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名言

时间:2022-04-10 17:3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海纳心理 | 评论: 次 | 点击:

李子勋名言

1. 世界级心理学家的名人名言名句有哪些

1. 自信心对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卢梭

2. 一切都不会发生,除非你先有梦想。卡尔--散勃格

3.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奕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4. 最好的做法是把爱和生活作认真区分。男女间的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你只能经历过而不能永远地经历着。——李子勋

5. 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埃罗杰斯

6.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7. 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卡耐基

8.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卡耐基

2.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名言

著名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教授

最好的做法是把爱和生活作认真区分。男女间的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你只能经历过而不能永远地经历着。

要选择婚姻就要承受责任,就要敢于面对情爱的多变性。

爱是不能被指导的,感情的东西只能被分享,不能被分析。

情爱的事是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的,需要的是积累和痛苦的磨练,在痛苦中,人的情感需求会变得与现实的需求相协调。

对情爱的付出与索取好像是人手里握着的两只本桨,而爱情正是那只舟。你只有在付出与索取的合适配合下,在均衡巧妙的节奏与力度的配合下,才能避免那只舟在水中打旋、走偏,才能顺利地到达你期望的婚姻彼岸。

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存在一个边界,精神的需求是一个隐私的领域,不能指望别人一定要与你认同。许多缺失感并非婚姻本身造成的,对生命的探索必须自己去完成。

婚姻关系是世界上最难相处的关系,因为它比所有的人类关系都要来得亲密,也比所有的关系都要求长久。维持这各关系有两种技术:一是相似,二是互补。

婚姻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夫妻彼此应当扮演情绪的缓冲器,更多地关注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去关注应该不应该。

3. 谁能介绍我有关于心理学的书,最好是名人写的,

国外: 国内: 曾奇峰 幻想即现实 曾奇峰 你不知道的自己 施琪嘉 有一种感觉 施琪嘉 当你被精神分析之后 毕淑敏 幸福的七种颜色 毕淑敏 带上灵魂去旅游 毕淑敏 破解幸福密码 毕淑敏 心灵游戏 毕淑敏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毕淑敏 预约死亡 毕淑敏 心灵的力量 毕淑敏 我很重要 毕淑敏 拯救乳房 毕淑敏 每天都冒一点险 毕淑敏 爱最怕什么 李子勋 家庭成就孩子 李子勋 陪孩子长大 李子勋 心灵飞舞 李子勋 问问李子勋 李子勋 幸福从新开始 李子勋 婚姻的烦恼 刘翔平 寻找生命的意义 王溢嘉 夜间风景梦 朱建军 梦:内心的声音 朱建军 梦的心理分析 朱建军 我是谁 朱建军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 岳晓东 登天的感觉 岳晓东 性格铸造历史--30位古今中外名人之心理分析 杨黎光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武志红 心理沫沫茶--为何越爱越孤独 以下传记也供参考,很不错的补充: 杨澜 一问一世界 李开复 世界因你不同 林语堂 苏东坡传 叶永烈 钱学森 宋丹丹 幸福深处 钱穆 孔子传 黄延复 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 张宏杰 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郎朗 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林语堂 武则天传 吴中杰 鲁迅传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扬、西蒙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华资 德兰修女传 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自传 洛温斯坦 巴菲特传 埃米尔.路德维 拿破仑传 荣格 荣格自传--回忆 梦 思考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 罗曼.罗兰 名人传 奥巴马 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 奥巴马 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 卡耐基 林肯传 曼德拉 与自己对话 乔赛尔森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欧文亚龙思想传记 马丁.吉尔伯特 丘吉尔传 格雷厄姆 个人历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 迈克尔.怀特 霍金传 克卢卡斯 特蕾莎修女。

