灾人祸面前,还得看人,看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些墨者要是放在现代,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智库;要是放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个集工匠、侠客、思想家于一身的团体,必定所向无敌,所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行而起之。

胡适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墨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唯一具有科学意识的学派,墨子强调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墨子会做木鸢(能飞一天,无人机)、桔槔(起重机械)、罂听(测听工具)、连弩之车(许多弓弩连接起来,一齐射杀敌人的工具,当时的世界之最)、转射机(运用机械力量抛投石块、蒺藜的一种守城器械)、藉车(不仅可抛投石块、蒺藜,还可投掷炭火)、行城(守城工具)、悬陴(专门攻击敌人爬城墙的工具)、荅(守城工具)。墨子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思想和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墨子最喜欢的弟子禽滑厘的工匠技艺比墨子还高,墨子觉得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他更偏向思想性和教育性。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他要人们自己先活成不被命运左右的强者

墨子告诉人们,应该努力活成一个强者。墨家可以救灾救难,但是人们也必须自己变强大。人活在世,可以且必须管好自己,命是自己活出来的,不是注定的,要让自己变强大,抵御各种风险。命有三义,一是岁数,二是劫数,三是无法把握、神秘莫测、预先安排好的生存方式。墨子认为天志和天命不是一回事,天志是积极成分,可以让人顺应;而天命则是消极成分,需要避免。他研习过儒家,儒家认为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而他却认为这是“暴人之道”,他认为,人不像鸟兽,一生下来就有毛皮庇体,又具备捕食条件,人要靠劳动才有所得,才能吃穿住行(“与其劳者获其实”),人的贵贱贫富,都取决于各自努力程度。“不与此异者也,赖其力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治,不强必乱。”(《非命下》)人应该变成强者,不能甘愿当弱者。

他还提醒人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自然法则。“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得,其明久而不衰”。“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天为法,动有所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天灾人祸,多半都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平时要自己多总结规律,牢牢提醒自己。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思想上要诚实会反省,能力上要注重储备

墨子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踏实,要善于反省。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的焦点都在评论这个评论那个上,可是有些东西,都是经过自己揣测加工过的,都没有确切性。墨子说:“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生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墨子认为,“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古代的士相当于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反射到现代,现代士的标准该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且有话语权的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主张为义,不要避毁就誉,不要为一时的闲言所左右。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抛弃个人私利。最近的洪灾和老虎咬人事件,各种评论角度涌现,但很多写作者并不诚实,大部分人是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就评论的。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墨子还特别重视储备,他强调国家和私家都要三年储备一年的粮食,十年储备三年的粮食,三十年储备十年的粮食,这是保证国家、人民抵御天灾、战祸的最低限度的储备,他把这称为“国备”,说是要能做到这一点,再大的天灾人祸也能抵御得了。(墨子在《七患》中所讲的“备”,主要指储备、准备。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现代国人,在消费观上有了巨大突破,但如果让墨子来讲经济学,他肯定还是会强调储备的。长期的增长不是靠消费,而是要靠资本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墨子“备”的思想,可能是乱世的产物,所以想的面面俱到,要备兵粮、备城郭、备兵器、备人才。就连他弟子禽滑厘就如何守小国向墨子请教,他也说:“今之世常所以攻者: 高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车。敢问守此十二者奈何? ”墨子就每一个做了详细回答,写成了《墨子》中的《备钩》、《备冲》、《备堙》、《备空洞》、《备轒辒》、《备轩车》、《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等(前六篇已佚)。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我试着体会生命充满各种苦衷

我在黑暗之中寻找幸福

墨子是在儒家的肩膀上建造了墨家体系的。由于他又是对事情条分缕析的匠人,所以他更能一招一式地去执行他的观念,他又带有极强的思辨能力、科学精神甚至人本主义,放在现代,这些思想也不过时。墨子既强调爱,又强调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不仅强调墨者们的扶弱精神,更强调人民自己要变强,什么事情都要有备无患,更要注重诚实与反省。放到现在看看每个事情,也逃不过这些分寸。

我们看看邻国日本,日本人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防灾、逃生的教育和演练,在灾难面前,国民表现出极高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公德。我们的国度,似乎要在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上,心智和行动力上继续努力了。大禹系、墨子系的那些以救灾救难为己任的中国人,是时候把内心里骨髓里的任侠精神再发挥一下。灾难不可避免,但是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水姐文章推荐: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