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的古代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11 01:3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天津高法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守法的古代名言警句
1. 知法守法的名言警句
法海无边,回头是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要想人不知,莫非己莫为。
知法是金山,守法是银山,公平正义是靠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有法必然治国,无法必然乱国;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 遵纪守法的名言警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3.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
6.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
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8.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3. 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5、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6、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慎到7、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8、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9、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10、3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商君书》1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13、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14、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葛洪《抱朴子·判子》)15、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16、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商君书》。
4. 求遵纪守法的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战国孟子的《离娄章句上》,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事要遵守规矩。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出自:战国韩非子的《韩非子·饰邪》,释义: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就不会挨饿,国家有固定的法治就不会灭。
3、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出自:春秋管仲的《四伤百匿》,释义: 不会为亲戚危害国家,就是说“社稷重于亲戚”;不会为爱其属民而违反法律,就是说“爱法高于爱人”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蜀汉刘备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释义: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5、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出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5. 遵纪守法的名人名言和事例
名人名言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作者: 屈原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作者: 林宽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作者: 俞良弼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作者: 雷锋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
作者: 宋庆龄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 作者: 赫尔岑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作者: 罗素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作者: 贝弗里奇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作者: 斯大林 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作者: 茅盾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 作者: 权德舆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作者: 于谦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作者: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作者: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作者: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作者: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作者: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作者: 神涵光 事例 遵纪守法的故事-钱若水平冤记-------------------------------------------------------------------------------- 钱若水,字澹成。河南新安人。
宋朝雍熙年间(公元984---988)进士。至道初年,以右请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真宗时又升任期工部侍郎,并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判院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记载了他在任同州推官(即知州的僚属和助手)时顶着上司的压力平息冤案的事情。
钱若水任同州推官时,他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隘、性情急躁的人,处理问题总是主观臆断,经常发生错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钱若水总是同上司极力争辩,但总是得不到好的结果。