4. 早教的秘密怎么样

顺其自然,让孩子健康成长 ——读李子勋《早教的秘密》 湖南 林日新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如今竟然被人克隆到小孩子的教育上来了。于是乎,许多家长在孩子尚幼时就急于对其进行早期教育:一两岁就送其至社会的培训班,学识字,学数学,学英语,学国学……媒体上曾报道“四岁孩子背《易经》”拔苗助长的咄咄怪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更有媒体对早教推波助澜——过多过滥的儿童选秀给孩子的成长注入了功利主义的兴奋剂,把孩子引入歧途…… 其实,“做父母最难的,不是主动去教孩子什么,而是能主动不教孩子什么。”

早教最大的含义是对于宝宝日常生活点滴的引导,给予宝宝好的引导,让宝宝可以产生好的性格以及兴趣,而并非是按父母的意愿硬性地去教育孩子。古往今来,父母们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容易用力过猛,过分雕琢,反而错失了自然的恩赐。

诸多“神童”大多成了成人拔苗助长的牺牲品,他们“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理应敲响人们心中警钟。 本文作者李子勋既具备西方心理学及医学知识素养,又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具备各种临床案例。

他的《早教的秘密》就是针对当下的早教热潮,他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充分接触大自然、亲密的家庭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养育节奏,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三大重要前提。

如何在拥挤的城市、匮乏的自然资源与疯狂的早教风潮中去实现这三个理想环境则是《早教的秘密》一书主要探讨的问题。 《早教的秘密》中分阶段介绍了孩子3岁前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让年轻的父母更多地去了解、尊重和回应孩子真实的需求,从而在育儿中减少一些焦虑和盲从。

作为心理医生,李子勋有着大量的临床案例,《早教的秘密》里也就孩子早期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的育儿方式。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唤起孩子对大自然浓厚的兴趣,孩子的内心存积的信息与能就会很饱和。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全部,不是去理解孩子,而去去感受孩子,接纳和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好的教育,像一切艺术一样,胜在不着痕迹,与自然最完美地契合。

李子勋老师倡导的回归自然的育儿方式,在众声喧哗的当下,尤显清新,为教育者认识儿童、理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5. 如何理解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

[摘要]: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导读: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名气当然是个好玩意。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很多人只知道《爱丽丝漫游记》里的那个小姑娘“爱丽丝”,而自从北京时间10月10日19:00以后,大家就都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满头银发的老女人。

一个人说的话,真理程度是和他(她)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我尤其喜欢她说的这一段:

“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正如我们的肉体是由水、蛋白质、肌肉、骨骼等物质组成的,我们的生命则是由单向度的时间组成的。当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胳膊和腿时,你会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却不会怜悯自己那因为失控而瘫痪坏死的时间。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时间的奴隶,它用一根一米长的铁链拴住你,而你想做的一百件事情,就全部躲在十米以外的地方。你好像永远也够不着,你以为你再过五年、再过十年就够着了,但真相很可能是一直到老死,你都没够着过。因为你不是时间的主人。

这个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梦想清单。所谓梦想,就像是那十米开外的东西,人们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有人说:我从下个礼拜起就要开始健身了。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要多陪陪家人了。海子说: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

可是,永远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问心理医生李子勋:“我女儿今年2岁,她爸爸经常出差,回来的时候想抱女儿,女儿会说不要爸爸。请问发生这种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李子勋回答:“干嘛要教育孩子,这是父亲应该承受的。”

这位父亲把99%的时间给了工作,只留1%的时间给女儿,就必须要承担这种时间分配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他更愿意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许多人都对家人和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吗?”(在这里我并没有使用“男人”为主语,因为越来越多在乎事业的女人,也会这样说。我不想造成性别刻板偏见。)这句话就是个十足的谎言。因为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人宁可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聚会、玩游戏这些事上,也不会去陪伴家人。

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扞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因此,所有对时间的失控,都只是一种表面的别扭和错位,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人内心坚固地认同他花掉的时间;他本人就是他的时间。

“you are what you eat”、“you are what you read”、“you are what you wear”这些看似确凿的格言,都不过是一个轻松好玩的填空游戏。真正的定义应该是:“you are your time”。

