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家风名言
时间:2022-04-10 17:4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蚌埠检察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赞扬家风名言
1. 有什么诗句写的是赞扬勤廉家风
回答: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作者:清·金缨《格言联璧》
1·、《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2、正自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是个小官。在共和国的干部序列里,父亲的官职微乎其微,可谓比烟米米还小,但是在我们那里,父亲至少也管着两三百户人家,算是个人物了。父亲是生产队的副业队长,专门管栽桑养蚕、养猪养鸭的,算是生产队的二把手。
3、在集体经济时代,生产队以种植业为主,副业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父亲的权限并不大。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乡亲们仍然很尊重父亲,遇上乡邻之间发生了口角,或者是儿大分家之类的棘手事儿,总要请父亲去参与
2. 歌颂家规的句子
紫阳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3.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4、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
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
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5、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
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4. 家风和家训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
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
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
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5. 家训家规家风成语
一是家庭成员要遵守家规,服从家长领导。二是不论务农、经商、耍手艺,收入要交当家人。开支要经家长允许,领取资财,开支后要报账,余者上交,不得隐匿。三是男人外出要奉公守法,不给家庭惹祸,不准结交非类,吃喝嫖赌。四是女眷要守妇道,孝敬公婆,团结妯娌,爱抚幼小。特别首忌淫、盗。五是一般禁止“三姑六婆”进出。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女人贩子)、媒婆、虔婆(妓院的鸨母)、巫婆、花婆、稳婆(接生婆)。当然必要时,媒婆和接生婆还是要去请的。六是有祖传技艺、秘方的家庭,规定“传男不传女”。不传女,是不传给女儿,儿媳妇是可传的。不同家庭,内容不尽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特别是孝敬公婆,尤为世风所重,如 “孝妇泉”的传说讲的就是:一儿媳妇背着年老重病的公公逃难,到一山坡上,公公口渴难忍,媳妇掘地寻水,感动上苍,出一清泉。媳妇一直在此地伺候公公至去世,并掩埋公公于附近,才辞别而去。后人称此山泉叫“孝妇泉”,并建有“辞公寺”以纪念彰表孝妇。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作风都是家风、门风的重要话题。在旧社会,私奔(自找对象)及寡妇再嫁都是破坏门风的,是不允许的。翁媳关系是很严肃的,若有苟且之事,会被人耻笑。即使大伯哥也不与弟媳直接搭话,时风依然。
因此,我说家风就是家族承传的一种精神。
当然,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那么眼下究竟有多少家庭实际存在着并身体力行的“家风”、“家规”呢?我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非常罕见的。
大多数家庭在这个问题上处于“虚无飘渺”的状态,说有也有,说无也无。古时封建家族社会中,几代甚至十几代大家族集居一起,享受共同的荣誉和利益,真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风”、“家规”倒是极盛,《颜氏家训》、《曾国番家训》、《朱子家训》等等,光留传至今“家训”之类的书就有多种。当下早已时过境迁,大家族不复存在,绝大多数都是三口小家庭,有个三代同堂之家就极为稀见。多数人为生存发展都是“孤军”奋斗,独立打拼。因而,即便有比较明确的祖传“家风”、“家规”,实际上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灰飞烟灭。
所以,被采访对象回答的内容是:“所问非所答”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现在谈“家风”、“家规”这个话题,明显感觉张冠李戴不伦不类,牵强而错位,我觉得更没什么实际意义。
6. 寒假要写的家风家训范文
一:百孝顺为先——我的家风家训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
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二:好家风好家训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
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
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
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5篇】有关家风家训的作文5篇。 三:好家风好家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
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
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
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
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
7. 家风家训作文
《我的家风家训》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
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二:好家风好家训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
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
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
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古人10句家风名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授权图片 | 陈卓 摄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家》中的一句话。
海涅有一句名言: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和谐是家庭的最终归宿,也是家庭成员努力的最终目的。钱多钱少不重要,一家人生活开心幸福才是千金难求。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这句话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之口。
庶出的徐渭自小缺少父母疼爱,不到十岁便与亲生母亲分离。虽生活在自己家中,但常有寄人篱下之感。
正因如此,徐渭对家庭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幸福的家庭从来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庭就像小社会,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来自朱伯庐的《朱子家训》。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吵架的折腾,我们常说“言多必失”。
在吵架过程中,彼此控制不住情绪恶语相向,这都会给感情带来裂痕。
话说多了,总会有惹麻烦的时候。架吵多了,家也会有散架的时候。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明代高攀龙《高氏家训》中的名言。
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里,人品都是最重要的。
良好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不欺骗,不暴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明白做人道理。
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
欧阳修《示子》中的名言。
外表憨厚,内心精明,人生糊涂一点才是大智慧。
家人间相处也要糊涂一点,世上事从不是非黑即白那样分明。
家庭是个讲“情”的地方,家人间没有解不开的仇,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出自《宋史·范纯仁传》。
再愚笨的人,在责备别人时总是明白的;再聪明的人,在看自身问题的时候也是糊涂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要懂得体谅。
丈夫体谅妻子的辛劳,妻子明白丈夫的压力。家长理解孩子,孩子尊敬长辈,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一个人品德高尚,自然会受到人们得敬重;一个人才能出众,自然能令人信服。
做人要有真材实料,家庭生活无需作秀,也用不着在家人面前吹牛,真正的感情是从内向外自然流露出的。
贫贱而不可无者,节也贞也;富贵而不可有者,意气之盈也。
明代方孝孺《家人箴》中的一句话。
无论贫穷富贵,气节与斗志是不能丢的。家庭要想兴旺,家庭成员要有斗志,对待生活要积极。
得过且过、死气沉沉、没有追求的家庭,是不可能拥有美好未来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就是在他学会走路之后默默放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家庭的幸福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努力一点,勤奋一点,得到的也就多一点。
但只是勤劳,却不节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也是不行的。家庭要长久兴旺,还要有俭朴的作风。
勺子碰锅沿,家人间相处难免有矛盾与摩擦,这时就要靠宽容与忍让。
来源:儒家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