有一次,知州处理错一个案子,他发现了问题又向知州提出来,但知州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他对知州说:我们少不了又要陪着你挨罚。后来,案件果然被驳回,同此案有关的官员均受到了处罚。
知州虽然当时感到惭愧并对他们表示歉意,但事后依然如故。一天,一个富家女奴逃亡出走,不知去向,女奴的父母到州里告状,知州命录事参军办理此案。
录事参军过去曾向这个富家借钱被拒绝,早对富家怀恨在心。在审案过程中,就武断地说是富家将女奴害死,弃尸河中,尸体随水漂走了,无法查找。
于是,富家父子数人有的被定为主犯,有的被定为主谋,按律都应处以死刑。富家父子均不认罪,录事参军就施以重刑,最后富户父子被屈打成招,承认了罪行。
定案后,录事参军将案子上报知州,知州召集有关官员进行复审,多数人认为此案处理的正确,表示支持,只有钱若水对案件发生了怀疑。但是,面对众多官员的一致同意,又不便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就把案子压下来了。
录事参军知道后,来到钱若水的办公处所,责骂他说:你是否接受了富家的贿赂,想开脱他们的死罪?钱若水含笑表示歉意,说:如今有好几个人由于这起案子而要判处死刑,怎么能不再仔细审核一下他们的供词呢。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将近十天,中间尽管知州多次催他,他也没有把案子退回,上上下下的人都责怪他。
有一天,钱若水避开众人来见知州,他说:我之所以扣发案卷,是因为暗访女奴的下落,现在女奴已经找到了。知州惊讶地问道:在哪里。
钱若水告诉知州,并定下了新的计谋。第二天。
钱若水秘密地把女奴送到了知州那里,让她藏在竹帘后面,然后把女奴的父母找来,问道:如果你们看到自己的女儿,还能认识她吗?女奴的父母回答道:自己的女儿,哪有不认识的道理。知州把藏在竹帘后面的女奴叫出来,女奴的父母一看就哭了并对知州说:她正是我们的女儿。
这时,知州就传令把富家父子从狱中提出来,打开刑具,全部释放。富家父子哭着对知州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们就要灭族了。
知州对他们说:不是我,是推官钱若水帮助了你们。富家父子来到了钱若水办公的地方要求见面致谢。
钱若水却闭门不纳,并派人传出话来,说:女奴是知州找回来的,我没有参与其事。富家父子不能见到钱若水,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
由于这起事关数人性命的冤案得到昭雪,知州想就此事报请皇帝为钱若水论功求赏。钱若水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只求案件得到解决,人不蒙冤而死,论功请赏不是我的本意。
如果朝廷把此事归功于我,那么将如何处理录事参军呢。知州听后,感慨地说:这样高贵的情操,更是人们所不可企及的。
录事参军也向钱若水叩头谢罪。钱若水大度地说:案情复杂,难以料知,偶有过失,何必谢罪。
不久,宋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对钱若水越级提拔,不到半年,便由。
6. 关于遵纪守法自控自律的名言警句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
另外还有中国古代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7. 关于明礼守法的名人名言
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把自己放在法律下经受考验,生活就不会有阴影。
保护伞再大,切记法网无边;人情纸再厚,难挡法律利剑。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暴风雨扫落的是轻浮的花蕾,法律针对的是不守法的人。
不懂法,学法:懂法,守法;如果承担不了法律责任就不要和法律相对抗。
常修守法之德,常思违法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诚比金贵,无论事大小;法比铁牢,不分位卑贱。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船借风帆顺行万里,人靠法律平安一生。
创新显价值,和谐品真谛,礼法铸人生,科技展未来。
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家小家和谐一家。
点点滴滴学法明是非,时时刻刻护法除邪恶,家家户户用法维权益。
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
8. 有关学法守法的名言警句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法律被抹杀便产生专制独裁(英国)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英国) 法律是朝三暮四的(欧洲) 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弥尔顿) 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贺拉斯) 当友爱蔚然成风的时候,法律也就可以告废除了----(亨·布林克洛) 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一个国家的绝对公理,是受着这个国家的完美的理智法律启发---的(乔特)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宋·吕苏辙)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 的事情(弗劳德) 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埃·哈伯德) 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
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谁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谁也都不应该受法律的欺凌,当我们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时,无需征得他们的同意(西·罗斯福) 法律在你之上,你切不可愈越(托·富勒) 人人皆受制于法律(比克斯塔夫) 制定法律的人首先触犯法律,这样的法律还有什么意义----(贝蒂)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却在王子之上(小普林尼) 法看谁犯,事看谁干 任何势力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西塞罗) 权力和纲纪是不能同存共荣的(恺撒) 法律的专横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伯克)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特权---(詹·拉·洛威尔) 法律就像蜘蛛网,只捕捉入网中的小者,而遇到富者和强者就只好听任其把网子扯得粉碎(阿纳卡西斯) 网儿撒出去,并不是为了捕捉危害我们的鹰和鸢,而是为了抓那些丝毫不妨碍我们的无辜小鸟(忒壬斯) 法律总是蹂躏赤贫者,而阔人们总是支配法律(哥尔斯密) 裁决总宣布乌鸦无罪,却判鸽子有罪(玉外纳) 当权者的观点就是最有力的法律(爱·科克) 最高法院追随当政者(美国) 君主乃至高无上的法(德皇威廉二世) 大贼脱身法,小贼被吊死(英国) 法律对不够处罚条件的对象是无能为力的(托·富勒) 再严厉的法律也不能使浪子回头,挥霍者节俭,酒鬼清醒----(塞·斯迈尔斯) 任何法律都有漏洞,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法国) 法律可以揭露罪恶,却不能消除罪恶(弥尔顿) 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菲力普斯W)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英国政治家伯克E) 犯罪总是。