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乔布斯和宫崎骏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们就是认同个人成就高于家庭价值的人。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而不是学习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及时行乐或得过且过的人,就别指望自己突然发愤图强、也别制订那些根本不会去实施的计划了。

我的几个朋友在国企里天天嚷着辞职创业却没有任何动静,是因为他们就是最适合在国企工作的人。我从来抽不出时间运动,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体质静态又短视的不在乎健康的人。我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是由我们的本质和信仰做基础的。

爱丽丝·门罗带大了四个孩子,也写了牛X的小说;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6.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这些都是做出贡献的学家,现阶段的专家就不写了(原因:有的在我们机构,有些水平参差不齐,以免误导大众,真正的心理专家不多)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

张耀翔(1893~1964),留美归国后,曾任北京高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肖孝嵘(1897~1963),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测验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汪敬熙(1893~1968),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唐钺(1891~1987),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孙国华(1902~1958),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该所发生发展心理学组领导、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常务编辑。

7. 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看他把时间放在哪

【摘要】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名气当然是个好玩意。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很多人只知道《爱丽丝漫游记》里的那个小姑娘“爱丽丝”,而自从北京时间10月10日19:00以后,大家就都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满头银发的老女人。

一个人说的话,真理程度是和他(她)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我尤其喜欢她说的这一段:

“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正如我们的肉体是由水、蛋白质、肌肉、骨骼等物质组成的,我们的生命则是由单向度的时间组成的。当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胳膊和腿时,你会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却不会怜悯自己那因为失控而瘫痪坏死的时间。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时间的奴隶,它用一根一米长的铁链拴住你,而你想做的一百件事情,就全部躲在十米以外的地方。你好像永远也够不着,你以为你再过五年、再过十年就够着了,但真相很可能是一直到老死,你都没够着过。因为你不是时间的主人。

这个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梦想清单。所谓梦想,就像是那十米开外的东西,人们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有人说:我从下个礼拜起就要开始健身了。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要多陪陪家人了。海子说: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

可是,永远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

比如,有人问心理医生李子勋:“我女儿今年2岁,她爸爸经常出差,回来的时候想抱女儿,女儿会说不要爸爸。请问发生这种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李子勋回答:“干嘛要教育孩子,这是父亲应该承受的。”

这位父亲把99%的时间给了工作,只留1%的时间给女儿,就必须要承担这种时间分配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他更愿意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许多人都对家人和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吗?”(在这里我并没有使用“男人”为主语,因为越来越多在乎事业的女人,也会这样说。我不想造成性别刻板偏见。)这句话就是个十足的谎言。因为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人宁可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聚会、玩游戏这些事上,也不会去陪伴家人。

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扞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因此,所有对时间的失控,都只是一种表面的别扭和错位,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人内心坚固地认同他花掉的时间;他本人就是他的时间。

“you are what you eat”、“you are what you read”、“you are what you wear”这些看似确凿的格言,都不过是一个轻松好玩的填空游戏。真正的定义应该是:“you are your time”。

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乔布斯和宫崎骏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们就是认同个人成就高于家庭价值的人。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而不是学习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及时行乐或得过且过的人,就别指望自己突然发愤图强、也别制订那些根本不会去实施的计划了。

我的几个朋友在国企里天天嚷着辞职创业却没有任何动静,是因为他们就是最适合在国企工作的人。我从来抽不出时间运动,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体质静态又短视的不在乎健康的人。我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是由我们的本质和信仰做基础的。

爱丽丝·门罗带大了四个孩子,也写了牛X的小说;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李子勋名言

李子勋谈后现代心理学:心理疾病是“看”出来的

李子勋谈后现代心理学:心理疾病是“看”出来的

心理学需要改变

我们长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向新一代的人介绍心理学。坐在讲台下的有“90后”的吧,而站在讲台上的都是“60后”的人。自心理学创立到现在有一百年了,人类这个群体真的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人自身也会变化?

心理学的产生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科学主义盛行。心理学也受到当时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当时的理论体系到底适合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们呢?是要为你们创造一个新的模型,还是要把你们套在快一百年的旧的模型里面?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李子勋谈后现代心理学:心理疾病是“看”出来的

其实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不太了解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不同的现实。一个人面临的环境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和思维结构。我们这代人接受的都是非常线性的思想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是不是真的对人的心理是一个权威的解释呢?后现代理论认为,过去所谓的科学并不是一个代表真实形态的科学,包括心理学在内。所以在后现代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要重建一种心理学的系统。现在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在谈心理社会学而不谈心理学,为什么?人并非仅仅是一个本我的驱力完成,其实是一个社会的产物,他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体系里面。所以现在不再把心理学和社会学分割开来,而把它们糅合起来。

心理疾病是被“看”出来的

另外一个特征,过去的心理学家都自以为掌握了某种真理。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人能看到心理学上的疾病,这种“看到”是值得分析的。一个未曾学过心理学的人看不到心理学的问题,或者一个未曾学过抑郁症的人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他也无法去诊断抑郁症。只有在内心已经建立了一种观察系统或者诊断标准的人才能看到疾病。这种“看到”到底是一种建构,还是一种真实存在,这是在后现代一直不清楚的问题。

我们究竟是有了这一套观察系统才看到了问题呢,还是问题本身就存在?所以呢,现在的心理分析师,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德国的,他们都普遍地非常谦虚,因为他们不敢说把心理学学会了。他们不知道问题是真实存在还是因为这套观察系统才被看到的。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家把他们的称呼都改变了,不再称治疗,改成“服务”了,他们都变成了心理服务医师。

“服务”取代“治疗”

服务和治疗巨大的差异,就是一个心理医师是以一种服务的意识进去还是以一种权威的意识进去。服务是指我用所知道的心理学知识为你设身处地去思考。好比《肖申克的救赎》里,主角是一个会计师,但是他不跟他的当事人讲会计学的知识,但是他利用自己的会计学知识为当事人避税。这就是服务。在心理学上来讲,我们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不需要将好的心理学的知识、观念、方法告诉来访者。

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不知道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人的内心世界呈现的复杂性不是科学所能解释的。心理服务就是给人设定一些更useful而不是yes的生活方式。在服务理念上,你眼睛里看不到问题,看到的是当事人生活的一种类型,而这种类型不再有一个硬性的标准。

李子勋谈后现代心理学:心理疾病是“看”出来的

在服务理念上,对当事人要做的是关怀。这不像过去强调中立原则,而是强调你是不是关怀你的当事人。你怎么让当事人感觉到来到你身边很舒服。心理医生不再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而是以一种无知的态度去接触来访者。

后现代还有一个思维是,一定要把解决方式还给来访者,要让来访者自己找到一个和社会、自我、环境相适应的方法。而心理学家不再强行指导其应该怎么做。

蝴蝶效应应用在心理学——扰动

后现代治疗有一个名词就是蝴蝶效应。你是来访者,我不了解你,不管你讲了多少,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你在讲述的时候,你所表达的只是一种叙事,而不是真实的情况。体验不能被言语系统完全转述。这就意味着,你来我面前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否能达成,是不是激发了我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分析的是他当下的情绪而不是他讲的故事。后现代治疗是一种以扰动为主导的治疗,比如你谈你的强迫症,来到心理医生这儿,心理医生不怎么跟你说强迫症。你关心你的麻烦,但是心理医生并不跟你说麻烦。他回避你的麻烦,甚至把你导向一种没有麻烦的生活情景中去。

下面我们谈分裂分析。过去我们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跟我们早年受到的创伤有关,这些创伤都是实实在在的。后来发现这些东西不见得是实实在在的。在分裂分析中,我们并不关心他早年受到的创伤是什么,而是关心他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这是创伤。比如说一个人特别爱洗手,中学洗手,到了北大还洗,但是在没有看到一个强迫症洗手的宣传之前,并没有觉得自己洗手是不好的。但是什么时候他把这个看成是病态呢?对于洗手,如果内心有别的解释系统,比如说爱干净,当用这个解释系统的时候,他和自身是协调的。但是当有另外一个解释系统进来的时候,就破坏了这种协调。当科学的真理告诉你这个是病,你才发现这是病,才发现它真的妨碍你。