9. 求遵纪守法名言警句
1.Only God and Law Above Us
(译:法律至上 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Ignorance of Law Is No Defence
(译:不知法不足辩 或 对法律的无知难得宽恕)
3.No Law No Justice
(译:无法纪则无正义)
4.Law Is Not Always Logical
(意译:于情可免,于法难恕)
顺便一提,由于刑法及刑事诉讼法改革的需要
”抗拒从严”的口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宜再用
人民法院报:从《论语》看古代对执法者的规范
关于为政执法者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我国古代贤哲多有所讨论,孔子即为其中之一。《论语》等典籍所记述的孔子相关论说甚为精辟,内涵丰富,要而言之有如下方面。
律己正人 以身作则
孔子强调为政者对民众的身教示范作用,认为为政者身体力行,带头遵循规范,守持正道,则上行下效,民众莫不从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故为政执法之人应知法守法,严于律己,做遵礼循法的表率,正身以帅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综观孔子的这些言论可知,为政执法者如果正人先正己,以身示范,则能增强政令法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达到令行禁止或不令而行的目的;否则三令五申亦无人听从,犹似形不正而求影直,终不可得。鲁国的权臣季康子困扰于国内的盗贼之害,求教于孔子,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你自己不贪求财货,就算你奖励百姓去盗窃,也不会有人行窃。相近的表述还有东汉荀悦《申鉴》所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说明执法者正身律己、率先垂范,方能居己之善而禁人之恶,以收公法行而私曲止的成效,反之则不然。
忠于职守 勤勉敬业
在孔子看来,执法者履行其职事,应怀忠诚之心,存敬慎之意,勉力以赴,自尽其责,而不可苟简从事、疏怠失职。楚国的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孔子盛赞其“忠矣”(《公冶长》),他明显是将忠于职守视为执法者所当遵循的职业规范,故朱熹在《论语集注》说:“喜怒不形,物我无间,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是以夫子但许其忠。”孔子曾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学而》)古人解释此句是:“为国者,举事必敬慎。”说明为政执法者履职处事应当敬慎而行。
郑国的子产修己治人,敬职勤事,“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称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冉雍请教理政执法之事,说:“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孔子对此深表认同,回答说“(冉)雍之言然”(《雍也》)。这表明孔子认为:为政执法者如果心存敬慎,竭忠奉职,处事宽简,不烦扰其民,是值得提倡的;如果不能心存敬慎,且行事又苟简,说明自己已无法度可守,所行必至怠惰,以此来治理民众则必致纲纪废弛,不可为治。
正直无私 公平正义
孔子认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因而执法者在司法实践中应刚直不阿,秉公去私,不枉不纵,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鲁国的柳下惠曾为士师,掌管刑狱,“直道而事人”,多次遭罢免,仍不枉道求进。对这样一位直道而行、秉公执法的小官,孔子以“贤”许之,并为他不被举荐、重用的遭际抱不平:“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孔子是将“直”视为执法者应具的职业操守。
据《左传·昭公十四年》载,晋国大夫叔向的弟弟叔鱼担任法官时,接受当事人的贿赂而枉法裁判,引发命案,叔向乃“三数叔鱼之恶”,主张对叔鱼论以死罪。孔子评论此事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这也说明,孔子主张执法者不得曲情枉法、徇私废公,而应当有叔向那样不隐于亲、廉正无私的“直”,以此来成就司法的公平正义。
要达到公平公正,为政执法者还须尊重客观事实,务求其真,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也就是做到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孔子在鲁国做司寇时正是如此而行的:“据法听讼,无有所阿……断狱屯屯,与众共之,不敢自专。”(董仲舒《春秋繁露》)可见,孔子在听讼断案时公正严谨,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独断擅行。
宽猛相济 以德止刑
在国家治理上,孔子主张礼与法兼举,道德教化与刑罚惩治并行,使它们相辅相济,并做到重德轻刑。《左传·昭公二十年》记孔子之言:“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说,理政执法要做到宽猛相济、德刑兼用。
孔子虽然主张德治与法治并施,不拒斥“齐之以刑”“猛以济宽”,但更看重德治的价值,倡导执法者以礼齐民,省刑宽法,先教后罚,以德止刑,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使民众“有耻且格”(《为政》),即认为用道德来引导,礼制来规范,可使民众有廉耻之心,自觉自愿地遵礼守法。
孔子曾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子路》)其意思很明显:执法者应致力于“胜残去杀”——以德化民,使残暴之人不再作恶,杀戮之刑可废置不用。这突出体现了孔子的为政执法的价值观。
季康子曾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孔子所说的意思是,处理政事不一定要使用杀戮的手段;在位者若一心向善,百姓就会跟着好起来;在位者的德行如同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会跟着倒伏。他提倡恤刑慎杀,并要求执法者以自身的道德力量去化育民众、预防犯罪,显示出了道之以德、以德止刑的职业伦理价值取向。此与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尧曰》)、“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荀子·宥坐》)等有关为政执法的评议相较,在思想旨趣上是一致的。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品味其内容可知,孔子虽不否定“听讼”这一法律活动的意义,但认为通过施行德治和礼义教化而至“无讼”才是执法者所应崇尚和追求的价值目标。
孔子的为政执法思想在古代法制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本文系教育部项目“指导性案例创制相关问题研究”(21YJC820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曹奕阳)