我们在研究言语系统的时候,后现代有个方法叫做言语分析,我们通过叙事来把握你的内心。比如说你用了一个二分的,因果的,线性的,非此即彼的逻辑,正好把你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心理医生反倒不主张这个逻辑,用另外一种逻辑,用一种既什么又什么或是一种存在式的方式跟你交谈。这种叙事就会破坏你原有的叙事系统,结果你回去的时候痛苦就看起来不那么重了。这叫做不治疗的治疗,道家思想里面的无为。

好坏一体

后现代有一句名言,叫做把硬变软。生活中的很多规则都是被硬来决定的,而不是软,但实际上世界是软的。

我们从中国字的构字讲起。中国字的构字本身是一个二分的体系,中国人用象征性的东方思维体系。比如说阴和阳,原来没有什么阴和阳,而是我们创造了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描述的是同样的事物,并没有两样东西。虚和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用“实”的言语去描述他就是“实”的,用“虚”的言语来描述它就是“虚”的。比如说慧能和神秀,神秀用“有”的境界去描述这个存在,而慧能用“无”的境界去描述存在,其实两人的描述没有区别,没有高低之分。其实不存在高级和不高级,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才适用。对于中国文字来讲,对错、有无、好坏都是一体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妈妈说,宝贝你的缺点不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孩子就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一部分是不受喜欢的,并对此逐渐产生认同。所有三岁以后的孩子,他的眼睛就不亮了,不像天使一般。直到70岁以后的老人才会重新发亮,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对错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活得太长了就不在乎了。

非言语的治疗

后现代更推荐非言语的治疗,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心理学家们要转向一些非言语体系的帮助。这种方式是以一种Group小组,以来访者帮助来访者。这样获得的成效更大。一个从来没有得过强迫症的心理学家,哪怕是顶级的专家,他也永远了解不了强迫症,因为他从来没有体验过。他看到的强迫症只是一种描述,一种科学的描述,而描述是靠不住的。言语所能表达的东西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如果强迫症的人在一起做小组,互相帮助,就会非常useful,因为他们彼此都了解。

谈到这儿,我要讲一个理论叫“汪汪”理论。什么是汪汪理论呢?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言语交流的东西是非常少的。我们都知道狗的叫声是有充分的复杂性的,有很多种类,比如说有的狗是藏獒,它绝不会汪汪地叫,小京巴才会汪汪地叫。但是我们的言语在一个现实定义方面,使用了“汪汪”这一个词。“汪汪”这个词叫通约,就是说我们只要看到“汪汪”,就会觉得这是狗的叫声。言语所能表达的是“汪汪”的层面,我们要忽视巨大的差异性,来导出一个通约的逻辑来交流。也就是说言语的存在不是为了真实的描述,而是为了交流我们对真实的感受。其实科学层面所实现的交流,都在“汪汪”层面上。大家把这个想通了,就把心理学想通了,也把所有的科学想通了。

向“80后”学习

心理学家要想做好,我们要跟你们学,我们要坐下来跟你们平起平坐,研究1985年以后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我经常说,我们应该跟80后的人学习怎么生活。我们不应该把焦虑传给他们,让他们恨不得找不着工作就去自杀。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意识,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成为垃圾。

但是这个年代不是这样的,这个年代每个人都以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谁说没有工作就是耻辱。为什么这一批孩子跟我们有同样的焦虑呢?这让我觉得是不是我们这代人干了什么错误的事呢,才让他们这么痛苦。他们的生活是充满着娱乐和游戏化的,他们是在当下社会的生活,充满着创意的、自在的思想。所以我希望老师们能多跟你们做朋友,多听听你们内心的想法。文章来源:网络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